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2024-07-12 阅读 7177

1.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安全措施不足

一些班组使用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时,其临时电源没有使用装设有漏电保安器的放线盘。在设备检修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也没有采用绝缘等级为Ⅱ类的双重绝缘工具。有些作业人员不使用插头而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取得电源。

抽查中发现有些移动式电动砂轮锯是Ⅰ类工具,其电源线中本来有三根线,但其外壳引出的保护接地线颜色与其他两根分不清楚,由于不够长,检修人员用导线延长后,导线仅有两根,这样该工具就无法实现外壳接地保护。个别维修班组的砂轮机、台式电钻原有的三线电源插头被改装为双线插头,也没有接地线。

有些外国造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属于Ⅰ类工具,其电源插头中接地那一极型式特别,无法与施工现场使用的插座匹配,因此无法实现外壳接地保护,但是插头其他两极却可以插进普通插座,此类工具往往在无外壳保护状态下工作,很不安全。

对于手持电动工具,许多单位还没有全部做到按规定使用漏电保护器,有的直接接到检修电源箱上。有些属于Ⅰ类工具的移动式风扇的外壳没有引出保护接地线,无法实现外壳接地保护。

现场不少带漏电保护器的电源放线架不合格。按照其所附线路图,应该有相线、零线、地线三条引入,实际只引入了前两条,等于插座的地线极悬空。一旦用电器漏电,漏电保护器未必能够动作。有些电源放线架的接地引线颜色也不规范,不能正确把它与其他两条线区别开。

为此建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国标《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l3955—1992)规定进行整顿,对保护接地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使用进一步完善。在低压电气设备上工作,首先要解决有关作业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触电伤害的认识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牢固问题。例如,电气用具使用插头插入插座取得电源,是一种安全用电常识,过去的安全通报也曾多次报道过因为没有正确使用插头、插座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手持式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区分的Ⅰ类工具是指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安全预防;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导电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导电零线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Ⅱ类工具是指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设有保护接地。Ⅲ类工具是指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但许多作业现场的移动式电动设备,按照防电击保护绝缘等级,是属于普通的工类电气产品,它的电源是用两根导线插入插座取得的,电机外壳却没有接地,如果绝缘损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建议全面清查存放在班组中的手动式、移动式电气工用具,对其中的Ⅰ类工具,应保证其外壳实现接地保护。并按照电动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实际使用条件,制订出相应的规定。

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的临时电源,应使用装设有漏电保安器的放线盘。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宜采用绝缘等级为Ⅱ类的双重绝缘工具。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场所应安装漏电保安器,如生产现场的检修电源、绝缘等级为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等。

检修电源箱、变电站高压场地电源箱等应按照《电气设备装置安全设计导则》(GB4064—1983)、《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l3955—1992)、《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体颜色》(GB2681—1981)的规定来规范电源箱电气工用具的接地型式、导线颜色、主路和分路的电器配置,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以及负载接人方法,并使漏电保护器动作定值、熔断器定值与电气外壳带电时的人地泄漏电流及相向短路电流相匹配,以便可靠切除故障。电动机具原有的单相三线电源插头不能换为双线插头,也不能不接地线,电源开关箱应引入地线,确保使用者人身安全。

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规范

一些单位的380V动力电源按TN-C系统接线,但在生产现场动力盘内有些负荷电缆却未从N母线上接线,这样就可能因施工的疏漏,使电机外壳没有接地或接零保护。

一般低压电机的外壳接地多以铜编织辫做为导体,将电机外壳与电缆管连接起来,但在两接头处不做特殊处理(如镀锡或用线鼻子压接然后钻孔,用螺栓紧固),而是直接在辫上穿眼紧螺丝,这样就造成接地线松脱,失去了作用。现场检查时有不少电机外壳接地都存在类似情况,有的以电缆屏蔽层接地线接在电机外壳,有的以接地引下线缠在铁管上。

还有部分检修电源箱未引入电源零线,以壳体充当回路零线,非常危险。类似的情况还有检修电焊机电源,利用启动分离器放水管、消防水管作永久接地;试验电源取自抽风机的三相电源刀闸,并以壳体作为电源回路的零线。检查现场使用的一些冷却用大型工业风扇也没有接地。风扇接地看似小问题,但就是这个小问题,在某电厂的检修班房里,工作人员在移动风扇时,因风扇漏电,已造成一人死亡。

