首页 > 职责大全 > 煤矿顶板管理事故的预兆预防和处理

煤矿顶板管理事故的预兆预防和处理

2024-07-15 阅读 4267

简要描述顶板事故的分类,产生的原因、预兆、预防及处理方法。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采掘工作面或已掘的巷道内所发生的冒顶、片帮、掉矸等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统称为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性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40%左右。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煤矿安全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第一节?顶板事故分类

一、顶板的分类

1、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较薄的软岩层。通常是泥质页岩、泥岩,富含植物化石,在采煤时随落煤面垮落,不易支护,容易影响煤质。

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的泥岩、页岩、粉砂岩或细砂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随回柱面垮落。

3、老顶(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无直接顶时)之上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岩、砾岩、石灰岩,它能在采空区较长时间内维持很大面积不垮落。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

1、按造成冒顶的力源及施力方向分

①压垮型冒顶

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②漏垮型冒顶

由于顶板破碎,支护不严而引起的顶板岩石冒落的冒顶事故。

③推垮型冒顶

因复合型顶板条件下或大块游离顶板作用使大量支架倾斜而造成的冒顶。

2、按冒顶的范围分

①局部冒顶

指顶板冒落范围不大,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约占采面顶板事故的70%,危害也比较大。

②大型冒顶

指冒顶范围较大,伤亡人数多,而且来势凶猛,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的冒顶。

第二节?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基本规律

?一、事故频率

顶板破碎或不稳定顶板事故多,约占全部工作面顶板事故的70%-80%。中等稳定和部分稳定顶板事故少,约占全部工作面顶板事故的20%-30%,坚硬顶板事故冒落面积大,往往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二、冒顶地点

大多发生在煤壁线、切顶线和工作面端头附近地点。

三、支护形式和机械化程度

安全状况:综合机械化采煤>普通机械化采煤>高档炮采>炮采

四、顶板来压

冒顶事故多发生在顶板来压期间,约占顶板事故的60%-70%,尤其在直接顶和老顶来压期间事故更多。

五、煤层条件

煤层倾角越大,煤层厚度越厚,其事故发生频率越高,复合煤层顶板的事故率超过简单构造煤层事故率。

六、回采工序

回柱放顶事故率约占30%-50%,且炮采和普采采煤最后回柱的瞬间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七、地质构造

顶底板起伏不平或大采高很容易造成片帮和推倒支架,断层破碎带容易发生冒顶。

第三节?冒顶的预兆、原因、防治措施

一、冒顶的预兆

在顶板事故发生前一般都有预兆,这些预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方面的预兆:老顶断裂时会发出鸣炮声、闷雷声,在老顶的压力下直接顶破碎、发出破裂声,支护设备有劈裂声。

2、直接顶上的预兆:在压力作用下直接顶下沉速度加快,下沉量增大,直接顶裂隙条数增多并加宽,出现掉渣、“下矸石雨”现象,顶板弯曲下沉。

3、支护设备上的预兆:在压力作用下,采掘空间的支柱受力增大出现钻底。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加大现象,有时支柱被压裂、压断或有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

4、煤壁上的预兆:煤壁在压力作用下被压酥,出现片帮速度加快,片帮量加大现象。

5、压力显现预兆:地板鼓起、瓦斯增大、淋水增大。

二、冒顶的原因

1、因作用在支架上的载荷过大引起的冒顶。

①由于岩石容重过大;②由于煤层厚度增大;③由于采空区矸石垫形成缓慢;④由于采空区充填不满;⑤由于覆盖岩层的岩石自承能力降低;⑥由于采空区冒落矸石碎涨系数小。

2、因临近岩石的滑动而引起的顶板冒落

①由于岩石容重增大;②由于顶板或地板地质构造的变化;③由于岩石倾角的意外变化;④由于裂隙的摩擦系数减少。

3、因支护不及时引起的顶板冒落

①在时间上(如:支架性能不合适,地板突然破坏);②在空间上(如:倾斜工作面因矸石下滑面推到支架,煤壁附近顶板支护不好,偏心载荷作用在支架上,顶梁与顶板接触不好)。

4、因煤壁片帮引起的顶板冒落

①由于重力(如:工作面片帮、煤壁向倾斜方向下滑);②由于煤层开采释放的各种力(如煤岩突出);③由于煤层内瓦斯压力所作用的力(如:煤和瓦斯突出)。

三、防治冒顶的措施

1、支护方式要与顶板的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

2、采煤以后要及时支护,特别是对于破碎松软顶板,一定要及时支护,缩短顶板的悬露时间。普采工作面要及时挂梁,综采工作面要跟紧采煤机后移架,掘进工作面要采用前探梁支护。

