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养路机械铁路工务集中修施工中安全风险控制

养路机械铁路工务集中修施工中安全风险控制

2024-07-12 阅读 3802

0引言

对于任何施工内容而言,安全风险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铁路工务集中修也是如此。因为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对自身的岗位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大型养路机械操作较为复杂,对于相关操作人员有着很高的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是不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导致不良事故发生。所以,对大型养路机械在铁路工务集中修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别

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在铁路工务集施工过程中,不良安全因素来源很多,铁路工务施工管理不当,施工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都会导致安全因素产生,所以,可以依据风险来源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对于风险的识别,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对比、检查表等多种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安全风险识别能够找寻风险产生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解决,从而提升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将不良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安全风险也可以依据事故类型进行划分,明确其中存在的重点事故,包括车辆碰撞、火灾事故等,对这些重点事故进行严格的控制,消除不良安全隐患。

2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大铁路工务集施工过程中,需要创建合理、科学的风险分析评价体制,依据风险的实际特征、风险的来源,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主要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风险度较高的,有着突发性的特点,可能会引起车辆发生冲突,以及火灾事故产生等。第二类风险度也很高,风险因素有着持续性的特点,若是不能有效地控制,那么最终会导致第一类风险产生。第三类风险程度一般,具有区域和局部的特征,会导致不良安全问题产生。第四类风险程度较低,引发事故的危害性较小。对于以往铁路工务集施工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事故的发生概率很高,并且其中众多事故都是因为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产生的。而且在施工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缺陷,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不到良好的保障[1]。

3大型养路机械在集中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3.1细化施工方案,提升安全风险控制意识

相关施工人员在拿到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对施工方案认真的研究,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细致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派遣专业的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全面性的了解。施工人员依据调查资料,结合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特点,在满足总体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着手制定自身的配合施工方案。在这一施工方案中需要进行细致化的处理,不仅需要包括施工的具体措施,同时还需要包括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要求参与施工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认真阅读,从而为保证施工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多人对于铁路工务集中施工特点都有所了解,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线段比较长,而且施工人员较为分散,对于施工的安全程度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使得众多施工部门都能良好地掌握安全风险控制有效手段,在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各项施工规范,在脑海中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3.2对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对于大型养路机械施工而言,承担的施工内容较多,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很多,会应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性进一步提升。想要保证安全管理成效,那么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工作人员的风险进行排除。需要对干部领导人员的素质进行评判,对于第一线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全面了解,了解重点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其次就是对机械设备风险进行排除。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维修,并且做好记录,从应用、养护等众多方面加强对机械设备风险的控制。及时地找寻设备存在的不良故障,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从而将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3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力度

管理人员不能只是站在管理决策层次,而是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性的了解,找寻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时地进行排除。集施工具有的施工空间往往很小,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此环境中很可能因为很小的风险点,最终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不可承担的后果。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队伍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地要求自己,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岗位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不能只是注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将安全制度以文件的形式逐级下达,并且落实安全制度落实考核,并且与员工的薪资报酬联系起来,从而使得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头上[2]。