为此建议:应重视电气设备接地的规范性,并对本单位动力盘、电机外壳接地情况进行普查,以消除接地接零保护的隐患。

要使有关作业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的构成、系统的接地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低压电气工机具按触电保护方式的分类等有足够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例如,某单位的380V/220V配电系统,从低压动力配电箱的装设看属于TT系统,Ⅰ类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单独接地,现场发现一些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气机具外壳并没有接地,电源又没有设置漏电保护器。一些属于Ⅰ类的固定式电气机具,它的外壳接地点在动力配电箱内,而这个点仅与箱体相通,并没有接地引下线。也就是说,一旦设备绝缘损坏,箱体以及与它紧贴的墙都带电。

380V/220V用电设备,若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用电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底座必须可靠接地。380V/220V动力、照明配电箱中提供给设备保护接地用的连接点必须确实可靠接地,禁止处于无接地的悬浮状态,以防引发人身触电。电力设备接地装置应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与试验。有些电机外壳接地,是接在电缆出线的铁护套上,应检查护套与地网有没有相连,确保设备可靠接地。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当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配电系统和TN—S接零保护系统时,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得大于4W;保护线PE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W;而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W。

保护零线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并在首、末端和中间处作不少于三处的重复接地,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W;

(2)保护零线仅作保护接零之用,不得与工作零线混用;

(3)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控制开关和熔断器;

(4)保护零线应为具有绿/黄双色标志的绝缘线;

(5)保护零线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架空敷设时,采用绝缘铜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mm2,采用绝缘铝线时,截面积应不小于16mm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应为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多股绝缘铜线。

3.施工现场临时电源管理混乱

不少单位,低压用电存在较多问题,临时电源敷设混乱,为人身触电事故埋下了事故隐患。特别是临时施工电源,工作人员根据各自需要自行接取,有些临时电源线横过马路时,任由行人车辆践踏。有些检修用升降平台的卷扬机电源也用临时电源,箱内接线混乱,导线线头裸露,与这些先进的大型重要设备相比,实不相称。

在检修班房还有一些220V塑料绝缘电线由墙壁缝之间穿出,穿铁窗户而引至班房外的施工现场,在穿出窗户处绝缘已破损。班组成员触及铁窗户,就会造成意外人身触电事故。

临时施工电源,检修电源柜中还较多存在刀闸、熔断器中用铜线代替熔丝。电焊机电源刀闸保险也用铜线代替。一些电源刀闸的上下都没有护盖,带电部分裸露。380V检修电源箱,箱门已破烂下坠,电源裸露,一旦触及会酿成后果。

为此建议:为了有效地防止各种意外的触电伤害事故,保障施工检修人员的安全,检修现场应严格执行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88)。检修现场的临时用电,主要是区别于正式电气工程而得名的。检修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用电的临时性,使得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变坏,容易发生电气事故,特别是因漏电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主要特点:①在施工现场实行TN—S系统,即增加了保护零线,做到了重复接地,把施工现场原来使用的三相四线变成了五线;②实行了两级保护,即在电器设备的首末端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这些措施大大地加强了临时用电的安全性。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触电事故是可以防止的。通过研究触电事故规律,可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2)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紧握之下工作的缘故。

(3)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分支线、用户专线、接线端、电线接头、电缆头、接触器、熔断器、开关、灯座、插头、插座、控制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此外,临时照明采用的灯头,当白炽灯容量在200W及以上时,应用陶瓷制的螺口灯头,防止由于塑料制灯头不能耐高温,发热而引起短路着火燃烧。

在检修现场下列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1)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和照明器具的金属外壳;

(2)配电屏(盘)的金属框架和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

(3)靠近带电体的金属围栏;

(4)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钢索;

(5)起重机金属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

(6)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支架;

(7)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4.煤码头塔吊轨道没有接地

检查一些单位,煤码头的卸煤机、门吊等大型塔吊的导轨接地不可靠,有些是长期运行后锈断了,有些是大修后拆开没有接上,对塔吊的防雷接地一直未列入定期检查。煤码头一般地处空旷,防雷接地未引起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塔吊接地,既可作为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一处重复接地,又可兼作塔吊本身的防雷接地。

为了充分体现塔吊接地的双重意义,塔吊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1)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W;

(2)接地装置应有两处与塔吊轨道作电气连接;

(3)塔吊轨道两端应作环形金属连接;

(4)塔吊轨道连接处两端须跨接金属线,连接处应保证电气连接;

(5)塔吊轨道应作保护接零,即应与保护零线PE作电气连接。

篇2:六氟化硫电气运行试验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包括六氟化硫气体的安全使用,设备运行和解体时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护,其他有关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使用单位亦可参照使用。

?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90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11651-89?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2022-89?工业六氟化硫

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SD310-89?六氟化硫气体生物毒性试验方法

IEC376-1972?新六氟化硫的规范及验收

IEC480-1974?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导则

?

