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氯气应急处理指南

氯气应急处理指南

2024-07-15 阅读 3208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一、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分子量:70.9

熔点(℃):-101

沸点(℃):-34.5

相对密度(水=1):1.47(液氯)

饱和蒸气压(kPa):506.62(10.3℃)

相对密度(空气=1):2.48

临界温度(℃):144

临界压力(MPa):7.71

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二、中毒急救

1.毒理学

急性毒性:LC50:293ppm/m3,1小时(大鼠吸入)

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较盐酸强,是有活力的原浆毒。次氯酸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它可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浆蛋白质反应,引起组织炎性水肿、充血甚至坏死。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浆液渗透到肺间质与肺泡,形成肺水肿。此外,氯也能直接吸收而引起毒作用,如高浓度氯吸入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或喉头痉挛而出现猝死。氯气主要作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也可作用于肺泡引起肺水肿。

氯中毒死亡的病理改变。数分钟内猝死的病例可见气管、支气管粘膜干枯,呈白色毛玻璃状,肺脏缩小、干枯或呈黄褐色。显微镜下检查见凝固性坏死、肺泡出血、肺水肿,心脏扩大。数小时至3天死亡的病例可见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小支气管可被坏死脱落的粘膜堵塞。粘膜下组织水肿、充血、点片状充血。肺脏扩大、重量增加,可见肺水肿伴肺不张、肺气肿、肺出血,并有嗜酸性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充血或血栓形成。这种变化最终导致通气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由于肺泡血流不能充分氧合,肺静、动脉分流,产生低氧血症,致使心脑、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与空气中氯浓度有关,其剂量和效应的关系见表2。

表2?氯气的剂量-效应关系

氯气浓度

效应

0.2~3.5ppm

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1~3ppm

轻微的粘膜刺激,可忍受1小时

5~15ppm

中度上呼吸道刺激

30ppm

立即产生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

40~60ppm

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430ppm

30分钟以上死亡

1000ppm

数分钟内死亡

?2.中毒症状

皮肤损伤:接触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急性皮炎及灼伤,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可引起暴露部位皮肤烧灼、发痒,发生痤疮样皮疹或疱疹。

眼部损伤:氯气可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等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时,造成角膜损伤。

急性中毒主要是根据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一般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1)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罗音,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咳少量痰、胸闷等。两肺有干什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性罗音。肺部*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叶较明显。经休息和治疗,症状可于1~2天内消失。

(3)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肺泡性肺水肿。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胸闷、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咳痰,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痰巾带血,伴有头痛、乏力及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或两肺弥漫性哮鸣音。上述症状经休息和治疗2~10天后会逐渐减轻而消退。

(4)重度中毒:在临床表现或胸部*线表现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重度中毒:

①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氯气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肺水肿,可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湿性罗音;喉头、支气管痉挛或水肿造成严重窒息;休克及中度、深度昏迷;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或心跳骤停所致猝死;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②胸部*线表现:主要早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有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与密度不一,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蝴蝶翼状。重度氯中毒后,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后者是由于盐酸腐蚀形成瘢痕所致,难以恢复,并可发展为肺气肿。

3.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

①合理氧疗:使动脉氧分压维持在8~10kPa,O2sat>90%。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时,给予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疗法。呼气末压力不宜超过0.49kPa(5cmH2O),还须注意对心肺的不利影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是早期(吸入后即用)、足量(每天用地塞米松10~80mg)和短程,以防治肺水肿。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药物雾化吸入,如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等气雾剂,β2*如特布他林等。必要时可以进行气管切开术。

④去泡沫剂:肺水肿时可用二甲基硅油气雾剂0.5~1瓶,咳泡沫痰者用1~3瓶。酒精作为去泡沫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可能会加重粘膜刺激。

⑤控制液体入量:早期应适当拧制进液量,慎用利尿剂,一般不用脱水剂。

三、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巾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篇2:制钠事业部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应急演练计划范例

一、演练目的

1、验证制钠一厂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找出应急救援预案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

2、验证应急救援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检查并提高应急救援的启动能力。

3、检查所有应急队伍及应急人员是否已经熟悉并履行了职责,及应急队伍和应急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能力,验证建立的报警、通信联络渠道是否畅通。

