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2024-07-13 阅读 5508

交底内容:

一、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

二、施工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要组织对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就基础施工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作出详细交底说明,交底要分不同工种和不同对象进行,内容要有针对性,明确告知安全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并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

三、开挖土方必须有挖土令。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等必须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引起对围护结构、基坑内的工程桩、支撑立柱和周围环境等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同时,必须设置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四、机械挖土,其机械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五、项目施工部门应为基础施工机械作业提供必要的道路、机械停放场地等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如基础土质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项目施工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的交底,使操作人员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明确操作规程,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六、运土汽车道路不宜平行靠近基坑,运输过程中要落实专人负责指挥引导,确保车辆安全畅通。

七、坑槽施工,应经常检查边壁土质及支撑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疏松或支撑走动,要随时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距坑边的距离。往坑槽运材料,应用信号联系。

八、地下防水堵漏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到36-12V以下,以防触电;配置促凝剂时,要督促操作人员戴好口罩、手套;处理漏水部位,需用手接触掺促凝剂的砂浆时,需戴胶皮手套或胶皮手指套。

九、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吊桩前应将桩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正确,速度均匀,桩身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要清除桩身附着物,起吊后人员不准在桩下通过,当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

十、打预制桩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打桩时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贯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十一、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拨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拨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

交底内容:

十二、灌注桩施工时,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应将桩帽及桩锤升到4m以上锁住,方可检查桩管或浇注混凝土;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禁止让其自由落下;钻孔灌注桩浇注混凝土前,孔口应加盖板,附近不准堆放重物。

十三、基坑开挖深度小于3m时,可采用重力排水,开挖深度超过3m时,宜采用井点降水。降水深度超过6m时,宜采用多级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降水,也可采用深井井点降水,或在深井井点中加设真空泵的综合降水方法;放坡开挖或无隔水帷幕围护的基坑,降水井点宜设在基坑外,有隔水帷幕围护的基坑,降水井点宜设在基坑内。

十四、井点降水时设备的排水口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排出的水回渗入坑内;降水过程中必须与坑外水位观测密切配合,注意可能由于隔水帷幕渗漏在降水时影响周围环境;坑外降水,应采取在降水管与受保护对象之间设置回灌井点或回灌砂井、砂沟等措施,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十五、基础施工,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或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十六、安排专人在基坑四周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并确保具有一定的侧向受压力,上下基坑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楼梯,其平面位置按方案要求考虑不同位置的作业人员上下方便。

十七、支撑作为坑内架空便道使用时,必须在支撑两侧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护要求按临边防护的标难,其它无防护措施的支撑上一律不得行人,并采取措施将其封堵。

十八、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必须做好监测工作,并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进行评述,遇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监理,提请有关方予以关注。

十九、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爆破的方法拆除,应分块分批施爆,以减少一次爆破时使用的药量,减小噪声和振动;在所要爆破的支撑范围内搭设防护棚,三面覆盖几层湿草包或湿麻袋,必要时在基坑周边搭设防护挡板,选择适当的爆破时间,减轻其噪声对周围居民或过往行人的影响。

交底方负责人签字:

接受交底人员签字:

注:接受交底人员主要有:项目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操作班组长等。

篇2:建筑砂石地基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砂石地基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等工程。

1.材料要求

(1)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颗粒级配良好。

(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越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铁丝、钢尺等。

3.作业条件

(1)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基槽地质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检手续。

(3)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积水状态。

(4)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橛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橛或弹上水平线。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处理地基表面-->级配砂石-->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辗压-->找平验收

(1)处理地基表面: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应平整。

基坑(槽)及附近如有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加以填实处理。

(2)级配砂石、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3)分层铺筑砂石:

1)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辗压。

2)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形,搭接处应注意压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作成斜坡,每层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4)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最大石子粒径不得大于铺筑厚度的2/3,且不大于50mm。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4)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辗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5)夯实或辗压:夯实或辗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三遍。采用压路机往覆辗压。一般辗压不少于4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6)找平和验收:

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2)最后一层夯、压密实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符合设计标高。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1)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2)分层留槎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20。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表1―320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1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成品保护

(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桩,并应经常复测。

(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4)级配砂石成活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润湿。

(5)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石级配不准或铺筑超厚。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按要求施工,分层过厚,辗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压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砂石厚度可增加50mm。

(5)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层的施工。

(6)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3:建筑灰土地基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灰土地基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散水等灰土地基或垫层工程。

1.材料要求

(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机杂物。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钢尺等。

3.作业条件

(1)基坑(槽)在铺打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并按设计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验槽手续。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并办完隐检手续。现浇混凝土基础墙应达到规定强度。

(2)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cm左右。

(3)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4)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杂物清除干净。

(5)施工前,测量放线工作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橛;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标准的木桩。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验土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1)首先检查土质和石灰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的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土要用16~20mm筛子过筛。

(2)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一般为2:8或3:7(体积比)。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将虚土、树叶、木梢、纸片清理干净。

(5)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1-318选用。

各层虚铺厚度都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橛相等,或用木折尺、标准杆检查。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1-318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kg)

虚铺厚度(mm)

备注

1

木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机具

200~250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轮

(6)夯打密实: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特别是灰土地基每层夯压后都应用环刀取土送验。按规定分层取样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7)留接槎符合规定:灰土分段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操作,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

(8)找平和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高的地方用铁锹铲平;低的地方补打灰土,然后请质量检查人员验收。

(9)雨、冬期施工

1)基坑(槽)或管沟的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雨期应有防排水措施。刚铺完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2)冬期打灰土用的土,不得含有冻土块,要作到随筛、随拌、随铺、随打、随盖,认真执行接槎、留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翘皮。

2)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319。

6.成品保护

(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高桩,防止撞坏位移。

(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在其侧面打灰土时,一定得保护好,防止撞坏或位移。

(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不准确。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1―319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1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灰地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和回填基坑(槽),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夯实后的灰土,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质量密度:灰土施工时,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结论、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石灰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时体积膨胀,将上部结构或垫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石灰熟化工作,严格按要求过筛。

(3)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度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应认真检查灰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防止造成返工损失。

(4)雨、冬期不宜作灰土工程,否则应编好分项施工方案;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技术措施,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返工事故。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