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车间控制障碍人身轻伤措施

车间控制障碍人身轻伤措施

2024-07-22 阅读 2295

控制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安全措施:目标:措施: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车间领导及管理员每天检查工作面不少于4点,通过增加对现场检查的点数和次数,逐步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为。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严格对习惯性违章事件的考核力度,加强作业人员的劳动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参加或指定专人负责监控,重大项目及危险作业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具体措施如下: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系好下额带。2.工作人员必须穿合适的工作服,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3.严格执行厂部有关气、火焊的规定,氧气、乙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好,水平距离最少8米,4.用车辆运输时,氧气、乙炔不得同车运输,运输时应水平平放,瓶口朝向一边,并带好安全帽。5.高处作业时,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子系牢后往上或往下吊送,以免打伤下面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6.高于1.5米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使用或存放6个月的安全带,必须按规定做静荷试验。7.使用电动工器具时,应使用检验合格的电动工器具,电源线应由电气专业人员接线,并使用漏电保护器。8.在办理工作票开工手续时,工作负责人与工作许可人必须共赴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确已正确的执行。只有工作负责人通知后方可开工。9.在检修汽水管道需拆法兰时,应先拆远离身体侧的螺丝,再拆近身体侧的螺丝,让余留汽水从对面缝隙排出,以免余汽烫伤人。10.在进行酸、碱作业时,应戴好防护手套,戴护目眼镜。11.在氯气系统工作,要做好各项安全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完后,应用氨水检验各密封点确无渗漏。防止氯气中毒。12.进入生产现场,应熟悉周围周围环境,对所检查的设备参数,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了解的设备不要随意乱动,以防烫伤及损坏设备。13.现场有刺汽或者发生异音时,应向运行人员了解情况,待安全措施确已可靠实施后再进行工14.拒绝执行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工作。工作人员工作前禁止饮酒。身体状况不好不得从事工作15.在容器内工作,一定要有强力通风设施16.不在压力容器水位计、高压管道处长时间停留,工作时应站在侧面。控制障碍及以上事故的安全措施:目标:措施:不发生设备损坏及以上事故,设备停运事故控制在一次以内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的规定,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对本车间事故统计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专责人设备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维护检查力度,加强计划检修及大小修管理,提高检修质量及检修水平,使故障发生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限。认真抓好日常安全到位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必须落实责任人,从严从重考核。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落实班组长的安全到位标准,加强班组长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工作责任心,把班组“两会一活动”的质量和作业中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落实作为班组长安全到位考核的重要内容。2、坚持分级控制,分级把关的原则,抓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工作,逐级签定安全责任书,责任书要明确安全目标,安全责任,控制安全目标的措施,和检查考核奖罚的规定3、每个职工均要签定联系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三不伤害”保证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4、加强对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临时工上岗前必须按照《安全教育制度》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制定联系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三不伤害”保证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5、继续加大反违章力度,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除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进安全教育室进行学习外,还要给予各种形式的暴光6、严格贯彻落实安规、两票、危险因素控制卡,管理人员技术责任制,检修人员设备专责制的有关要求,对违反上述规定造成的不安全情况,采取责任追究制度,要重点抓好危卡执行过程中的现场考问工作,检查执行过程中的走过场现象。7、继续抓好安全持证上岗工作,凡新人员(包括临时用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都要经过安全教育和有关内容的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发证后才能上岗,已上岗者结合春检中的安全考试,进行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考试,完成复审注册工作8、加大故障考核力度,严格故障调查分析和报告制度,从严考核,真正作到“四不放过”对人员造成的不安全情况和严重违章作业加重考核。9、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严格对习惯性违章事件的力度,作好人员的劳动自我防护,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定期进行安全工器具的校验,实验工作,定期检查维护好客货梯等吊索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坠落事故。10、焊工在使用电焊时,应保证电焊机的外壳有良好的接地线,操作人员戴有绝缘良好的工作手套和绝缘鞋,电焊带有良好的绝缘保护层,以防漏电伤人。11、焊工在使用电焊,气割时应保证氧气瓶,乙炔气瓶保持规定的距离并处于正确位置,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减压阀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工作场所的周围和下部友人监护以防过往人员被焊渣烧烫伤12、认真落实执行工作监护人制度,防止检修电气设备时发生走错间隔,误碰误动设备的误操作事件的发生,及时对现场积油的清理和废油倾倒的管理,防止引起火灾

篇2:班组控制未遂异常不发生人身轻伤障碍措施

根据风场安全管理表明,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影响、管理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对某一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发生。分析事故的原因,人和设备因素的作用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和管理因素的作用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下面结合公司班组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从人、设备、环境、管理方面进行具体进行分析

1人的因素:

1.1技术水平差,不了解、不掌握设备规程,不自觉地违反规程。

1.2遵章守纪意识差,长时间养成的不良作业习惯不适应规程的约束,工作中习惯性地违反规程。

1.3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盲目地认为即使违反规程也不会造成事故。

1.4简单、零散的工作,嫌麻烦、图省事从而违反规程。

1.5赶工期,贪图“快”、“捷”,从而忽视安全,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规程。

1.6工作准备不充分,仓促作业而违反规程。

1.7班组长工作交待不清,人员配合不好,互保意识不强,凭想当然而违反规程。

1.8受身体、情绪影响,工作中精力不集中,不自觉地违反规程。

2设备的因素:

.2.1缺乏对设备的健康水平的整体把握,存在着撞大运的思想;

.2.2班组没有组织对异常进行讨论分析,对设备的异常不是很清楚,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2.3没有结合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进行新的异常讨论分析;

2.4所属设备和工具的检验、维修资料不健全;

2.5缺乏对作业使用的工器具进行定期安全检测。

3环境的因素:

3.1工作现场的噪音、高温、高湿度等因素,不利于现场作业,使人难以忍受;

3.2作业面空间过于窄小,照明亮度不够等因素,难以按规程进行正常作业;

3.3多班组交叉作业,现场工作秩序混乱,缺乏协调和统一指挥。

4管理的因素:?

4.1没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4.2在施工、生产等过程中违反或不执行国家、行业、企业所制定的标准、规章、制度,或所制定的标准、规章、制度低于国家、行业、企业的要求。

4.3不执行国家、行业、企业所制定的反事故措施,或没有结合实际落实到施工、生产等工作中去。

4.4设备已投入运行,但仍未制定运行、检修、维护等方面的规程、制度。

4.5未对新入厂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班组教育不到位,或对在岗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

4.6不按规定给生产人员配备必需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

.4.7对发现的作业性违章不制止、不考核,或对已知的装置性违章不予以安排整改。

.4.8班组长不能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公司的工作到位要求进行指挥。

4.9组织未经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人员参加电力生产工作。

4.10不能针对班组生产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5、解决未遂与异常的对策研究

5.1提高生产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意识。

在造成未遂与异常情况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员工本身所具备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水平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物质保证。因此,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是保证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5.2在班组正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开展“三星”培训计划,推动班组的全员培训工作。

5.3在班组内部设置兼职的培训员,负责班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5.4对班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技术评定,并设定为一星、二星、三星,只有当员工达到三星时,才具备培训员资格,可以对其他员工进行技能上的指导、帮助和提高。

5.5对班组中的兼职培训员(三星级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学习,争当三星级员工。

6、按照公司标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的缺陷是造成异常的客观原因,保证电力设备、包括工器具处于健康状态是控制异常发生的根本方法。

6..1建立设备健康管理档案

设备从安装、运行、检修、维护、到小修、大修、报废,犹如人体的生老病死遵循相同的规律。为每一台设备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设备异常情况的发生。

设备的健康档案应该将包括设备从安装开始的所有原始和变动信息,班组要按照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6.2制定设备更新改造标准。通过对电力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工作经验的总结,制定出公司各专业、各类别设备的更新改造标准。对于控制设备的异常管理而言,重点要体现一台设备(工器具)需要进行改造的标准,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就需要进行小修,一直到大修、更新。公司应该形成完整的设备更新改造标准化文件,作为更新改造管理工作的直接依据。

6.3实现设备健康动态管理。

在实现设备健康档案管理和设备更新改造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未来的数据中心(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健康的动态管理。

6.4用设备更新改造标准去衡量设备的健康状态,判断出应该进行更新改造的设备,将这些设备的信息提供给管理层,进入更新改造程序。对应该进行的设备改造工作及时实施,不要要等到非改造不可、非更新不行的时候采取行动。要将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常态化,从设备的健康状态上确保异常情况的不发生。

6.5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对出现异常,但未达到更新改造标准的设备情况,要找出异常出现的原因,及时消除设备运行缺陷,避免设备障碍的发生,实现电力生产对设备健康情况的可控、在控。

7.作业环境管理标准化

环境与设备、人员形成一个互相影响的复杂系统,在生产作业中,要消除环境对设备和人员的负面影响,避免未遂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7.1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作业现场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度要符合有关规定,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对环境要求,消除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负面影响。

7.2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标准化。

现场作业环境管理应遵照“目视化管理”的原则。目视化管理就是将现场的管理的方法、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用一目了然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不了解情况的人能够很清楚地知道现场的概况。