4、验证应急救援及抢险器材、装备的适用性。

5、验证制钠一厂与乌达区政府及乌达工业园区的应急配合,联动方式及效果。

二、演练时间

7月24日9:50时

三、地点

制钠一厂

四、演练场景设置

1、制钠一厂液氯储槽区选4#计量罐为事故液氯计量槽(在安全阀安全装位置做一短节进行模拟),事故槽上有一管道和法兰出现大量氯气泄露(用氮气压缩空气替代氯气)。泄漏部位是管道上有一条状裂纹、一圆形漏点和法兰垫破损。

2、依据当时风向确定一名岗位员工氯气轻度中毒。

3、运行控制队一名队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氯气中毒。

4、氯气扩散影响到周围的天大、日盛、兴达和兰亚,并且向继续向周围扩散。

五、演练过程

1、最早发现者(氯泵巡检工)应立即向当班生产主管报警,当班生产主管组织液氯当班人员进行事故初期控制。(现场第一次处理时,氯泵主操和操作工按规程模拟进行倒槽操作)

2、当班生产主管在处置过程中,判断事故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辨明风向,通过岗位喊话报警系统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调度令,详细通告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定于厂区大门),并由水泵工模拟开启事故处理系统。

与此同时,以当班生产主管、液氯主操、液氯操作工、电解当班主操作为抢险人员,配带空气呼吸器进入事故发生地进行处理。(第二次现场用木楔子将圆形漏点楔住,用管箍将带状裂纹卡住,但法兰垫破损无法处理)

3、当班整流主操接到应急预案启动的命令后,负责利用手机或岗位固定电话向应急指挥部成员(事业部经理、副经理、本厂厂长)报告,厂长向生技部长、安全部长、综管部长和本厂各救援队队长通告。指挥部成员接到报告后,向各自负责的部室相关人员通告,救援队成员由各队长通告,队员间有责任在第一时间相互通告,并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安全管理部视情况向制钠二厂、物资分公司和其它分厂、部门负责人通告,综合管理部长负责向治安队和医疗救护队通告。各分厂厂长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员将本厂的空气呼吸器调至制钠一厂集合地点,以备急用。(制钠二厂取两台空气呼吸器到制钠一厂)

4各岗位接到起到应急预案的命令后,各岗位有关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模拟停车,撤离本岗位至集合地点:

A当班整流操作副操将电解槽断电。

B当班铸钠主操将铸钠停车。

C精制工停止放钠和抽钠工作。

D液氯包装工停止液氯充装。

E干燥工停燃烧炉和圆盘给料机。

F氯泵工停止氯泵。

G液氯水洗工停冷水机组。

H液氯冷冻工停冷冻机。

5、当班空压站操作工接到应急预案启动的命令后通知厂区内的天大中式平台、食堂、物资分公司、机修工段、宁夏日盛粗水合肼项目等单位的人员撤离到集合地点,并向兴达公司、兰亚公司等单位通告。

6、水泵工负责向门卫通告。

7、当班干燥工在干燥取出两台呼吸器到集合地点待命,另外一台由电解主值使用。

当班锅炉工取出两台空气呼吸器到集合地点头待命。

当班电工从总变取出一台空气呼吸器到集合地点待命。

8、除参加事故源控制的人员外各岗位人员到集合地点待命。

各岗位人员疏散人员立即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等)开始向集合地点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要相互转告集合地点,并帮助提空气呼吸器的人员。

9、到集合地点后,各岗位人员要相互点名,清点人数,水泵工到集合地点后,要全面清点人数,清点人数时发现液氯冷冻工未到集合地点,并及时将人员撤离情况通告指挥部(向本厂厂长报告,厂长向总指挥通告)。

10、清点人数后,由当班锅炉工一人和当班电工带空气呼吸器到液氯冷冻岗位查找缺失人员。

11、门房值班人员在门房或路口引导相关人员进入厂区,或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厂区。治安队到达后.听从治安队的指挥。

---门房值班或治安队人员要在大门口做好引导和隔离工作;

---从到达现场的指挥部成员处获取现场指挥部地点,并通告指挥部其他人员;

---严格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进入现场的人员有义务告知门房值班或治安队人员各自的职责,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指引消防车和救护车进入现场。

12、液氯冷冻工找到后,发现其中毒较深,由当班锅炉工、电工、整流操作工和总变操作工组成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抢救。在医疗救护队到达后,交于医疗救护队进行现场救护.

