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某隧道管理所各种作业安全管理

某隧道管理所各种作业安全管理

2024-07-18 阅读 8120

该项管理的目的是规范各项设备操作、巡检、检修规程要求,确保作业人员人身、设备的安全。适用范围为隧道管理所巡检维护班。一、路面、野外、高空作业1.作业前应对所有上路巡检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2.作业前还需与监控进行沟通,以关闭施工路段车道控制器并制定详细的现场作业方案;3.作业时,利用交通锥对作业隧道相关车道进行全封闭,并在离洞口200米处开始摆设立标示牌,洞内交通锥则按10米间隔进行摆放。作业人员进入隧道作业时需穿反光背心,高空作业人员配带安全帽;4.隧道内设备检修时原则上3人同时进行,1人操作1人监护及配合,1人密切留意路面状况(如有无车辆驶入作业车道或路面交通锥有无散乱等),检修人员按电业规程进行操作,巡检时应从隧道的逆向开始进行;5.文明施工,作业完成时,清点完现场后收回交通锥并通知监控人员对路段车道控制器等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6.野外作业(隧道高位水池巡检)时,因原来没有设计有路至高位消防水池,所以春、夏季节时巡检人员(至少2人)应注意相关的人身安全(摔跤、蛇虫等);7.高空作业时检修人员应全部配带安全帽、工作斗上人员还必须配带安全带等防护用具,作好安全措施;8.高空作业车吊臂、工作斗下方严禁站人。二、电气设备安全操作1.电气倒闸安全操作;①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②工作监护制度;作业时,监护人应向操作人员交代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值班员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应向工作负责人提出改正意见,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上级;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③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须通过工作许可人。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值班员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周密的检查,待全体人员撤出工作地点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终结时间,经双方签名后,工作票方告终结,已结束的工作票,保存三个月。2.电气设备检修①停电A、将检修设备停电进,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断开,且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禁止只经断路器或自动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断开本回路的隔离开关或刀开关;B、为防止有反送电的可能,应将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从高、低压两侧断开;C、断开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能源。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必须锁住。②验电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各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专用验电器;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不得作为设备无电压的根据。但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该设备上工作;③装设接地线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不得小于25mm2。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每组接地线应有编号,并存放在固定点,存放位置亦有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④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部分停电的工作,安全距离小于(10KV/0.35米、35KV/0.6米)规定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时遮栏,临时遮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10KV/0.7米、35KV/1.0米)规定数值;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边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室外地面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之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标示牌必须朝向围栏里面;在工作地点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3.手持电动工具及电气仪表的使用与管理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冲击电钻、电焊机、抽油泵等工具。仪表则包括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表等;为了安全生产,避免和减少对操作者的伤害,工具的安全性能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要求。①辨认名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②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变形或松动;③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失灵、是否破损、是否牢固、接线有无松动;④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⑤I类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体应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截面积0.75~1.5mm2以上的多股软铜线,且保护零线(地线)最好与相线、工作零线在同护套内;⑥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合绝缘用具,并根据用电特征安装漏电保护器或采取电气隔离及其它安全措施;⑦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I类设备不低于2兆欧、II类设备不低于7兆欧;⑧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各种电气仪表;⑨II类和III类手持电动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指标;⑩用毕及时切断电源,并妥善保管;4.带电作业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带电作业是指采用绝缘操作杆等操作方法在带电设备上进行的工作,带电作业应在天气良好条件下进行。雷雨时,应停止工作。带电作业的工作负责人应经上级领导批准,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带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安全注意事项:a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工作,并要指定专人监护;b工作人员应穿长袖衣服,扣紧袖口,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带好防护手套安全帽。严禁穿汗衫背心或短裤进行带电作业;c线路上带电工作,应在天气良好的条件进行。雷雨时,应停止工作;d应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e高低压杆装设时应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若不符合,要采取防止误碰高压线的措施;f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火线,后断开地线,搭接时次序相反。接火线时,要将线头试搭后再缠接好,并注意切不可使人同时接触二根导线而造成触电。5.安全用具检验与存放①日常检查使用安全用具前应检查表面是否清洁,有无裂纹、划痕、毛刺、孔洞、断裂等外伤。②定期检验定期检验除包括日常检查内容外,还要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和泄露电流试验,检查内容、试验标准、试验周期可参照下表:安全用具的检查和试验标准名称电压试验标准试验周期检查内容耐压试验电压KV耐压持续时间min泄露电流mA绝缘杆和绝缘夹钳35及以下线电压的3倍但不低于405一年机械强度,瓷瓶有无裂纹,油漆表面有无损坏。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检查时擦净表面。绝缘手套各种电压8~1219~126个月每次使用前检查,三个月擦一次。绝缘靴各种电压15~201~27.5~106个月每次使用前检查,户外用的,用后除污;户内用的,3个月擦一次。绝缘鞋1及以下3.5126个月每次使用前检查,户外用的,用后除污;户内用的,3个月擦一次。高压验电器35及以下20~2516个月有无裂纹,指示元件是否失灵,每次使用前应检验是否良好。10及以下4056个月对新安全用具,应取表中较大的数值,使用中的安全用具,可取表中较小的数值。③安全用具的存放●安全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绝缘拉杆应悬挂或架放在支架上,不应与墙接触;●绝缘手套应存放在密闭的橱内,并其他工具仪表分别存放;●绝缘靴应放在橱内,不应与雨鞋混合使用;●绝缘垫应经常保持清洁、无损伤;●高压验电笔应存放在防潮、干燥的地方;●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不许当其他工具使用。6.变电站设备日常巡检界面①巡检时,巡检人员身体各部份都要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②禁止用手触摸带电设备的绝缘部分;③变电站室的门窗或纱窗要关严,防止小动物进入;④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巡检人员要立即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迈小步以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如发现接地故障点,则要与之保持安全距离:室内不小于4米,室外不小于8米;⑤雷雨天气需要巡检室外高压设备时,要穿绝缘靴,并远离避雷装置(不小于5米)。7.相关后勤保障界面①变电站柴油机室充加柴油时应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确保安全第一;②车上卸油桶时应注意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在地上放置废旧车胎以保护油桶及路面不受损坏;③文明施工,柴油充加完毕后应对现场进行保洁。

