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度大全 > 工程管道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工程管道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2024-07-25 阅读 3567

工程管道岗位职责

工艺管道工程师(应届生无经验可)苏州建大建设有限公司苏州建大建设有限公司,建大技能要求:

管道,Hookup,二次配,特殊气体,洁净室

任职要求:

1、工程、机电、暖通类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有3年以上相关经验,熟悉暖通管道施工及工艺流程;

3、熟练运用Office、AutoCAD等计算机软件系统;

4、熟悉电子厂房洁净室二次配工艺管道;

5、吃苦耐劳,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各方面条件优异者薪资另议。

岗位职责:

1、主要电子厂房洁净室内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工作;

2、有相关气体工艺管道Hookup二次配施工经验;

3、熟悉各种工艺管道材质及工艺需求,能够进行简单的管径选型计算、统计本专业工程量,提取施工材料计划,合理安排项目进度;

4、协调施工班组长处理现场技术问题;

5、负责工程各项隐蔽验收、分项验收及竣工验收等验收工作.

工程管道岗位

篇2: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定

1?总则1.1为规范统一公司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及设备,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供气,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新建、改建及扩建的钢管、钢骨架复合管、聚乙烯(PE)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及地上燃气管道工程。凡本规定未作具体要求的,均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条文执行。1.3埋地燃气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0.07MPa;为满足天然气调压及流量要求,庭院管道管径按照0.1Mpa天然气核算,调压器应选用满足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的双用调压器;地上上升立管总阀后至用户调压器前为中压B级管道,设计压力为0.2MPa,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0.07MPa;用户调压器后为低压管道,液化石油气运行压力为2800Pa,天然气运行压力为2000Pa。2?无缝钢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2.1埋地无缝钢管应采用标准为《流体输送用热轧无缝钢管》(GB8163-1987),常用钢号为10、20钢。2.2管道距建筑物外墙2m以内不可避免的焊缝应全部进行射线照相检验。2.3管子与管子之间的对接焊缝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补伤,与管子两端原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防腐应在焊缝检验合格后的48小时内完成,其施工与检验可参照《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及验收操作规程》执行。2.4钢管、管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补作所缺项目的检验,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2.5管道防腐的施工、验收以及防腐层破损点的修补可参照《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及验收操作规程》执行。?2.6埋地无缝钢管应设置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其设计与施工可参照《牺牲阳极设计施工验收操作规程》、《燃气管道牺牲阳极保护系统检测与维护规范》以及燃气管道工程通用图《阳极测试桩安装图》执行。2.6.1阳极电缆与管道采用铝热焊接技术连接,连接点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补伤。2.6.2?阳极选用类型及钢管保护距离可参照下表执行:管径(mm)选用镁阳极保护距离(m)保护年限(年)保护电流密度(mA/m2)DN40014kg/支Х2100250.3DN30011kg/支Х2100250.3DN2508kg/支Х2100250.3DN20011kg/支Х2200250.3DN1508kg/支Х2200250.3DN1008kg/支Х2200250.32.7?管道与未进行阴极保护的钢管连接时,连接处应安装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外表面应采用预制防腐;与管道的对接焊缝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与管道两端原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2.8?引入管原则上应使用聚乙烯(PE)管。