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

加油站内外安全间距要求

2024-07-22 阅读 4309

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级别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项

目重要公共建筑物505050505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181818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2520161616二类保护物2016121212三类保护物1612101010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2522181818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16151515室外变配电站2522181818铁路222222222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08886次干路、支路86665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1.5倍杆高1倍杆高不应跨越加油站不应跨越

加油站一般不应跨越加油站不应跨越加油站不应跨越加油站不应跨越

加油站架空电力线路1.5倍杆高1倍杆高不应跨越加油站不应跨越

加油站注: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它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

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

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

6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Ⅰ级和Ⅱ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一级

(120

(60

(30

(45

(30

(20

(V≤20)×一级二级三级注:1V为油罐总容积或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m3)

2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3当油罐总容积大于60m3时,油罐单罐总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油罐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60m3时,油罐单罐总容积不应大于30m3。

4液化石油气罐单罐的容积不应大于30m3。

5“×”表示不应合建。

篇2:副井罐笼井壁间距校正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我矿副井罐道绳涨紧力小,达不到安全要求,为了不影响副井绞车及罐笼的正常运行和副井绞车及罐笼能够安全正常运行,经机电科研究,决定在2012年3月14日校正副井罐笼与井壁间距,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点:副井口

二、施工项目:校正罐笼与井壁间距

三、施工单位:机电队

四、现场负责人:何根生

五、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由机电队郭克俊提前联系矿上的对讲机是否到位。

2、施工前提前一小时对绞车的制动系统、电控系统、信号系统检查一遍,决定是否正常。

3、施工前作业工具由机电科负责提前运到现场。

六、安全检修方案:

1、安全科派专人对现场的安全措施检查、监督。

2、施工前组织参加施工人员贯彻学习本措施并签字。

3、开始施工由机电队何根生向调度室汇报,经调度室同意后开始施工。

4、施工人员上罐笼前必须戴好安全带。

5、绞车司机,必须主司机操作,副司机监护。

6、罐笼上方施工人员在使用对讲机时,一定要说话清楚,固定好对讲机,以防掉入井筒。

7、在不停风时,没有对讲机的情况下不予施工。

8、副井口信号工必须坚守岗位。

七、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1、上岗前,工作人员必须将自己的衣帽胶鞋穿戴整齐,并备有安全带。

2、由机电队何根生指挥生产班人员把需要移动梁(工字钢)两端的护墙扒开。

3、扒开后由机电队何根生把罐道绳全部放松,然后开始移动大梁,由机电队对原先的罐道绳进行测量。

4、在卸料平峒处进行吊挂罐笼等项作业前,必须在井口处搭建施工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5、将罐笼提到预定位置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发送行车信号,立即停车,并刹闸固定罐笼。

6、在罐笼顶部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集中精力,配合密切,严禁冒险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7、检修后,要对施工孔进行密封,保证其严密性。

8、施工前,必须恢复卸料平峒中的提升信号装置,保证信号畅通。

9、本检修项目必须有何根生现场指挥,安全检查人员现场监督检查。

10、由何根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度及检修情况,以便协调解决及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

11、检修工作全部完成后,机电部门负责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取证后,必须经机电矿长批准,才能正式运行。

嵩阳华中机电运输科

2012年3月14日

篇3:带电作业及安全间距规范

一、基本作业方式

带电作业依据作业人员所处电位的不同,作业方法分为间接作业(零电位、中间电位)和等电位作业操作方法。

1.间接作业

间接作业是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工具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位进行维护、测试、检修的作业。间接作业主要包括零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如带电水冲洗、带电清扫、带电测零、测量电场和测温等都属于间接作业。

(1)零电位作业。它是指作业人员始终处于大地(杆塔)相同的电位状态下,通过绝缘工具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位进行的检修作业,零电位作业又称地电位作业。零电位作业又可分为“支、拉、紧、吊”多种基本操作方法,零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有两种关系。

大地→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

大地→人体→空气间隙→带电体

(2)中间电位作业法。它是指在零电位和等电位作业都较困难的情况,作业者处于中间电场(中间电位)的一种作业方法。这种作业要求作业者既要保持对带电体有一定的距离,又要保持对地有一定的距离,处于中间电位的作业者与带电体有较为复杂的关系。

大地→绝缘工具→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

大地→空气间隙→人体→空气间隙→带电体

2.等电位作业

等电位作业是带电作业人员借助各种绝缘工具对地绝缘后,与带电设备处在同一电位上的作业,等电位作业又称直接作业。等电位作业者与带电体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带电体→人体→绝缘工具→大地

带电体→人体→空气间隙→大地

等电位作业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进入和退出电场,进入电场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类:吊具(吊蓝、吊椅、吊笼)进入法,绝缘梯(绝缘软梯、硬梯、蜈蚣梯)进入法,绝缘工具转动滑动进入法,绝缘斗臂车进入法,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入法。

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入法是作业人员穿全套屏蔽服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的作业。在耐张绝缘子串上进行直接作业(测量、更换绝缘子),从作业人员与被直接接触的绝缘子的电位考虑,该方法属于等电位作业,但若从作业者与带电体的关系出发也可属于中间电位法作业。

作业者与带电体的关系如下:

大地→绝缘子→人体→绝缘子→带电体

二、特殊作业方式

特殊作业方式是采用带电作业的基本作业方式进行非常规的带电维护及检修作业,如带电断接引法,带电水冲洗法,带电气吹法,带电爆压法等作业方式。其中带电断接引法能使电气设备和线路联接线断开、脱离或接通、合上,以使其脱离或带上电位。该作业法能有限地代替开关或刀闸,起断开或合上有限长度的空载线路和空载电气设备(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独立刀闸、开关、阻波器等)的分合作用。但在这种操作中,会产生电弧放电和引起较高的操作过电压,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消弧措施,消弧的方法一般有断接引绳,断接且引装置。

三、安全间距

带电作业的安全间距是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对带电体或对地的最小安全绝缘距离,是带电作业中保证安全操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1.影响安全间距的因素

影响安全间距的因素主要有带电体对地电压,绝缘介质的绝缘性能等。

(1)带电作业中的电压。带电作业中的电压是影响安全间距的主要因素,不同电压级线路其安全间距大小相差较大。与安全间距有直接关系的电压主要有最高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工频过电压三种,安全间距的电压可按式(1-7)、式(1-8)计算综合确定。

1)最高工作电压UM。最高工作电压是系统的额定电压乘以电压升高系数,可由式(1-7)求得。

UM=KRUN(1-7)

式中,UN—系统额定电压,kV;

KR—电压升高系数,其大小见表10-1-8。

2)操作过电压UI。操作过电压也称为内部过电压,是由系统本身操作、短路等原因引起系统绝缘上电压的升高。操作过电压的幅值由内过电压倍数Ko决定,其幅值由式(1-8)求得。

式中,U*M—系统额定相电压的最大值,kV;

UN—系统额定电压,kV;

Ko—内过电压倍数,其大小见表10-1-9。

3)工频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是指长距离线路的电感——电容效应或系统的单相接地现象在系统绝缘上引起电压的升高,属于系统的操作过电压。其特点是过电压幅值不高,对带电作业工具的绝缘威胁不大,但在系统内持续时间较长。

(2)绝缘介质。绝缘介质的绝缘性能是影响安全间距的又一重要因素,对同一电压等级的线路,由于介质的绝缘强度不同,其安全间距有较大的不同。在带电作业中,常见的绝缘介质和绝缘材料有空气、环氧玻璃钢和蚕丝。

1)空气。空气是最为常见的气态绝缘介质,其干燥时绝缘强度很高,因此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绝缘中。但空气的绝缘性能很不稳定,受气候、环境、湿度、污染、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带电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空气状况,严格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进行实际作业,以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

2)环氧玻璃钢。环氧玻璃钢是硬质绝缘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带电作业常用的绝缘管。绝缘棒和绝缘板等工具。用环氧玻璃钢绝缘材料制造的带电作业工具具有电气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吸湿性低、耐老化和质量轻等优点,因而成为带电作业工具制造的主要材料。

3)蚕丝。蚕丝是一种柔软性非常好的软质绝缘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带电作业常用的绝缘绳、绝缘软梯、保安绳等工具。用蚕丝绝缘材料制造的带电作业工具具有电气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较高、使用灵活和便于携带的特点,但受潮、表面积污、纤维老化及磨损会使其绝缘性能降低。因此在带电作业操作使用或存放中必须注意保养。

2.带电作业安全间距

带电作业的安全间距主要包括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距和最短绝缘有效长度三项。

(1)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安全距离可细分为最小对地安全距离LSD',最小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LSD,最小相间安全距离LSP和最小安全作业距离LSW四项。

LSD'是指等电位作业时的安全距离,而LSD是间接作业时的安全距离,由试验可知LSD'>LSD,但《带电作业安全规程》规定两者取相同数值,其规定最小距离见表10-1-10。

最小相间安全距离LSP通常比最小安全作业距离LSW要小一个作拥人员活动范围安全距离值,即LSW=LSP+LA(LA为人体作业时的活动范围)。LSP与LSW规定最小距离分别见表10-1-11和表10-1-12

(2)最小组合间距LSC组合间距是指因带电作业需要,作业人员将带电体的原绝缘间距人为的分割为两部分后组成的新间距。如沿500kV绝缘子串移动过程中,采用的“跨三短四”方式进入带电导线进行等电作业的情况就形成了组合间距。最小组合间距LLSC是为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最小间距,其规定最小间跤表10-1-13。

(3)最短绝缘有效长度LS1。当带电作业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作业时,带电体可能会沿着绝缘操作杆表面对处于其侧面的接地作业人员放电闪络。因此,为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从作业人员手握处至带电体之间需要保持一个最短的绝缘杆有效长度(扣除绝缘杆中间金属连接接头长度后的绝缘长度)。由试验可知,在相同的间距下,绝缘体表面的闪络电压总是低于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在相同电压作用条件下,LSI>LSD最短绝缘有效长度见表10-1-14所列数据。

带电作业时,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外,还必须有合格的操作人员、合格的工具和严密的组织措施。带电作业人员必须通过电业安全规程学习和考试,对每一个作业项目还需要在已停电线路或带电模拟线路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达到正确无误和熟悉地操作。在作业前全体人员必须认真讨论、熟悉带电作业工作票。在作业进行过程中,监护人对操作人员应全神贯注地进行监护,对较复杂的带电作业项目,还应增加监护人员。要求操作人员胆大心细、严肃认真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步骤,听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杆上杆下密切配合。带电作业的工具必须具备高绝缘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