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2024-08-01 阅读 5686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育主动学习意识,涵养健康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决定课堂教学的高效关键在于学校课堂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学过程科学民主的管理。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校有序的教学管理必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本学期将从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关注小现象以研促教几个方面分三步走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教学管理有序:落实教学常规,让教师心中有规范

1.民主发展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关注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自主发展,把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量化,发挥过程评价的敦促功能。建立并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师备课检查方式,改变个人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加大教师学习监测的力度,增强教师自主评价的透明度,实现网上交流、积累、反思,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2.领导跟组教研:学科组每个学期要组织学科组教研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区级教研除外),于开学第一周做好规划,上报教学处。教研内容以研究教材、突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备课,继续落实二次备课制度,人人要做主备、课课要有研讨、作业要分层次。负责年级的主任参与教研活动,给出指导性建议。

3.交流听课点评:严格按照“千分制”的标准,一把校长不少于120节,教学校长不少于15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100节,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要普听一次本组教师的课,做到听一节评一节。要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认真执行《*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切合、反馈达标、学有收获。讲课时间把握在25分钟内,发挥小组互评功能,当堂练习完成率100%,正确率90%。

4.尝试多元评价:建立对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机制,尝试星级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习,促进成长,促进发展。从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社团二课堂、学业成绩和服务家庭(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一个维度一颗星,形成学生、教师和家长共评体系,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五星级认定。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给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5.设计分层作业: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适合学生个性需要。作业布置做到精选先做,难易适度;作业批改及时全批,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业的习惯。学校要做好作业问卷调查,坚持抽查和全员检查的时效性,保障教后的有效性。

6.教学月例会制:每月的第一周周一下午大扫除时间为课堂教学质量反馈会议,主管各年级的主任、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对上个月听课中发现的课堂教学问题及时反馈,商榷改进策略,让每一节课都有效益。

7.教学过程制度建设:对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进行制度完善,让教学过程有章可循,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效益。

(二)教研活动求实:提高教学技能,让教师手中有方法

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要解决真问题,求真务实,凝心聚力。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让教学的每一个问题最佳,归避碎问、费时、随意等少慢低耗的教学劣迹出现。要以课程标准为衡量尺度,考量教学内容的适切度、作业分层的难易度。要问自己:为什么布置这道题?学生究竟能提高什么能力?我还能否独立设计新题?等类似的反思问题,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平。按照“千分制”的要求,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要留下活动痕迹。请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做好教研计划。

1.相约名师:继续开展“相约名师”活动,坚持“请进来,长出来”的策略,与名师同课异构,学习教学艺术,学习钻探精神。本学期拟定开展中考科目的与名师携手成长的活动。活动中让学科组教师参与课堂点评,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批判性。

2.*论坛: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师论坛活动。教师论坛是自我提升和价值体验的需要,是民主治校和校园文化的需要,更是校本教研超越与革新。继续开展*教师论坛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表现力,让教师教育才情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排解教育倦怠,重树教育信心,以师为本,以论坛促研究。

3.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学习结果的检测,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成果验收。开展学科素养比武的活动,依托学科组教研,本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学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对成绩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敦促学习提高。

(三)教育研究常态:促进素养提高,让教师脑中有智慧

1.关注教学小现象:让“教师论坛”成为培育教师科研的契机,推动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热情,真正享受教学、研学的成长快乐。每位教师可以申报学校课题研究《小策略促高效的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命子课题,研究时间长度为一学期。关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就是在不断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实现。

2.研究性学习规范化:开足开启国家课程,丰富二课堂内容,尝试研究性学习进课堂,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实践能力。以劳技课为依托,进行部分班级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创新教学模式:《五步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科教与学策略研究》课题已经接近尾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已近成熟,确定4月份为我校教学模式展示月,积极探索富有学科和课型特点的学科模式的创建。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体验、探究、合作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篇2: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县以课改为契机,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先后在课堂教学领域开展了“有效教学”和“理想课堂”的创建活动,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洋思和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借鉴,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创建高效教学模式为抓手,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切实落实《监利县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教育的需求。