若必须使用钢管时,应采用无缝钢管;无缝钢管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防腐层伸出套管上端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采用镀锌钢管做套管保护,套管长度为地面以下500mm,地面以上300mm。其间隙用中性沙填实,套管上端50mm内用建筑用中性密封胶封口。燃气管与套管的规格如下:?燃气管?DN100?DN80?DN65?DN50套?管DN150DN125?DN125??DN1002.9?阀门安装2.9.1?阀门安装前应以0.6MPa的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2.9.2?两阀门之间须设置放散管。阀门及放散管的安装应参照燃气管道工程阀门安装通用图执行。2.10?管道焊接质量检验管道对接焊缝无损探伤检验数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抽查数量应不少于焊缝总数的15%,且每个焊工不少于一个焊缝。抽查时,宜侧重抽查固定焊口。2.11?清扫管道试压前应进行清扫。DN100以上且工程长度超过100m的管道应采用清管球分段清扫,分段清扫长度不宜超过500m,其施工可参照《燃气钢管通球清扫操作技术规程》执行。清管球清扫次数至少为两次。DN100及以下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反复分段吹扫,以吹出的气流无铁锈、污物为合格。2.12?试压2.12.1?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小时,进行外观检查,并对法兰、焊接接头部位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以不漏气,压力表读数不下降,目测无变形为合格。2.12.2?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4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温度、压力稳定。气密性试验时间为24小时,以无泄漏为合格。2.13?回填2.13.1?管沟回填至管顶以上0.5m处应埋设专用聚乙烯薄膜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标注醒目的提示字样。2.13.2?管道平面转向、三通、起(终)点、钢塑转换接头处、阳极棒埋设点处、绝缘连接件处应设置相应标志桩;管道直线段应每隔20m设置标志桩。当管道敷设在人行道、车行道时,标志桩应与路面平齐;当管道敷设在绿化带时,标志桩应按通用图设置,且要求高出周围地面100mm。2.14?防腐质量检测管道应进行防腐检测,检测项目包括:(1)管道路由坐标及埋深检测;(2)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检测;(3)管道沿线杂散电流干扰检测;(4)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状况检测;(5)管道防腐层绝缘性能检测;(6)管道防腐层缺陷检测。各项检测基础数据纳入竣工资料。2.15?埋地管道原则上取消凝水器,必须设置的凝水器应采用预制防腐形式。?3?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3.1管径DN150以上的埋地燃气管道应选用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以下简称钢骨架复合管),质量应符合CJ/T125-2000《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和CJ/T126-2000《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标准要求;产品选型须经试用确认后方可采用。3.2两端已有钢管且距离长度小于200m的市政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3.3?钢骨架复合管管道连接应采用电热熔连接和法兰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钢骨架复合管与钢管的连接采用钢塑转换接头或法兰连接,施工时应先进行钢管的对焊连接,待焊口冷却后方可进行钢骨架复合管的电热熔连接。钢塑转换接头钢制端应采用底胶漆和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与无缝钢管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3.4?钢骨架复合管穿越铁路、主要干道等应采用钢管作套管保护。此钢套管须对接焊接时不打坡口,只进行外层焊接。钢套管之间的对接焊缝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套管内的钢骨架复合管应设专用管架等措施避免钢骨架复合管体及外表面损伤。3.5?阀门安装3.5.1?阀门安装前应以0.6MPa的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3.5.2?两阀门之间须设置放散管。阀门及放散管安装应参照阀门安装通用图执行。3.6?管道焊接质量检验3.6.1?钢骨架复合管电热熔对接时,应对所有接头进行外观检验,做好焊接自检记录。焊接自检记录内容应包括电子数据自动打印记录、焊工编号、焊缝位置(示意图)、焊接效果等,并纳入竣工资料。3.6.2?电热熔对接焊缝尚须抽样切除翻边进行检查验收,抽查数量应不少于热熔对接焊缝总数的10%,且每个焊工不少于一个焊缝。3.7清扫3.7.1?管道试压前应进行清扫,工程长度超过200m的管道应采用分段吹扫;吹扫时采用压缩空气反复进行,压缩空气压力不得大于0.45MPa,温度不宜超过40℃。压缩机出口应安装分离器和过滤器。以吹出的气流无污物为合格。3.7.2?所有阀门应在清管合格后再安装。3.8?试压3.8.1?