3?名词术语

3.1?六氟化硫Sulphurhe*afluoide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无毒、无色、无味,化学性能很稳定,在101325Pa、20℃时的密度为6.16g/L,具有优异的绝缘灭弧电气性能。

3.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SF6electricalapparatus

指在电气设备内充以六氟化硫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如六氟化硫断路器、变压器、电缆、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全封闭电器(GIS)等。

3.3?毒性分解物To*icdecompositionproducts

在生产六氟化硫气体时,会伴有多种有毒气体产生,并可能混入产品气中;六氟化硫气体在电气设备中经电晕、火花及电弧放电作用,还会产生多种有毒、腐蚀性气体及固体分解产物。这些气体主要有氟化亚硫酰(SOF2)、氟化硫酰(SO2F2)、四氟化硫(SF4)、四氟化硫酰(SOF4)、二氧化硫(SO2)、十氟化二硫(S2F10)、一氧十氟化二硫(S2F10O)等;固体分解产物主要有氟化铜(CuF2)、二氟二甲基硅〔Si(CH3)2F2〕、三氟化铝(AlF3)粉末等。毒性分解物在工作场所的容许含量见附录A。

3.4?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PurifinghandleforSF6gas

六氟化硫气体中的毒性分解物,有的可以用吸附剂吸收去掉,有的可以与酸溶液或碱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去掉,用各种方法除去六氟化硫气体中毒性分解物的过程叫作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

?

4?六氟化硫的安全使用

4.1?六氟化硫新气的安全使用和充装时的安全防护

4.1.1?六氟化硫新气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毒性分解物,在使用六氟化硫新气的过程中,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造厂提供的六氟化硫气体应具有制造厂名称、气体净重、灌装日期、批号及质量检验单,否则不准使用。

4.1.2?对新购入的六氟化硫气体要进行抽样复检,参照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实施。复检结果应符合六氟化硫新气标准(见附录B),否则不准使用。

4.1.3?从钢瓶中引出六氟化硫气体时,必须用减压阀降压。

4.1.4?避免装有六氟化硫气体的钢瓶靠近热源或受阳光曝晒。

4.1.5?使用过的六氟化硫气体钢瓶应关紧阀门,戴上瓶帽,防止剩余气体泄漏。

4.1.6?户外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方向操作;室内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要开启通风系统,并尽量避免和减少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到工作区。要求用检漏仪做现场泄漏检测,工作区空气中六氟化硫气体含量(体积比)不得超过1000×10-6。

4.2?六氟化硫试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4.2.1?六氟化硫试验室是进行六氟化硫新气和运行气体测试的场所,因此化验人员经常会接触有毒气体、粉尘和毒性化学试剂。试验室除具备操作毒性气体和毒性试剂的一般要求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底部通风设施(对通风量的要求是15min内使室内换气一次)。

4.2.2?酸度、可水解氟化物、矿物油测定的吸收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色谱分析的有毒试样尾气和易燃的氢载气应从色谱仪排气口直接引出试验室;生物毒性试验的尾气应经碱液吸收后排出室外。

4.2.3?每个分析人员务必遵守分析试验室操作规程和六氟化硫气体使用规则,新来的工作人员在没有正式工作之前,首先要接受安全教育和有关培训。

4.2.4?试验室内不应存放剧毒和易燃品,使用时应随领随用。

4.2.5?分析人员应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3?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防护

4.3.1?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安装室与主控室之间要作气密性隔离,以防有毒气体扩散进入主控室。

4.3.2?设备安装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通风量应保证在15min内换气一次。抽风口应设在室内下部。

4.3.3?设备安装室底部应安装六氟化硫浓度报警仪和氧量仪,当六氟化硫浓度(体积比)超过1000×10-6,氧量低于18%时,仪器应报警。

4.3.4?工作人员不准单独和随意进入设备安装室。进入设备安装室前,应先通风20min。

4.3.5?不准在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

4.3.6?工作人员在进入电缆沟或低位区域前,应检测该区域内的含氧量,如发现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进入该区域工作。

4.3.7?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的定期检测参照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如发现气体中毒性分解物的含量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气体净化处理、更换吸附剂、更新六氟化硫气体、设备解体检修等。

4.3.8?气体采样操作及处理渗漏时,工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并在通风条件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4?设备解体时的安全保护

4.4.1?对欲回收利用的六氟化硫气体,需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新气标准后方可使用。对排放的废气,事前需作净化处理(如采用碱吸收的方法),达到国家环保规定标准后,方可排放。

