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某某房地产投资发展审核管理制度

某某房地产投资发展审核管理制度

2024-07-11 阅读 6693

某房地产投资发展审核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总部项目投资管理工作,为总部战略发展提供土地储备支撑,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本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健发展,赢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范围:

2.1适用范围:**地产总部及各项目公司。发布范围:总部发展中心。

3.名词解释:

投资发展工作是指进入房地产二级开发之前的所有工作,包括一级开发项目和二级开发项目。

3.1一级开发项目:是指取得土地后,须经过一级开发,再通过“招拍挂”取得一级开发收益或自挂自摘进行二级开发的项目。

3.2二级开发项目:是指取得土地后,不需要进行一级开发,直接进行二级开发的项目。4.职责:

4.1发展中心职责:

4.1.1项目拓展:总部发展中心可根据总部年度项目拓展战略,独立开展项目拓展工作。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进行投资分析,并完成备案、立项等工作。

4.1.2投资管理:总部发展中心对各项目公司的项目拓展工作负有管理职责,各项目公司上报的项目进行立项备案,并在总经理办公会和投资决策会上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工作,发表独立意见。

4.2各项目公司职责各项目公司按各自负责的区域独自开展项目拓展工作,并接受总部发展中心的业务指导。

5.作业内容:

5.1初选收集项目信息并审核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及调查研究后,认为可进一步跟踪的,进入可研阶段。

5.2:立项:

5.2.1各项目公司上报发展中心申请立项的资料包括:

1)、项目立项申请单

2)、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

3)、项目原始资料复印件

5.2.1立项项目必须有结案报告。在经过深入谈判后,各项目公司判断是否继续深入,若有必要,可以进入可研阶段;若没必要,须向发展中心上报立项项目结案报告及相关资料。

5.3可研

5.3.1.在经过深入谈判后,认为可以进行可研阶段的项目,由下属各项目公司编制详细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报送总经理办公会并抄报总部发展中心。由总部发展中心在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审核意见。

5.3.2各项目公司并提前3周将可研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总部发展中心,总部发展中心对各单位报送的报告经调研后认为可行的,应尽快并报总经理办公会进入决策程序。

5.3.3各投资项目均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并提供准确、详细资料及分析,以确保资料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5.3.4总部公司发展中心对项目的合法性和前期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投资分析的可行性及项目规模、时机等因素均应进行全面审核,并独立完成审核报告。必要时,可指派专人对项目再次进行实地考察,或聘请专家论证小组对项目进行专业性的科学论证,以加强对项目的深入认识和了解,确保项目投资的可靠和可行。

5.4决策

5.4.1各立项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总部主管领导可研初审后,上报总经理办公会,由总经理办公会决定上报决策委员会进行项目决策。

5.4.2各立项项目进入项目决策程序后,应向决策委员会上报详细可研报告及项目操作方案,并抄送发展中心。发展中心依据独立完成的审核报告发表意见与建议,决策委员会决定项目投资与否。

5.4.3通过决策委员会的项目,按照决策建议与意见进行相关法律文件签署。

6.奖惩条例:见项目拓展奖励制度

7.注意事项:

8.附件项目审核流程图

篇2:车辆报班审核制度

为了加强客运站源头安全管理,严把客运车辆,驾驶员当班资格准予关,根据《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结合本车站实际,特订立本制度:

一、车站客运调度员为进站客车报班审核具体责任人。

二、客运调度员在客运车辆报班时,必须要求承包经营者提供车辆行使证,道路运输证、二级维护及车辆等级评定记录卡,保险证,线路牌、例检合格单原件。要求当班车驾驶员提供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公司建制车辆当班驾驶员须提供准入证、报班卡)原件,以及长途班车驾驶员途中休息证明。做好以上手续的审核,填写“车辆报班登记表”后,准予报派。对手续不齐全,证件超期失效的,准驾不符的,车辆例检不合格的,长途客车不规定配备驾驶员和未能提供中途休息证明的,坚决不予报派发班,不得签发行车路单。

三、严格执行驾驶员报班签字制度,当班车驾驶员不到现场签字的,一律不予报派。不得签发行车路单。

四、车站调度员在履行完报班审核手续后,严格按照报班车辆核载座位,准确发送班次售票信息。

五、未办理进站证等进站手续的,或进站超过规定期限不更换的,不得报派。

六、车站报班审核责任人,违反上述制度,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追究责任。按照客运站站务人员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处理。

篇3:医院外包项目评估审核制度与程序

某医院外包项目的评估、审核制度与程序

一、业务外包流程

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二、外包项目的评估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医院业务与医疗工作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医院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医院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

(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三)根据医院年度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及复核,包括承包方的选择方案、外包业务的成本效益及风险、外包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员工培训计划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四)认真听取外部专业人员对业务外包的意见,并根据其合理化建议完善实施方案。

三、审核批准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的审核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层级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同时加大对重大业务外包的管控力度,避免因越权进行业务外包给医院带来不利后果。

(二)在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价时,应当着重对比分析该业务项目在自营与外包情况下的风险和收益,确定外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总会计师或财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对业务外包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评价。

(四)对于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院长办公会审批。

四、业务外包项目运行程序

(一)选择承包方

1.充分调查候选承包方的合法性,即是否为依法成立、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是否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2.调查候选承包方的专业资质、技术实力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履历和专业技能。

3.考察候选承包方从事类似项目的成功案例、业界评价和口碑。

4.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业务外包的人工成本、营销成本、业务收入、人力资源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5.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等适当方式,择优选择承包方。

6.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从候选承包方中择优做出选择,并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监督处罚制度,避免相关人员在选择承包方过程中出现受贿和舞弊行为。

(二)签订业务外包合同

1.在订立外包合同前,充分考虑业务外包方案中识别出的重要风险因素,并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有效规避或降低。

2.在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方面,明确承包方提供的服务类型、数量、成本,以及明确界定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

3.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医院有权督促承包方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承包方有责任按照合同协议规定的方式和频率,将外包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医院,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4.在合同的服务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当规定承包方最低的服务水平要求以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应实施的补救措施。

5.在合同的保密事项方面,应具体约定对于涉及医院机密的业务和事项,承包方有责任履行保密义务。

6.在费用结算标准方面,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7.在违约责任方面,制定既具原则性又体现一定灵活性的合同条款,以适应环境、技术和企业自身业务的变化。

(三)组织实施业务外包

1.按照业务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制定业务外包实施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实与承包方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机制,确保承包方在履行外包业务合同时有章可循。

2.做好与承包方的对接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确保承包方充分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从价值链的起点开始控制业务质量。

3.与承包方建立并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业务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

4.梳理有关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上的岗位职责分工、运营模式、管理机制、质量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四)业务外包过程管理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

1.在承包方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重大业务外包承包方的履约能力,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方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2.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包括承包方对该项目的投入是否能够支持其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企业预期目标,承包方自身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是否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3.建立即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目标等情况,应及时要求承包方调整改进。

4.对重大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医院正常工作中断。

5.有确凿证据表明承包方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并导致业务外包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及时终止合同,并指定有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向承包方索赔。

6.切实加强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医院信息资料的管理。

(五)验收。在业务外包合同执行完成后需要验收的,医院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完成的业务外包合同进行验收。

1.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结合在日常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外包业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评价,确定验收标准。

2.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财会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方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审查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需求,并出具验收证明。

3.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包方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并依法索赔。

4.根据验收结果对业务外包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总体评价,据此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会计控制。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外包业务的核算与监督,并做好外包费用结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