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工作面切眼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切眼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2024-07-15 阅读 9045

一、施工方案现准备从8103轨道顺槽测点G17点处以方位角59°32′26″开掘8103工作面切眼,断面为6000×2200mm(开口20m为断面为7000×2200mm)。由于切眼断面大,顶板压力也随着增大,故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经矿委会决定,切眼采用二次成巷的掘进方式来完成施工。首先,在采空区侧以4000×2000mm断面开掘,采用综掘施工。当此断面掘进约184米到达停工点后,再以扩帮的形式倒着炮掘靠采煤帮的另一侧,断面为2000×2200mm。1、第一次成巷顶锚杆支护巷道为4000×2200m的矩形断面,采用”锚杆+锚索+4m长的“W”型钢带+金属菱形网”联合支护。顶板每排布置5根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为900mm,其中采空区侧的顶锚杆安装角度与煤壁顶板成75°,其它锚杆垂直顶板支设。(如附图所示)2、第一次成巷顶锚索支护第一次掘进成巷时,需打一锚索支护顶板(锚索布置在钢带的第三眼上),锚索以顺槽掘进方向隔一排钢带打一锚索,排距为1.8m。3、第一次成巷帮锚杆支护第一次掘进成巷时,采空区侧的一帮按正常掘进巷道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布置帮锚杆,间排距1000×900mm。4、二次成巷后巷道支护第一次掘进成巷后,再以扩帮的形式倒着掘进靠采煤帮的一侧,扩帮后断面为矩形,巷道断面为6000×2200m。扩帮二次成巷采用“锚杆+锚索+2m钢带+金属网”进行支护,顶锚杆支护间排距为800×900mm。锚索支护为:按切眼掘进方向,间隔一排钢带,打一排锚索(锚索打在钢带上),排距为1.8m。5、为了在第一次成巷和第二次成巷期间,防止切眼巷道顶板由于受围岩压力的影响而冒落,需要在该巷道的两帮打设点柱,点柱采用“带帽点柱”支护,一排两根,间距5m(点柱至采空区侧和工作面侧间距1m),排距1m。(布置方式见后图)6、为安放各项设备,拟在8103轨道顺槽靠近工作面侧开一缺口,全长20m,断面为1000×2200mm,采用单排锚杆支护,排距900mm,打在巷道中心。(布置方式见后图)二、支护要求??1、支护材料规格(一)锚杆支护材料规格材料名称规?格材?质顶锚杆φ18×20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顶托盘150×150×10mm中孔托盘帮锚杆φ16×1600mm可回收锚杆和木锚杆帮垫板230×220×3mm钢垫板(中孔φ18-22mm)帮托盘150×150×10mm中孔托盘钢带BHW220-30?L=4000mmBHW220-30?L=3200mmW钢带菱形网4200×10002200×100016#铁丝网锚固剂CK2340树脂药卷(二)锚索支护材料规格材料名称规格材质钢绞线φ17.8×1100mm钢垫板300×300×16mm钢垫板(中孔φ18-22mm)锚固剂CK2340树脂药卷2、支护要求:(一)顶锚杆支护:(1)巷道顶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为900mm。(2)锚杆外露长度从托盘算起10-40mm之间。顶锚杆扭矩力不低于100N·M,锚固力不低于80KN;左旋无纵筋螺纹钢帮锚杆扭矩力不低于80N·M,锚固力不低于60KN。(3)顶锚杆垂直于顶板打设,钻孔眼直径25mm,每排5根锚杆,1根锚索,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靠向巷道两帮的锚杆角度不小于75°,遇裂隙时,锚杆要尽量垂直于裂隙面。(4)锚杆紧跟迎头支设,顶锚杆支护最大空顶距离不得超过2.0m。(5)顶、帮锚杆均采用边掘边锚,即“割一排,锚一排”。在支护时,必须先打顶锚杆,后打帮锚杆。(6)顶锚杆使用锚固剂时均使用树脂药卷,每孔使用2根锚固剂。安装锚杆时,将锚固剂用锚杆杆体顶住锚固剂并送至孔底,启动搅拌器,边旋转搅拌边匀速推进到孔底,搅拌时间为15-30秒,搅拌停止后,等待90-180秒,卸下搅拌器上托盘、拧紧螺母。(7)顶锚杆配套BHW220-3.0?L=4000mm型钢带和16号铁丝编织的菱形金属网进行顶板支护。