篇2: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隧道自身的结构特点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现实,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二次事故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交通安全管制,消防火灾扑救、二次事故预防等方面探索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有所裨益。

在*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随着gg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一问题已明显的摆在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枢纽,笔者认为,隧道安全管理,重点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发生,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保障过往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隧道大多位处山脉纵横、丘陵沟壑的区域,高速公路相对平坦的特点决定了多数隧道较长距离的空间近似封闭。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高速公路交通量、车型、车载可燃物等因素决定了高速公路隧道发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可以说,高速公路隧道越长,交通量越多,隧道内发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一、隧道火灾概率及特点

据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显示,隧道火灾发生的概率是10次(亿车*km)~17次(亿车*km)。由于较长隧道近似封闭空间,火灾发生较之于正常界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车辆事故,汽车相撞等引起火灾后,除本身携带一定数量的燃油外,有时还运载相当数量的可燃品、化学品、危险品,火势蔓延快,很难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纵深距离窄长,发生火灾时,隧道内大量车辆难以疏散,极易造成堵塞,火势顺着车辆蔓延,扩大损失。

3.浓烟高温,扑救因难。发生火灾后,烟雾迅速向四周扩散,虽有通风设备,也难以及时排出烟雾。当隧道内因车辆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时,油料燃烧,温度很高,往往使灭火人员无法靠近,以致延长灭火时间,加之出口少,环境恶劣受空间限制,通信联络因难。隧道大多远离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灭火条件有限。双向交通隧道、特长隧道内容易产生灭火救援路线与疏散路线、烟气流动路线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径有限,火灾扑救难度极大。

4.供电中断,疏散因难,着火后,可能损毁供电系统,造成供电停止,会给扑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因难。隧道内通道狭长、照明条件差,着火后能见度低,人员难以及时疏散,易引起人员惊慌,从而造成更大的惨祸。

5.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闭环境,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浓烟迅速积聚,不易排出。这不仅严重危险被因人员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队员也难以及时施救。

6.起火点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衬层内含有水分,当火灾发生时,衬层中的水变成蒸汽,在衬层内快速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国外隧道衬层火灾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10~15分钟内混凝土衬层就会发生爆裂、崩落。

因此,隧道火灾可能只造成一辆车的损失,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隧道倒塌、交通中断的重、特大恶性火灾。

二、隧道交通事故及其特点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视隧道交通状况、车流量、设计时速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根据国内外隧道内交通事故成因统计表明,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如下方面原因:

1.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据广东汕(头)梅(州)高速公路一则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超过60%是因驾驶员超速行驶引发交通事故。