3、普通机械化采煤,在整体推移运输机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采用边移运输机边去掉临时柱,并紧跟着打基本支柱的方法。

4、工作面上下出口处要设有特殊支护。因为在上下出口处空顶面积大,顶板外露时间长,在超前压力作用下顶板下沉量大,另外在移机头机尾时,反复支撤支柱,对顶板破坏很大更易冒顶。所以在上下出口处一般都加设抬棚和大梁。

5、炮采工作面防止放炮崩到棚子。一是炮眼布置必须合理,装药量要适当;二是支护质量必须合格,要牢固有劲,不搭在浮煤上(如放炮崩到棚子,必须及时架设,不许空顶)。

6、坚持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有效缩短工作面顶板悬露的时间,从而减小顶板下沉量,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支护整齐有力,不易折断,使顶板有效得到控制。

7、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人员进入工作面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检查顶板,对已经离层的顶板要处理下来,处理不下来时要打点柱支撑,防止冒顶伤人。

8、采取正确的回柱方法,严格执行放顶程序,特别是对每茬的交接处的最后一两棵柱子要特别小心,严禁违章回柱。

第四节?处理冒顶的原则及方法

一、处理顶板事故的一般原则

处理顶板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和尽快恢复生产等。

尽快抢救遇险人员是处理冒顶事故的第一要务,整个抢救遇险人员的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发生事故后,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要求积极、及时地进行处理事故工作。严禁盲目蛮干和惊慌失措。

2、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和材料,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工作,行动中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

3、要根据事故的情况和客观条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程度,防止事故扩大。

4、抢救过程中必须切实注意安全,要有防止事故区条件恶化、保证抢救人员人身安全的措施,特别要避免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5、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首先要检查冒顶地点附近支架情况,对折损、歪扭、变形的支架,要立即处理好,以保证在抢救埋压人员时的退路安全。其次要根据顶板情况,在保证抢救人员和抢救工作方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进行支护,阻止冒顶进一步扩大。在检查架设的支架牢固可靠后,先指派专人观山,然后才能清理埋压人员附近冒落的矸石、浮煤,直把遇险人员抢救出来。在抢救过程中可用长木棍向遇险人员送饮料和食物,利用压风管向遇险人员送入新鲜空气。利用喊话,振奋遇难者的精神,稳定情绪。在清理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如果有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应采用液压千斤顶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员迅速救出。在遇险者肢体被埋压环境条件特别恶劣,对遇险人员及抢救人员生命有较大威胁时,可采取被压者截肢的办法立即将遇难者救出。

.二、冒顶的处理方法

1、采煤工作面发生小范围冒顶,顶板没有冒实,顶板矸石已暂时停止下落,一般采用陶梁窝、探大梁、单体柱、单腿棚或悬挂铰接顶梁进行处理。

2、当冒顶范围大且冒顶区稳定一般采取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梁架棚处理。若冒顶矸石不停往下流,冒顶区不稳定要采取撞楔法处理。

3、当冒顶范围大,人员堵在中间,处理难度大时可沿煤壁开小洞,架设梯形棚子接近被埋压人员。

4、当冒顶范围大处理困难但无埋压人员时,可将运输机机尾缩短到冒顶区下方向前推进3-5m时,再向上掘进甩掉冒顶区。

5、在处理冒顶前首先对冒顶区两端进行加固,防止冒顶扩大,大坡度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自上而下进行处理。

思考题

一、什么叫直接顶

答: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的泥岩、页岩、粉砂岩或细砂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随回柱面垮落。

