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4-08-01 阅读 6350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五指山市红星学校卓兰清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32个是原来本校三年级的学生,另外10个是从外校转来的学生,90%是本地区的黎族生。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基础相当差,尤其是数学成绩。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失分较多,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计算能力,把握好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难易程度,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收获。

二、教材分析

《标准(**年版)》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结构,对理念、目标、内容等做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力图更加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依据。为此,本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做如下安排: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整理与复习;附录混合运算这九个单元。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附录混合运算。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表并学习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简单周期”、“●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⒈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

⒉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⒊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⒋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难点

⒈利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问题。

⒉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

⒊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⒋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

五、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4)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

篇2:四年级数学上阶段计算错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关于四年级数学上阶段计算错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本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正确率。结合实际我的做法是:先分析错误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

一、分析原因: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但是实际往往学生口算不熟,笔算不准,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二)学生心理方面原因

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质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瞬时和短时记忆易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三)习惯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5写得像8,把3写成8等,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论数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二、纠正措施: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计算的关键

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为防止学生出现算理方面、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将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和计算技能,那么,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学生必须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运算顺序搞错,那么计算结果也就错了。再如教学多位数的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竖式的对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对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针对基础知识出现的错误,平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每天都让学生做十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对每位学生的计算我采取认真批改并加以评比。贵在坚持,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二)加强口算训练是计算的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计算一道笔算四则运算题,有时用两三个,多则用二十多个基本的口算,而这些基本口算中若有一个出现错误,那么整道笔算题就全错了。对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更应让学生熟练计算,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熟能生巧。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学生的计算水平和正确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的保证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而白忙一场。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这样能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高。

通过对本班学生计算题失误成因的分析研究,采取对大量的错例分析,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减少、避免了计算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通过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整个研究与实践,我总结了以上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电子计算器使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57+26=82-49=12×27=351÷13=

36+47=41-18=26×28=544÷16=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课件一下载)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

(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练习12÷4(说出过程)

(3)

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2983-627=32×68=

1548÷43=49×39=17805-3976=

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

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1)提问:为什么大家的计算结果不一样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笔算:先算乘法5×25,再算加法+68,结果是193

计算器:

2)教师说明:算术型计算器由于没有先乘除、后加减的自动识别功能,所以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3)正确按键顺序:

练习:

783+56×2157+272÷1794+184×3

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

提问:

3)归纳总结

在什么情况,不需要记录第一步计算的结果?

(第二步是加法或是乘法)

在什么情况,需要记录第一步计算的结果(需要使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