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小时,进行外观检查,并对法兰、焊接接头部位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以不漏气,压力表读数不下降,目测无变形为合格,检查完毕应及时用清水冲去检漏的肥皂水。3.8.2?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4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温度、压力稳定。气密性试验时间为24小时,以无泄漏为合格。3.9回填3.9.1?管道埋设至管顶以上0.5m处应埋设专用聚乙烯薄膜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标注醒目的提示字样。警示带上方应铺设一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盖板长度为600mm,宽度为400mm,厚度为100mm,内部采用Ф14钢筋以150mm的间距形成方格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3.9.2?管道平面转向、三通、起(终)点、钢塑转换接头处应设置相应标志桩;管道直线段应每隔20m设置标志桩。当管道敷设在人行道、车行道时,标志桩应与路面平齐;当管道敷设在绿化带时,标志桩应按燃气管道工程通用图设置,且要求高出周围地面100mm。3.10埋地管道原则上取消凝水器,必须设置的凝水器应采用聚乙烯(PE)凝水器。4?聚乙烯(PE)管埋地燃气管道工程4.1?管径DN150及以下的埋地管道应采用燃气用聚乙烯管SDR11系列。聚乙烯管材及管件的产品选型须经试用确认后方可采用。聚乙烯管材应按国家有关聚乙烯管材及管件检测的规定送质检单位进行检测。4.2?庭院管应采用聚乙烯管;两端已有钢管且距离长度小于200m的市政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4.3?DN110及以下直径的管道应采用电熔连接,DN110以上管道采用全自动热熔或电熔连接;聚乙烯管与钢管的连接采用钢塑转换接头,施工时应先进行钢管的对焊连接,待焊口冷却后方可进行聚乙烯管的电熔或热熔连接。钢塑转换接头钢制端应采用底胶漆和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与无缝钢管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4.4?聚乙烯管穿越铁路、主要干道等应采用钢管作套管保护。此钢套管须对接焊接时不打坡口,只进行外层焊接。钢套管之间的对接焊缝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套管内的聚乙烯管应设专用管架等措施避免聚乙烯管体及外表面损伤。4.5?聚乙烯引入管与钢管的转换应采用钢塑转换接头,并安装在套管(采用镀锌管或无缝钢管做套管)内;钢塑转换接头施工时应先进行钢制端的对焊连接,待焊口冷却后再进行聚乙烯管的电熔或热熔连接;套管内的钢管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且防腐层伸出套管端头外100mm;转换接头钢制端采用底胶漆和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套管内的间隙用中性河沙填实,套管端面50mm内用建筑用中性密封胶封口。具体应参照燃气管道工程通用图《PE管出地面施工大样图》执行。4.6?阀门安装4.6.1?阀门安装前应以0.6MPa的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4.6.2?两阀门之间须设置放散管。阀门及放散管安装应参照阀门安装通用图执行。4.7?管道焊接质量检验4.7.1?聚乙烯管电熔连接或热熔对接时,应对所有接头进行外观检验,做好焊接自检记录。焊接自检记录内容应包括电子数据自动打印记录、焊工编号、焊缝位置(示意图)、焊接效果等,并纳入竣工资料。4.7.2?热熔对接焊缝尚须抽样切除翻边进行检查验收,抽查数量应不少于热熔对接焊缝总数的10%,且每个焊工不少于一个焊缝。检查内容及方法可参照《PE管全自动热熔对接技术指引》执行。4.8?清扫4.8.1?管道试压前应进行清扫,工程长度超过200m的管道应采用分段吹扫;吹扫时采用压缩空气反复进行,压缩空气压力不得大于0.45MPa,温度不宜超过40℃。压缩机出口应安装分离器和过滤器。以吹出的气流无污物为合格。4.8.2?所有阀门应在清管合格后再安装。4.9?试压4.9.1?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小时,进行外观检查,并对法兰、焊接接头部位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以不漏气,压力表读数不下降,目测无变形为合格,检查完毕应及时用清水冲去检漏的肥皂水。4.9.2?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4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温度、压力稳定。气密性试验时间为24小时,以无泄漏为合格。4.10?回填4.10.1?管道埋设至管顶以上0.5m处应埋设专用聚乙烯薄膜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标注醒目的提示字样。警示带上方应铺设一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盖板长度为600mm,宽度为400mm,厚度为100mm,内部采用Ф14钢筋以150mm的间距形成方格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4.10.2?管道平面转向、三通、起(终)点、钢塑转换接头处应设置相应标志桩;管道直线段应每隔20m设置标志桩。当管道敷设在人行道、车行道时,标志桩应与路面平齐;当管道敷设在绿化带时,标志桩应按燃气管道工程通用图设置,且要求高出周围地面100mm。4.11?埋地管道原则上取消凝水器,必须设置的凝水器应采用聚乙烯(PE)凝水器。