二、冒顶分几种类型

答:1、按造成冒顶的力源及施力方向分

①压垮型冒顶

②漏垮型冒顶

③推垮型冒顶

2、按冒顶的范围分

①局部冒顶

②大型冒顶

三、冒顶的预兆是什么

答:顶板有鸣炮声、闷雷声、支架有破裂声,顶板裂隙、掉渣、弯曲下沉,煤壁片帮量增大、底板鼓起、瓦斯增大、淋水增大。

篇2:墙柱顶板砼浇筑安全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表表AQ-C11-1编号工程名称**项目施工单位*有限公司交底部位Ⅱ-5段地下二层墙柱及Ⅱ-6段地下二顶板混凝土浇筑工种瓦工安全交底内容:针对墙柱砼浇筑的特点,作如下安全交底: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高处作业人员不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恐高症、眩晕等禁忌症。夜间施工场地必须有足够照明。2、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罐车。混凝土罐车离基坑边距离不小于2m,防止基坑塌方。3、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应搭设操作架,浇注人员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架上。操作架横向栏杆高于浇注面1.2m。脚手板应严密、牢固,两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cm,作业面下面应设水平安全网。马道及平台必须设两道护身栏,并设18cm高的挡脚板。6、工完场清。7、插入式振动器7.1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7.2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7.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7.4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7.5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在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7.6插入式振捣器应2人操作,1人控制振捣器,1人控制电机及开关,棒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且不能多于2个弯,振捣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蛮碰钢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体拔钢筋等;针对性交底:1、使用振捣棒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操作工人应戴绝缘手套。电源线不得破皮漏电。在使用前检查部件及接线是否正常运转后,方可使用。用完的电缆线先断电再盘好缆线,电机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造成电机烧毁现象。2、电机出现故障,不得私自拆卸,应找专业电工、机修工修理。3、混凝土泵泵送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3.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线敷设;3.2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前端加装长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处加装逆止阀;3.3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应在输出口上加装一段水平管,其长度不应小于倾斜管高低差的5倍。当倾斜度较大时,应在坡度上端装设排气活阀;3.4泵送管道应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间应设置木垫作缓冲,不得直接与钢筋或模板相连,管道与管道间应连接牢靠;管道接头和卡箍应扣牢密封,不得漏浆;不得将已磨损管道装在后端高压区;3.5泵管口严禁对人。交底人签名职务工长交底时间接

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篇3:厂房柱梁顶板模板交底

交底内容:

模板选用:

本工程柱子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柱模背楞用50×100mm方木,角部采用100×100mm方木(立放),柱箍采用φ48×3.2mm钢管,竖向间距500mm。在模板根部单加一道水平扫地φ48钢管柱箍;850×850mm以下的柱双向各增加一列穿墙螺栓。柱截面超过850mm的柱子,设两列穿墙螺栓。梁模板用15mm厚多层板现场加工而成,梁底模梁侧模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φ48×3.2mm钢管,间距500mm,侧模对拉螺栓固定。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1500mm;顶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板拼缝位置采用50×100mm方木,其它位置采用φ48钢管,沿多层板板长向布置,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1200mm。

顶板梁支架选用:层高4.5米处采用碗扣架,立杆间距采用900×900;层高8米处采用钢管扣件支架,纵横向立杆间距1米,梁底下不单独高支撑立杆,但是梁两侧立杆间距为0.7米。钢管支撑架四个立面增设通高剪刀撑,架体双向每隔7跨增设剪刀撑,保护架体整体稳定性。架体基础为100至150mm厚砼垫层,局部不具备条件的立管下垫4米长脚手板。对拉螺栓全部采用直径14mm的高强螺栓,经试验确定螺栓的破坏强度为38KN。

3.2具体操作方法

3.2.1根据质量要求安装模板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特别注意模板下口、高低不平和高低跨等部位必须保证地面水平,,不平的采用泡沫条或水泥砂浆找平。

3.2.2吊装柱模板,安装就位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用定型柱套箍固定。

3.2.3柱模上口以下10cm处加柱筋定位钢筋(外撑内扣)。

4、梁模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梁底支架→复核梁底标高→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梁侧梆模板→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加固侧模→整体加固

4.1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水平线。复核梁底标高,校对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底模碗扣支承架。

4.2底模支撑体系搭设,包括支撑立杆、连接横杆、可调顶托,立杆间距@≤900,下垫脚手板。

4.3沿梁长度方向铺100×100mm方木,长度为1200mm,@≤700(或用钢管@≤700mm)然后铺梁底模板,调正标高,当梁跨≥4m时,按设计要求起拱1.5‰。

4.4安装梁侧面板,竖楞斜撑、锁口木方@≤700mm。当梁大于600mm加穿墙螺栓加固。

4.5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加杂物清理干净。

4.6竹胶板拼缝用海绵条嵌塞,并用胶带封严。与柱子砼接缝处的模板,粘贴海棉条。模板同柱面紧贴,保证模板下口不漏浆。

4.7墙梁节点

4.7.1墙模板在梁所在位置开梁窝。

4.7.2墙面板开梁窝尺寸同梁截面。

4.7.3梁窝处加50×100mm方木木肋加强带,加强肋位置比面板外退15mm。

5、顶板支模施工方法

顶板支撑采用碗扣件和U托,;立杆间距1200、900;横杆随立杆满堂红设置,在底部300mm高处设扫地杆,扫地杆上1.2m处设一道横杆,再向上横杆竖向间距均不大于1.2m。

