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有效课堂学习心得

《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有效课堂学习心得

2024-08-01 阅读 3540

《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有效课堂学习心得

我主要从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方面,浅谈两点学习心得体会: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

重视课前的备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二、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

(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篇2: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摘要:关注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以及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引领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课堂情景化,情境生活化,生活活动化”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于是很多老师似乎找到了新课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契合点,纷纷一改传统教育模式实行多媒体教学,甚至有些文科老师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救命稻草。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其既有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我们不加分析的盲目使用,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成效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及其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很多学校都纷纷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很多教师甚至老教师都纷纷一改以往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传统教育模式,而采用多媒体教育。笔者通过多年多媒体教学实践摸索得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其既有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我们不加分析的盲目使用,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

一、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效应

(一)多媒体具有形象及直观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能对教材进行准确的、生动的展示,能将抽象的观念和事物具体化,也能将课节知识系统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将教学内容多维化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讲解者,也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甚至组织者。因此,无论是从教师的“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利用多媒体上课,确实起到了优化课堂、整合资源、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作用。

(二)对教学中一些重难点的处理有很好的解决作用。多媒体的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这些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多媒体信息,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可以用文字描述图片展示,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全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恰当的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三)多媒体运用极大的扩充了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会减少教师上课书写板书的实践,从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应用,网上信息丰富而新颖,可以从网络及其他生活信息源中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整合、对比、进行相关链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这正是新课改的教学目的之一。

(四)多媒体教学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来规划教学进度。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堂课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相关知识的整合,因此必须注重课堂中知识传授的整体性。这一点必须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在上完相应框节甚至一目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练习来巩固和检验学生对刚学过的内容是否有充分的理解,这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很难实现的。

篇3:教育技术视角下有效教学思索反思我们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视角下“有效教学”的思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试从现代教育视角下反思我们的课堂,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思辨有效教学的理论,剖析有效教学策略下教学设计的要素,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有效教学的框架,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贯彻有效教学理念所面临新的问题,阐述教学设计理论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对有效教学的支持及运用方法,总结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有效教学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育技术;反思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学生操作训练得多,而技能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课堂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反思我们的课堂,“有效教学”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生长点。展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将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提升职业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⑴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⑵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⑶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⑸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1]

二、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检核教师行为的指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特质、过程----结果、课堂生态学、教师知识、教师思考等综合起来。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有效教学的框架应当包含以下几要素:⑴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⑵研究并理解学生;⑶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⑷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⑸促使学生学会学习;⑹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2]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新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互动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较为容易。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比如区别热与温度。学生们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的数据以及连接其它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造这样的环境,为教,也为学。

然而,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为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关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技术本身教师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应用技术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学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有效教学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首先表现为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其次表现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㈠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撑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而应当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2.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我们虽已有一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3.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千秋。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而绝非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在把握好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教师要合理运用电脑、电视及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合理使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对教学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内容精心设计或制作课件、学具等,有效缩短学生的理解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媒体的运用。比如,当进行英语语法规则教学时,往往采用教师讲解、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规则;而在要求学生就某一题材进行英文对话时,则适合采用角色扮演,辅以幻灯或录像材料,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条件写掌握真正的语言技能。

其次,注意媒体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程序。媒体教学方法的协调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选择与之配合的媒体,并使之协调,以产生最佳效果。

第三,注重媒体与认知水平的相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由于认知水平不同,对媒体的相容性也不同。在选择教学媒体必须考虑它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对他们可以较多的使用色彩鲜艳的幻灯和录像,但每次篇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届时力求细致,尽量避免抽象概念。

第四,在选择和利用教学媒体时还要注意形式上的美观性和手法上的创新性。媒体的画面构图要匀称、色彩逼真,字体大小适度排列适当。在使用手法的设计上,防止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防止因过多的追求情节和画面美,而引起的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外的信息”,形成教学上的干扰因素。

第五,要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造知识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架设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和探索精神,学生学习兴趣高,参与意识强,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效学习。

五、我们的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我们的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把令人激动的、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2.提供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架和工具;3.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反思和修改的机会;4.建立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实践科学和其他有兴趣的人在内的本地有效学习共同体和全球共同体;5.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3]

参考文献:

effective,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支持,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