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放射科管理规定办法

放射科管理规定办法

2024-07-13 阅读 4585

放射科管理制度【1】

第一节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付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州轮转,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

第二节登记室管理制度

一.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病人体形不同而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胶片,给出正确价格。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及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三.为首诊病人编写新号码,为复治病人查找老号码。

四.为造影病人准备片袋,正确登记编号.以利保管。

五.对申请造影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

六.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等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放射科良好窗口形象。

第三节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线片、*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要保存15年。

二.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专人负责,保证资料完整,不得遗失破损。

三.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他催还,如遇遗失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第四节借片管理制度

一.借取存档片由登记室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借取。

二.急诊借片。

根据急诊室要求,急诊病人拍片后,可先借片,后写报告。

三.平诊借片。

借片需由借片医生开具借片条后至登记室借取;外借片须有借片人出具借条,留下借片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号码。

第五节*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病人。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曝光条件、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五.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六.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和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

第六节暗室管理制度

一.每早清洁暗室、洗片机、打印机,检查自来水、红灯,备足胶片。

二.检查清洁洗片机和打印机各部分结构,检查运转状况,包括循环、补液、显影和干燥、温度。三.洗片机工作前先走废片数张,并记录走片时间是否正常。打印机每天工作前先作“Reset”,确定情况正常再进行日常工作,并装满胶片。

四.定期检查、清洁暗盒;看看有无破损、污迹,并做好记录。

五.暗室工作人员应随时关灯,非暗室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入内。

六.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电源、水源、空调、洗片机和打印机等,并做好桌面卫生保洁工作。

第七节CT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七.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八.技师、医生、护理人员的工作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对机器做清洁、CT值校正等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

十.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第八节MRI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一经查处,严惩不怠。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主(参考磁共振安全注意事项)。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线圈等MR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七.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八.技师、医生、护理人员的工作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对机器做清洁、匀场等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

十.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第九节DSA室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DSA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三.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由技师记录。

四.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五.DSA机每周保养一次,做到干净,清洁,卫生。

六.在导管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七.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房间内不得随意游走和出入。

八.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白大衣、室内套鞋套或室内鞋。

第十节综合读片制度

一.设立专门的读片室。

二.每天早上8:00-9:00科主任带领全科医生、进修、实习医生进行读片。

三.值班医师准备该片内容,挑选一天中一些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四.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台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五.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

第十一节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定期举行疑难读片讨论或每天综合读片时选取疑难病例,展开科室内讨论。

2.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该片。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系统的读片,准备读片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的读片。

3.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多科室联合读片,制订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4.专人负责记录疑难读片结果。

第十二节手术随访制度

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并作记录,或每周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手术随访结果讨论,每年至少6次。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第十三节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配重块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每日对CT、MRI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

2.对于*线机和CT开机前必先WARMUP后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氦气情况。

3.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第十四节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总则》和《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设专人负责管理,术前必须穿手术衣,戴口罩和防护眼罩,帽子,洗手(按外科手术洗手规程)。

3.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物品不可回收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医用污染垃圾扔入黄色污物袋按规定统一处理。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药产品,其说明书未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1)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2)用过的各类导管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3)检查导管的长度,表面是否光滑,打折,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痕,管腔有无阻塞。

(4)用加酶剂浸泡,清洗,净化水高压冲洗,高压气体的枪干燥。

(5)用密封袋密封,环氧乙烷灭菌,监测合格,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6)电极导管要检查测试导电性,并记录结果。

(7)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5.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每周大扫除一次,保待室内清洁干燥

6.隔离病人所需的一切用品必须与普通病人分开放置,使用,处理。

7.每次操作后作好终末消毒处理。

8.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必要时随时消毒,并记录在册。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如不合格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消毒处理。

9.每月监测:手指,空气,消毒液,操作台,医用器材(熏蒸,浸泡)。

10.保证新风机畅通。

第十五节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严格管理进修、实习生,高标准要求进修实习生。

2.安排专人负责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制订合理的进修实习计划。

3.进修、实习生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各种临床检查技能。

4.上级医师负责指导进修、实习主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5.定期给进修、实习生上课,提高进修、实习生理论水平。

6.建立进修、实习生早上读片制度,锻炼进修、实习生的读片能力,提高进修、实习生实践能力。

7.建立进修、实习生请假制度,请假一周,应经科主任批准。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2】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一

l、放射科*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线检查,减少辐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二

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配戴个人剂量计。

3、透视前应充分暗适应。缩小光圈到适当范围,缩短时间,尽量减少照射量。

4、透视用管电压50-80kv,管电流2-5MA。不得轻易超出该范围。

5、照射时光圈应开到照射范围,减少散射线、乱射线的提高。

6、曝光时、关上机房大门,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7、受检查者接受检查时,非投照部位,重要器官进行防护。

8、一旦出现放射事故,应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三

1、放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检查,个人计量检测及防护知识培训。

3、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应按有关规定报告。

5、注意掌握*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线检查。

6、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

7、当正在进行*线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篇2:附二医院医疗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医院医疗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参照浙江省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制定本市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一、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一)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

(二)放射科常规*线、CT、MR、DSA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线检查、CT、MRI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质量的控制。

(三)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二、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一)从事CT、MRI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CT、MRI医师和技师上岗证。从事DSA操作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DSA技师上岗证。介入治疗医师符合准入要求。

(二)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三)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核查*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图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二)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三)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四)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及时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五)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CR、DR影像质量标准

1.一般要求

(1)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照片中的注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辨前后位或后前位。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成人四肢不小于10×12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成人胸片用11×14英寸胶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加以屏蔽。

