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路缘石砌筑安全措施

路缘石砌筑安全措施

2024-07-12 阅读 1394

安全技术交底表表AQ-C11-1编号工程名称杨庄大街(石景山路~阜石路)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交底部位道路工程附属构筑物工程工序路缘石安装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2、设专人指挥作业。。3、用双轮车运输材料前,应对运输道路进行平整,保持道路坚实、畅通。4、穿行路口时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听从指挥。5、在平地上前后车距不得小于2米。6、装卸材料应轻搬轻运,码放整齐,不得乱抛乱扔。从料垛取料时,应自上而下阶梯状分层拿取。7、地上码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1.5米。8、灌缝灰桶应放平稳,灰浆不得装得太满。9、立缘石、平石砌筑应两人用夹具抬运并安装。砌筑时手要离开立缘石、平石接缝处,以免碰手。10、使用电动手持工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非专业人员乱动电器设备。安装拆除线路应由专业人员负责。11、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和违章作业。针对性交底:人员作业时各项安全注意事项1、各方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场严禁烟火。2、工作时严禁说笑打闹,注意机械位置,防止机械碰伤。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持精神集中,严禁打闹及酒后作业。交底人职务施工员交底时间接受交底人签字:

篇2: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1、施工顺序

楼面测量放线→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墙体拉结筋固定→基座混凝土→隔墙砌筑(水电管预埋)→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过梁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质量验收。

1.2、测量放线

楼面隔墙测量放线时应按结构施工时主轴控制线进行,应保证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且方正。平面控制时应在楼面上弹出墙身线、构造柱位置线、抱框(门窗洞口)位置线、墙面上水电预留洞口的位置线,相对应的构造柱与顶面梁板的位置采用挂垂直线的方法进行控制。

高度控制时应根据建筑标高0.5米或1.0米线进行控制,垂直墙或柱上应标出混凝土基座、各道拉结筋、水平系梁、门窗过梁的位置线,保证本单元标高相等。皮数杆上除此内容外,在各拉结筋位置线之间应标出砌块的皮数(三皮)。

1.3、植筋法拉结构造施工

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墙体拉结筋等与主体结构的拉结采用植筋法施工,具体做法如下:由植筋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文件及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工作,材料选用TG-A型植筋胶,并配备钻孔机械、清孔工具等。植筋的施工温度范围:-150C~500C,本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40为主,主要植筋规格为φ6.5、Φ12、Φ14、Φ16。

植筋胶力学性能及植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植筋胶力学性能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试验结果备注

1轴心抗压强度Mpa104.3

2弹线模量Mpa14600

3襞裂抗拉Mpa11.2

4拉伸剪切强度Mpa2.7砼试件开裂

5抗拔粘接力KN35.7砼试件开裂

6稠度CM5.3

7表观密度Kg/m32070

8抗压强度Mpa116.0

9抗折强度Mpa34

10软化系数抗压:0.95

抗折:1.03泡水48小时

湿强度/干强度

序号钢筋直径(mm)钻孔深度(mm)钻孔直径(mm)破坏力(KN)

1φ6.59010≥7

2φ1015014≥18

3Φ12(二级钢筋)18016≥37

TG-A植筋技术参数一览表

1.4、主要施工方法:

钻孔:锚固钢筋时,在基材上用电锤或其它钻孔设备钻出符合要求的孔径。

清孔:孔内粉尘用毛刷或风机反复清刷至少三遍以上。

注胶:将植筋胶中的A料、B料进行充分混合(100:1~100:2),将混合料放入孔内,胶量应满足钢筋插入后孔内胶体填充饱满。

植筋:将钢筋插入孔内(可用旋转或直冲的方法),在胶固化前禁止扰动钢筋,以免影响锚固效果。

可操作时间:10~120min。

1.5、构造柱、水平系梁的设置

填充墙中构造柱的设置:a、填充墙交接处;b、单片墙端部;c、墙长大于4m时,每隔4m设置;d、柱边小于700mm的墙垛做成与柱整体浇筑的构造柱;e、变形缝处;构造柱截面:墙厚×200,配筋4Φ12、φ6@200。

填充墙中水平系梁的设置:a、外墙窗台下部;b、门窗洞顶高度处;c、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在墙体半高处或该墙门窗洞口顶高度处;

门窗洞口顶部水平系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根据下图:

其他位置水平系梁高度50~100mm(根据砖模数调整),配筋2φ10,连系筋φ6@300。

1.6、抱框、拉结筋的设置

门和窗洞口两侧设置混凝土抱框,当洞口宽度<2100时,抱框高度到洞口顶部高度,当洞口宽度≥2100时,抱框高度一直通到墙体顶部梁或板。抱框截面尺寸:墙厚×100,配筋见上图:

填充墙沿墙体全高每600mm设拉结筋,灰砂砖墙沿墙体全高每500mm设拉结筋,墙厚<300时,设2φ6,墙厚≥300时,设3φ6,沿墙全长贯通设置,搭接长度300mm。拉结筋应锚入相连的钢筋混凝土墙、框架柱、构造柱、抱框内,节点做法见88J2-2施工图集。

