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设施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设施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024-07-10 阅读 3162

一、防止不合格防护设施的措施

1、各单位(在建工程项目部)要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所涉及的材料、配件、设备质量进行把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配件、设备进场,对周转性材料,如脚手杆、扣件,安全网等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分选,该淘汰的淘汰,施工机具要及时保养、维修,杜绝带病作业。

2、各单位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要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防护设施重要性的认识,施工中及时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部位及时返工,施工后由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办公室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各单位要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方面所涉及的材料、配件、设备生产企业,租赁、销售市场进行考察,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配件、设备流入施工现场。

4、各单位要加大安全防护措施费用管理力度和检查力度,对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的分包合作施工企业,依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1)安全措施费实行资金单列到位、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各方监督的原则。

2)各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将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安全措施费支付计划、各专项分包施工单位出具的预收安全措施费证明及银行出具的安全措施费专项资金账户进账单作为保证工程安全的具体措施提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未提交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3)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安全措施费的使用进行监督。施工单位根据安全设施的建设情况,编制安全措施费和设施预算,按工程进度将安全措施费拨付,申请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后,拨付给工程项目部使用。

4)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措施费管理核算制度和安全生产费用核算制度,明确安全措施费使用和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确保安全措施费专款专用,在财务管理中单独列出并建立台帐备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的组织实施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并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5)实行工程分包的,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当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安全措施费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分包单位支付安全措施费,总承包单位不按规定和合同约定支付安全措施费的,造成分包单位不能及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发生事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主要责任。

6)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费不投入或措施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防护用品的管理办法

1、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

2、各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安全技术部门应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工会组织进行督促检查。各单位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对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该严格执行其相应的标准。

3、施工现场应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专人保管。生产管理、保卫、安全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4、各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片。按时记载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情况和办理调转手续。定时核对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要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片。按时记载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情况和办理调转手续。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力度,可采取备案登记的管理办法,对现场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的施工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1)对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给予备案,并将备案产品目录予以公布;对列入国家明令禁止、淘汰产品目录的安全防护用品则不予备案,严禁进入建筑工地使用。

2)安全防护用品在进入建筑工地使用前,应向使用单位出示备案登记证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核实相关材料后,应按规定对产品进行复验,应复验而未复验或者复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监理单位在对安全防护用品签认时,应认真核查备案登记证明,并做好相应记录。

3)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使用、检验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的,应及时向备案管理机关报告。

4)对备案登记的安全防护用品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质量信用档案制度,发现应备案而未备案的安全防护用品责令限期改正,发现使用不合格,依法予以查处。

篇2: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从事工作,特制定本发放标准和管理制度。

文章引用自:

一、定义

1.1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称为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1.2所使用的特殊防护器具称劳动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职责

2.1安全管理部门参与全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制订和修改,对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数量、质量及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2.2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编制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

2.3仓储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验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绝入库。

三、选用与保管

3.1必须根据作业性质、条件(空气中的氧含量、毒物种类、浓度等)、劳动强度及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正确选择和采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和器具。

3.2防护器具不准超出防护范围进行借用:

(1)不准用过滤式面具代替隔离式面具。

(2)严禁使用失效的防护器材;

(3)严禁用防尘口罩(带换气阀)代替过滤式防毒面具。

3.3使用防护器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知结构、性能,使用和维护保管方法。

3.4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使用车间部门应派专人保管,建立台帐。车间、工段、岗位上的防护器材要设专人管理,对防护器材的完好负责;并按班交接。

3.5必须建立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领用登记卡制度,并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发放标准。

3.6定期校验和维护

(1)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防护工具的管理、建立台帐和定期校验工作。

(2)使用车间部门对所属区域的劳动防护用具的完好、维护保养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记录。

(3)电气绝缘工具定点专人保管,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从事电气作业。

(4)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两个月检查一次,滤毒罐要称量检查,面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3.7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变卖。

篇3:安全装置防护用品器具管理制度

1目的与适用范围为加强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器具)管理,保障作业员工身心健康和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术语2.1安全防护装置: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2.2防护用品(器具):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起防护作用的用品(器具)。

3职责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厂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器具)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3.2车间负责所管辖区域内,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器具)日常监督管理,负责根据岗位作业环境和条件,合理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制订出本厂的管理细则。

4安全装置管理4.1各车间要对所属的各种安全装置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4.2技术开发部所属安全装置要建立各种安全装置档案,并纳入检修计划,定期检修。4.3安全装置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4.3.1设备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程对主管的压力容器安全阀、行程限位器等机械设备安全装置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4.3.2电仪部门要按有关规程对各种继电保护器和避雷装置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并建立检查、校验记录。4.3.3电仪部门要按相关规程对分管辖区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安全联锁等装置进行检查、校验,并建立相应记录。4.4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所属单位要将所管辖区域的安全装置及时复原。

5防护用品(器具)管理5.1安全管理部部门根据岗位作业环境、条件(空气中氧含量、接触毒物类别、浓度等)、劳动强度及相关要求,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和器具、合理配置。5.2安全管理部建立防护用品和器具领用登记台帐。5.3安全管理部负责防护器具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检验维护后要加铅封,作好记录。5.4防护用具应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5.5车间负责在本单位防护用具的存放、保管,发现缺少或损坏等情况,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反应。5.6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防护用具的日常管理、检查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