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硫酸的危害预防措施

硫酸的危害预防措施

2024-07-23 阅读 6970

一、硫酸的危害性

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三个途径--皮肤、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而其危害性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人体一接触到浓硫酸,便即遭到烧伤,如果进入眼内,会使眼睛失明。喝入硫酸会使内部器官严重损害或死亡。如果吸入大量热硫酸蒸气或发烟硫酸放出的浓蒸气,就会损害上呼道以至肺部组织,严重时会失去知觉。人体对这种蒸气的敏感性因人而异。

慢性:与硫酸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经常吸入硫酸蒸气或酸雾会引起呼吸道或支气管炎,长期吸入硫酸蒸气会引起牙齿的酸蚀症,先是失去珐琅质的光泽,继而露出象牙质,造成缺损,表面变黑。

二、使用管理与储存

操作应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正确配戴个体防护用品;2、开启硫酸球阀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飞溅到身上;3、当班漂白人员要严格撑控好使用量,盛装工具内不得有残留;4、工作场所严禁烟火;5、远离易燃、可燃物;6、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储存应注意事项:储存场所严禁烟火,盖口要密封。

三、硫酸伤害应急措施

1、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若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2、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应穿戴防硫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粉混合,可以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篇2:硫酸仓储企业职业危害管理规定

我公司是一家危化品(硫酸)仓储企业,已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请问是否需委托疾控中心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专家答复

1.硫酸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接触后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和化学性眼部灼伤。

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中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

第二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3.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的目的在于定期了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程度(剂量),以便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管理与治理提供依据。

建议贵公司对存在硫酸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和掌握作业场所空气中硫酸的浓度情况,为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硫酸)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篇3:硫酸二甲酯中毒危害及预防措施

1.概述

硫酸二甲酯为无色、略有洋葱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188℃,溶于乙醇和乙醚,低温时微溶于水,18℃时易溶于水。在冷水中缓慢分解,随着温度上升则分解加快,在50℃时可生成未分解的硫酸二甲酯雾,极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醇。稀碱液可使本品迅速水解,对金属无作用。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硫酸二甲酯可由二氧化硫与二甲醚或硫酸与甲醇反应而成,本品为一种良好的甲基化剂,用于制药、香料、染料、农药等工业,又可作为芳香烃抽提用溶剂。

眼接触本品后,轻者出现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角膜水肿、角膜上皮脱落,甚至角膜混浊。皮肤接触本品后,可出现水疱、愈合较慢的溃疡和深度坏死。硫酸二甲酯经破损皮肤吸收,也可出现全身中毒作用表现。

迟发性毒作用,包括眼、呼吸道的严重炎症,迟发性肺水肿与光气相似。并可出现衰竭、惊厥、昏迷,肾、肝和心肌等迟发性病变。

实验研究已证实硫酸二甲酯有致癌作用、致突变。致癌试验证明本品对烟草病毒及其RNA有诱变倾向,并证明可引起DNA的单链断裂及染色体畸变。用本品喂饲怀孕大鼠,结果引起鼻腔鳞状细胞癌。大鼠吸入

5.63mg/m3后在其尿中可有甲基嘌呤,还表明DNA非特异性烷化。

3.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潜伏期较短,接触后可立即出现症状,短者1h,长者8h,一般3h左右,但也可以有6~12h的潜伏期,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急性中毒多因吸入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硫酸二甲酯溅污眼或皮肤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

接触低浓度本品,主要表现结膜炎、鼻炎、咽炎及呼吸道炎症,恢复较慢。

接触中等浓度以上的硫酸二甲酯,眼、上呼吸道及支气管有明显炎症呛咳,并出现声带炎症、声音嘶哑及悬雍垂水肿,支气管肺炎。重者出现肺水肿,体温增高,支气管内膜可出现脱落,偶发肺泡破裂、支气管瘘而引起皮下气肿。个别病例伴有溶血性黄疸和肝、肾及心肌损害,休克,内脏出血,严重者出现痉挛、昏睡呈麻醉状态,以致昏迷。少数患者可在5~24h内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此外,吸入高浓度硫酸二甲酯也可在几分钟内迅速引起窒息。眼接触本品后的特征为结膜炎,有眼睑痉挛、水肿、视物模糊,角膜上皮有弥漫性点状浸润,甚至上皮脱落,造成视力减退或色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呈现明显红斑、水肿、水疱、大疱,以致坏死,创面不易愈合。其特征是在接触后数小时内疼痛最剧,接触12h后水疱明显增多。

经消化道中毒者,可立即引起咽喉部烧灼痛和胃肠道症状,以致出现胃穿孔,继之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喉水肿、肺水肿和肝损害,病情发展整个呼吸道呈弥漫性坏死性炎症和支气管肺炎。成人口服致死量约1~5g。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采取一般急救处理和对症治疗。使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给予支气管解痉剂、3%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积极防治肺水肿、喉水肿和支气管内坏死黏膜脱落造成窒息。可早期、足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时吸痰,必要时早期进行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眼和皮肤或头发有污染,应及时冲洗,并需洗净。清洗液可用清水(温水,忌用热水)或3%碳酸氢钠溶液,根据病情对症治疗。生产现场要配备好冲洗眼和皮肤的冲洗液及设备,十分重要。

经消化道中毒者采取一般急救治疗措施,注意保护胃肠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