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防范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防范

2024-07-10 阅读 8101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防范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显。许多中小企业借鉴大企业管理经验,开始起草制定规范员工行为的企业《员工手册》。有的企业《员工手册》想把各项制度都列入其中,按一般规律,《员工手册》是要公示的,有的企业因为公示《员工手册》又带来不小的风险。

什么是企业《员工手册》公示风险

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说明它。

李某为某生产加工企业员工,2008年1月15日至1月21日,该员工未经请假,六天未到岗。之后,企业根据《员工手册》第一百零五条“员工无故旷工五日以上(含五日)者,为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与该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员工对企业的决定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虽然公司《员工手册》有此规定,但是该公司并无证据证明该员工知悉《员工手册》内容,因此,该内容对李某不产生效力,从而裁决该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无效。企业为什么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败诉呢

首先,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次,该企业员工手册中有明确的规定:“旷工五日以上者,属于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再次,李某存在无故旷工六天的事实。从旷工事实到《员工手册》,再到法律规定层层推理,这是无可争议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答案很简单。是企业没有把《员工手册》向李某告知,也没有其他有效方法使李某知悉《员工手册》内容,即使有,公司也没有有效证据。这就是问题所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这就是说没有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上述“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无效。

《员工手册》是企业“规章制度”大全。企业据此来聘用新员工,解聘不合格的员工,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对违纪员工进行处分等。法律上讲究:“法无明文不为罪,法无明文不处罚”。意思是说,认定和处罚犯罪的法律必须是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这些规定还须为大家所知悉。企业《员工手册》就是内部规章,《员工手册》内容必须让员工知道,没有为员工知悉的《员工手册》对员工无效,依据它所做出来的奖励、处分或解聘员工也都不产生法律效力。这就是《员工手册》的公示风险。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的有效防范

中小企业为避免和防止《员工手册》的公示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要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会议室、办公大堂或公告栏内;

第二,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每个员工皆可以通过公司网站进行查询、查看,或者将《员工手册》通过电子邮件,向每一名员工送达。

第三,员工应聘入职时,公司将《员工手册》和劳动合同等一并交付给员工,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第四,员工应聘入职时,对员工进行任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员工手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时,应聘员工都要登记,要签到,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试,答卷上要签自己的名字。

对《员工手册》公示的方式,有一定风险,这种做法事实上没有有效证据可以证明从何时开始的公示甚至是否进行过公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员工一否认,员工手册很可能面临无效的结局。

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可以节省劳动量,成本低廉,但是这种方式也具有法律上的风险。网络易于为人修,且不留痕迹,一旦员工否认,无法提供有效证据。有些企业不能使所有员工都上网。

第三种方法易于操作,效果好。这种方法能够证明员工已经收到《员工手册》,进而可推定其已经知悉员工手册内容(不论其事实上是否阅读),依照《员工手册》所做的决定显然对其有效。

第四种方法也是可行的。不但达到了公示目的,通过培训,也使员工加深了对员工手册内容的了解。弊端是成本较高。

总之,各企业可以因地制宜,让员工有一份《员工手册》,让员工知道《员工手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升员工素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让企业和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争议不就更和谐吗!

篇2:加油站资金安全风险防范

货币资金是加油站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本文从加强加油站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及资金使用效益着手,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增强其安全性,确保资金管理零风险。

一、加油站货币资金管理目标

1.保证货币资金安全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加油站库存现金安全,杜绝被盗、窃、抢、诈骗和挪用等问题发生。

2.确保货币资金完整

加油站不管是油品收入还是非油收入,必须当日全部存入公司银行帐户,杜绝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出现。

3.提高货币资金效益

加油站货币资金做到日清日结,及时准确回笼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发挥管理最大的效益。

