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2024-08-02 阅读 2577

课题《天路》

主备人发言

说教材:

本文是北师大版第八册教材第10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与其它文章不同,第一部分为《天路》歌词,第二部分为“[青藏铁路简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铁路。《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

3、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青藏铁路简介》理解“天路”的含义,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图片及课外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天路》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十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这篇课文是新入选的篇目,文本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虽然课本提供了《青藏铁路简介》做为补充资料,但仅凭这些文本内容和孩子的生活阅历,是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青藏铁路”的图片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认识这条与众不同的路,她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国盐湖沼泽,奔腾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的称它为“天路”。

二、课题质疑:

1、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2、鼓励提问题的学生。

三、展示资料,引导整理资料,进行学法指导。

1、学生展示收集资料。

2、引导整理手中的资料。

一类是: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出示有关恶劣环境词语)

一类是: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四、结合资料及简介理解“天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简介部分,思考: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圈一圈、画一画,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汇报

3、教师相机总结。

青藏铁路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所以我们称它为“天路”。(出示图片感受天路

4、说话练习:理解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

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其为“天路”呢?。

五、品读歌词。

1、听录音范读,感知情感

2、指名读歌词1、2节,说一说这两个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盼)

3、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感情朗读1、2小节,读出期盼之情。

5、带着虔诚指名读这3、4、5小节。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6、体会意义之大。欣赏图片体会藏族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

7、感情朗读,读出赞美欢欣鼓舞的心情

拓展: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

8、感情朗读全文。(范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六、总结全文。

七、升华感情,欣赏《天路》MTV,师生唱

板书设计:

天路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篇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下面我介绍一下第七单元和习作的特点。

教材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继本册教材“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俗民风”、“景物聚集”“名人风采”、之后的又一组很具感染力、可为学生楷模、回忆学习历程来介绍“读书有方”为主题的课文。

本单元共安排了《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篇课文及一个写读后感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也可写从读课外书中得到的启示习作(7)和一个练习(7)。

《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朱熹写的《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辩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的读报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良好习惯。

以课文《学与问》为例,分析本单元课文和特点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本单元《学与问》是一篇议论文。

我的设计意图是:教好议论文,重点还应该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上去,依然得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渗透了许多议论文的表达方法!从整体上把握议论文是如何一步一步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这样对学生如何表达也是有帮助的。2、从文本的整体入手,探讨作者是如何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的,这是很有必要的。3、虽然是一种新的文体,但文体结构方面的知识,还是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4、教给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设计片段:

一、导入新课,延伸有关知识

教学此课时,应该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

篇3:《小鹿玫瑰花》一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小鹿的玫瑰花》一、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4月8日

活动地点:一、二年级语文组办公室

集体备课内容及备课分工:

第五单元《小鹿的玫瑰花》共2课时。

第一课时《小鹿的玫瑰花》吴秋芳

集体备课流程安排:

1、个人初备

根据分工,执教教师在研讨之前完成对所负责课时的初备,及时记录在初备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备在集体备课时共同研讨。

2、集合研讨

集体研讨个人备课时遇到的困惑,有教研组长记录研讨内容。

3、形成个案

请执教老师结合研讨情况,再次备课,形成个人二次教案。

4、上课生成

一、二年级组语文教师参与听课活动

5、交流反思

执教教师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听课教师与执教教师座谈评课,由组长整理组内教师的评课意见和建议。

的,教师,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