(8)顶锚杆孔深为1950mm,采用MQT-110/2.5型风动锚杆钻机,Φ25mm钻头、Φ20mm长1.0m和1.5m中空六角钢套杆打眼,打眼前先送水后开钻,严禁无水开钻,推力要适当,严禁猛升造成钻孔折断。(9)使用两个CK2340型树指锚固剂,用气动锚杆钻机搅拌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15—30秒。(二)、帮锚杆支护:(1)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2)巷道帮锚杆与顶锚杆平行布置,每排2根锚杆,间距为1000mm,排距900mm,最上一排帮锚杆距顶板为400mm,为可回收锚杆,下排锚杆距底板为800mm,为木锚杆。(3)帮锚杆靠落山侧选用可回收锚杆和木锚杆,φ=16mm,L=1600mm,配合铁托板挂菱形金属网进行支护。(4)帮锚杆孔深为1550mm,打帮锚杆使用风动钻机,钻头为φ45mm的麻花钻头。打好眼后,掏净煤岩粉,必须使用风动钻机紧锚杆。(5)帮锚杆支护空帮距离不得超过2.0m。(三)铺联网:(1)顶网长边垂直巷道中线铺设,帮网顺巷铺设,铺网规格:L×B=4200×1000mm。(2)相邻网必须搭接,每隔300mm用双股14#铁丝呈“三花”型连接,拧紧不少于3圈。(3)金属网必须铺设平整贴顶,相互要拉紧,不能东凑西拼。?(4)铺网与打锚杆同时作业,严禁锚杆打在金属网内。(5)金属网必须紧贴岩面,用钢带压紧,网面上活矸必须及时清理,严禁出现网兜。(四)锚索支护:(1)使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索,钢绞线规格为:7500—Φ17.8—7股的锚索支护顶板,用4个CK2340型树脂锚固剂端头锚固。(2)打锚索采用MQT-110/2.5型风动锚杆机,打眼前先送水后开钻,严禁无水开钻,推力要适当,严禁猛升造成钻孔折断。(3)用Φ25mm钻头,Φ8m长1.0—1.5m的中空六角内丝、外丝接长钎杆打锚索孔,锚索眼深7.2m,药卷搅拌时间按照药卷使用说明书,严禁随意截短药卷或钢绞线。(4)锚索安装预应力不低于100KN。(5)锚索应尽量与岩层层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为150—250mm之间。(6)锚索施工滞后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m,如遇顶板节理发育、松软、压力大地段应加密锚索布置,并紧跟迎头支设。(7)切眼开口处交叉处加强锚索支护,锚索成对布置,间排距为2000×1800mm,支护质量必须可靠达标。3、支护工艺:(一)锚杆支护工艺1、操作人员用长柄工具处理顶帮活矸、危岩(煤),并进行敲帮问顶→开始吊联顶网→上吊环及前探梁→上钢带→打顶锚杆并上好托盘紧固螺母→用扭矩扳手检查扭力距是否合格→打帮锚杆2、锚杆间排距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扭力矩和锚固力达到要求。3、锚杆螺纹部分或麻花体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氧化皮,保证锚固质量。4、煤体锚杆眼必须将眼内煤粉掏净。5、顶锚杆施工方法:(1)打眼前准备工作①查本机部件是否齐全,完好,紧固件是否松动。②检查本机各操作机构是否灵活。③压缩空气一定要清洁,空气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④钻机开动前,扳机手把应处于关闭状态。⑤检查油雾器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如果没有应加20#或30#机油。(2)钻孔作业作业前的空载试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支腿控制扳把缓升到开的位置,使支腿由各级缸筒伸出,将扳把转到关的位置,缸筒应在自重下缩回。②将马达控制扳把压下,支腿控制扒把转到开的位置,钻杆接头旋转与支腿内的各级缸筒部件应能同时进行。③将马达控制扒把压下,使钻杆接头旋转。将水控制扒把转到开的位置,钻杆接头顶部有水涌出。③以上各项达不到要求,不能进行钻眼作业,修复后重新做空载试验。空载试验正常后,将麻花钻杆插入钻杆接头六方孔内,将马达控制板把旋开一个小角度,让钻杆慢转动,同时将支腿控制扳把旋开一个小角度,使钻杆与顶板缓慢接触,然后将水控制扳把转到开的位置,将马达控制扳把全压下,开始钻孔作业。