1.7、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

1.7.1、陶粒混凝土砌块进场后由试验员按规定进行取样,同时检查外观、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尺寸偏差:长度、宽度、高度一等品时均为±2,长度、宽度、高度合格品时均为±3),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上。现场砌块应按规格、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分批码放整齐,地面平整,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m。陶粒砌块用手推车水平运输,装卸砌块严禁碰撞、抛扔、应轻拿轻放,要排列整齐,堆放场地应有防雨、防潮及排水措施,陶粒砌块的龄期应大于28天。

1.7.2.制备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采用M5水泥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水泥计量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子计量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砂浆搅拌时,先倒砂子、水泥,最后加水,搅拌时间以2分钟为宜。用灰槽存放砂浆,保证砂浆的和易性,砂浆稠度为70mm。砂浆应随拌随用,拌成后3小时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1.7.3.陶粒混凝土砌块施工前将楼面清理干净,剔除表面灰浆,每层楼层要在地面弹出墙身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经复核符合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砌筑隔墙时,按墙宽尺寸,砌块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的可以割锯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1.7.4.基座要求:为保证填充墙底部踢脚面层做法不空不裂,采用页岩砖基座,高度为200mm以满足要求。施工时应将楼面上用水清理干净,根据墙身厚度线和标高线进行支模,校正后浇筑混凝土。

1.7.5.地下室有回填土的部位、高低跨部位,先用蒸压灰砂砖砌筑至地面高度,再浇筑C20细石混凝土基座,待回填土完成后砌筑墙体。

1.7.6.所有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拉结筋等均已做完拉拔试验且试验合格后,方可砌筑。

1.8、墙体砌筑

1.8.1.立皮数杆(采用30mm×40mm木料制作,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确定页岩砖基座、拉结筋间距、门顶过梁、水平系梁、窗台、砌块皮数的高度。每层开始时从转角处或墙定位处开始,用大铲铺灰均匀,安装陶粒砌块时放平、方正,每层均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砌块平整度。砌筑时必须遵守"反砌"方法,即砌块底面朝上。砌筑时应满铺满挤,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1.8.2.砌砖前混凝土陶粒砌块在使用前1~2小时要阴干,砖表面不要带水上墙。砌砖时砌体上下错缝、咬槎、搭砌,严重掉角的砌块不宜使用。留槎时应留斜槎,留槎高度不得超过1.2m。砌块砖墙应拉通线砌筑,并应随砌随吊、靠,确保墙体垂直、平整。

1.8.3.砌体水平、垂直灰缝厚度在8~12mm之间。大于30mm的垂直缝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砌体灰缝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饱满度按面积计不得低于80%,垂直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时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刮缝,将多余砂浆用大铲刮平,收回灰斗内,找零采用蒸压灰砂砖或专用陶粒砌块。

1.8.4.收顶:砌体收顶与结构顶板、梁相交时,施工时间应在下部砌体沉实后(至少间隔24h)方可进行,收顶采用蒸压灰砂砖斜砌的方法,砖块必须逐块敲紧挤实,填满砂浆。当墙长≥5m时在结构顶板、梁上打YG1型φ8胀栓@1000mm,φ6钢筋与胀栓点焊并沿纵墙放置。再用M5干硬砂浆挤满,填塞高度依砌块高度而定,不得低于60mm。

1.9、水电处理

水电留槽、留洞时,处理方法两种,第一种处理方法是随砌筑工程同步进行管路安装;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在砌筑工程完成之后,抹灰之前,进行立管剔槽处理,剔槽深30

篇3:墙体工程砌筑施工方法措施

墙体工程砌筑施工方法

1、墙的砌筑:

填充墙砌筑前,应先把地面清理干净,放好砌墙轴线,按轴线先进行排砖,达不到整块的砖时,用预先制好的砌块进行砌筑,砌筑时要注意砂浆的密实度,头缝灰的饱满度,以防止外墙渗漏,砌筑时KM1砖的含水量应参照标准砖。

墙的抗震要求:当墙高小于4米时,墙与柱、砼墙连接时,必须沿墙高设置拉结筋2ф6@600,当墙的高大于4米时,墙顶与梁底浇筑120的细石混凝土,或在墙高的中间设置水平圈梁,当墙长度大于5米时,在跨中增加构造柱或墙顶与框架梁底拉结。

墙应与梁柱紧密结合,用标准红砖砌筑,砌筑水平梁下斜砖时应等下面灰缝稳定后,一般要等5天后才能砌筑。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砖砌体的余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砌成阴阳槎,并按规定设拉结钢筋。

根据抗震要求,如墙长度大于5米要求设置构造柱作加强抗震时,砌筑与构造柱之间连接的墙体应留马牙槎,从构造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cm,并按规设拉结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