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X工作面回风顺槽叉子棚点柱施工安全措施

X工作面回风顺槽叉子棚点柱施工安全措施

2024-07-13 阅读 1141

1、施工前,由技术人员负责向职工传达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传达后进行签字,轮休或请假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签字后方可上岗。

2、审顶,用柄长不小于2.4m的长柄工具找掉危煤(岩)。

3、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地点进行详细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审掉危岩活石。

4、找顶工作应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5、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它人员进入。

6、找顶工作人员应佩戴手套,用长柄工具找顶,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7、打设单体液压支柱前应将虚煤清理干净,不能打设在虚煤上,且打设的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8、用风镐卧底时,风镐与风带必须连接牢固并用双股铁丝拧紧,防止风带脱落伤人。风带可吊挂在巷壁上或从道轨下穿过,防止过往车辆将风带压坏。

9、施工时挖出的煤要及时清理外运,保持好巷道的环境卫生。

10、清理煤时,人与人之间应拉开合理间距(大于等于2m),要目迎目送,严禁背甩,防止伤及周围工作人员。

11、行车时,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停止施工,进入躲避洞内。行车停止后方可继续施工。

12、打设单体液压支柱时工作人员要协同作业,要注意顶板和顶梁的牢固情况,防止坠物伤人。

13、打设好的单体液压支柱要立即拴牢防倒链,防止倒柱伤人。

14、打柱用的液压枪枪口不得正对人员。

15、回撤单体柱时,严禁用锤击柱筒活柱,回收压死的单体柱时应先在压死的柱旁边按标准打设好临时单体液压支柱,然后将死柱刨出,严禁炮崩掏柱。

16、抬、运、放工字钢、单体液压支柱、π型钢梁等大件物料时,操作人员要协调配合好,小心操作,防止抬、运、放的施工过程中挤压手脚事故的发生。

17、其他严格按《11011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执行。

18、避灾路线:

若施工段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一盘区辅运大巷→辅运煤门→辅运斜巷→辅运石门→四号交岔点→三号交岔点→二号交岔点→一号交岔点→副井底→地面。

若施工段发生火、瓦斯、煤尘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11011工作面开切眼→11011工作面胶带运输顺槽→辅运煤门→辅运斜巷→辅运石门→四号交岔点→三号交岔点→二号交岔点→一号交岔点→副井底→地面。

附:《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打叉子棚点柱施工避灾线路图》

篇2:工作面回风顺槽打叉子棚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联系单要求,我队在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打叉子棚支柱,为保证施工安全、高效的进行,特编制本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矩形巷道,净宽3800mm,净高2800mm,采用锚网索支护,为加强顶板支护,确保安全生产,我队需在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通尺2052m至通尺2202m打叉子棚点柱支护。

二、技术要求

1、施工前先核对中线,严格按线施工。

2、打叉子棚点柱前将巷道变形严重处刷至设计断面,并补齐一次支护。

3、施工前要由班组长对施工段进行全面检查,找掉危煤(岩)并在支护破坏的地方补齐一次支护。

4、叉子棚点柱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最大支撑高度3500mm),顺巷道方向打三排柱,巷道两帮点柱顶梁使用木鞋(δ100×200×200mm),巷道中间点柱顶梁使用4000mm长π型钢梁,点柱底梁为工钢梁,纵底梁规格:12#工钢×2根×3300mm(仅巷道中间点柱使用),横底梁规格:12#工钢×2根×3900mm,纵横底梁交叉布置,每根点柱配一块大铁鞋,打设的点柱具体位置见附图。

5、单体液压支柱活柱伸缩量不得低于400mm。

6、车场处,巷道两帮点柱的位置、底梁长度依据巷宽适当调整。

7、乳化液泵站司机必须熟悉乳化液泵的性能和构造原理,具备保养、处理故障的基本技能,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8、上岗的乳化液泵站司机发现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处于非水平稳固状态、乳化液箱位置高出泵体不足100毫米或无备用泵时,应立即汇报,并处理以上问题。

9、乳化液泵上的开关、电动机、按钮、接线盒等电气设备需避开淋水时,否则应妥善遮盖。

10、乳化液泵电动机及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11、应坚持使用自动配液装置,必须保证乳化液浓度始终符合规定要求(乳化液浓度为2%~3%),要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查,保证配液用水清洁,符合规定。