二、目标要求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素质,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使广大教师在创建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让教研活动成为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突出教研活动的主题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县教育局有关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统筹;成立以县教研室(教科所)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学段与处室的同志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员为组员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工作专班,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具体实施,负责实施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以及与之有关的课题研究【见附件1】。同时,聘请部分督学和兼职督学为顾问,参与对活动的指导与督办。

各中小学校要相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专班,负责领导和组织本校高效课堂创建活动。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其显著的特征是:

1.民主课堂,即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

2.和谐课堂,即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

3.开放课堂,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向社会生活延伸,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开放,学习过程开放的课堂;

4.活力课堂,即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全县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各学校要在领会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1.优化教学模式,把握操作要领。

我县目前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学习行为、训练途径、评价导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一是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二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三是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四是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五是统一要求多,分层训练少。通过调研、解剖和借鉴,我县确定以洋思、杜郎口和兖州一中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在全县中小学推进实施“三段五环”(简称“三五”式)课堂教学【见附件2】。

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各学校要根据总体要求,把握高效课堂核心,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模式。根据学段、学科、课型特点,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备课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流程进行。

具体要求是:(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课案。(3)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形成优质的教学设计。(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5)个性设计。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应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备课的呈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见附件3】。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目标的分类达成,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各学校应积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

各学校应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应严格控制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小老师”作用。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控制好课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动,努力达到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的目的。课堂活动应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尽量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4.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教学行为。

各学校应根据创建高效课堂的要求,调整并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制度和教师考核方式。对于备课的检查,应重点检查集中研讨(或二次备课)的过程,避免网上直接下载或一人备课、全组享用的现象;对于作业的检查,既要关注数量,更要注重作业设计的效度、信度以及延展度,还应检查学生对练习的纠错情况;对于教学反思的检查,看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形成了有份量的反思文章。对于教研活动的检查,看是否有明确的主题,解决了哪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检查,应设置全面的学生问卷调查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教学常规的管理方式应顺应发展的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应把教师的常规教学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及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范畴。

5.创新评价方式,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评价包括评学生“学”、教师“教”和教学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三度三量”的评价策略,即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看学生的思维量、信息量和训练量。对教师的评价应采取“五看”的评价策略,即看课中是否坚持“学生中心”;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进行当堂检测;是否遵循“三段五环”教学基本式和导学案【见附件4】。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即时性、诊断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按照“三率一分”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之外,还应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意志品质、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合作态度等。县教育局将组织部分人员对《监利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进行修订,还将逐步建立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

教师应把握训练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训练。课堂训练应分层、分类设置,既要有针对一般学生的基础达标题,又要有针对优生的提高拓展题;既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又要有挖掘学生思维潜能的主观题。作业设置应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7.实施有效教研,解决操作疑难。

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各学校应以创建高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建设好乡镇(管理区)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以及学校备课组,应建立健全各级教研组织,完善各种制度,制定相关措施,确立研究主题,安排活动日程,攻克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教学研究在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推波助澜作用。乡镇(管理区)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侧重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强化总结反思环节;学校备课组侧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强化分层训练,整体提高过程。

8.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实践热情。

各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道、走廊、橱窗、校报等空间,加大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宣传,让高效课堂的理念占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浸泡”在高效课堂的文化氛围里。特别应该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里应有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性语言,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文化小知识,有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警示制度。应基于学生“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文化的酿造,让高效课堂更有行动基础,更有实施动力,更有发展方向。

9.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决定其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做到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应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10.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开展。

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的要求,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小黑板、电子显示屏等。县教育局将以龚场、黄歇两个“班班通”示范乡镇为样板,优先考虑试点学校的资源配置,优先给予试点学校和试点学校所在的学区资金扶持,对于做得特别突出的试点学校将予以一定的奖励。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学校应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创造高效课堂实施的物质环境。

(四)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建立教育行政、教研、督导、师训、装备等部门和全县中小学合力推进工作的机制。在县教育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县教育行政负责活动组织、调研、督查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深入推进活动开展。

2.县教研室、教科所负责高效课堂实施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以及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组织各种导学案、课例、反思论文的评选活动;培植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专业服务。

3.县教育局师管科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结合县教研室(教科所)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开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系列校长论坛活动,让创建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

4.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应加强对“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专项督导,将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工作年度考核。

5.县教育技术装备馆负责对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与完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高效课堂中的科学使用。