13、其余人员由整流当班主操负责继续在集合地待命并安排人员将办公楼的空气呼吸器放到集合地点。

14、指挥部成员到达后,各员工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先行到达的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依据事故时的实际情况确定指挥部所在地(确定总变电室前为指挥部所在地),并通知综合管理部部长通知门房。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15、总指挥到达现场后,辨明事故危害程度,立即向乌达区政府值班办公室、乌达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通报事故情况,并向兰太公司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乌达区值班办公室接到电话报警后,立即报告乌达区应急救援总指挥,按总指挥命令,启动《乌达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副总指挥和参加部门,实施救援。

政府各部门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按指挥部的要求及预案中的职责开展工作,并与事故单位的对口部门取得联系一同开展工作。

16、义务消防队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佩戴空气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并在厂区周边两人一组进行搜救,向指挥部报告周围无中毒人员。

17、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搜救人员、救护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对中毒的液氯冷冻工液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输氧急救。

18、生产技术部和安全管理部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同事故单位(厂长及厂长助理),查明氯气泄漏部位和范围能否控制,做出处理事故的方案,并向指挥部报告,决定后由运行控制队迅速执行。

19、运行控制队人员到达现场后,充分了解事故源情况后,利用开关阀门、工艺停车、降负荷、堵漏工具等措施控制事故源。(第三次处理时,用堵漏工具将法兰垫破损处堵住。)在控制过程中,一名控制人员中毒。

由其它人员向制钠事业部指挥部报告,事业部总指挥向乌达区应急总指挥报告,乌达区应急总指挥命令危险源控制组(消防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将伤员抬出,交医疗救护组进行现场急救并转送医院。

20、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止事故的扩大。

21、安全管理部人员到达现场后,查明氯气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进行监测,确定结果,及时向指挥部进行报告并与乌达区环境监测组取得联系。(报告内容为:厂区周围的氯气深度较大,在乌达电厂路口及加油站处有氯气味但浓度较小,不会对人员构成威胁)

22、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

23、物资分公司人员到达现场后,依据指挥部的命令,立即提供抢险所需的各类物资.

24、事业部各救援队完成任务后向总指挥报告,安全管理部负责清点各单位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25、乌达区各救援组向乌达区总指挥报告,事业部总指挥向乌达区总指挥报告救援工作已结束,危险源已控制完毕。

26、由乌达区应急指挥部成员会同事业部指挥部成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查看。

27、由乌达区总指挥宣布本次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8、由制钠一厂、生产技术部和安全管理部对生产厂区进行检查后,恢复生产。

29、由乌达区应急总指挥宣布本次演习结束。

六、事故源控制场景说明

前期背景:

现场操作人员听到氯气报警器报警,指示区域为液氯计量槽区,立即到液氯计量槽区检查,见事态严重,一人不能控制事故源,立即向当班生产主管和液氯主操报告,当班生产主管作为当时现场最高指挥者,组织液氯主操、操作工进行事故初期控制,在处置过程中,判断事故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根据事态发展,立即通过岗位喊话报警系统或手提电话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调度令。

事故源控制场景:

1、制钠一厂液氯储槽区一计量槽(以4#液氯计量槽)有一管道和法兰出现大量氯气泄露。泄漏点是管道上有一条状裂纹、一圆形漏点和法兰破损。

2、9:50由演练控制人员在液氯储槽区氯气探头处用尾气引发操作室内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

3、操作人员听到报警后,劳保穿戴齐全,立即到现场寻找泄露源。

4、发现人员见事态严重,一人不能控制事故源,立即向当班生产主管和液氯主操报告,生产主管作为当时现场最高指挥者,组织液氯主操、操作工进行事故初期控制,在处置过程中,判断事故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根据事态发展,立即通过岗位喊话报警系统或手提电话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调度令。

5、当班生产主管、液氯主操、操作工合理分工,进行事故初期控制。

6、现场第一次处理时,按规程进行倒槽操作。

7、第二次现场处理时,用木楔子将圆形漏点楔住,用管箍将带状裂纹卡住;但法兰垫破损处无法处理。

8、指挥部成员到达后,各队员听从指挥部的命令。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9、运行控制队人员到达现场后,充分了解事故源情况后,利用堵漏工具堵法兰泄露点。

10、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会同事故单位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止事故的扩大。

11、救援结束后,由安全管理部负责清点各单位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七、疏散、引导、救护场景说明

1、岗位员工听到报警后,疏散人员立即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湿毛巾等)开始快速疏散。

2、疏散过程中要辩明风向,朝事故源的上风向快速转移,在疏散过程中要相互转告集合地点,相互帮助。

3、到达门房的疏散人员要告诉门房值班或治安队人员集合地点,便于引导人员通告他人指引后续人员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可以帮助提空气呼吸器的人员。

