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化工公司内部审核程序

化工公司内部审核程序

2024-07-10 阅读 3622

化工公司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活动,验证各项质量活动与相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

安排进度,而判断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

3.职责

本程序由ISO办公室制定,相关单位配合执行。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内部质量审核作业流程:

执行单位流程工作内容摘要

审核组长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填写计划表

管理者代表在计划表上

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织在计划表上批准

内审组长审核准备编制质量体系检查表并发出审核通知

审核方与被审核方首次会议安排审核计划

审核方与被审核方现场审核依据检查表等

审核方与被审核方末次会议报告审核结果

审核方发出纠正报告被审核方签收

被审核方提出纠正措施及执行纠正落实改善

内审组验证纠正情况审核员追踪

内审组长编写审核报告得出审核结论

不可时重新纠正

管理者代表在审核报告上

管理者代表提交管理评审在管理评审时

5.2编制年度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对质量体系全部条款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必要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可以增加审核次数。

5.3成立审核组织

根据年度内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指定负责具体范围/项目的审核组长及审

核组成员,由本公司内审员担任,审核组长及成员必须与被审核的部门无

直接关系,内审员由管理者代表在满足下述要求人员中任命:

a.必须经专业机构培训,取得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培训合格证书;

b.对公司质量体系运作有一定的了解;

c.在公司担任主管(含)以上(含管理者代表指定的人)管理职务。

5.3审核准备工作

5.3.1审核组长制定"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书面通知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5.3.2审核小组内审员调阅质量手册、相关程序文件及其它文件。

5.3.3审核小组编制"质量体系检查表",由审核组长审核。

5.4实施审核

5.4.1由管理者代表或内审组长组织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说明本次审核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过程安排。

5.4.2进行现场审核,搜集客观证据,对上次内审的执行状况,由审核组长执行审核。

5.4.3分析观察结果,确定不合格项,填写"内审不合格报告",所有不合格项必须经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后,由审核组长批准。

5.4.4由内审组长或管理者代表召开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5.5审核报告

5.5.1每次审核活动,审核组长应编写"第-次内审报告",在审核结束一或两个星期内完成。

5.5.2审核报告应阐述所审核范围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并作出总的结论。

5.5.3审核报告应交管理者代表审批,然后分发给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5.6决定和措施: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根据报告的结论作决定,对不合格项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执行。

5.7跟踪验证: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状况跟踪验证,跟踪验证工作以"谁审核,谁跟踪"的原则进行,由审核组长审核跟踪验证结果,呈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5.8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有关信息,如"第-次内审报告"、"内审不合格报告",由管理者代表提交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之内容之一。

5.9记录与保存:以上活动均应有记录,由文控保存,保存期限为至少三年。

6.附件

6.1附件一、--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6.2附件二、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

6.3附件三、质量体系检查表

6.4附件四、内审不合格报告

6.5附件五、第-次内审报告

7.参考文件

7.1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7.2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篇2:某工厂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工厂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工厂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的基本方法、工作流程和管理原则,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来证明减少、消除及预防缺陷的必要性,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产品审核以及过程审核活动。

3.定义

3.1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3.2产品审核:用于审定最终检验的产品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符合情况。

3.3过程审核:用于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过程是否受控和有能力。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领导质量审核,任命审核组长并规定其职责,审定批准工厂质量审核计划。

4.2质保部质量管理室负责制订质量审核计划,并负责对审核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检查及验证工作。

4.3审核组长负责按计划实施工厂质量审核,并经审核后出具审核报告。

4.4受审核部门负责配合质量审核,对审核中本部门出现的不符合项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及时实施整改。