6.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教师的培训,做好广泛的社会宣传,做好辖区内师资的调配,做好对学校的过程性督查。

7.各中小学应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与之配套的质检组、考评组等组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立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长应把“创建高效课堂”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习,提高课程管理和指导能力;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经常深入课堂,参加教研组活动,解决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创建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五不”:一不急功近利;二不求全责备;三不闭关自守;四不见异思迁;五不半途而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注意总结、反思和调整,确保创建工作健康开展。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年3月31日前)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各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各学校应制定《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定各学科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做好高效课堂创建的所有准备工作。

(二)试点探索阶段(20**年4月1日―20**年1月31日)

1.确定试点学校。确定监利一中、监利中学、实验高中、监利第一初级中学、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江城中学、实验小学、玉沙小学、师范附小、实验初中、新建中学、朱河镇中、荒湖中学、流港中学、廖池中学、黄歇中学、程集中学、三洲中学、蓝铺中学、网市中学、黄歇小学、新苑小学、先锋小学、汪桥二小、大垸小学、红城小学、新华小学、毛市小学、上车小学等学校为首批“高效课堂”试点校。

2.精心组织试行。各试点学校校长应带头上好观摩课,学校领导班子应上好研讨课,骨干教师应上好示范课,一般教师应上好达标课。在试行过程中应注重乡镇(管理区)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应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强化研究过程、研究力度、研究深度和研究效度。

3.加强反思总结。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反思操作过程,总结教学得失,提炼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可供其他学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本阶段结束,试点学校应有学校和学科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三)全面推进阶段(20**年2月1日―12月25日)

1.整理高效课堂经验集。分经验材料、典型课例、优秀导学案、反思论文等几类对高效课堂材料进行收集、整理。

2.召开高效课堂表彰会。对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表现特别突出的先进学校、先进个人以及优秀教研组予以表彰。

3.移植成功经验。非试点学校可以派领导、老师到试点学校学习,也可以请试点学校的领导或骨干教师到本校进行讲座、上示范课。通过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4.人人驾轻就熟。每位教师都能运用课改理念,掌握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并且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

(四)反思深化阶段(20**年1月1日起)

1.提炼升华经验。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形成较高层次的监利特色。

2.形成长效机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3.反思总结形成常态。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本阶段结束,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应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

附件:

1、监利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高效课堂基本式――“三段五环”式课堂教学简介

3、导学案编写的有关要求

4、高效课堂展示课评价标准

附件1:监利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余新州

副组长:徐扬周五一熊育敏何世文刘经阶王爱臣张道义潘经遥

组员:李本智李先明马卫军姜大照刘应浩易贤涛陈敏陈新国肖友林朱育才刘绍龙段秦川

2、工作专班:

组长:李本智

副组长:陈新国刘圣富肖友林朱育才刘继生刘绍龙段秦川

成员: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

顾问:沈洪胡剑青邓禹南

附件2:高效课堂基本式――“三段五环”式课堂教学简介

一、“三段五环”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构架

“三五”式高效课堂是指“三段五环”。

三段: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阶段。

五环: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五个环节。

二、教学流程

(一)三大导学阶段

1.定向导学(15分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解决“导学案”中的预设导学题,遇到障碍时,由学科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时解决。教师编制的导学案要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2)适度性。导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3)适量性。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要适量,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上的导学题。

2.互动展示(25分钟):展示交流阶段,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感悟的提升,这是一个生生、师生、组组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尤其要关注“弱势”学生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3.反馈测评(5分钟):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二)课堂环节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在自学笔记本上用双色笔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3.展示提升。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同时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4.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在此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

5.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测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查缺补漏。对于测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直接帮扶,也可以指派小组长、科代表、班长等实现对弱生的帮扶。

附件3:导学案编写的有关要求

一、导学案的理解与认识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学案重点在“导”和“学”上。“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为根本出发点。它与“预习提纲”不同,“预习提纲”的结构比较随意,除了一个教学目标外,对功能、容量、格式、结构等都没有做出具体要求,而导学案包罗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导学题,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二)探究性原则。使用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梯子、台阶。

(三)层次性原则。学案的设计要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应有一般学生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有优秀学生的较高要求;练习题应设置基础题、达标题和拓展题,让不同学生在同一课时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涵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二)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立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导学试题。将学习内容转化成一定的问题,以问题形式呈现导学题。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典型例习题。