4.4.2?设备解体前,应对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必要的分析测定,根据有毒气体含量,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解体工作方案,应包括安全防护措施。

4.4.3?设备解体前,用回收净化装置净化六氟化硫运行气,并对设备抽真空,用氮气冲洗3次后,方可进行设备解体检修。

4.4.4?解体时,检修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及防毒面具。设备封盖打开后,应暂时撤离现场30min。

4.4.5?在取出吸附剂,清洗金属和绝缘零部件时,检修人员应穿戴全套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用吸尘器和毛刷清除粉末。

4.4.6?将清出的吸附剂、金属粉末等废物放入酸或碱溶液中处理至中性后,进行深埋处理,深度应大于0.8m,地点选在野外边远地区、下水处。

4.4.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解体检修净化车间要密闭、低尘降,并保证有良好的地沟机力引风排气设施,其换气量应保证在15min内全车间换气一次。排出气口设在底部。

4.4.8?工作结束后使用过的防护用具应清洗干净,检修人员要洗澡。

4.5?处理紧急事故时的安全防护

4.5.1?当防爆膜破裂及其他原因造成大量气体泄漏时,需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4.5.2?室内紧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启全部通风系统,工作人员根据事故情况,佩戴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进入现场进行处理。

4.5.3?发生防爆膜破裂事故时应停电处理。

4.5.4?防爆膜破裂喷出的粉末,应用吸尘器或毛刷清理干净。

4.5.5?事故处理后,应将所有防护用品清洗干净,工作人员要洗澡。

4.5.6?六氟化硫气体中存在的有毒气体和设备内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及粘膜等有一定的危害,一般中毒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泪、打喷嚏、流涕,鼻腔咽喉有热辣感,发音嘶哑、咳嗽、头晕、恶心、胸闷、颈部不适等症状。发生上述中毒现象时,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并及时进行治疗。

4.5.7?要与有关医疗单位联系,制定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案和配备必要的药品,以便发生中毒事故时,中毒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

5?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

5.1?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应有专用防护服、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手套、防护眼镜及防护脂等。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GB11651《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规定并经国家相应的质检部门检测,具有生产许可证及编号标志、产品合格证者,方可使用。

5.2?安全防护用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的专用柜中,设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证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5.3?凡使用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的人员要先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要检查心脏和肺功能,功能不正常者不能使用上述用品。

5.4?对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要进行专业安全防护教育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训练。

5.5?工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进行工作时,要有专门监护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护,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

6?组织管理与劳动保健

6.1?各级机构应在安全部门设立六氟化硫安全防护专责岗,负责有关六氟化硫气体安全防护工作。运行、检修、试验部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安全防护。六氟化硫安全防护应列入化学技术监督范畴。

6.2?各类安全监测仪表要定期标定、校准,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6.3?对设备运行、检修及气体试验人员应给予营养保健补助。

6.4?从事有关六氟化硫气体试验、运行、检修和监督的工作人员,每年应体检1~2次,体检项目应有特殊要求(如血相、呼吸系统、皮肤、骨质密度等),并建立健康档案。

?

篇3:电气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

本规定是根据电气作业规程及电气安全规程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所作的规定,不能违反电力行业之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作业规程,如本规定与电力行业规程有相悖之处,则以电力行业规程为准。

一、防护面罩:

1、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设备的停送电,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在断开或送上隔离开关、断路器、空气开关、小车开关、抽屉开关等设备时均要将防电弧面罩打下,以防电弧对面部造成伤害。

2、在送上或取下高压保险、低压熔断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均要将防电弧面罩打下。

3、在使用导线或接地线对设备放电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均要将防电弧面罩打下。

二、绝缘手套:

1、在对高压设备进行验电的过程中,高低压设备测绝缘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电压等级相应的绝缘手套。

2、在送上或取下高压保险、低压熔断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绝缘手套。

3、在拉合高压隔离开关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电压等级相应的绝缘手套。

4、在使用绝缘棒对高压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均应使用绝缘手套。

5、在装拆接地线时必须使用绝缘手套。

三、绝缘靴:

1、雨天室外高压设备的操作均应使用绝缘靴。

2、接地网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或雷雨天气时对室外高压设备巡视、操作均应使用绝缘靴。

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4米,室外8米范围内必须使用绝缘靴。

4、在进行高压设备验电时要穿好绝缘鞋。

四、防毒面具、屏蔽服:

1、在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进入火灾现场必须使用防毒面具,在相对密闭空间要使用正压式防毒面具。

2、进行等电位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合格的全套屏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