5地上燃气管道工程5.1?地上中压燃气管道应采用外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低压燃气管道可采用标准镀锌钢管。外镀锌钢管及标准镀锌钢管应按国家有关检测标准送质检单位进行检测。外镀锌钢管具体要求如下:5.1.1?外镀锌钢管外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内表面不镀锌;外表面镀锌层的表面质量、重量及厚度应符合GB/T3091-93的有关规定。5.1.2?外镀锌钢管采用标准镀锌钢管壁厚系列,壁厚、外径应符合GB/T3091-93的有关规定。5.1.3?镀锌钢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3092的有关要求。5.2?中压管道除必要的设备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前应将焊口两端30mm范围内的外镀锌层除去。对焊时两端管子的直焊缝应错开。焊条选用牌号为E4303(Φ2.5);焊接电流宜为70-80A。5.3?1/2"进户管可直接在1-1/2"以上的外镀锌钢管下降立管上开孔焊接,开孔处应尽量避开外镀锌钢管的直焊缝。其余规格的管道不得直接在主管上开孔,必须采用机制管件对焊连接。5.4?1/2"进户管入户煨弯的部位应采用外镀锌无缝钢管,外镀锌无缝钢管具体要求如下:5.4.1?外镀锌无缝钢管外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内表面不镀锌;外表面镀锌层表面质量、重量及厚度应符合GB/T3091-93的有关规定。5.4.2?外镀锌无缝钢管宜选用10#钢。为避免脆裂,宜在热镀后采用自然(风)冷却。其规格为D22(δ=3mm),外径、壁厚、材质等应符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5?天面管道须在建筑物避雷网保护范围内,且每隔25m用Ф10圆钢与避雷网跨接一次。当两平行管道间距小于100mm时,用Ф10圆钢做跨接,跨接点间距不得大于30m;当两交叉管道间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应跨接。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沿外墙架设未接至天面的立管均应与避雷网相连。法兰连接的两端须用Ф10圆钢做跨接。5.6?天面水平管应设支架,不同管径其间距分别为:DN100-7.0m;DN80、DN65-6.0m;DN50-4.5m;DN40、DN32-3.5m。水平管转角处均应设支架。沿建筑物外墙的立管每层设一角钢支架;进户管、室内管每隔2m及转弯处设一抱箍;流量表两侧、旋塞前应设抱箍。支架、抱箍均应镀锌防腐。5.7?当引入管为钢管时,其上升立管法兰短管下端的法兰应为绝缘法兰。5.8?上升立管楼栋总阀后增设法兰短管,长度应为500mm;楼栋总阀上下两端应设1"放散管及球阀。具体做法参照燃气管道工程上升立管阀门箱通用图执行。5.9?管道距墙的净距:室外管不得小于100mm,室内管不得大于30mm。5.10?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用聚乙烯内外带进行防腐,且采用硬聚氯乙烯(建筑排水用UPVC,执行标准:BS5255;BS4514)管做套管保护。热收缩套与套管之间间隙用建筑用中性密封胶封堵。穿墙套管两端应与墙平齐,热收缩套应与已装修内墙平齐,比毛坯内墙长10mm,比外墙长20mm;穿楼板处套管与热收缩套分别应高出楼板50mm及80mm。燃气管、热收缩套、UPVC套管规格如下:燃气管热收缩套UPVC?燃气管?热收缩套?UPVC套管4"FRG160/756"?1-1/2"?FRG75/27?3"3"FRG140/706"?1-1/4"?FRG75/272-1/2"2-1/2"FRG130/60?4"1"FRG55/15?2"2"FRG110/454"?1/2"?FRG30/13?1-1/4"5.11?安装在室外的阀门(除天面及下降立管放散阀外)均应设阀门保护箱。5.12?外镀锌钢管及镀锌无缝钢管焊接前需用有机溶剂对其外表面的油污进行清洗。防腐前清洁外表面后涂F2140-1190C快干磁漆两道,每道厚度不得小于35μm。机制管件、焊缝连接处需冷却后再除锈至ST2级并将外表面擦抹干净后涂P2070快干红丹醇酸底漆两道,每道厚度不得小于40μm,外表面涂F2140-1190C快干磁漆两道,每道厚度不得小于35μm。必须在所涂漆层固化后且擦干净后方可涂刷下一道漆。5.13?公共建筑室内管道须涂刷黄色面漆(F2140-20306快干磁漆),并粘贴标有“燃气”的标志牌。其它部位管道可根据建筑物外墙颜色需要涂刷与外墙相协调的调和漆,但均应设置黄色警示环。5.14?管道焊接质量检验管道焊缝应进行100%外观检验,对接焊缝无损探伤检验数量与部位由质检、监理人员现场共同确定。5.15?清扫管道施工完毕应分段反复进行吹扫,吹扫前把调压器、流量表断开,以吹出的气流无铁锈,无污物为合格,并做好记录。下降立管末端不得有铁锈等污物。5.16?试压5.16.1?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0.3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小时,进行外观检查,并对法兰、焊接接头部位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以不漏气,压力表读数不下降,目测无变形为合格。5.16.2?气密性试验:中压管道试验压力为0.1MPa。试验开始前应将调压器前阀门打开,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温度,压力稳定。气密性试验时间为24小时,根据试压期间管内温度和大气压的变化按下式予以修正,以压力表读数不下降,对调压器连接部位用肥皂水涂刷,无泄漏为合格。低压管道试验压力为5000Pa,用肥皂水涂刷各连接部位,无泄漏后稳压10分钟,用U型水柱压力计观察,压力计读数不下降为合格。