2.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占绝大部分。据广东汕(头)梅(州)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其中3宗是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

3.高速公路过往通行车辆抛、洒物,导致隧道内通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此外,隧道交通事故还因隧道交通状况、车流量、设计时速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

三、二次事故引发隧道安全

综合国内各高速公路多宗二次交通事故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路面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及时撤离现场且未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后方来车车速过快,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发二次交通事故。二次交通事故危害性很大,事故现场范围广,涉及车辆、人员多且容易发生重大交通堵塞,经济损失大,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当车流量大或处于交通高峰期隧道内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疏散通道有限,加之驾驶员对烟火及事故现场的恐惧,更容易出现慌不择路而造成交通堵塞或新的交通事故。可以说,隧道越长,车辆疏散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极容易发生二次灾害。

四、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门要加强互动、齐抓共管,提高事故快速反应的速度,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预测的时效性,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加强预防,才能有效维护高速公路安全通行的“心脏”,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谋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1.充分认识隧道安全生产的严峻性,要完善隧道安全设施建设。安全生产,人命关天。隧道安全直接涉及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兴衰成败,隧道养护、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保护好隧道安全是保护高速公路“心脏”的意识。要把抓好安全生产,尤其是隧道的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政治任务,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要确保隧道管理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有效到位。

(1)加强隧道警示标志、标牌的建设。行驶高速公路的驾驶员一般都是通过标志、标牌获取前方路面状况信息,保证行驶的安全。因此,高速公路管理者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尤其是隧道路段的标志、标牌、标线规范,优化。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良的安全行车通行环境。尤其是隧道内的反光立柱、轮廓标、瓷砖等,要定时进行清洁,保证标志标牌的清晰度,使反光设施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此外,对于隧道内被损坏的设施,管理部门及时安排修缮,保证隧道内标志标牌设施完好。

(2)加强隧道信息化、数据化硬件的建设,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的通行能力。目前,国内许多高速公路在隧道管理中都拥有实时图像监控和信息诱导系统,基本实现隧道区域无盲区监控。但是,对隧道通行车辆的通行速度,排气污染车辆等情形还没有明确的约束。笔者认为,改进隧道通行环境,更应该优化隧道内车辆的安全行驶,优化车辆行驶速度,管控进入隧道的车流量。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缩短由于交通事故(包括车辆故障)所引起的延误。

(3)维护保养好隧道及机电设备设施。有效维持、保障甚至延长隧道、设备正常使用寿命,是高速公路隧道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预防和减少因为缺乏日常养护或护养不当而产生的高速公路病害,设备故障,是确保通行高速公路车辆畅通的基本所在。因此,日常工作中,隧道管理部门要定期保养,预防隧道病害、避免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影响日常工作,使隧道硬件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的优化有限的隧道养护预算并节约养护成本。

2.隧道火灾处置的战术要点,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1)隧道发生火灾时,隧道管理部门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同步实施。积极疏散,抢救被困人员,隔离或封洞灭火,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2)火情侦察。率先抵达现场的人员,要查明火势发展情况及其危害程度,调查起火燃烧的物质、性质,起火部位,是车辆起火还是货物或油箱燃烧,有无爆炸可能。

(3)灭火措施。查明灭火路线方向和堵截阵地后,扑救人员要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扑救。

1)直接灭火法。当隧道内失事汽车火势较小或处于阴燃状态,且隧道内无爆炸,倒塌危险时,灭火人员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照明、通信联络等各项准备工作后,携带灭火器材深入隧道内灭火。

2)转移处置法。当失事车辆位于隧道深处,灭火救援行动无法开展,且有爆炸、倒塌危险时,要采用机车、拖车等将正在燃烧或泄漏的车辆牵引出洞,置于安全地带而后采取灭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窒息法。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内部人员已全部撤出,且无法采取进洞或牵引至洞外灭火时,即可采取封堵隧道进出口及其它相关孔洞,断绝空气,窒息灭火。

(4)火场排烟

1)利用隧道内的固定排烟设施排烟。

2)利用公安消防队的排烟装备排烟。

3)利用喷雾水枪排烟。

(5)积极抢救人员

1)抢救的途径是隧道右侧的人行道。

2)抢救的重点是已经中毒或受伤的人员,对其他人员,应引导疏散到紧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点。

3)如果是载客车辆,要立即打开车门疏散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打碎玻璃,从窗口疏散。

