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导写评作文教学程式化心得

读导写评作文教学程式化心得

2024-08-01 阅读 3509

“读导写评”作文教学程式化心得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存在着盲目和随意性;二是作文教学不得法,阅读和写作脱节,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三是作文要求不明确,作文训练不到位,作文成效不明显。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对写作知识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书面语言的表述等方面,而且还牵涉到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认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直接和阅读、听知、说话结合在一起。就写作而言,阅读和听知是吸收,写作和说话是发表;阅读和听知是发表的前提,写作和话说是吸收后再发表的产物。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这就深刻揭示了范文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因此,指导学生作文应借助于阅读教学之所得,走读写听说相结合的训练之路。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离不开“多读多写”四个字。

多写多到什么程度?有人通过作文教学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训练量才能“过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周周写作文”,认为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今学生,两周一次作文,每学期6次作文,初中3年共36次作文,每次作文600字左右,三年共写21600字,写作量实在少得可怜。读得多,见多识广,写得多,熟能生巧,这是勿庸置疑的。因此,作文训练应走适当增加写作量的路子。文章千变万化,写法各有不同,写作水平的提高总是循序渐进的。

-些教师认为写作训练要有基本规格,有的还编写了作文分格训练的教程,作了有益的探索。明确作文的训练目标,建立作文教学训练体系十分必要。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写作定位、训练到位、逐步提高的训练之路。古人多读多写的写作经验,总的说来,靠读文章:“领悟”较多,注意了读写结合,但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因此,作文教学还应突出知识的先导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孩子学写毛笔字的过程,说明了模仿的重要性。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古今许多名家也都有过模仿。鲁迅的《狂人日记》曾借鉴过果戈理的作品,《药》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烈夫的阴冷。郭沫若的诗作受过印度泰戈尔、美国惠特曼及德国歌德作品的影响;曹禺的《雷雨》曾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大雷雨》中汲取过营养。写文章一开始便要求学生“创造”;鲁迅说这是“抓住自己的头发想上天”。学生学写作文总是“从模伤到创造”的。

因此,作文教学应走“仿中求新”之路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读;导、写、评一条龙”的作文训练模式。即通过阅读教学为写作训练搭桥铺路,通过讲授指导为写作训练指点迷津,通过作文写作让学生摸索写作门道,通过讲评,让学生作文水平再上新的台阶。“读、导、写、评”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完整过程,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程序。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将写作能力明确为15项要求,根据《大纲》修订的初中教材,每一单元后,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均安排有写、说训练。初中6册书共设计了39次作文训练、19次听说训练、5次应用文(共19项名目)训练,总计65个写作训练项目,初中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均有所涉及。如以讲读课文学习为写作训练提供借鉴,补充和强化写作知识的指导,发挥其写作训练的先导作用,既能达到适当增加写作量,又能解决写作与阅读结合的问题。作文教学的训练方法,关键不是教学生“怎样写”,而是教学生“写什么”。写什么?应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有思想,有认识,才能表达。具体进行作文训练时,“写什么”应特别加强。为了解决作文教材问题,我与同行尝试将初中教材写作训练65个项目调整为48个项目,每学期安排8个训练点,共8次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结合单元教学同步进行,均按以下5项内容编写。

(一)写作定位:明确训练目标,要求写作到位;

(二)知识导引:介绍写作知识,教会谋篇构思方法。

(三)写作准备:搭桥铺路,筑好台阶,读、写、说紧相配合。(1)台阶训练:要求形式多样。(2)例文借鉴:选文要贴近学生思想、写作、生活实际,便于借鉴。点评要精当。

(四)写作练习:三个作文题,均作构思揭示,给以启发,选做一题。

(五)评改建议:根据本次作文定位要求,检查作文训练到位情况。这“读--导--写--评一条龙”的训练程序,做到了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精当的知识导引、充分的写作准备,轻松的作文练习,具体的评改建议。