钻完一根钻杆后,关闭支腿水源,使锚杆钻机在慢转下带动钻杆下降,然后关闭马达风源,从钻杆接头中取出钻杆,接入另一根钻杆,重新开始钻孔作业。钻进过程中,不可中止水流,最佳水压控制在0.6-1.2Mpa之间。打锚杆时,钻孔与围岩裂隙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围岩裂隙面不明显时,钻杆沿着断面轮廓线方向布置。打锚杆眼时,在钻杆上做好标记,保证钻孔深度符合本《规程》要求,钻孔内的煤岩粉必须清洗干净,钻孔的角度符合本《规程》要求,其它方面均按《岗位操作标准》进行作业。(3)锚杆安装①安装前,清洗锚杆孔内粉末,并检查锚杆深度和锚杆材质是否符合要求,锚杆孔不合格需重新打眼,锚杆材质不合格不得强行打设。②填送锚固剂,用锚杆将药卷轻轻送入眼底,确保不损坏锚固剂。③搅拌时,采用气动锚杆打眼机,套上连接器,搅拌时间为15-30秒,随拌随推,用力均匀,使锚杆到底。④打一个锚杆孔眼,必须安装一根锚杆,严禁打完所有锚杆孔眼最后安装锚杆,锚杆施工顺序由外向里,由中间向两侧,先打顶锚杆,后打帮锚杆。⑤锚杆支护,严格按《锚杆支护岗位操作标准》进行作业。(4)质量验收锚杆安装15分钟后,必须使用扭力板手检查紧固力,预紧扭矩达到顶锚100N·M、帮锚80N·M即为合格;当使用锚杆拉力计检查时,顶锚达到80KN、帮锚达到60KN即为合格,要求锚杆外露长度为10-40mm之间。6、帮锚杆安装:具体施工方法为,利用MQS-45/1.4C2型气动帮锚钻机配L=2.0米长的麻花钻杆钻眼,φ45mm钻头打眼。打眼时严格按设计尺寸定好眼位,钻眼深度1.55米,打眼过程中抽动钻杆排净眼中的煤粉。安装时,将锥体安装在锚杆杆体端头,然后轻轻插入钻底,把塑料胀套套在杆体上,用两米长1寸钢管将胀套送入钻孔内,利用手锤用力加紧,然后挂好网,上好铁托板,利用24#板手紧固,后用公斤扳手进行检查。(二)锚索支护工艺1、准备工作→确定打眼位置并打眼→上药卷安装锚固钢绞线→上钢垫片及锚具→用气动锚杆机预紧钢绞线→用切割器切掉钢绞线外露超长部分→用拉拔力试验器具测试拉拔力2、打眼、接钻杆或卸下时,必须在钻机完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3、搅拌器一定要插入钻机底,钢绞线要插进搅拌器底部,以防钢绞线脱落发生伤人事故。4、钢绞线打设后,及时上钢垫板及锚具。5、张拉时,千斤顶应与钢绞线保持同一轴线。6、气动钻机操作人员应缓慢升压,严禁高压换向。7、锚索施工安装:(1)检查锚索孔深度和锚固剂质量。(2)用钢绞线将树脂锚固剂推入孔中,将钢绞线、锚固剂推到位。(3)将钢绞线套入搅拌钻杆中,利用锚杆机安装,使锚杆机顺时针旋转,随搅随推进,直到将钢铰线推到孔底为止,搅拌时间15—30秒。(4)上锁具时将张拉装置套在钢绞线上,利用千斤顶对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达到100KN,压力表黑颜色数值达到32Pa后停止;张拉过程中,人员不能站在锚索下方,并要躲开高压管波及范围,以防管破伤人。(5)锚索呈两排直线布置,间排距为1600*2700mm,并且两锚索中心与巷道中心吻合。(6)保证锚索外露长度为150-250mm之间,锚索钻孔轴线垂直顶板。(7)锚杆排列与顶板、钢带垂直,呈棚架形状(三)带帽木点柱支护要求1.按支护规格在底板上挖好柱窝,柱窝的直径要大于坑木的直径,深度不小于3公分。柱窝要保证横平竖直。2.用量尺比好柱子的下料尺寸,量尺时下端放在柱窝中心,上端抵正顶板,保持3—5度的支护迎山角,下料长度应减除柱帽厚度。3.支柱时一手扶在放于柱窝里的向上倾斜方向倾斜的支柱,一手把柱帽放在柱头上,沿倾斜方向从上往下贯紧,然后用二锤打牢。煤层厚度超过2m时,支柱操作由2人进行。其中:一人扶柱,另一人用手或啄子把柱帽举高安放在柱头上,打紧打牢。4.在破碎顶板下从事支护时,要在柱帽上横放厚度相等的若干“伞板"。此时支柱料长度应加扣“伞板’’厚度。5.在顶板起伏较大的地点支柱时,支撑方向要根据顶板倾斜方向进行调整,使支柱迎山有力。6.因留有大量伞檐煤而不能进行支护时,必须安设临时支护。7.在采煤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处要采用抬棚,丛柱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8.在顶板冒落区边缘支护时,应当使用丛柱或木垛支护,并沿采空区边界进行加密支护。在软底板区域支护时,要加上柱垫(穿鞋)。9.当班新打支柱由跟班安全员验收编号,支撑力不达要求的点柱由安全员标明重打支护;严禁在荒石和夹矸上打支柱。