4)隧道倒塌,有人员被因,可选择距被困人员最近,构筑物较为薄弱的部位,打洞或破拆救人;如果隧道倒塌严重,一时难以打通,应设法先向隧道输送空气。

3.利用软硬件设施,加强隧道路段突发事件的交通管理制工作,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1)“隧道事故无小事”,隧道路段发生的事故都可能是重大的、恶性的事故。因此,隧道管理部门要经常加强对隧道路段突发事件防患。做到“隧道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发生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时,要根据事件的情况、事故特性,有关责任单位要正确履行好自身职责,各施其职,各行其政,及时抵达现场或采取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的措施,率先抵赴现场的人员,要及时将事故的性质、时间等及时通知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达到有效管制,确保过往车辆接事故性质、地点、状况的有效指令。

(3)为避免二次事故,交通管理有关责任单位还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摆放好符合警示标志、标牌,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行。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要将现场人员引导护送,向安全区(安全通道)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

4.建立隧道管理数据库,提升隧道管理规范化水平

在日常管理中,隧道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翔实记录发生在隧道路段的各类事件、事故,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隧道管理信息数据,将发生在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重大、有代表性的各类事件进行归类,汇编成易于一般工作人员理解的工作手册或操作规程,指导实际工作。同时不断更新数据的数量和可靠性。或者可以将数据纳入计算机及其他隧道管理系统,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总结、推广。

平时,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学习隧道区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设想隧道区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订预防措施,分析一般事故现场的容易忽视的细节,熟练掌握处理事故的要领,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建立起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隧道群联动应急预案。

隧道不同于一般的地面建筑,隧道地形复杂,结构封闭,交通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通行的设计、施工受到隧道其他专业的影响和制约,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对现有的隧道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我国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还不是很系统,人力物力投入不中是很充裕,部门之间的合作及国际间的合作机制尚需加强和完善。因此,在国家、行业隧道工程、建设、管理尚没有完备的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一部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专项工程建设、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对于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篇3:隧道洞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定

为严格执行《兰渝铁路建设管理相关规定》,确保洞内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确促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特制定隧道洞内作业以下安全制度:一、所以进洞人员必须到进洞牌前按实名翻牌。二、做好进洞的防护工作,如安全帽,雨鞋等,经安全员检查防护用品按规定佩戴齐全后方可进洞。三、经瓦斯检查员同意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四、进入章子面前必须经排险员同意方可施工作业,进入二衬台车前必须经班长同意,五、隧道洞内作业实行“三员带班制定”。各隧道施工点必须配置领工员(班、组长)、安全员、质检员,现场组织、监控隧道施工生产。六、洞内用电必须使用安全电压,所有电线保证绝缘良好,不漏电、移动配电箱按规定配置并竖起,严禁配电箱倒地。照明灯泡用防爆型,灯头带护罩。出现用电故障由专业电工维修。七、瓦斯隧道施工应坚持“先测后进、随时检测”的原则,按瓦斯隧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配置通风、供电及机械设备,瓦斯工区爆破必须使用煤矿施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八、隧道内施工设备应靠边停放,远离爆破点,应灯光明亮,停放点前后应设红色警示灯。九、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1.布置、连接雷管线和非爆破作业人员,禁止接触火工品装填炸药,必须具有爆破作业上岗证的爆破工负责。2.坚持“三人联锁”的原则,每次起爆前,要作最后一次检查要按预定信号发出警报,确定人、机撤至距离后方可起爆。爆破后,由值班爆破员进洞检查,有无哑炮、危石等情况,待排除险情确定安全后,方可通知人员、机械进洞作业。安全员必须坚持最先进洞最后出洞的制度。3.领、用炸药坚持日领日用的制度,洞口临时存放雷管、炸药,不允许超过当天用量。七、严格执行隧道施工步长关系的相关规定。1.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不超过90m,Ⅳ级围岩不超过50m,Ⅴ级及以上围岩不超过40m。2.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Ⅰ、Ⅱ级围岩不超过200m,Ⅲ级围岩不超过120m,Ⅳ级围岩不超过90m。八、必须执行围岩监控量测管理相关规定1.成立现场量测小组,配备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人员要相对稳定。2.做好洞内外观察记录工作,现场量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及监理,及时研究处理方案,同时将有关情况上报有关领导。3.每周二将上周二至本周一的量测资料报送路建各分部安质部。九、采取综合防尘防毒措施,定期检查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洞内在施工作业时,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十、隧道洞内作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是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主管领导、专职安全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为了施工,施工必须保证安全,以上规定,必须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