5、到集合地点后,各岗位人员要相互点名,清点人数,水泵工到集合地点后,要全面清点人数,并及时将人员撤离情况通告调度和指挥部成员。如水泵工未到集合地点,由整流值长代替水泵工履行此项职责,同时随时依据当时风向转换集合地点,并随时与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6、门房值班或治安队人员要在大门口做好引导和隔离工作。

---从疏散人员处获取集合地点,引导人员通告他人,指引人员疏散。

---从到达现场的指挥部成员处获取现场指挥部地点,并通告指挥部其他人员。

---严格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进入现场的人员有义务告知门房值班或治安队人员各自的职责,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指引到现场的车辆有序停靠路边,留出通道。

7、事故现场假设有一人轻度中毒(液氯冷冻工),现场搜救人员(锅炉主操、电工)发现后用担架抬出至门房外,进行简单救护;在事故控制过程中,又有一名运行控制人员严重中毒,由运行控制队其它人员通告事业部现场指挥部,事业部总指挥向乌达区应急总指挥报告,乌达区应急总指挥命令危险源控制组(消防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将伤员抬出,交医疗救护组进行现场急救并转送医院。

8、义务消防队成员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在厂区周边两人一组进行搜救。

八、演练项目时间表

演练项目

负责人

规定时间

时间区间

预警、报警

作业人员

3分钟

9:50-9:53

事故源控制(第一次)

生产主管、液氯主操

10分钟

9:54-10:04

启动预案、通告集合地点

当班生产主管

3分钟

9:54-9:57

开事故塔吸收装置

水泵工

2分钟

9:55-9:57

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各救援队队长

整流主操、分厂厂长

6分钟

9:55-10:11

通告相关单位

空压站主操

5分钟

9:55-10:00

人员疏散

各岗位主操

10分钟

9:55-10:05

事故源控制(第二次)

生产主管、液氯主操

8分钟

10:08-10:06

人员救护

电工、锅炉主操

5分钟

10:00-10:05

医疗救护队抢救

兰太医院

10分钟

10:20-10:30

指挥部人员到达

两个总指挥

20分钟

10:05-10:25

治安队引导、控制现场

李发光

50分钟

9:55-10:45

运行控制队堵源(第三次)

赵海军

20分钟

10:20—10:40

抬出中毒人员

危险源控制组

5分钟

10:25-10:30

乌达区医疗救护组抢救

兰太医院

10分钟

10:35-10:45

扩散区域的监测

环境监测组、徐国庆

15分钟

10:10-10:25

义务消防队找人

许耀斌

20分钟

10:20-10:40

人员清点

徐国庆

2分钟

10:43-10:45

现场复查

两个总指挥

2分钟

10:45-10:47

总指挥宣布演习结束

总指挥

10:47

总结会

11:00-12:00

九、生产恢复

制钠一厂厂长接到演习结束通知后,同生产技术部人员在对现场阀门、工艺流程、工艺指标检查无误后,安排进行生产恢复,制钠一厂要对演练完的现场进行清理,并加强巡检。

十、注意事项

1、参加演习人员要保护好自己,防止发生事故。

2、岗位人员和参演人员不能因是演习而有拖延、敷衍情况,应熟悉将要执行应急响应结构、功能、和程序,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执行具体应急任务。

-控制事故源、抢救生命、保护财产和公共卫生

-获取或管理资源(如应急器材、图纸资料等)

-与其它行动人员协调(如疏散、急救等)

-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

十一、演练评价

1、在关键程序上设立评价人员,评价人员由安全管理部聘请。评价人员要详细记录过程的客观情况。

——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习经过

——观察重点演习要素并收集资料

——观察行动人员的行动并记录

——不干涉演习人员执行任务

——根据观察评价演习并出具演习报告

2、在以下岗位或区域设置评价人员

(1)液氯计量槽区

(2)当班生产主管

(3)整流岗位

(4)空压站

(5)指挥部所在地及厂区人员疏散

(6)门房、集合地点和医疗救护队

篇3: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氯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在冶金、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氯气的储存和运输事故却屡屡发生。2008年8月26日,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巨量氯气泄漏,6个液氯罐(1t/罐)发生爆炸,导致有机厂原料罐场、聚合醇解工段和合成工段等3个部位燃烧,进而引发其他分厂的连续爆炸。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60人受伤;20**年7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化肥厂液氯冲装软管爆裂,造成液氯泄漏事故,共有13人死亡;2005年3月29日,一辆载有35t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致使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氯气扩散,造成公路旁边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