4结语

想要保证大型养路机械集施工的安全性,那么,就需要缜密的制定施工方案,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地加强管理力度,使得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树立良好的安全风险控制意识,为安全风险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风险控制,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篇2:X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预控制度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预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监总煤行〔2011〕133号及中煤安〔2011〕686号、中煤安〔2010〕58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第三条各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第八条?公司及各所属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第九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公司安监局长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察责任。第十条?公司业务管理部室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监察、归档和报告的责任。第十条?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监站长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及风险管控负监督检查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分管范围内高级风险的管理责任人;总工程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辨识出的风险负责组织评审分级,确定治理措施,并将评审结果落实到各责任人;业务保安科室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及其治理负管理责任;安监站(科)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有监督、监察、归档、分析和上报的责任;车间、区队(科)的负责人,对车间、区队(科)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全面责任;车间、区队(科)技术负责人,对本车间、区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技术管理责任,负责制定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车间、区队的班组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工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第十一条?各单位应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治理与风险的控制。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隐患分级分类第十三条?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煤矿企业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严格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执行。第十四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主体。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难度很大,公司解决不了,须由中煤集团公司或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B级:难度较大,单位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C级:难度大,区队、车间解决不了,须由单位解决的安全隐患。D级:区队、车间、单位业务部门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第十五条?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系统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煤矿安全隐患分类:管理、顶板、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爆破、水害、其它;其它行业安全隐患分类由本单位确定。第二节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办法第十六条?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班组、区队(科室)、矿(厂)、公司。第十七条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编制隐患排查表,避免隐患排查治事理过程中的人为失误。第十八条?公司每季度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公司各业务部室和公司所属二级单位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检查治理情况;科室、区队、车间每旬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相关业务科室和安监站(科)备案;班组每班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备查记录。第十七条?对严重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现象和重复发生的隐患作为安全隐患一并排查治理。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向安全监察站(科)、公司安全监察部和有关部门汇报。第二十一条?科室、区队(车间)对每旬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工作制度,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登记,上报。第二十二条?班组排查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消除或处置,并做好记录。当班确实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区队(科)、车间和安监站(科)汇报,并制定具体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生产。第二十三条?一般安全隐患中的C级和D级由本单位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号,安监站(科)对C、D级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第二十四条?公司各专业部室要经常了解各矿(厂)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对安全隐患项目按月度实行挂牌跟踪管理,由专人监督落实。A级隐患上报集团公司,按集团公司要求整改;B级隐患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落实,明确公司专业部室整改负责人,各单位根据相关部室处理意见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室,由相关部室组织审批确定后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整改,由单位首先对整改情况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相关部室组织验收。各专业部室必须负责监督落实,并现场验收,对隐患进行闭环、销号,安全监察部对B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验收情况组织检查;C级隐患由各矿长(厂长、经理)、专业副矿长负责落实,由矿(厂)明确职能科室整改负责人;D级隐患由各单位负责整改落实。第二十五条?公司及各二级单位业务部门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业务保安责任范围,并根据安全隐患治理要求,由各分管负责人负责有关隐患治理措施及落实工作。第二十六条?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二十七条?对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实行挂牌督办,各专业部室负责具体牵头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专业部室组织验收、销号。公司安全监察部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第二十八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各单位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送报相关部室及安全监察部。第二十九条?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报告;公司启动的应急预案由公司调度室负责向中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报告。第三十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第五章?信息报告第三十一条?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单位应当及时向公司安全监察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初步方案。第三十二条?各单位及专业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次月4日前报公司各专业部室及安全监察部;各专业部室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应及时汇总,于次月4日前发送至安全监察部;各单位上报的安全隐患A、B级隐患及各专业部室排查出的A、B级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次月6日前报中煤集团公司各专业部门及安全监察局。安全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月上报,直至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第三十三条?每季、每年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次季度首月4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7日前报公司,由安全监察部汇总分析并分别于下季度首月6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10日前报中煤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第三十四条?公司成立安全隐患评审组,每月负责对各单位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和A级、B级隐患进行最终评审定级。对列入A级安全隐患须由中煤集团公司协调解决的,由公司以正式文件向中煤集团公司提交书面报告。风险预控管理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辨识本单位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各单位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3、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确定D值即危险程度,D值大于160为高级风险,责任人为分管矿(厂)领导,D值在70~160之间为中级风险,责任人为职能科室负责人,D值小于70为低级风险,责任人生产科室、区队、车间负责人。4、每年年底各单位都要根据下年度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单位编制风险预控手册,基层单位编制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编制风险预控卡,矿(厂)领导及职能科室管控风险预控手册,基层单位管控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持风险预控卡上岗。5、每月职能科室对分管系统重新进行系统方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生产科室、区队(车间)等基层生产单位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预控单。6、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7、凡是有新设计、新工艺、新环境、新设备、新设施时,必须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8、各单位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预控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二、危险源监测各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2、危险源监测设备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三、风险预警各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四、风险控制各单位应执行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4)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5)在高级风险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五、信息与沟通各单位应建立信息沟通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单位应确保:(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安全风险负责人;(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六、财政保障各单位应根据下年度存在的风险制定安技措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2)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3)对单位年度安技措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七、评审各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预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每年年底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家、工程师对各系统及基层单位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印发次年的风险预控手册;2、每月各系统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家、工程师对本系统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3、每月各职能科室组织人对各基层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4、班组每班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审。

篇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一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一、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党委书记副组长:各分管矿长总会计师成员:各分管副总师、各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安全矿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全面工作。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以下工作组1、安全管理工作组,由安监科科长负责。2、地测防治水工作组,由地测科科长负责。3、“一通三防”工作组,由防突科科长负责。4、机电运输工作组,由机电科科长负责。5、工程技术工作组,由生产技术科科长负责。6、应急调度工作组,由调度室主任负责。7、地面安全工作组,由福利科科长负责。三、领导小组职责(一)矿长职责:1、矿长是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矿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主要责任,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2、每年底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3、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职责:1、党委书记是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矿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主要责任,协助矿长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2、每年底协助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3、每月协助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生产矿长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采煤、调度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安全矿长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事故隐患治理、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掘进矿长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掘进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六)机电矿长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机电、运输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七)总工程师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通风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八)后勤矿长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组织对地面设施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九)总会计师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十)机电副总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协助机电矿长组织对机电、运输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一)地测副总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协助总工程师组织对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二)通风副总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协助总工程师组织对通风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三)生产技术副总职责:1、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3、每旬协助生产矿长、掘进矿长组织对采煤、掘进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带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四)安监科职责:1、副科级以上领导下井跟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负责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4、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5、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6、每旬按时参加分管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十五)各专业组职责:1、副科级以上领导下井跟班期间,及时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3、每年底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4、每月按时参加矿长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会议。5、每旬按时参加分管专业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6、各专业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保证安全风险分管控机制正常运行。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综合辨识范围(年度辨识评估)1、每年底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2、防突科负责对煤矿火灾、瓦斯、煤尘系统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3、地测科负责对煤矿水害系统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4、生产技术科负责对煤矿顶板系统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5、机电科负责对提升运输系统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6、安监科负责汇总各科室对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二、专项辨识范围(一)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2、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二)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2、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排放瓦斯、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在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进行。2、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四)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2、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LEC评价法这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取得这3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其简化公式为:D=L×E×CL分值的选择确定分数值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会被预料到6相当可能3不经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0.2极不可能0.1实际上不可能E分值的选择确定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分值的选择确定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402—9人死亡151人死亡7伤残3重伤1轻伤危险性分值D的选择确定分数值风险程度风险等级>320极其危险5160—320高度危险470—160显著危险320—70可能危险2<20稍有危险1定性等级:可承受风险(一级):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一般风险(二级):临界的,有可能千百万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主要风险(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重大风险(四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重大风险判定:(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或控制措施的;(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第一步:各科室风险小组成员首先明确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六个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第二步:各科室风险小组分析整理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序。第三步:辨识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第四步: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后果。第五步:依据LEC辨识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第六步:确定风险类型。第七步:确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第八步:梳理出需要管理的对象并制定管理标准。第九步:确定相应的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单位、限改时间。第十步:提取管理标准与措施。第十一步:实施管理对象的所有管理标准与措施进行风险管控,预防风险出现。第十二步:对所有辨识出危险源进行监测、预警。第十三步:收到警情通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201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