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2024-08-01 阅读 2640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应用题的体会。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仔细认真的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的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一、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

例:(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6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是长是8厘米,长方形是宽是多少厘米?

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1)一筐苹果重20千克,一筐梨的质量比一筐苹果的2倍少10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2)一筐苹果重20千克,一筐苹果的的质量比一筐梨的2倍少10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

这样的两种题型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

篇2: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年11月5~7日,我有幸在区教研室王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阴观摩为期3天的“**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活动。本次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在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和晨光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数学教研员、教师代表共1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江苏省教研室网站“教学新时空”栏目全程进行了直播。这是一个专家参与引领的盛会,这是一次课堂展示活动的盛会,这是一场亲朋好友相聚的盛会。在这里,富有生机的学生、富有激情的教师、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富有特色的互动……对到会的教师而言,无一不是一次次精神的启迪和生命的震撼!

本次评优课活动首次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来自全省各大市的27位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就相同的课题演译了不一样的精彩,亮点纷呈,受到了全体与会老师的好评。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研室主办、江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承办,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我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发展,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展示我省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为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平台,对我省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低段的活动会场设在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行政楼五楼阶梯教室。本次优秀课评比与以往自主选题不同,而是由执教者提前15天在给定的5个课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试教展示。参加本次优秀课评比的14位数学教师为大家展示2节一下的《认识图形(二)》、2节二上的《我们身体上的“尺”》、2节二下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4节三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和4节三下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虽然14为老师的选题不尽相同、构思不同、课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展现出的是同样的核心、同样的精彩!

一、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改编。

本次展示的14节小学数学优秀课,有13位老师都选择了与例题或相同、或相近的情境开始教学,只有来自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王羚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二)》中进行了改编,但也将例题作为习题在练习中完成。

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听完14节课最大的感触

篇3:听银川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听银川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有感

兴庆区第二十四小学刘婷婷

投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有大半年了。这段时间,我不断的探索着教学道路上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呢?对于教材,老师该怎样去参透,怎样理解呢?对于课堂,老师应该怎样去驾驭?……。4月14日在唐小听了银川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几位参赛教师的精彩授课,让我顿时有了很多感悟。

第一,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当先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是否相关,教材内容的编排对我们的学生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教师应调整,今天利娟老师就大胆的将《最大公因数》一节内容的“铺砖”例题拿掉,因为铺砖和学生的认识距离太远,而且铺砖通常都不是必须用整块砖,有时切割瓷砖更合理。所以利老师改用“将一条18dm长的红丝带和一条12dm长的黄丝带剪成若干段等长的整分米小段,怎么剪?”作为例题,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是利用教材教,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

第二,情境导入要想激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午有位老师将“分东西”的问题用喜羊羊的故事情节讲出来就很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就符合了孩子的兴趣,自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本节课的内容上。

第三,数学老师的语言也必须具有亲和力,不能太枯燥,否则会让整堂课的内容都显得枯燥。今天有两位女老师的声音就很适合小学生的口味,下午的这位男老师的语言比较幽默,将约分比喻成给这个分数减肥,既形象又有趣。

第四,一堂课的各教学环节衔接要自然,每一个环节要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该为学生搭梯子的时候就要给学生搭好梯子,才能让课上的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提问要清楚且切中要害,对学生课堂上的数学活动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活动要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我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