10、工作结束时,由带班长负责清理作业场地,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三、安全技术措施1、切眼开拓前,通防设备、安全监测系统、风电锁闭系统安装到位,并确保切眼施工时正常使用。2、风机安装在8103轨顺口15米地点,风筒选用φ8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每节风筒长度为10米。3、风筒吊挂采用8#铁丝固定切眼内巷道煤壁上。逢环必挂,垂度合适,确保供风线路畅通,风筒无打结、漏风现象。4、爆破时,为避免冲击波撕裂风筒,风筒距迎头5米范围内可不用吊挂,但必须确保风筒上方无杂物,以防影响通风效果。5、风筒距切眼迎头不大于10米,随掘进延接风筒,确保各节风筒联接良好,无漏风、脱节、破损现象。6、切眼内每隔20m设一个防尘喷雾枪,进入切眼的防尘供水干管接在中巷过滤器后。7、切眼施工爆破时,采用手动洒水喷雾进行爆破前后降尘。8、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封实。9、爆破后,待炮烟消散后方可由班长、瓦检人员进入迎头查看爆破情况与现场支护条件。10、放炮前、后爆破地点30米范围内冲洗巷帮。切眼迎头30米范围外,每天打尘一次,并清除堆积的浮煤。11、瓦斯检查工巡回检查瓦斯,每个班至少检查2次。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6~140条处理。12、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到切眼迎头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迎头现场甲烷进行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0.8%)必须进行处理。13、现场作业的爆破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每次爆破时严格落实“一炮三检”工作,并做好记录。14、当班班长负责把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悬挂在距迎头不大于5m范围内无风筒另一侧,当出现报警时,现场停止作业并妥善处理。15、检修机电设备时,机电维修人员必须使用携带的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检修地点20m范围内的甲烷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16、切眼迎头安装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1台。生产过程中,挂在中巷切眼口向外10米回风侧处。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其中:设置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17、对于安全监控设备的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拆除或改变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器的电源线及控制线、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器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需报告调度室,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停止运行。②加强对安全监控设备的调试、校正工作,确保安全监控系统灵敏可靠。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④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安排撤人,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18、防尘系统开切眼防尘供水管采用Φ89×4mm管路进行防尘供水。19、其它未提事项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8103轨顺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技术科二〇一三年二月