2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及验收操作规程1、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管道输送介质温度为—30~70℃。2、聚乙烯胶粘带与底漆2.1胶粘带的选择。根据不同的防腐要求,不同的施工方法,或选用不同厚度,不同规格的内带和外带,聚乙烯胶粘带的性能应符合下表1的规定。项目名称防腐胶粘带(内带)保护胶粘带(外带)测试方法颜色黑黑或白色目测厚度(mm)基膜0.15~0.400.25~0.50GB6672胶层0.10~0.700.10~0.20胶带0.25~1.100.35~0.70基膜拉伸强度(Mpa)≥18≥18GB1040基膜断裂伸长率(%)≥400≥400GB1010剥离强度(N/cm)对有底漆的不锈钢≥15GB2792对背材5~105~10体积电阻率(Ω·m)>1×1012>1×1012GB1410电气强度(MV/m)>30>30GB1408耐热老化试验(%)<25<25吸水率(%)<0.035<0.035水蒸汽渗透率24h(mg/cm2)<0.45<0.45GB1037注:1.胶粘带厚度允许偏差为胶粘带厚度的±5%;2.耐热老化试验是指试样在100℃条件下,经2400h热老化后,测得基膜拉伸长度、基膜断裂长率,剥离强度的变化率。2.2底漆应采用橡胶合成树脂材料制造,底漆与胶粘带应有较好的相容性,其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底漆性能项目名称指标测试方法固体含量(%)表干时间(mm)粘度(涂一小杯)(pa·s)15~301~50.65~1.25GB1725GB1728GB17232.3若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须对产品性能进行复验,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3、防腐层等级及结构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等级及结构应符合表3的要求。对于特殊环境、特殊地段,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表3防腐层等级及结构防腐层等级防腐?层?结?构总厚度(mm)普通级一层底漆—一层内带(带间搭接宽度10~20mm)一一层外带(带间搭接宽度10~20mm)≥0.7加强级一层底漆一一层内带(带间搭接宽度为50%~55%胶粘带宽度)一一层外带(带间搭接宽度10~20mm胶粘带宽度)≥1.0特加强级一层底漆一一层内带(带间搭接宽度为50%~55%胶粘带宽度)一一层外带(带间搭接宽度50%~55%胶粘带宽度)≥1.4注:胶粘带宽度小于或等于75mm时,搭接宽度可为10mm;胶粘带宽度大于75mm,小于230mm时,搭宽度可为15mm;胶粘带宽度大于或等于230mm时,搭接宽度可为20mm4、胶粘带防腐层施工4.1钢管表面必须认真处理,采用喷射除锈,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Sa2级或Sa3级。4.2涂底漆的规定底漆涂刷前,应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在除锈合格并除去灰尘的钢管表面上涂刷底漆,使其形成均匀的薄膜。待底漆表干后,即可缠带。当底漆较稠时,应加入与底漆配套的稀释剂,调到合适的稠度。调制时注意安全,以防着火。4.3缠绕胶粘带的施工要求。4.3.1胶粘带宜在0℃以上施工,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5%或在有风沙的天气时不宜施工。4.3.2使用适当的机械或手工机具,在涂好底漆的管子上按搭接要求缠带,胶粘带始端与末端搭接长度不少于1/4管周长,且不少于100mm。缠绕时,各圈间应平行,不得扭曲皱折,带端应压贴,使其不翘起。4.3.3工厂预制缠带。工厂预制缠带可以冷缠,也可以热缠施工。管段缠绕时管端应预留150±10mm光管,以备焊接。在成品管管端,应按防腐等级作出明显标记(普通级:红。加强级:绿。特加强级:兰),标记包括钢管规格及质量检查标志。4.3.4缠绕异型管件时,应选用专用的胶粘带。缠绕异型管件及异径三通时,应先用相应宽度的胶带以卷烟式包裹三通底座,然后用较窄的带(25-50mm)从一端缠起,全部敷盖先前包扎的胶带。4.4防腐管道下沟回填。4.4.1机械化连续施工时,在管沟旁缠好内外缠带的钢管应直接下沟。不能及时下沟时,必须放在高出地面的软土墩上,以保证不损坏防腐层。4.4.2吊装缠好胶带的钢管时,应用尼龙等吊具。严禁损伤防腐层。管道下沟时,应防止管道撞击沟壁与沟底。严禁在地上拖拉。下沟后,软土回填厚度超过管顶100mm以上,方可二次回填。4.5补伤修补时,应先修整损伤部位,涂上底漆。使用专用胶粘带时,应采用贴补法修补;使用与原管体相同的胶粘带时,应采用缠绕法修补。4.6补口4.6.1补口时,应除去管端防腐层的松散部分,除去焊缝区的焊瘤,毛刺和其他污物,补口处应干燥。钢管表面预处理质量应达到St3级。4.6.2连接部位和焊缝处,在涂好底漆的管子上按搭接要求缠带,方法和要求与管体相同。缠带时不可粘上泥土,内带与外带严禁用错,补口层与原防腐层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4.6.3夏季由于底漆与内、外带的气体挥发较快,有时缠绕后裂开,影响防腐绝缘,应在全部检验合格后,立即回填土。5、防腐层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5.1外观。沿管线目视检查,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皱褶,无凸起,无破损,无开裂。5.2厚度。用测厚仪测量,厚度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5.3粘结力(剥离强度)。用刀沿环向划开10mm宽的带,然后用弹簧秤与管壁成90度角拉开。拉开速度应不大于300mm/min,剥离强度应大于15N/cm。该测试应在缠好胶粘带2h以后进行。每千米防腐管线应测试3处,补口处的抽查数量为1%,若有一个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再不合格,全部返修。5.4电火花检测漏,对管道进行全线检查,检漏探头移动速度为3m/s,以不打火花为合格。检漏电压根据下列公式确定:(1)当TC