从上述事故中可以看到,加强正确使用、储存氯气知识的宣传培训,制定防止氯气泄漏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方法,已经成为确保氯气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危险因素

氯气的主要危害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特性

液氯为黄绿色透明液体,一旦因各种原因发生泄漏,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为氯气。氯气属于剧毒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窒息性臭味。相对密度(空气=1)为2.48,熔点-101℃,沸点-34.5℃。有腐蚀性,易溶于水、碱液。泄漏时主要沉积在地面,会形成有毒蒸气随风向沿地面扩散,在低洼处或密闭空间内聚集。

2.火灾爆炸特性

当氯气与氢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会因日光照射、遇热、遇电火花而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氯气与松节油、乙醚、氨气等反应时可着火爆炸。由于氯气具有火灾爆炸的特性,因此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爆。

3.对人体的毒害性

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雾滴,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另外氯气本身属于剧毒气体,氯气在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是1mg/m3,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mg/m3)时,5~10min即致人死亡;氯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425%(55mg/m3)时,30~60min即致人死亡;氯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75%(22mg/m3)时,30~60min致人重伤,在极高浓度下会产生“电击样”死亡。眼睛和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时,在暴露部位会发生灼伤或急性皮炎。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等。

此外,氯气对环境及植物有严重的危害,应特别注意其对水体的污染。

事故防范的技术措施

为保证氯气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安全,生产经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生产使用氯气的设备,应绝对密闭。使用、储存、运输氯气的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氯气外逸。应定期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正常运行,以免锈蚀穿孔泄漏氯气。生产车间应选择充分、有效的排风设备,以防因氯气逸出造成的事故。经排风设备排出的氯气应经碱溶液处理,以免除污染周围环境。

氯气属于化学危险物品中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为安全起见,一般以钢瓶装盛分送各小用户,以槽罐车装载运输供应大用户。进行液氯运输作业的驾驶员、装卸工人、仓储管理人员等都必须经培训上岗,对液氯泄漏意外事故的处置做到应知应会,并配置防毒面具、防护服装。一旦在装运液氯的过程中发生泄漏,司机要保持维护好现场,并即刻报案。

此外,由于氯气具有人体毒害性,使用、储存、运输氯气的生产经营企业还应经常对职工进行有关科学防范知识和抢险急救教育,使操作人员在作业中绷紧安全生产、运输这根弦,切实做到生产中有制度,意外时有急救措施。

应急处置救援措施

使用、储存、运输氯气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对氯气事故风险的分析,可以有效识别、控制潜在的风险。此外,企业还应制定应急救援方面的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达到降低事故损失的目的。

一线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制度,杜绝违章指挥、野蛮操作。一旦发现液氯泄漏或氯气泄漏报警仪响起,值班人员应立即戴上空气呼吸器并穿上防化服,进入加氯间进行应急处置。

扑救氯气火灾可采用雾状水灭火。当发现液氯钢瓶漏气严重而无法进行封堵时,可将钢瓶浸入适量的石灰水中,使其进行中和反应,或临时进行掩埋。对扩散的氯气可以用雾状水驱散,并往地面上泼洒苏打水等碱性溶液。通常可将在事故中翻落的液氯泄漏钢瓶移至水池,以碱性溶液稀释中和的方法将剩余氯气稀释至无危险浓度,彻底消除危险源。

一旦发生生产经营企业难以控制的大量漏气事故,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消防、安监、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救灾人员报告,卫生防疫、环保、供水、供电等相关单位应及时赶到现场,协同作战,堵塞泄漏,控制、消除污染和防范二次污染。现场指挥与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有周密的协调组织分工,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告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医务人员及时对泄漏现场中毒人员进行抢救治疗。厂矿生产企业现场、街道居委会及乡镇村委会及时有效地疏散人群,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空气稀释氯气中和处理,直至空气中氯气浓度达到无危险的程度。

此外,生产经营企业还应该注重人员的救护。当发生氯气中毒后,接触工人的黏膜及皮肤接触有强烈的刺激感受,如环境潮湿则形成盐酸,会产生严重炎症,损伤机体,且可能出现痤疹样皮疹。所以,黏膜和皮肤损伤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职工在接触氯气后,会出现呼吸道刺激感并引发咳嗽,胸部有压迫感、紧束感、窒息感,严重者会出现胸腔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心率减缓,甚至死亡。应急救援队应及时将中毒者撤离到空气新鲜流通处,必要时给予输氧,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护。由于接触氯气的中毒者有可能发生肺水肿,故严禁对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