篇2:我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关于我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心得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篇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改良作文批阅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改良作文批阅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学校语文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尤其在新课标颁布以后,我国作文评价理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各校都改变“学生写,老师改”的单一模式,开始实行先学生互批,再教师批阅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收效不如人意。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通过观察或参与现行的作文批改方式,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

1、教师工作量过大,批阅质量无法保证

以前教师精批作文本来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0本作文约7个多小时),现在有学生互批互阅,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重新精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互批批注进行修改和评价,工作量不减反增。这对于只教一个班的语文老师来说,还可勉强应付,而对于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就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样自然会导致批阅的质量无法达到。

2、学生训练不一致,能力发展不均衡

因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一,自然批改能力也参差不齐。部分学困生因基础不好,本就难以写出几句通顺的话,又如何帮别人改作文呢?常常是将别人好好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于是,有些老师为了省事,干脆只固定安排一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互批。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能力不断上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完全放任自流。他们总是草草完成作文,看都不看一遍,就将作文丢给别人。即使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其作文进行了两遍批阅,花了一肚子劲,将其作文改得花花绿绿的,他们也只是拿到作文后瞥一眼,就丢到一边去了。长此下去,学生作文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便日益严重了。

3、作文批改的实效低,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有限

语文新课标早就针对写作评价方面提出了“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理念。然而,在现实的作文评价过程中,各学校都只是重视教师的作文批阅工作是否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批改实效是否达到,忽视了学生的自改环节,从而使作文批改中提出的改进建议没有起到实效,老师指出的问题总是在下一篇作文中重现。

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多改。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因此,在作文评价的实践中,我们应该首先提倡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再适当安排一些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关于提高作文批阅实效性的具体操作,我有以下设想:

一、让学生的成文过程更符合学生实际

语文教师应改变老师当堂命题,学生当堂写作,然后当堂收卷的课堂作文形式。事实上,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是他们缺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因此,写作前应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再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作文初稿。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尽量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后面的成文和修改打好基础。

二、引导学生做好作文初稿的自改和互评

作文课上,可以先让同桌或小组成员之间互评作文初稿,口头提出评改意见,并对其成文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查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写作前搜集了哪些资料,搜集材料的方法,以及是否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考查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初稿互评后,学生再结合同学的意见,以及小组交流后获得的资料,进行自评自改,正式完成习作。

三、做好学生作文情况记录与针对性指导

对学生第一篇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给学生作出示范。第二篇作文则应在作文上交后立即下发,详细指导批改方法,组织学生尝试互批。自第二篇作文以后,教师不应再对学生互批后的作文精批详改,而应该只浏览作文,掌握并登记学生的作文情况和互批情况,以便讲评,在作文本上只对学生作文提出修改意见,作出评分,以便学生参考。

四、培养学生二次自改自评作文的习惯

教师完成上述批阅后,应及时下发作文,要求学生依据同学互批和教师批改的意见,再次认真地自改作文,并对自改后的作文进行自评。完成后要写出评改感言,并与同学交换阅读改文。然后在集体讲评时,让同学们推荐出优秀的改文,在班上进行集体赏评。赏评时,着重考查比较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完美主旨,丰富材料,调整结构,润色语言,检查文字等具体内容和方法。对于优秀者给予表扬和特别奖励,并将优秀改文推荐到校报上发表,评出作文之星和赏评之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落实制定配套的教学督查常规

在作文批阅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学校应改变要求教师在作文本上精批详改的规定,而应加强对批阅后学生自改环节的监督。重视教师对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指导和评价,重视作文批阅的实效性。使作文本上的每一个评注都能发挥其作用,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总之,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只是学生自改作文的示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以教师的批改为例,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最后学会自改作文和互评作文。并使学生在自改和互改中,取长补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最终提高写作水平。因此,要提高作文批阅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改习作方法的指导,重视落实作文批阅后学生的自改环节和改文的讲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