5.1施工准备

5.1.1墙、柱四面上弹好建筑1m控制线。

5.1.2弹好顶板下皮线。

5.2施工方法

5.2.1工艺流程

碗扣架搭设→安装顶托→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调整标高→铺面板→检验模板上皮标高及平整度

5.2.2主龙骨使用100×100mm方木,龙骨垂直于多层板长方向布置。间距1200mm,主龙骨悬挑长度小于300mm。

5.2.3安装次龙骨,次龙骨立放于主龙骨之上,垂直于主龙骨方向,间距中到中200mm。钢筋用钉子固定。

5.2.4可调顶托调整次龙骨顶面标高,由建筑1m线上反至模板板底。

5.2.5铺面板,面板采用12mm多层板,板长边平行次龙骨方向铺设。板与墙体的拼缝要加海绵条,铺板顺序由一个方向依次向前铺设,板与板要顶紧,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新板与新板拼缝不使用海绵条。保证两块板接缝处必须有一道次龙骨(50×100方木)。

5.2.6跨度大于4m的板,板中央起拱2‰。与梁接触板边随梁起拱。

5.2.7后浇带两侧的顶板模板要全部支到位。

6、楼梯支模

采用现场加工的木模板。楼梯间踏步板底模采用12mm厚多层板,用50mm×100mm方木、100mm×100mm方木及Φ48钢管组成支撑体系;踏步侧模采用12mm厚多层板,三角撑钉牢加固;墙体混凝土先浇,楼梯休息平台筋则预留贴模箍,墙模拆除后剔出扳直与梯板筋焊接,楼梯混凝土与上层梁板一同浇筑。休息平台施工要将墙体剔进50mm。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在楼梯梁位置预留木盒,待墙体模板拆除后,再进行楼梯施工。7、模板的拆除

7.1墙柱模应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

7.2墙模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和斜支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再用塔吊吊离。

7.3拆模前必须要有拆模申请、现场试验员提供的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并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

7.4拆除梁帮斜撑、横管、立管→拆除梁侧模-→下调顶板模支柱顶托螺旋2-3cm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顶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及支撑系统

拆模时砼强度要求:板跨度小于等于2米要求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50%及以上;板跨度大于2米且小于等于8米要求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及以上;板跨度大于8米要求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及以上;梁跨度小于等于8米要求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及以上;梁跨度大于8米要求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及以上;

8、模板的质量标准:

8.1主控项目

8.1.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8.1.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2一般项目

8.2.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8.2.2?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2预留洞中心线位置5尺寸+5.08.2.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3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5钢尺检查柱、墙、梁±3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3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5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2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6插筋中心线位移5尺量外露长度+10、0九、成品保护:1、保护模板自身的整洁零件的齐全,堆放合理,保持面板不变形。2、模板调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3、拆除模板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出现裂缝。4、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5、模板安装过程中,严禁随意割断成品钢筋,不得碰丢保护层块。6、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护模,确保浇筑的顺利进行。7、碗扣架杆件应向下传递,严禁往地面上抛扔拆下的方木和多层板不准随意裁割十、注意事项1、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下坠,梁侧面鼓出,梁上式尺寸偏大,板中部下坠。防治办法是: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撑的尺寸反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及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撑的底部应支在坚实地面上,垫通长脚手板防止支撑下沉,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日变形。2、洞口模板密封不严密,造成跑浆。洞口模板固定不牢固,造成位移。十一、安全环保措施:1、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2、进入现场戴安全帽,高于2m作业,应系好挂好安全带,现场严禁吸烟。3、模板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4、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混凝土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下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5、如采用悬吊模板,其支撑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6、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7、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8、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9、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严禁任何人员随模板起吊。10、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11、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霜时应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工作。12、拆模时必须有专人看护,作业范围内不准有其他施工人员,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间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1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模板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15、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16、拆除4M以上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拆除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17、每人应有足够的工作面,数人同进操作时应科学分工,统一信号和行动。18、在卸料平台上堆放材料时,应严格按平台上所标注的重量控制,不得超重。19、平台上起吊前,平台上的人员必须离开卸料平台。20、起吊时应先稍微移动一下,证明确属无误后,方允许正式起吊。21、废弃的脱模剂、海绵条、胶粘剂等应按收集放到指定的位置。22、清理模板的垃圾应装入容器运出,不得从施工洞口向下抛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