篇3:油气输送管道铁路交汇工程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保障管道和铁路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的工程(以下统称“交汇工程”)。油、气田集输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并行,其条件相近时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管道与铁路交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交汇工程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行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

2.后建服从先建,尽量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

3.综合考虑铁路和管道行业规划。

4.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经济合理。

5.平等协商、互相支持。

第四条?交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管道与铁路交叉

第五条?管道与铁路交叉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不应在既有铁路的无砟轨道路基地段穿越,特殊条件下穿越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满足路基沉降的限制指标。

2.管道和铁路不应在旅客车站、编组站两端咽喉区范围内交叉,不应在牵引变电所、动车段(所)、机务段(所)、车辆段(所)围墙内交叉。

3.管道和铁路不宜在其他铁路站场、道口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交叉,不宜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及动车组走行线的有砟轨道路基地段、各类过渡段、铁路桥跨越河流主河道区段交叉。确需交叉时,管道和铁路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管道宜选择在铁路桥梁、预留管道涵洞等既有设施处穿越,尽量减少在路基地段直接穿越。

第六条?管道与铁路交叉宜采用垂直交叉或大角度斜交,交叉角度不宜小于30°。

当铁路桥梁与管道交叉条件受限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交叉角度可小于30°。

当管道采用顶进套管、顶进防护涵穿越既有铁路路基时,交叉角度不宜小于45°。

第七条?当管道穿越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地段时,可采用顶进套管、顶进防护涵、定向钻、隧道等方式。

管道不应在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地段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

第八条?管道采用顶进套管穿越既有铁路路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管边缘距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立柱、信号机等支柱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m。

2.套管顶部外缘距自然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套管不宜在铁路路基基床厚度内穿越;困难条件下套管穿越铁路路基基床时,套管顶部外缘距路肩不应小于2m。

3.套管伸出路堤坡脚护道不应小于2m、伸出路堑堑顶不应小于5m,并距离路堤排水沟、路堑堑顶天沟和线路防护栅栏外侧不应小于1m。

4.套管宜采用《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规定的III级管,并满足铁路桥涵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5.顶进套管穿越铁路施工时,套管外空间不允许超挖,穿越完成后应对套管外部低压注水泥浆加固,保持铁路路基的稳定状态。

6.顶进套管穿越铁路应采用填充套管方式,填充物可采用砂或泥浆等材料,不需设置两侧封堵和检测管。

7.顶管穿越工程不得影响铁路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九条?管道采用顶进防护涵穿越铁路路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涵孔径应根据输送管道直径、数量及布置方式确定。涵洞内宜保留宽度不小于1m的验收通道,管道与管道间、管道与边墙间、管顶与涵洞顶板间的间距不宜小于0.5m,涵洞内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8m。特殊条件下,涵洞尺寸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2.主体结构应伸出铁路路基边坡与涵洞顶交线外不小于2m,并不得影响铁路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

3.结构应满足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及埋置深度要求,应符合铁路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4.防护涵宜采用填充方式,填充后不设检查井。涵洞内空间未填充时应在涵洞两端设检查井,检查井应有封闭设施。

第十条?管道采用定向钻穿越铁路应考虑管径、地质条件、埋深等因素,经检算满足铁路线路设施稳定时方可采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定向钻穿越路基时,入土点和出土点应位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以外不小于5m,路肩处管顶距原自然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且应在路基加固处理层以下。

2.当定向钻穿越铁路桥梁陆地段时,管道外缘距桥梁墩台基础外缘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m,最小埋深不应小于5m,且不影响桥梁结构使用安全。