篇2:工作面切眼单体液压支柱安装安全措施

说明:

40103工作面切眼掘进、地坪等单位工程施工已完成,为了切实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现将单体液压支柱对切眼顶板进行加强支护。为了保证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在安装期间的安全与质量,特制定本措施,施工队贯彻执行。

第一章安装任务

项目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单体液压支柱dw35201个工作面走向长200m2乳化液泵站brw80/201套两泵一箱3开关2台4铰接顶梁200根

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40103工作面为4-2煤盘区首采面,现布置三条顺槽(即:主运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00m,切眼规格为宽×高=8000mm×3300mm。

第三章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一、通风系统

1.在安装液压支柱前,完成40103工作面回风顺槽风桥的施工。

2.当回风顺槽风桥施工完成后,在回风顺槽绕道、辅运顺槽口出做临时密闭。

新鲜风流(地面)→副斜井(主斜井)→4-2煤辅运大巷(4-2煤胶运大巷)→40103工作面辅运顺槽(40103工作面胶运顺槽)→40103工作面切眼→40103工作面回风顺槽→4-2煤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

二、运输系统

1.重车:地面→副斜井→4-2煤辅运大巷→40103工作面辅运顺槽→40103工作面切眼。

2.运输中的空车运出路线与重车运输路线相反。

三、供电系统

南二巷移变→4-2煤移变→40103工作面胶运顺槽→工作面机头调车硐室

四、供水系统

3-1煤集中水仓→4-2煤临时水仓→40103工作面胶运顺槽→工作面机头调车硐室

第四章安装及质量要求

第一节乳化液本站的安装

一、安装

1.泵应安装在干净而安全的地点,其工作位置应尽量水平,且基础实在(根据实际情况,将泵站安装于工作面机头调车硐室内)。

2.电机及泵的固定螺栓必须拧紧。

3.电机轴与泵轴应对正同轴,两联轴节间应留2-4mm间隙。

4.使用前,应将液箱体内各腔清洗干净。

5.连接乳化液箱和泵之间的吸液管路、高压管路、卸载管路。

6.连接进乳化液配比装置的水管。

7.按含3-5%乳化油的水溶液比例配制足够的乳化液,观察液箱的液标部分,液面到达上液位(说明:初次在井下调试单体支柱时,使用清水)。

8.连接至工作面的高压管路及回液管路。

9.连接电机线路(电压660/1140v,50hz)。

二、起动前应检查

1.新泵或较长时间停车的泵,应首先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伤、冰冻与锈蚀等现象,密封是否完好,安装是否正确,检查时应做到仔细认真,

2.曲轴箱内是否有润滑油,其油位应在油标中上部。

3.柱塞腔上滴油槽内是否有足量的润滑油。

4.所有通液管路开关是否开启。

5.用手盘动联轴器,应转动灵活,无反常卡死现象。

6.旋松卸载阀的调节螺套。

7.所有关键螺纹联接均需检查一遍(液力端螺钉、滑块压套、缸套锁紧螺母等)

三、试运转

1.检查电机转向:点动开关,观察电机转向应与泵上箭头标记一致,否则应进行更正。

2.空载运转:在点动开关,确认电机转向正确后,使泵空载运转(旋松卸载阀的调节螺套),打开放气螺堵,放尽高压腔内的空气,直到出现恒定流量为止。

要求泵站正常运转时,供液压力不低于15mpa。

四、泵站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柱塞密封压缩量时,不要一次将螺母压得过紧,因为过紧会使密封与柱塞的摩擦加剧。

2.缸套的进油孔应对准泵体上的滴油孔,并用定位螺钉定位,以防止缸套旋转。

3.柱塞密封应成套更换,在装缸套密封时,不同柱塞密封的搭头之间应错开,腔内应层层抹上润滑脂,以利润滑。

4.检查柱塞与滑块的连接压套是否松动,应及时扭紧(每五天认真检查一次)。

5.在正常使用时,泵的上盖不应打开,防止煤尘进入泵内,柱塞腔盖板应盖好,防止杂物进入冲坏滑块。在泵站工作时,液箱盖严禁打开,严防杂物落进液箱。

6.定期清除浮于液面的乳化油分解物(半个月一次),同时观察磁性过滤器是否需要清洗。定期清洗插板过滤器上的污物(一月清洗一次)。

7.定期检查储能器充气压力(一月一次),应为系统实际工作压力的60-70%,低于下限时则应补充氮气达上限。在升井维修时,应重新将蓄能器充气并检查是否漏气。

8.维修时,彻底清洗油箱、油池、过滤器及拆卸的零件,更换润滑油。

9.按技术要求装配,防止错装、漏装,碰伤运动配合面,切坏密封件等。严防配对使用的零件错乱(连杆体与盖、前后轴瓦、办圆环副)。

10.大轴承与曲轴联接时,应采用热装。

11.所有重要的运动副应保证有合理间隙,间隙过小,易引起发热及烧损;间隙过大,则振动、噪音严重、磨损加剧。零件表面情况完好,无严重磨损、烧损、损坏等现象,否则应进行维修更换。