5.工作程序

5.1质量审核员

5.1.1质量审核员必须公正且能排除影响其客观性的影响因素。

5.1.2进行质量审核的人员必须独立于审核部门,并与其无依赖关系。

5.1.3审核员的资格

a.经过内审员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b.从事体系审核的审核员须通过QS9000/VDA6。1标准培训;

c.从事过程/产品审核的审核员须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d.具备三年以上与质量管理有关的经验,掌握各种质量技术;

e.对于审核组长须具备策划、组织、交流和领导才能。

5.2质量体系审核

5.2.1计划的编制与报批

a.由质保部质管室根据工厂质量活动的实际情况、重要程度、于年末编制下年度的质量审核计划,报送管理者代表。

b.内部质量审核对工厂质量体系所涉及的各部门每年不少于一次;全年审核须覆盖全部要素/生产班次,当体系结构有重大变化或产品/过程出现重大问题时,须及时进行补充审核;

c.管理者代表对编制的年度质量审核计划进行审定批准。

d.计划经审批后,由质保部下发相关部门。

5.2.2审核前的准备

a.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组长和审核员,具体负责实施质量审核工作。

b.审核组长在分配审核任务时,应选派无直接责任的审核员担任被审核部门的审核工作,以体现客观、公正。

c.审核组长根据年度质量审核计划编制质量体系审核日程表,并提前二周送交受审部门主管和相关审核员。

d.审核员根据日程表制订检查表。

e.受审核部门主管,接到审核日程表后,收集本部门涉及要素的活动凭证,落实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5.2.3实施审核

a.审核的具体内容按照《审核检查表》进行。

b.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求证质量体系运行状况。

c.审核员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请受审核区域责任人注意,并将审核情况如

实记录在检查表上。

d.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审核员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并交被审核部门主管签署确认。

e.由审核组长或其授权的审核员对审核结果汇总评定,并就质量活动能否确保质量计划的落实,体系运行是否正常有效,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审核组长签字确认后,报送管理者代表审阅后归档,作为工厂管理评审的输入。

f.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1)厂长、管理者代表;

(2)质保部、受审核部门;

(3)不合格项所涉及的相关部门。

5.2.4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与跟踪

a.受审核部门在收到审核报告一周内,对不合格项制订纠正措施,交质保部备案。

b.质保部对相关部门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有效性,将检查结果记入不符合项报告的验证栏中。

c.内部质量审核中形成的全部记录待纠正措施验证有效后由质保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5.3产品质量审核

5.3.1计划编制与报批

a.质保部根据工厂特点、生产计划完成进度,适时编制产品质量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b.产品质量审核一般对入库产品而进行的,可根据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审核频次。

c.审核计划经批准后,由质保部负责发至相关部门,以便于相关部门作好审核准备工作。

5.3.2审核人员的选派和确认

a.参加产品质量审核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并熟悉产品的技术特性参数,掌握产品质量审核方法且与被审核产品无直接责任关系。

b.审核人员由质保部主管推荐,管理者代表批准确认。

5.3.3审核的实施

a.审核人员从成品库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包装中抽样,方案依照《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规定的审核项目进行检查、评定。

b.检查产品的同时,必须对有包装的产品进行包装状态的评价。

c.产品审核结果填写产品质量审核报告并计算QKZ值。

d.具体需形成的记录和详细的审核项目参照《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

5.3.4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跟踪

a.受审核部门在收到审核报告一周内,对不符合项制订纠正措施,交质保部备案。

b.质保部对相关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有效性,将结果记入不符合项报告的验证栏中。

c.产品审核中形成的全部记录待纠正措施验证其有效后由质保部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5.4过程质量审核

5.4.1计划编制与报批

a.质保部负责制订过程质量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b.过程质量审核一般每年进行二次,一年内覆盖所有工序,如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可适当增加审核频次。在审核中还应对工

作条件与环境条件的适合性进行检查。

c.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质保部负责发到相关部门主管,要求其作好审核前的准备。

5.4.2审核的实施

a.过程审核人员由工厂内部审核员担任;

b.过程审核的方法参照体系审核的方法;

c.审核的内容按《过程质量审核规程》执行。

5.4.3纠正措施的制定和跟踪

a.受审核部门在收到审核报告一周内,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交质保部备案。

b.质保部对相关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有效性,将检查结果记入不符合项报告的验证栏中。

c.过程审核中形成的全部记录待纠正措施验证有效后,由质保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6.相关文件和记录

QR/SH17.01-01《年度质量审核计划》

QR/SH17.01-02《质量审核计划日程表》

QR/SH17.01-03《审核检查表》

QR/SH17.01-04《不符合项报告》

QR/SH17.01-0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QR/SH17.01-06《产品质量审核报告》

