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师随笔且思且行

教师随笔且思且行

2024-08-01 阅读 2764

“整个世界只有你才是你自己”,一首小诗拉开了今天的学习序幕,有幸聆听李祖文老师的两节课和两场讲座。虽然外面下着雨,屋内却没有一丝寒意,满满的是学生的热情,老师的热情。

一节绘本教学,一节小说教学,都给了我们新的认识。

关于绘本和小说教学,我只是学习,不敢议论,毕竟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我可以学习李老师的课堂。

李老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课堂氛围轻松,给学生以充分自我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他的这两节课没有小组讨论,却也热闹,重要的是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而随意使用小组合作,有时候必要的个人思考是需要的。看似平静的课堂却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这才是“真”课堂,值得我学习。

《对儿童阅读的七个追问》给我带来启迪的同时,也有一丝共鸣,借此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随着电子产品的介入,孩子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兴趣略有下降,加上一些有意无意的“阅读记录”“阅读存折”的叠加,很多孩子把阅读当作一种负担,当作一项任务,当作一个无奈,这样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带的这个班级,四年级接手时的班级状况用“一团糟”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连基本的学习习惯都没有,何谈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班里有那么几个好捧着书的孩子(暂且不论看的什么书),我就想怎么让多数孩子能喜欢读书(漫画和阿衰除外)?最后我决定:零负担阅读。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我们取名“小书虫中队”,我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读书带来的好处,并且向他们保证:除了学校要求交的必须的书面材料外,我们不写记录也不写读后感,我们就是读书。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学生一片欢呼。可见,他们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怕写读后感,慢慢地就不想看书了。

整个四年级,除了参加年级的读书交流需要写出一些文字外,我没有让他们写过一篇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但我们一场读书交流都没有落下,可以是长篇的感想,也可以是一句话,只要敢说。有次我们66个学生轮了一轮,每人一句话感受,效果还不错,也有很多孩子带课外书到校,自习课上能自我阅读,教室没有出现漫画。四年级寒假时,除了读一本必读书目外,我向他们推荐了沈石溪的作品(四年级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沈石溪是谁,写过什么书),有读一本的、两本的,范锦霖、毕婧华利用假期读了全套的,真正的“小书虫”!

到了五年级,我还带这班,我就想加点料。于是,我们有了“阅读记录本”,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我仍然没有要求字数,哪怕是一句话,写下你自己的想法就行。程度好的学生写一满页,程度差的学生写一句话。坚持到现在,除了极个别作业不交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每周一篇阅读记录,他们也没觉得是负担。

儿子今年三年级,老师也让写“阅读存折”,每次写他都觉得好难(因为老师规定有行数),怕写不够挨批评,每星期的这项作业就是作业。我就告诉他:读完一部分后就写下自己的感受,老师规定行数是怕有些孩子写得少,但你写得多,不信你写写,肯定够。先是我俩说,说完他再写,这两回,人家能自己写了,一夸他可高兴,但他始终还是把读书当作作业,有时候写不出来觉得是负担,还得慢慢开导。

另外,看到儿子的同学写得阅读记录(家长发群里的)满满半张纸,明显的是从网上抄的。我不知道其他老师看到这样的记录会怎样,我不赞同这样做。我觉得,无论年龄大小,刚开始做记录,可以忽略字数,重视孩子的真实感受,“我手写我心”,要不然,学生会觉得,只要从网上抄点就行,时间长了哪还有自己的感受。很高兴,儿子现有的几篇阅读记录全是自己写的,我们班大多数孩子的阅读记录也是自己的语言。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也想试试“同伴阅读”,Comeon!先拿我儿子和我们班几个小孩做做实验,哈哈!

《童书也可以这样读》跟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得不佩服:大家就是大家!

让孩子爱上阅读,且思且行!

篇2:小学语文老师板书作用随笔让学生感受教师板书美

现在有一种倾向,好像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观赏性,通常要各种电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我以为,黑板不仅仅是为帮助学生记忆服务的,它更应该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教师适时地把有关内容板书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是电教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美观的板书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审美的享受。教师的板书要文字精练,抢眼美观。教师可以用色彩鲜明的文字、简笔画、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达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应是不同的。美观的板书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课堂效果,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书写产生影响。学生跟一个教师学习时间长了,他的学生写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师的字。这说明了学生都有“向师性”。另外,良好的板书还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例如,笔者在上课时,一般把重点内容用红色粉笔圈上,用黄色粉笔圈上学生易错的地方,用蓝色的粉笔写出知识拓展及延伸的地方。这样的板书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传达着知识和美感。

篇3:小学老师教研随笔语文教师不妨也听听数学课

语文教学教了十几年了,中学小学的都教过了,这个教法那个理念的也用到实践教学中了,偶尔也了解一下数学的课程,甚至也辅导过女儿的数学作业,但是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听过数学课,总感觉自己教的语文,可能听不懂,甚至去听过几次课,数学老师还说你语文老师来凑什么热闹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听数学课还真不多,甚至为零。这两天正赶上区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就在办公室楼上报告厅,再者3节课都借用我班的学生,自己的语文课也占用了,索性就听了两天数学课,听了5,6年级的六节课,说实话听第一节课,我满场地观看询问,确认听课的30多人,还真只有我一个在教的语文老师。听了两天的数学课,猛然间有了一种醒悟。作为语文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语文老师不妨也听听数学课。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师的,《负数的认识》一课和郑国廷老师的《数和形》一课,这里两节课,结合生活实际,兴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侧重学生的自学和自悟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研讨交流合作学习能力,拓展延伸到课外数学知识。课堂充满了询问的积极话语,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功底,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数学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达出来,而且清晰明确。我想,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能力在数学课上的精彩展示吗?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在课上的40分钟里,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他们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参与、懂得倾听、乐于交往、积极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思维活跃,要想达到这样的氛围,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引导。两位数学老师都先以游戏或者数学故事开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将注意力和兴趣紧紧吸引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上。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例如汪老师执教的《负数的认识》,从“说反反反”的游戏入手,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情,听课的老师也被有趣的游戏所吸引,从反反反的游戏中自然引导到正和负概念理解,结合温度计的生活用具和天气预报的温度读法,让学生理解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再通过读法和写法的学习,得出什么是负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的知识,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所学知识。郑老师的《数和形》开课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乐声中,开启了数学课的旅程,很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课题的探索;在结合数的计算,形的辅助,放手让学生研讨交流展示,课题里始终流淌着思考,询问,探讨的河流,问题和活动的开展使经验总结自主而扎实;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数学和语文课一样,都要激发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的因素是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两天听的这六节数学课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学会了补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虽然有的学生显得很胆怯甚至话不圆满,但至少引导孩子们主动而且自觉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动地去听老师或者别人告诉。特别是几位老师准确的语言,准确的教学指令,还有自然亲切的教态……还有等待的眼神,鼓励的手势等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节数学课,学生的主体性显露无疑,老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常常把问题抛给学生发现、探究、解决,这不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对人性的关注。他们把人放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们。虽然我很多时候都说数学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数学教师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结的教学升华,“数学清清楚楚出一条线,语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观念也彻底烟消云散了,语文要简单导,语文要兴趣引,方法要掌握好,习惯要早养成,就像今天听的数学课一样,语文课一样精彩,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语文课上最应关注的。也是我今天听数学课最大的收获。

语文教师不妨也听听数学课,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