12.在安装关键螺栓时(如:连杆螺栓、阀体与箱体的连接螺栓,齿轮箱与箱体联接螺栓)应有足够的拧紧力矩和可靠的防松措施。最好在满载一段时间后,再拧紧一次。

第二节单体液压支柱安装

40103工作面切眼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交接顶梁联合加强支护,根据实工作面顶板实际情况,设一排支柱可满足支护强度要求,支柱间距为2000mm。(见附图:支柱安装示意图)

一、支设

1.支设前的准备

①检查乳化液泵机械电器部分是否正常、油箱乳化液是否够、浓度是否合适,然后启动乳化液泵,待泵各部运转正常供液压力达到泵站额定工作压力时方可向工作面供液。

②检查管路系统是否完好,各处接头是否漏液,注液枪是否工作正常。

③将支柱移至予定支设地点后,先用注液枪冲洗单向阀、注油阀体,然后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中并用锁紧套连接好。

④三用阀的单向阀应朝回风顺槽方向以利安全回柱。

2.操纵注液枪向支柱内腔供液,并使支柱顶盖与金属顶梁接触,安装时应使支柱尽量与底板垂直,支柱处理良好受力状态,待支柱达到初撑力后,松开注液枪手把。注液枪卸载,摘下锁紧套后,轻轻敲打注液枪手把,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注液枪便自动退出。

3.局部顶梁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采取措施(如垫木墩等)使其距离小于支柱的最大高度方可支设,否则不允许支护。

4.活柱可缩量小于150毫米时不得支设支柱,当支柱压缩到行程小于50毫米时应采取措施,并将支柱回出以防压“死柱”。

5.第一次使用支柱,在支设前应连续升柱降柱,使支柱内腔空气排净后方可正常使用。

6.不合格的支柱不允许支设。

7.待支柱完全达到初撑力后,系好防倒链,准备下一道工序。

11、所用单体的初撑力不得小于11.5mpа,二次注液工作压力不得小于7mpa。

二、回柱

1.严格遵守有关回柱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2.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卸载孔中。顶板状况较好时采取近距离卸载,转卸动手把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这时卸载阀打开,支柱内腔乳化液外溢,活柱下缩,顶板条件较差时应采用远距离卸载,即工作人员离开支柱至安全位置,拉动卸载手把上的牵引绳使卸载手把呈水平位置,卸载阀打开活柱下缩直到可以撤出支柱为止。

3.回柱时严禁锤击油缸和活柱以防损坏密封和镀铬层,回收的支柱应直立放在工作面不得倒放底板上,井下不允许存在无三用阀的支柱,若三用阀损坏,应及时将替换三用阀装上。

4.遇有压“死柱”时应采取挑顶或卧底等措施,严禁用手动葫芦硬拉或炮崩。

三、注液枪和管路

注液枪使用后,应挂在支柱上,不许随便乱扔,更不许用注液枪敲打硬物。

四、支柱安装注意事项

1.将注液枪嘴插入支柱进液伐口,一定要使注液枪的固定套与支柱进液伐口连接好,以免跑液伤人。

2.缓慢扳动注液枪的扳机,使液体进入支柱而升起,一直使支柱撑紧顶板为止。

3.支柱的支撑位置要与顶板垂直。安全伐出液口不要面向人走的通道,以免支柱受压下降时喷液伤人。

4.挂好防倒链。

5.支柱时,一人扶柱,一人注液。

6.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5秒,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这是保证支柱有足够支撑能力,工作面支柱承载均匀的关键,初撑力不同,支护过程中同一排的支撑力就不同,尽管是同一型号支柱,也达不到均匀承载。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运输安全措施

装载机、无轨胶轮车运输安全措施

1.严格按神木县红岩煤矿?运输管理制度?及《斜井运输专项措施》等规定执行。

2.装载机司机、无轨胶轮车司机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核发有效的驾驶执照,经安监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作业前必须学习本措施。