(四)学法指导。对当堂学习内容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或对某一环节的设置、某一问题的深入进行点拨。

(五)小结反思。有针对全堂课的反思,有针对某一问题的反思;有提示性反思,有个人反思。学生自主提炼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六)当堂检测。分层设置本节课的达标检测题。

四、导学案编写的具体要求

(一)导学案必须通过集体备课产生。

导学案应在“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操作步骤中形成。第一步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提前一周设计好导学案,为备课组集中研讨做好充分准备。导学案要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于一体。第二步集中研讨。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三步形成课案。由主备教师按照备课组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制成规范的电子备课文本。第四步个性设计。每位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或改进,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第五步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每位教师写出教后反思,备课组长收集整理教学反思,以便导学案的再次修订、成熟。

(二)导学案的内容必须为“学”服务。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通俗、具体的知识。一是知识要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学案内容结构特点,这样,课上问题就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完成学习的过程。二是问题要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级,b为理解级,c为应用级,d为拓展级)。三是策略要多元化。转化后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发散,视角宽广。准确把握导学案的内容,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创新,充分发挥导学案在自主学习中的引领作用。

(三)导学案的生成随学段、学科、课型而定。

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篇3: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依据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十二五”期间我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和农场教育总支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为指导,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有效校本研修机制建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组织领导

1、高效课堂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朱耀文(校长)

副组长:王小桥(副校长)

成员:郭锋(教导主任)、黄汉华(副教导主任)、熊燕(政教主任)、肖红年(后勤主任)

2、业务指导小组:

组长:王小桥

成员:郭锋(教导主任)、黄汉华(副教导主任)、熊燕(政教主任)、王红霞(语文教研组长、区赛课一等奖)、周丹(数学教研组长、区优秀青年教师)、罗晓芳(综合教研组长、区赛课一等奖)、祁冯静(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学能手)、黄惠玲(区教学能手)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认真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能力。

2.通过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4、消除课堂中存在的重形式、轻效能、课堂活动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学生无收获的现象。

5、杜绝课堂教学随意性,改变低效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开展各种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备课案例评析研究、同课异构、优秀教案评比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促进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3、落实教学反思。活动期间内,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精品课进行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案例分析。课后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并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或课例分析,发送在学校qq群共享上。每学期3篇,每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期末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来源: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

4、加强常规管理。教导处、教科室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讲评分析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教研组的工作效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

(二)、切实抓好课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不同的课型模式,并得以推广。

1、提高使用教学资源的高效性。

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为了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在执行国家统编教材的同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于20**年在创建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期间,编制了《关注学生的生命、实施关爱教育》的校本课程。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积极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校本研究成果,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实效。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采取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本文链接: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

五、“高效课堂”研究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年2月至3月)

1.召开行政会,传达上级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目的及实施意见,分析、研讨我校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成立领导小组,拟订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3.召开专题会,论证、修订“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4.召开构建“高效课堂”动员及起动大会,学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理论培训阶段(20**年4月至8月)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

2、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引导教师自主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负担过重,教学低效益的主要问题,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基础性思想准备。

(三)、调研反思阶段(20**年9月至20**年3月)

1、以校为本开展课堂教学互动观摩活动,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2、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撰写构建高效课堂个人发展规划。

(四)、构建模式阶段(20**年4月至8月)

1、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高效课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岗位练兵活动。

2、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三个无效的训练――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经过调研反思初步构建我校各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五)课堂实践阶段(20**年9月至20**年9月)

1.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校内、组内汇报课活动。

(六)汇报研讨阶段(20**年9月至20**年9月)

1.开展“同备、同上一节课”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

3.征集、评比“高效课堂”教学故事、教学反思。

(七)总结提高阶段(20**年10月至11月)

1.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研讨后,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为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

2.撰写一份有较高价值的论文、调研报告或经验总结。

(八)成果展示阶段(20**年12月至20**年2月)

1.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活动。

2.征集、评比“高效课堂”教学案例、设计、论文征集活动。

3.召开专题会,总结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得与失,推广先进经验。表彰构建“高效课堂”先进个人。

本章链接: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