3.对废弃后的定向钻穿越铁路管道,管道运营企业应及时采用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填充密实。

第十一条?铁路不宜跨越既有管道定向钻穿越段,必须跨越时,应探明管道的位置与深度。当采用桥梁跨越时,桥梁墩台基础外缘与管道外缘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m,且不影响管道安全。

第十二条?管道不应跨越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铁路、动车走行线及城际铁路。管道不宜在其他铁路上方跨越,确需跨越时,管道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管道跨越结构底面至铁路轨顶面距离不应小于12.5m,且距离接触网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4.0m,其支承结构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跨越段管道壁厚应按《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59的规定选取。

3.跨距不应小于铁路的用地界。跨越范围内不应设置法兰、阀门等管道部件。

第十三条?管道穿越既有铁路桥梁或铁路桥梁跨越既有管道时,铁路桥梁(非跨主河道区段)下方管道可直接埋设通过,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管顶在桥梁下方埋深不宜小于1.2m,管道上方应埋设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宽度应大于管道外径1.0m,板厚不得小于100mm,板底面距管顶间距不宜小于0.5m,板的埋设长度不应小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钢筋混凝土板上方应埋设聚乙烯警示带;穿越段的起始点以及中间每隔10m处应设置地面穿越标识。

2.铁路桥梁底面至自然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0m。

3.管道与铁路桥梁墩台基础边缘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3m。施工过程中应对既有桥梁墩台或管道设施采取防护措施,确保管道与桥梁的安全。

第十四条?管道和铁路隧道不应在隧道洞门及洞口截水天沟范围内交叉。当埋地管道或管道隧道与铁路隧道洞身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管道可在既有铁路隧道洞身上方挖沟敷设。当采取非爆破方式开挖管沟时,管沟底部与铁路隧道结构顶部外缘的垂直间距不应小于10m,输油管道在铁路隧道洞身及其两侧各不小于20m范围应采取可靠的防渗措施。当采取控制爆破手段开挖管沟时,管底与铁路隧道顶部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0m,同时应考虑围岩条件、挖沟爆破规模及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等因素。

2.管道除采用隧道结构以外,不宜在铁路隧道下方穿越。

3.管道隧道与铁路隧道交叉时,两隧道垂直净距不应小于30m,且满足不小于3~4倍铁路隧道开挖洞径要求;两隧道净距小于50m地段,后建隧道的衬砌结构应加强。

4.新建铁路隧道在埋地管道下方采用控制爆破开挖时,隧道顶部与埋地管道底部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20m,同时应考虑铁路隧道断面大小、围岩条件、地面沉降变形及管道结构安全性等因素。

5.新建设施进行爆破作业时应采取保持围岩稳定的措施。既有设施的允许爆破振动速率,应根据既有隧道结构类型、结构状态、爆破环境条件以及既有铁路或管道运输性质、轨道或钢管类型等综合因素评估确定,爆破方案应征得既有设施企业的同

意。

6.特殊地形情况下,采取工程措施并经既有设施企业审批通过后,可将交叉净距适当减小。

第十五条?埋地管道和铁路在软土等特殊土质、斜坡等特殊地段交叉时,应采取保证既有设施安全和稳定性的特殊设计。

第十六条?管道穿越既有铁路时,铁路方应对穿越处铁路设施进行检测评价。铁路两侧线路安全保护区外3米范围内为穿越段,管道方在穿越段应按《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要求进行壁厚设计,采用加强级防腐涂层,对管道环向焊口采取100%超声波和100%射线探伤检测。管道方在施工期间应遵守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保持铁路线下基础工程的稳定,并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处管道上存在铁路杂散电流干扰时应对管道采取排流措施。

第十七条?铁路跨越既有管道时,管道方应对跨越管段进行完整性评价。铁路跨越段应设置保护涵或桥梁,并应对施工区域内的管道采取防护措施。铁路方在施工期间应保持管道原有的受力状态及管道周围土体和边坡的稳定。铁路施工便道及维修通道跨越既有管道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处管道上存在铁路杂散电流干扰时应对管道采取排流措施。

第三章管道与铁路并行

第十八条?管道与铁路并行布置时,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管道距铁路用地界的净距不应小于3m。

2.埋地管道距邻近铁路线路轨道中心线的净距不应小于25m。

3.地上管道与邻近铁路线路轨道中心线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0m。

第十九条?电气化铁路与管道并行间距在100m以内、并行长度在1000m以上时,在建设期间应预设必要的排流措施,铁路运行初期应按《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B/T50698对排流效果进行检测、复核。