12、必须保证乳化液泵的输出压力,应不小于18mpa。

13、检修乳化液泵时必须停泵;修理、更换主要供液管路时必须关闭主管路截止阀,不得在井下拆检各种压力控制元件,严禁带压更换液压件。

14、严禁擅自打开卸载阀、安全阀、蓄能器等部位的铅封,严禁调整部件的动作压力。

15、供液管路要吊挂整齐,保证供液。

16、要按以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检修,并做好记录:

(1)每班擦洗一次油污、脏物;按一定方向旋转过滤器1-2次;检测两次乳化液浓度。

(2)每天检查一次过滤器网芯。

(3)每10天清洗一次过滤器;

(4)至少每月清洗一次乳化液箱;

17、操作乳化液泵时发现有异声异味、温度(泵、液)超过规定、压力表指示压力不正常、乳化液浓度、液面高度不符合规定、控制阀失效、失控、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及供液管路破裂、脱开时应立即停泵并处理。

18、开乳化液泵前必须发出开泵信号;停乳化液泵时,必须发出信号,切断电源,断开隔离开关。

19、开工前应备齐扳手、钳子、温度计、折射仪等工具,铅丝、擦布、油壶、油桶、管接头、u形销、高低压胶管等必要的备品备件。另外还必须备有润滑油、机械油、乳化油等油类材料。

20、接班后,把控制开关手把扳到切断位置并锁好,按规定要求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查:

(1)泵站附近巷道安全状况及有无淋水情况;

(2)泵站的各种设备清洁卫生情况;

(3)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特别要仔细检查泵柱塞盖的螺钉;

(4)减速器的油位和密封是否符合规定;

(5)泵站至工作面的管路接头连接是否牢靠;

(6)各截止阀的手柄是否灵活可靠,吸液阀、手动卸载阀及工作面回液阀是否在开启位置,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阀是否在关闭位置,各种压力表、控制按钮是否齐全、完整、动作灵敏可靠;

(7)乳化液有无析油、析皂、沉淀、变色、变味等现象;用折射仪检查乳化液配比浓度是否符合规定;液面是否在液箱的三分之二高度位置以上;

(8)乳化液箱和减速器上的透气孔是否畅通;

(9)检查电动机、联轴节和泵头是否转动灵活。

21、拧松乳化液泵吸液腔的放气堵,待把吸液腔内的空气放尽并出液后拧紧。合上控制开关,点动电动机、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与其外壳上箭头标记方向相一致。

22、乳化液泵的正常操作顺序:

(1)起动电动机,慢慢关闭手动卸载阀,使泵压逐渐升到额定值。

(2)开泵后要检查以下内容,确定无问题或问题处理后,保持泵的正常运转:

1)泵运转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

2)卸载阀、安全阀的开启和关闭压力是否符合规定;

3)过滤站的脏物指示器是否正常,进、出口压力指示的压力差是否在1.5-3.0兆帕之间;

4)电流表、压力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准确;

5)柱塞润滑是否良好,齿轮箱润滑油压力是否在0.2兆帕以上;

6)各接头和密封是否漏液;

7)浮化液箱中自动配液的液位开关及低液位保护开关是否灵敏可靠;

23、运转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各种仪表的显示情况,机器声音、温度是否正常,乳化液箱是否平稳、液位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液面无污染物,柱塞是否润滑,密封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工作面联系,停泵处理。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泵;

(1)异声异味;

(2)温度超过规定;

(3)压力表指示压力不正常;

(4)自动配液装置起动不正常;

(5)控制阀失效、失控;

(6)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

(7)供液管路破裂、脱开,大量泄液。

24、应把乳化油掺倒在水中进行配液,禁止把水掺倒在乳化油中进行配液。每次配液后,都要检验乳化液的浓度,不符合规定时再进行调配,直到合格为止。

25、事故停泵和收工停泵时都应首先打开手动卸载阀,使泵空载运行,然后关闭高压供液阀和泵的吸液阀,再按泵的停止按钮,将控制开关手把扳到断电位置,并切断电源。当接触器触头粘住时可用隔离开关停泵,其他情况下只许用按钮停泵。

26、停泵后要把各控制阀打到非工作位置,清擦开关、电动机、泵体和乳化液箱上的粉尘。

27、在现场向接班司机详细交待本班设备运转情况、出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并在工作日志中做好记录。

篇3:综采工作面溜子搭接控制处理技术规定

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作溜与转载机搭接位置不合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直接造成工作溜与桥式转载机搭接不上或搭接过头,运煤困难甚至无法运输。同时会造成端头支护困难、安全出口不畅通、溜子超负荷产生断链事故等情况,甚至会影响工作面通风安全,给正常的回采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防控溜子搭接不合适,有效处理给回采所带来的问题,强化采煤技术管理工作,对综采工作面溜子搭接特作以下技术规定要求:

一、防控溜子搭接不合适技术措施

1、采用标定工作面前后端头推进位置控制法。即根据工作面上下顺槽测绘点位置,测量出距离工作面的距离,将工作面前后端头实际位置标定在“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上,控制前后端头在推进方向的错距(h),确保工作面推进方向与运输顺槽平行(h<3m)。

要求:每日标定一次,根据h大小,安排生产班及时调节。

2、工作溜与转载机搭接位置控制法。

①控制工作溜链轮外沿与转载机中部槽工作面一侧外沿距离(窜动量s),以s=0为基准,控制前后窜动量。

要求:工作溜机头整体推进两次,观测s值变动情况(变动量△s<30,s<300),超过要求,及时安排调节。

②控制工作溜机头转载落差b(溜子机头架底沿至转载机溜槽上沿的距离。要求:b≥200,

3、工作面伪倾斜推进法。在工作面倾角(α)较大时,支架及溜子会整体下滑(下滑量可用窜动量s衡量),采取加快工作面下端头推进度,增大h值,使工作面推进方向与倾斜上方形成一个夹角(β),工作面在推进时产生向上方的移动量以抵消下滑量。β的大小由h大小确定(α=5~10°,h=≤6m;α=10~15°,h=≤10m;α=15~20°,h=≤15m)。

4、安装防滑装置。在工作面倾角(α)较大时,可采取安装防滑装置的措施,防控液压支架及工作溜下滑(α>15°时必须安设)。

5、坚持正规循环、上线移架。避免工作溜出现多弯、中部前凸后凹,“三直”符合质量要求。

6、保持工作溜基本平直。在采煤机截割过程中,要掌握好卧底量,避免工作溜出现上下起伏,特别是在局部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或出现地质构造时,不能急上急下,而要根据两侧边沿煤层层位,以一个坡度平稳过渡。

二、工作溜搭接不合适处理技术措施

1、两端头加减刀处理法(假设工作溜前窜)。

窜动变动量△s50,可采取“21”加减刀处理法。即前端头每进2刀,后端头进1刀。

要求:①每次机尾减刀后,必须上线拉架,保证溜子直线性;②两次机尾减刀进刀位置要尽量错开(12节槽子以上)。③随时掌握工作面前后端头推进错距h,当h值逐步减少时要相应减小调节幅度,当h<3m时,只可以采取“43”加减刀处理法。④当△s<0时(机头回窜),停止机头加刀。⑤当机头回窜,s<400时,可采取“43”加减刀处理法给机尾加刀、机头减刀,抑制溜子向机尾窜动。

工作溜后窜处理方法相同。

2、由机尾开始依次向机头方向拉架调架,从机头开始依次向机尾方向移溜(假设工作溜前窜s<400时)。

工作溜后窜处理方法相同。

3、增大工作溜机头转载落差b。

①煤层厚度稳定时,一般不要破顶,适当增大端头采高及端头支护高度,保证足够的支护及安全出口空间,相应抬高工作溜机头。

②底鼓较严重,要起底下落转载机机尾,增大转载落差,减小运输阻力,防止溜子超负荷。

4、溜子前窜造成搭接过头转载困难,可临时采取外拨装载机机尾调整搭接;在超前替换时,相应向外侧移梁改柱,便于装载机两侧支护,保证安全出口支护符合要求;在不能确保安全出口宽度时,应采取煤柱侧扩帮的方法;因溜子前窜造成机尾端头无液压支架支护面积增大,可采取增加Π型长梁对梁支护的方法。

三、相关要求及规定

1、由地测科负责,用红色漆在两顺槽标定出巷道导线点,并用白色漆每隔10米标定一点且编号。所有标定点必须保持清晰可见,由采煤主管技术员负责,将两顺槽距工作面50米范围内所有标定点及工作面前后端头推进位置在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上标出,每日核对一次。

2、建立工作面推进位置控制记录台账(表1)由采煤主管技术员负责,验收员每班填写。

3、建立工作溜搭接控制记录台账(表2),由区队队长负责,值班干部每班填写。

4、填写台账的相关班长、验收员、跟班干部、主管技术员、值班干部及队长每天核对并签字确认。

5、违反规定,未及时填写记录,处罚责任者50元/次;溜子搭接不符合要求,未安排落实调整,处罚值班干部、责任人及该队队长100元/人.次。

本规定自二〇一四年一月起执行。

王村煤矿生产科

二〇一四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