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交底

2024-07-12 阅读 3479

一、工程概况

谢尔塔拉220kV变电站工程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北部谢尔塔拉工业园区,西南距离建设乡的13.5km。变电站共有主变压器3台,本期新建主变压器1台,主变架构基础220kV出线回路数2回,其中至宝日希勒220kV变电站2回。110kV出线回路数6回,10kV出线回路数6回,10kV低压电容器3组8Mvar。

变电站占地面积18957m2,围墙1133m2,站外道路240m2。主控楼1座,主变压器3台;建筑面积513.6m2;10kV配电室1座,建筑面积233.8m2;站内道路2932m2,电缆沟规格2.00m×2.00m长度50m;1.40m×1.40m长度40m;1.00m×0.8m长度220m;0.6m×0.8m长度220m。变电站排水方式采用排水泵,给水方式采用给水小室。

二、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9号)

三、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内容

1、场地平整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

2、人工挖孔墩基础开挖时,向下做护壁施工,护壁采用预制混凝土涵管,基坑下挖500mm后沉入涵管。

3、施工中应注意防止桩因侧土挤压产生水平侧移,并尽量减少对桩周围原土层的扰动。

4、在土建施工时,各种派人配合预留孔洞、安装管道、设置预埋件,不得事后在基础、墙体、柱、梁、板上打洞、凿槽,浇灌前应仔细检查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检查无误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5、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墙体与柱梁的拉结筋现浇时预留插筋,不应后期穿孔或冲膨胀螺栓。

(2)建筑物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间隔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纵向配筋不宜小于3φ1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3)当洞宽大于2m时,洞口两侧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并与雨篷梁或框架梁同时浇筑),纵筋不少于φ10,纵筋6φ200;当洞宽小于2m时,在洞口两侧的下部混凝土板带上,设置止水坎,其高度为1-2皮砖的厚度,宽度不小于120mm。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4)对门框与柱距离小于300mm的门垛及小于360mm窗间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5)耐碱玻纤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6、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浴、厕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浴、厕、室外楼梯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20-30mm。

7、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外墙饰面采用涂料时粉刷层掺入抗裂纤维。

(2)外墙涂料层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3)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8、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应明确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相性能指标。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根据《建筑外门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确定:抗风压,P3〉2.0Kpa;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7.5≥q2>6.0(不应低于国标《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Ⅲ级水平);水密性,△P>250Pa。

(2)组合门窗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做防腐处理。

9、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铺设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综合间距不大于3m,缝宽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找平层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强度不得小于M10,当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其强度不得小于C20.

10、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楼梯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

(2)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

(3)楼梯、平台栏杆应留设预埋铁件。

(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宜小于900m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500m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5)建筑物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并不宜小于100m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踏步数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要求设置。

(6)栏杆距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应留空,应设置挡板,挡板与主体结构整体施工。

(7)玻璃栏板的厚度应采用不小于12mm安全玻璃。

(8)室外金属栏杆应设置可靠接地。

11、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构支架加工,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代用钢结构材料,防止因材料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导致焊接裂纹甚至发生断裂等事故。

(2)应对钢构支架加工过程进行监造。钢结构焊接注意控制焊接变形,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渣及飞溅物,组装构件必须在试组装完成后进行热镀锌,构件镀锌后在厂内将变形等缺陷消除完毕,并对排锌孔进行封堵后方可出厂。

(3)钢构支架镀锌不得有锈斑、锌瘤、毛刺及漏锌。钢构支架出厂装车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宜磨损部位进行成品保护,并采用专用吊带进行装卸,严禁碰撞损伤。

(4)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及供货技术合同要求检查构件出厂保证资料是否完善、齐全、规范。构件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接收。

(5)运输过程中发生杆头板等个别变形,在现场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调校。

(6)钢梁组装时按照钢梁设计预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7)离心混凝土杆对口处焊接后,应对金属部分(包括非焊接处)彻底打磨除锈,然后进行防腐处理。防锈漆涂刷前在两端钢圈挡浆筋以外部分粘贴胶带纸,防止污染混凝土杆段。焊口冷却前严禁进行油漆涂刷。

(8)离心混凝土杆排焊时,杆段支垫要稳固、可靠,保证支垫水平,拉线校验整体弯曲度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

(9)离心混凝土杆杆头板施工焊接时宜采用(跳焊、降温等)合理的焊接工艺,抑制变形。如个别杆头板出现变形,需进行机械校正。

(10)安装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加工。

(11)离心混凝土杆接地扁钢安装前应校正平直,弯制应采用冷弯工艺,扁钢应紧贴设备支柱或加装不锈钢紧固带,不锈钢紧固带装设高度及接头位置应一致;在周围回填土时严禁扰动扁钢底部,避免造成上部变形弯曲。

12、主变、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2)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规范检查入模坍落度,坍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3)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次粉刷或贴面砖。

(4)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留设水平施工缝。

(5)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6)设备预埋螺栓宜与基础整体浇筑,如采取二次浇筑应采用高强度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

(7)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

(9)构支架吊装完毕后,杯口及管内二次灌浆应浇筑密实并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高度。

(10)保护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保护帽顶面以上钢构支架500mm范围内进行保护。

13、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电缆沟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砖砌电缆沟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压顶。

(2)电缆沟施工前应精确计算电缆沟长度与盖板合模,并保证过水槽位置上为整块盖板。

(3)沟壁两侧应同时浇筑,防止沟壁模板发生偏移。对沟壁倒角处混凝土应二次振捣,防止倒角处出现气泡。

(4)伸缩缝与电缆沟垂直,应全断开、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填缝要求饱满,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密封处理应美观。

(5)电缆沟回填土前,应进行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检验合格。砖砌电缆沟回填土时,应采取防治沟壁变形的措施。

(6)与电缆沟过路段、建筑物连接处应设变形缝。

(7)盖板不得有裂缝及变形现象,与电缆沟采用柔性连接(固定橡胶条或预埋橡胶钉),保证盖板平整、稳定。电缆沟端头处不得有探头(局部悬空)盖板。

(8)镀锌扁铁焊接应保证不变形,扁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倍扁铁宽度,三面围焊,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4、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料须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机质小于5%的粘性土或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淤泥、冻土或夹有冻块的土;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15mm。

(2)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不得有表层耕植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3)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5)混凝土道路路面采用专用机械一次浇筑完成。

(6)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施工。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

(7)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8)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9)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10)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1)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2)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13)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15、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清水墙砖块应棱角整齐,无变形、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4)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2/3。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

(5)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6)清水墙勾缝前一天应将墙面浇水洇透,宜勾成凹圆弧形,凹缝深度为4~5mm,保证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清水墙根部3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1:2防水砂浆粉刷。

(7)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8)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9)墙体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应低于3%。

(10)墙面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洒水湿润。

(11)墙面抹灰砂浆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12)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6~8mm,面层宜为7~10mm,但不超过10mm。

(13)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4)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谢尔塔拉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监理处

2011年

篇2: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见下表)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

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

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1)模板表面粗糙或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勃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

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

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

杂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勃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人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4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豁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且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

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未很好振捣。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6缺棱掉角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

防治

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处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

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和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防治措施: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处理方法:

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加固或补强措施。

篇3:住宅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住宅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0.钢筋的保护层或偏大或偏小及楼板上筋下踏的预防措施

(1)按施工图纸在上下排钢筋之间放置撑钩。

(2)严禁在细小钢筋上乱踩,砼浇筑时,发现钢筋被踩下,应及时纠正。

11.钢筋骨架歪斜的预防措施

(1)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的保护措施。

(2)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