3.施工现场必须设专人负责运输车辆调度,安排车辆运行顺序。

装载机、无轨胶轮车必须设有照明灯、尾灯、车体完好、刹车灵活可靠。

4.装车必须装稳、装实,装车宽度、高度不得超宽超高,设备材料装好后,要绑扎牢靠。

5.运输设备必须完好,司机要持证上岗,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6.汽车运输进硐之前,必须将驾驶室内的音响设备全部撤除,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停风,必须立即停止车辆运行,关闭启动装置,驾驶员必须迅速撤出地面,等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能重新启动车辆恢复运输。

7.运输材料时,必须要等车辆停稳并与汽车司机联系好后方能卸材料。

第二节顶板管理

一对本工作面进行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观察顶板,发现零石活干要先处理在施工。

第三节机电

1.严格按照《规程》中规定布置供电系统。

2.电器下井前要严格检查,地面实验达到完好标准方可下井安装。

3.接地系统,各类保护要齐全可靠。

4.电缆吊挂合理,整齐,垂悬度符合要求。

5.设备密封良好,小件齐全,接线牢固,做到无“鸡爪子”“羊尾巴”,“无明接头”、无漏电、无失爆现象。

6.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停电要挂牌管理,严禁带电作业,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7.各种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设专人负责,并挂牌明确负责人。

8.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供电系统和控制方式,严格执行“电气操作规程”。

9.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第六章灾害处理及避灾路线

第一节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

1.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营救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并指导和组织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自救互救。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危险源。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事故现场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

7.发生事故后的通知程序及电话号码

(1)事故地点矿调度室?工区值班室

(2)电话号码矿调度室:地面电话:?8000

第四节避灾路线

40103工作面切眼→40103工作面辅运顺槽(胶运顺槽)→4-2煤辅运大巷→副斜井→地面。

第七章安装期间劳动组织

第一节劳动组织及工作制度

一、工作制度

1.值班人员点名后,传达安全文件,根据井下安装工作进度,布置当天、当班工作任务及注意事项,做好人员安排及安全事项记录。

2.跟班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安排当班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3.班前会后,准备好所用工具,下井。

4.到工作现场后,跟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安监员认真检查工作现场顶板支护,及工作地点安全状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在保证安全施工的情况下开工。

5.当班工作任务完成后,由跟班管理人员对当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验收,确认无问题后,召开班后总结会。

6.上井后,当班班组长、跟班管理人员必须分别向工区值班领导汇报,当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下班应该注意的事项。

篇3:X工作面过切眼安全措施

回采工作面将要过切眼,在过切眼过程中,由于断面增大,顶板相当破碎,掉渣现象增多,给顶板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排除隐患现象,确保我矿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过切眼成立由矿、科、队组成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监督工作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每班必须由小组管理成员现场指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采煤工作面过切眼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各科室科长及技术人员区队长

2、由队长亲自带领瓦斯员及两组人员将临时切眼闭墙推倒,一组人员在切眼回风口处,瓦斯员先检查闭墙周围的瓦斯浓度,如有瓦斯超限情况,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作业,另一组人员在进风巷口安装调节风窗,使其切眼风量符合“规程”要求。

3、待切眼风量恢复正常后,由瓦斯员检查巷道内的瓦斯,如一切正常,即开始进行加强支护,在原巷道支护上铺网,再用液压支柱配合四米长的木梁进行支护,π型梁要平行于巷道支护,支设两排,梁与梁之间相搭接,且搭接长度为20㎝。

4、每班必须对巷道进行全断面冲洗。

5、工作面循环进尺0.6m,不能超进度推移。

6、当工作面放炮时,班长必须配专人到临时切眼内撤人,设警戒。

7、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8、班长要时刻观察周围顶板的变化情况,若发现有异常,必须立即撤人,并汇报调度室及有关领导,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9、增加该段的支护密度,顶板必须用背板或圆木搭接且必须接顶、支柱必须穿柱鞋、坚决杜绝空顶作业。

10、这一地段每一循环揭露新顶后,要立即前移π型钢梁,使钢梁交叉,保证钢梁头紧跟工作面煤壁。。

11、进入工作面后,班长和安全员、采煤工,必须检查顶板变化情况、支护受力情况、支护下沉情况、煤壁变化情况、确认无任何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12、进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处,必须备有足够的支护材料。

13、工作面内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安全措施,坚决杜绝“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