7.3责任者标识:对现场的所有物品都进行标识,以明确责任者。

7.4安全标识:对需要进行安全警示的物品做好表示。

7.5检测仪器标识:对检测仪器进行标识,以了解仪器的精度,校正期等。

7.6设备运行标识: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标识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尤其要对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标识,为设备缺陷的分析做好基础工作。

8、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8.1建立未遂事件报告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如何收集那些不易被别人发现的未遂事件,收集不到这些信息,就谈不上改进不足和预防的问题。

8.2鼓励工作人员将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但不为人所知的未遂事件进行报告,可以不注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真实的单位、姓名。对收集到的事件材料归纳总结出的结论进行反馈,改进相关工作,以利于更好地保证安全。

8.3班组应定期收集这些未遂事件,并逐一分析处理。

8.4将未遂事件制度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对认真实施这一方法的员工进行奖励,提高开展这项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9.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

危险点分析是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安全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预防未遂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9.1坚持开展危险点分析制度。思想上要重视,措施上要得力,常抓不懈,危险点分析力度才能得到全面切实地执行,避免图形式,走过场的情况发生。

9.2加强理论、规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对理论、规程制度的学习,并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规程制度为指南指导分析的开展,提高分析水平,通过分析的开展加深对所学规程的理解,以学促干,以干带学。

9.3危险点分析实行一项作业一分析。对照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危险点和危险源必须具体明确,措施不空洞,不空泛,可操作性强。分析应全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9.4熟悉现场、方式和操作过程。为了能够准确地预见和判断危险点,使预控措施正确有效,作业人员从接受任务之时起,就必须对所涉及的设备方式,工作内容和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经常性地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提高一线职工操作的正确性和事故状态下的快速应变能力。

9.5收集反面素材,吸取事故教训。对事故通报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讨论,举一反三,提高对各类潜在危险点、危险源的认知能力。

10.建立班组安全互保机制

10.1互保形式是班组成员以两人(及两人以上)为单元相互之间互保,班长、班组安全员与全班成员联保。

10.2互保对象之间要互查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安全思想是否牢固,安全工器具是否可靠,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的完善和使用情况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10.3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下达生产任务时,要做到明确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作业小组和工作责任人和明确工艺和质量要求,在安全互保活动中负有领导责任,班组成员在活动中负有互相检查、互相监督的责任。

10.4对在互保周期内未发生不安全情况的员工,采取适当方式的激励方式。

11作业过程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作业管理就是将某一项具体作业任务,围绕作业项目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要,以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反事故措施、设备检修工艺导则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为依据,通过危险点分析,以作业过程的组织、技术、安全管理为中心,制定相应的安全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在作业过程中加以执行。

开展标准化作业,要对生产班组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制定出作业标准,把作业的过程落实到文字上,彻底改变过去“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工作方式。完善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每个职工在每个岗位、每项活动、每道工序中都有章可循,每个班组要形成一套生产作业标准手册,作为工作的行为依据。

班组的生产安全问题贯穿于生产作业的每一个环节,要解决未遂和异常问题,就必须针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电力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电力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生产与安全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生产作业,就存在安全控制的问题。要实现对班组未遂和异常的全过程控制,就需要在生产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将危险点控制、安全互保机制纳入作业管理进行当中,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兼顾生产作业质量与安全的作业指导书。

11.1作业指导书编制的原则

11.1.1体现对现场作业管理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对设备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反措和人员行为的要求等内容。

11.1.2作业指导书是一切作业工作开展的前提,必须在作业前编写,要量化、细化、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内容。

11.1.3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1.1.4要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名齐全。

11.1.5一项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11.1.6对于常规作业,作业指导书是刚性的,作业指导书的变更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新增作业应提前编制作业指导书。

11.1.7作业指导书应结合实际有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将过去的经验型工作固化成为文字,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11.1.8每份作业指导书都应编制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11.2作业指导书的执行

11.2.1作业指导书在执行前要组织人员专题学习,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执行中应严格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执行,逐项打钩、签名,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11.2.2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指导书内容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作业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指导书,履行审批手续并做好记录后,按照修改后的指导书继续工作。

11.2.3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缺陷或异常,应立即汇报工作负责人,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处理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项工作。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指导书内。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现场作业管理水平是班组管理水平的最根本体现。开展标准化现场作业管理,是将现场作业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粗放型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

对生产班组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制定出作业标准,把作业的过程落实到文字上,彻底改变过去“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工作方式。完善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每个职工在每个岗位、每项活动、每道工序中都有章可循,每个班组要形成一套生产作业标准手册,作为工作的行为依据。

作业指导书的使用和管理,要遵循PDCA的管理原则,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步骤实现由闭环管理到在提高的过程,使现场作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班组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细胞,班组未遂与异常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班组安全生产处于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场生产的顺畅运行,保证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害。

法库风电场运行专业

2015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