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2024-07-15 阅读 4962

一、概况

根据煤层鉴定报告,我矿所开采的17#煤层属于不易自然煤层,为了我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特制定以下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二、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一)煤的自燃预测分析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从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方面分析,设计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做到少切割煤体,尽量减少浮煤与空气接触时间,以防患于未然。

从通风方面,设计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简单,通风断面合理,使矿井阻力降低,减少漏风,易于调节风量,使得在发生火灾时便于控制风流,隔绝火区。

(二)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1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

装有主皮带的斜井设计采用粗料石砌碹支护,碹体与煤层间用片石填充严密。

○2运输和回风下山间留设30m的保护煤柱,留设煤柱充足,保护开采,减少漏风。

○3运输与回风下山之间尽量少贯通,如需贯通,使用后采用永久性密闭。

○4矿井在首产投产区,10#煤层厚度为1.8m,设计采用走向长壁机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回收率设计为95%,丢煤少,推进方式为后退式,漏风少,有效地地减少了煤的氧化。

从周边邻近矿井开采情况看,采用本方法在设计的服务期限内没有发生自燃现象。

○5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尽快封闭采空区,进行永久性密闭,并确保闭墙质量。

(三)通风方面的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机械抽出式。设计中留设充足的煤柱,减少通风系统的漏风。通风构筑物风门、风桥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制作,达到减少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的目的。

(四)监测方面的措施

充分利用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监测一氧化碳、温度的变化情况,在可能发生自然的地点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掌握巷道内气体变化,以掌握各种可靠的数据。

三、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设计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1)变电所、水泵房均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2)变电所和水泵房在两个出口通道内装设向外开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3)变电所内变压器与配电室之间设置防火棚栏两用门。

(4)在变电所和水泵房配备消防器材。

(5)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口,选择永久性密闭点,并配备密闭所需材料。

(6)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机头附近20m范围内采用金属支架支护。

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中央变电所10KV高压配电设备选用PJGI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660V低压配电设备选用BKD20型和KBZ型矿用隔爆馈电开关。变压器选用KBSG矿用干式变压器,其余选择了QBZ隔爆型真空开关。井下照明电源选择,工作面照明选择BZ*-4.0型照明信号综合装置,照明灯具选择BZ*-4.0型照明信号综合装置矿用隔爆灯。所选设备符合规定。

中央变电所双回路供电。井下供配电电压等级为10/0.66/0.127KV。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井底车场、工作面顺槽、巷道交岔点、运输下山等设固定照明。

3、井下电缆的选择、敷设及连接

井下电缆沿副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电缆选用阻燃型交联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型号为MYJV32-8.7/10KV下井电缆为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另一回路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非固定敷设的低压电缆,均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井下660V用电设备的电缆选用MYP型阻燃橡套电缆,照明选用MYQ型阻燃橡套软电缆。井下全部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缆。

井下电力电缆需要连接的地方均采用隔爆接线盒连接。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隔爆接线盒。

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主水泵房主副水仓中均设主接地级。主接地极为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的耐腐蚀钢板。变电所、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及各配电点等处均设局部接地板。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2的扁钢。接地网上任一点所测得的接地电阻均不超过2Ω。

中央变电所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井下控制动力变压器的高压开关柜设有短路、过负荷、接地欠压释放等保护。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均不超过1Ω。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2的铜线。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可兼作他用。

低压侧选用BKD型和KBZ矿用隔爆馈电开关,该开关具有欠压、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井下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均选用QBZ型隔爆真空电磁起动器,该控制设备设有短路、过负荷、缺相、漏电闭锁等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

为防止地面雷电波侵入井下,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设备机架及各种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线等,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做不小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要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性能遭破坏的,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四、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设施

1、防止地面照明引发井下火灾的措施

(1)坑木场、矸石山、炉灰场设计与进风口距离大于80m,不会对井下生产造成威胁。

(2)井口房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3)地面设消防材料库建筑面积40㎡,并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并有轨道直达主井井口。

2、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

(1)由地面直接入井设备、各种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做不少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2)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装设有熔断器和防雷装置。

五、井下防火构筑物

1、在井下设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按《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储存了灭火器材和工具。

2、中央变电所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防火门安装要求防火门外5m内的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门框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混凝土砌筑并用M10砂浆充填,断面采用半园拱,门框预埋电缆管时注入沥青将管内缝隙封闭。

六、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与静压洒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并且地面水池可以满足常备200m3消防水量。

七、井上下消防材料附表现说明。

篇2: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1)本矿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监测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和总回风巷安装一氧化碳及温度传感器,做到心中有数,实时监测。

2)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几率。如加强巷道维修,加强对废旧巷道的处理,及时充填,煤巷渣,及时处理高温等。

4、发生火灾时的行动原则及安全技术措施: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在现场的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3)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4)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准随意关闭局扇,防止因瓦斯积聚而导致爆炸事故。

5)对一般的油类火灾,可用沙子或岩粉直接掩盖火源,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绝,使火熄灭。

6)对自燃火灾处于初始阶段,涉及范围不大,火区及途中无瓦斯,无煤尘爆炸危险,人员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可以将已预发热或燃烧的煤炭及其它火源挖出,清除运出井外。