第二十条?管道穿(跨)越河流段与上下游铁路桥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和《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59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管道专用隧道与铁路隧道并行时,两相邻隧道的净距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两隧道间的最小净距(m)

围岩等级I

II—III

IV

V

VI

净距(1.5~2.0)B(2.0~2.5)B(2.5~3.0)B(3.0~5.0)B>5.0B

注:B为管道隧道或铁路隧道开挖宽度中的较大值(m)。

第二十二条?铁路与管道站场设施的最小距离,应按《石油天然气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50183执行。

油气管道阀室围墙距铁路用地界不应小于3m。阀室设置放空立管时,放空管管口应高出周围25m范围内的铁路设施及建(构)筑物2m以上。

石油天然气站场设置放空立管时,其区域布置防火间距宜通过计算可燃气体扩散范围确定,扩散区边界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的50%,且放空管应高出10m范围内的铁路设施或建筑物顶2m以上。

第四章协商机制

第二十三条?管道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日常协商机制,协商解决工程建设与运营中有关事项。

第二十四条?遇特殊情况,管道与铁路工程交汇无法满足本规定相关要求时,经双方协商、专家论证和安全评估后,可采取工程类比或其他特殊处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充分调研沿线铁路、管道现状分布及规划情况,管道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应积极配合对方,提供有关信息。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新建工程与既有设施交汇关系的处理方案,并征求对方意见;对方企业在接到征求意见函件后,应于30日(工作日)内书面回复。

第二十六条?当管道和铁路工程交汇时,应对既有设施的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设计方案。建设方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向对方企业提交设计方案,并就建设项目概况、技术参数、交叉位置描述、拟定通过方案、并行间距等作出说明。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管道与铁路相互交叉应优先选用对既有设施扰动小、施工便利、经济性好的技术方案。并应在接到交叉设计方案后30日(工作日)内回复书面意见。

当管道与铁路交汇段同为新建、改(扩)建工程时,双方企业应按照确保安全、互相有利、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的原则,合理选择设计施工方案。

第二十七条?当受地形、地物和周边条件等限制,需要迁移交汇段既有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向产权单位提出书面请求,说明迁移需求和理由。

产权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迁移方案,在接到迁移方案后30日(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出具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条文和本规定的条件下,为统一管道穿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或铁路跨越既有管道工程的技术方案,双方共同组织编制交叉穿跨越的标准设计图,并编制概算定额,经两行业专家审查后,在建设项目中推广使用,作为交汇工程设计和概算取费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交汇工程施工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对方企业配合。交汇工程竣工后,应由双方共同进行工程验收,竣工资料由双方存档。

第三十条?交汇工程因施工需要在铁路线路或管道保护区内进行勘探、取土、弃土、堆料、设置临时设施、临时占用对方用地等活动,应经对方企业同意,采取保护措施,并接受对方企业的全过程安全监管和监督,工程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

第三十一条?当施工过程中确需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的铁路或管道限制爆破区域内进行爆破作业时,除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外,建设单位应提前将爆破方案提交对方企业审查,对方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五章责任与义务

第三十二条?交汇工程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既有工程及附属设施实施良好的保护。

第三十三条?交汇处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以及其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运营安全。

第三十四条?对每一处交汇工程,双方企业运维单位应建立联系机制,对本方设施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保护对方设施,并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当巡检、维护中发现对方设施存在异常现象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通知对方。防洪期间,双方企业应加强交汇段各自设施的防护。

第三十五条?当交汇段出现紧急事故危及对方运营安全时,应立即通知对方,双方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风险。

第三十六条?既有设施企业应自行负担交汇工程段既有设施的评估、检测等相关费用。交汇工程引起的铁路和管道的运营损失费等不得计列。

第三十七条?交汇工程设置的管道保护套管、混凝土盖板等管道防护设施属于管道企业资产;交汇工程设置的铁路桥梁和涵洞属于铁路企业资产,上述设施验收合格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有关单位管理、维护。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中相关术语定义如下:

“油气输送管道”是指连接油气产地、储存库及使用单位,用于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商品介质钢制管道。其中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包括天然气、煤层气和煤制气。不包括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

“油、气田集输管道”是指服务于油气田开发、生产、加工的各类不同介质的管道。

“铁路”包括高速铁路、客货共线铁路(I、II、III、IV级)、重载铁路、城际铁路、工业企业专用线等,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铁路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原石油工业部和铁道部联合发布的《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87〕油建字505号/铁基〔1987〕(78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