QR/SH17.01-07《过程质量审核报告》

QR/SH17.01-08《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

篇3:公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检查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通过发现体系中的不合格,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和活动。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领导和组织实施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3.1.1审批《内审计划》。

3.1.2任命内审组长,选定内审员,组成内审组。

3.1.3听取内审情况汇报,接受并批准《内审报告》。

3.2内审组长

3.2.1制订《内审计划》。

3.2.2分配任务,组织内审员实施内审。

3.2.3负责组织内审的全过程。

3.2.4主持首、末次会议;编写《内审报告》。

3.2.5向受审核方报告内审结果。

3.3内审员

3.3.1收集内审有关文件和资料。

3.3.2编制《审核检查表》,做好内审前的准备工作。

3.3.3向受审核方阐明审核计划要求,按任务分工和检查表,实施内审。

3.3.4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记录、分析、评价观察结果,向内审组长报告,经审核组内部沟通后,编写出相关的不合格报告。

3.3.5配合并支持内审组长工作。

3.4受审核方负责人

3.4.1积极配合内审工作,将内审计划提前通知有关人员。

3.4.2按时参加首、末次会议。

3.4.3提供保证内审过程有效进行所需的资源。

3.4.4针对提出的不合格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3.5办公室负责信息传递及相关文件的归档工作。

4.程序

4.1内审的频次和范围。

4.1.1管理体系运行正常,一般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审,时间间隔不低于12个月,应该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和有关部门。

4.1.2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总经理批准可追加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环境事故或相关方有严重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成立内审组

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选定内审员,组成内审组。内审员需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内审工作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责任和管理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制定《内审计划》。

《内审计划》由内审组长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批,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c)审核的部门和持续时间;

d)首末次会议时间;

4.2.3在审核组长的组织下,由内审员编写本人审核任务的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和方法,报审核组长审核,确保标

准要求无遗漏。

4.2.4内审组长于内审前一周将内审计划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计划有异议应在三天内通知内审组长。

4.2.5受审部门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3内审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内审正式开始时,由内审组长主持,召开由内审组全体成员、厂长、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会议,主要内容有:

a)与会人员签到;

b)内审组长宣布内审的目的、范围、依据、方法和程序;

c)宣布或确认《内审计划》,明确内审时间,确定内审中间沟通会议及末次会议时间;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按照分工,依据《内审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内审;

b)内审可采取提问、查阅文件和质量记录、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现状等方式获取符合或不符合标准的证据,并做好记录;

c)内审员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应随机抽样,要相信样本,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寻找客观证据;

d)将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及不合格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e)在审核期间,审核组在组长主持下,要认真进行内部沟通会,对不合格项进行分析核对,决定是否填写"不合格报告",确保审核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确实能起到促进作用;

4.3.3审核组内部会议

在现场审核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会议。会议内容:

a)综合分析审核结果,对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评价;

b)分析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实,确认不合格项数量,并填写《不符合报告》。

4.3.4不合格报告要得到受审核部门确认并签字。

4.3.5末次会议

a)审核组长主持;

b)参加人员:公司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组全体成员;

c)会议内容:审核组长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宣读不合格报告、并对责任部门提出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及完成日期要求。

对公司管理体系作出总体性评价并报告运行情况。

4.4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审核组长完成《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分发给有关部门。

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部门;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e)提出一些观察所得情况,这些情况虽够不成不合格项,但有可能影响管理体系运行;

f)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5纠正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

4.5.1不合格项存在部门对内审中所提出的不合格项,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实施,并且保留书面记录。

4.5.2内审组长组织内审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

入《不合格报告》,若合格,则不合格项将关闭。

4.6本次内审结果,由管理者代表提交管理评审作为输入之一。

4.7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材料,由审核组长移交办公室,按照《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管。

5.相关文件

5.1《改进控制程序》

5.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3《记录控制程序》

6.记录

6.1《内审计划》

6.2《内审检查表》

6.3《不合格报告》

6.4《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5《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6.6《不合格项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