二、加油站资金管理风险

1.坏帐风险。只要有应收帐款存在,产生坏帐的资金风险就永远存在,客户欠款金额越大,发生坏账风险也越大。风险最大的是未经公司审批的加油站私自赊销。

2.现金风险。虽然各加油站都采取了银行上门收款方式回笼油款,并要求日清日结。但是,银行每天只能收款一次(大站也有两次的),销售现金必然有一部分滞留加油站,这就带来了现金管理风险。特别是夜间,风险更为突出,各种抢劫,盗窃犯罪严重威胁着加油站安全。

3.人员风险。加油站员工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存在差异,如果用人不当,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产生内部人员挪用、偷盗等资金管理风险。

三、货币资金风险控制方法

1.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关键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严格不相容岗位分离。

?2.责任追究控制

?明确规定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明确加油站资金管理主要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按职责行使权力承担义务,严禁赊销及一切违规行为发生,以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流失。

?3.限额控制

对加油员和收银员收到现金规定限额,超过限额必须投入投币式保险柜。银行上门收款前所收现金全部存入,减少在站资金量,加油站实行零备用金制度,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4.盘点控制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加油站货币资金进行盘点,每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系统与网上银行核对,保证帐实相符。

5.内控制度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稽核监督现金、银行存款收付全过程,及时发现和规避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资金管理关键是严抓细节管理,不断强化资金管理环节的相互监督、相互约束机制,坚持资金管理工作程序化和制度化管理,规范落实资金安全管理的全员性,实现加油站站资金安全、高效、顺畅周转。

1.管理制度指导资金管理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并贯彻落实执行好,是资金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员根据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建立《加油站资金管理办法》及细则、《备用金管理办法》、《银行卡管理规定》、《预收款管理规定》、《资金安全预案》等,从细枝末节入手,防微杜渐,建立资金管理快速反映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环环紧扣,将资金安全管理的每个细节细化到人,同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和处罚标准,以制度约束员工行为,以制度指导员工工作。

?2.全员参与资金安全管理

?公司把资金安全管理摆在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管理人员形成专题研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加强员工对资金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对规章制度的理解,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员工素质培养以达到诚信、真实、可靠的本质,实现全员参与的资金安全管理。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有效监督和保障加油站资金的安全。

3.严抓安全设施配备

?加油站重点部位防护设施应设计严密、配备齐全,如防盗门锁、投币保险柜、电视监控、红外线自动报警器、110联网设施等,同时,与当地银行、公安派出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保证全部开业库站上门收款。此外,加油站管理人员应与当地公安系统持联系,每名员工都知道派出所电话和公司资金管理小组成员电话,熟悉资金安全管理预案,使加油站员工了解遭遇抢劫、自然灾害等各种事故发生时自己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担负的责任,以作好应急准备。

4.规范加油站油款收交流程

完善销售网络建设,为库站安装POS机,实现电子结算,推行银行卡和IC卡结算,减少加油站现金量,实现油库及加油站固定客户零现金,并保证银行上门收款100%,确保油款安全。根据加油站的具体情况、银行收款方式和每天上门收款时间,从加油收款环节逐站明确收交款流程,规范加油员手中的现金限额。保险柜钥匙由站长、核算员双人保管,保险柜开启时必须有站长、核算员、当班班长同时在场,严密执行存取款过程控制,可有效防范犯罪分子抢劫和内部人员自盗行为。银行当日上门收款时要求加油站必须将所有销售油款及时准确存入,减少加油站夜间资金量,收取支票必须在收到公司资金管理岗查询到帐通知单方可确认收款,管理人员核对现金缴款单与销售日报表,复核无误报公司核算,保证油款日清日结。

5.加大监控力度监督

公司充分利用加油站管理系统传送及网上银行每日进行数据核对,保证加油站上报销售数据与加油机付油数据相一致。在确保资金上报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公司财务检查人员把加油站资金作为管理和督查的重点,制定详细的资金检查细则,形成加油站日检查、片区周检查、公司月检查的三级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保证监督的时效性,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指导性建议,做到“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为资金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采取以上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更好的实施对油站资金风险的控制,进而更好的管理油站,提高油站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