(7)对不同检查部位的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一节,*片影像标准。

2.优质片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不同部位要求不同);

(3)摄影体位正确:被检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应包括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阴影,无污片、划片、粘片、水迹、指纹、漏光、静电等阴影。

3.良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1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4.差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2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5.废片标准

不能用于诊断。

(二)CT、MRI影像质量标准

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范围、扫描参数,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隔窗。

2.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线剂量。

3.全身各部位临床怀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应增强扫描。腹部、盆腔器官检查CT增强扫描率应达到一定比例。

4.CT、MR照片应有定位相,左右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

5.CT、MR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头颅、四肢由近到远;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MRI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二节,CT影像标准。

五、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第一节,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二)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1.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晰。

2.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征象未描述或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六、影像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放射科登记人员

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检查编号,登记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发放诊断报告时要再次核对。

(二)检查技术人员

首先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不清时主动与临床开单医师联系。核对被检部位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检查后观察影像质量是否良好,是否符合临床申请要求和影像诊断要求。

(三)诊断医师:

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对申请单、影像资料和报告单资料是否统一,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应再次检查。

七、相关资料的记录、保存

(一)放射科设备使用日志、设备维修情况、每周一次的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月一次的诊断报告质量抽查、日常诊断读片、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讨论应有专门记录本记录或有电子文档记录。

(二)摄片、CT、MRI操作者要签名。增强扫描要记录对比剂名称、剂量。

(三)电子文档、数字影像资料做好双备份。

(四)申请单、报告单、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保存15年。

八、医疗安全的保证

(一)控制诊断质量,避免漏诊、误诊,提高准确率。

(二)对于重危病人,在技术检查和诊断性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对病人生命体征,必要时临床医师陪同检查。对于脊柱外伤病人,摄片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搬动体位,避免脊髓损伤。颅底骨折禁止摄颏顶位。

(三)加强应急能力:CT室、*线造影室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放射科医务人员具有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

(四)放射科信息安全的保证,已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的放射科资料的查阅、修改、打印、拷贝等应设置权限;内部网络的开放应予控制;作好资料备份。

九、影像检查设备的质量控制

(一)日常维护:普通*线检查设备,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对于*线机和CT使用前必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氦和氦气情况。

(二)CT、MRI日常应每周一次或在主要部件维修后进行水模图像的采集和分析,以保证CT、MRI成像质量与相应功能一致性,确保系统性能指标未超出规定范围。

(三)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状态检测:每年一次,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应检测设备包括*线摄影设备、胃肠造影机、CT、DSA机。

篇3:附二医院医疗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医院医疗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参照浙江省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制定本市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一、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一)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

(二)放射科常规*线、CT、MR、DSA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线检查、CT、MRI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质量的控制。

(三)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二、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一)从事CT、MRI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CT、MRI医师和技师上岗证。从事DSA操作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DSA技师上岗证。介入治疗医师符合准入要求。

(二)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三)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核查*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图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二)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三)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四)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及时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五)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CR、DR影像质量标准

1.一般要求

(1)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照片中的注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辨前后位或后前位。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成人四肢不小于10×12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成人胸片用11×14英寸胶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加以屏蔽。

(7)对不同检查部位的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一节,*片影像标准。

2.优质片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不同部位要求不同);

(3)摄影体位正确:被检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应包括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阴影,无污片、划片、粘片、水迹、指纹、漏光、静电等阴影。

3.良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1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4.差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2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5.废片标准

不能用于诊断。

(二)CT、MRI影像质量标准

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范围、扫描参数,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隔窗。

2.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线剂量。

3.全身各部位临床怀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应增强扫描。腹部、盆腔器官检查CT增强扫描率应达到一定比例。

4.CT、MR照片应有定位相,左右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

5.CT、MR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头颅、四肢由近到远;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MRI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二节,CT影像标准。

五、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第一节,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二)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1.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晰。

2.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征象未描述或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六、影像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放射科登记人员

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检查编号,登记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发放诊断报告时要再次核对。

(二)检查技术人员

首先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不清时主动与临床开单医师联系。核对被检部位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检查后观察影像质量是否良好,是否符合临床申请要求和影像诊断要求。

(三)诊断医师:

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对申请单、影像资料和报告单资料是否统一,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应再次检查。

七、相关资料的记录、保存

(一)放射科设备使用日志、设备维修情况、每周一次的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月一次的诊断报告质量抽查、日常诊断读片、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讨论应有专门记录本记录或有电子文档记录。

(二)摄片、CT、MRI操作者要签名。增强扫描要记录对比剂名称、剂量。

(三)电子文档、数字影像资料做好双备份。

(四)申请单、报告单、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保存15年。

八、医疗安全的保证

(一)控制诊断质量,避免漏诊、误诊,提高准确率。

(二)对于重危病人,在技术检查和诊断性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对病人生命体征,必要时临床医师陪同检查。对于脊柱外伤病人,摄片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搬动体位,避免脊髓损伤。颅底骨折禁止摄颏顶位。

(三)加强应急能力:CT室、*线造影室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放射科医务人员具有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

(四)放射科信息安全的保证,已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的放射科资料的查阅、修改、打印、拷贝等应设置权限;内部网络的开放应予控制;作好资料备份。

九、影像检查设备的质量控制

(一)日常维护:普通*线检查设备,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对于*线机和CT使用前必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氦和氦气情况。

(二)CT、MRI日常应每周一次或在主要部件维修后进行水模图像的采集和分析,以保证CT、MRI成像质量与相应功能一致性,确保系统性能指标未超出规定范围。

(三)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状态检测:每年一次,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应检测设备包括*线摄影设备、胃肠造影机、CT、DSA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