7)对其它初始的外因火灾可以采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进行灭火。

8)不能直接灭火时,应采用封闭火区的办法进行灭火。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在抢救和灭火过程中指定专人检查瓦斯,co、煤尘氧气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在有瓦斯爆炸危险时一般采用进、回侧同时封闭法,在统一指挥下同时封闭进、回风防火墙上的通风口。

9)用水灭火安全注意事项:

(1)水是导电的物质,不能用水来扑灭带电的电器设备的火灾。

(2)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来扑灭油类水灾。

(3)扑灭猛烈火灾时,不得将水直接射入火源中心、只能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喷射。

(4)必须有充足的水量,若水量不足,在高温下水分解成氢气和co,有混合气体爆炸危险。

篇3: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煤层鉴定报告,我矿所开采的17#煤层属于不易自然煤层,为了我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特制定以下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二、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一)煤的自燃预测分析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从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方面分析,设计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做到少切割煤体,尽量减少浮煤与空气接触时间,以防患于未然。

从通风方面,设计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简单,通风断面合理,使矿井阻力降低,减少漏风,易于调节风量,使得在发生火灾时便于控制风流,隔绝火区。

(二)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1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

装有主皮带的斜井设计采用粗料石砌碹支护,碹体与煤层间用片石填充严密。

○2运输和回风下山间留设30m的保护煤柱,留设煤柱充足,保护开采,减少漏风。

○3运输与回风下山之间尽量少贯通,如需贯通,使用后采用永久性密闭。

○4矿井在首产投产区,10#煤层厚度为1.8m,设计采用走向长壁机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回收率设计为95%,丢煤少,推进方式为后退式,漏风少,有效地地减少了煤的氧化。

从周边邻近矿井开采情况看,采用本方法在设计的服务期限内没有发生自燃现象。

○5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尽快封闭采空区,进行永久性密闭,并确保闭墙质量。

(三)通风方面的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机械抽出式。设计中留设充足的煤柱,减少通风系统的漏风。通风构筑物风门、风桥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制作,达到减少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的目的。

(四)监测方面的措施

充分利用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监测一氧化碳、温度的变化情况,在可能发生自然的地点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掌握巷道内气体变化,以掌握各种可靠的数据。

三、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设计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1)变电所、水泵房均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2)变电所和水泵房在两个出口通道内装设向外开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3)变电所内变压器与配电室之间设置防火棚栏两用门。

(4)在变电所和水泵房配备消防器材。

(5)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口,选择永久性密闭点,并配备密闭所需材料。

(6)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机头附近20m范围内采用金属支架支护。

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中央变电所10kv高压配电设备选用pjgi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660v低压配电设备选用bkd20型和kbz型矿用隔爆馈电开关。变压器选用kbsg矿用干式变压器,其余选择了qbz隔爆型真空开关。井下照明电源选择,工作面照明选择bz*-4.0型照明信号综合装置,照明灯具选择bz*-4.0型照明信号综合装置矿用隔爆灯。所选设备符合规定。

中央变电所双回路供电。井下供配电电压等级为10/0.66/0.127kv。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井底车场、工作面顺槽、巷道交岔点、运输下山等设固定照明。

3、井下电缆的选择、敷设及连接

井下电缆沿副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电缆选用阻燃型交联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型号为myjv32-8.7/10kv下井电缆为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另一回路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非固定敷设的低压电缆,均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井下660v用电设备的电缆选用myp型阻燃橡套电缆,照明选用myq型阻燃橡套软电缆。井下全部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缆。

井下电力电缆需要连接的地方均采用隔爆接线盒连接。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隔爆接线盒。

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主水泵房主副水仓中均设主接地级。主接地极为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的耐腐蚀钢板。变电所、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及各配电点等处均设局部接地板。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2的扁钢。接地网上任一点所测得的接地电阻均不超过2ω。

中央变电所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井下控制动力变压器的高压开关柜设有短路、过负荷、接地欠压释放等保护。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均不超过1ω。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2的铜线。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可兼作他用。

低压侧选用bkd型和kbz矿用隔爆馈电开关,该开关具有欠压、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井下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均选用qbz型隔爆真空电磁起动器,该控制设备设有短路、过负荷、缺相、漏电闭锁等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

为防止地面雷电波侵入井下,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设备机架及各种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线等,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做不小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要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性能遭破坏的,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四、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设施

1、防止地面照明引发井下火灾的措施

(1)坑木场、矸石山、炉灰场设计与进风口距离大于80m,不会对井下生产造成威胁。

(2)井口房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3)地面设消防材料库建筑面积40㎡,并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并有轨道直达主井井口。

2、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

(1)由地面直接入井设备、各种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做不少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2)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装设有熔断器和防雷装置。

五、井下防火构筑物

1、在井下设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按《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储存了灭火器材和工具。

2、中央变电所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防火门安装要求防火门外5m内的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门框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混凝土砌筑并用m10砂浆充填,断面采用半园拱,门框预埋电缆管时注入沥青将管内缝隙封闭。

六、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与静压洒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并且地面水池可以满足常备200m3消防水量。

七、井上下消防材料附表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