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RS915微机母差保护投运试验规程

RS915微机母差保护投运试验规程

2024-07-11 阅读 5932

1.保护装置整定值(含控制字的设置)与软件版本校核

1.1检查各保护的程序版本号及校验码并做好记录。

1.2核对保护装置整定值与整定通知单应一致。

1.3针对主TA不同变比,各单元调整系数应按下述原则整定。

以多数相同的TA变比N为基准进行折算,将基准TA变比调整系数设定为1,其它各单元的调整系数则为该单元TA变比除以基准变比N的商值(各主TA变比关系可不要求整数倍),调整系数的计算只与一次额定电流有关,与二次额定电流无关。举例说明见下表。

表一:

单元L1L2L3L4

主TA变比1200/5600/5600/1600/5

调整系数2111

最大的调整系数不宜超过2,否则会影响差流的计算精度。

1.4核对TA二次额定电流(1A或5A)与定值通知单应一致。

若二次额定电流有1A和5A混用,应仔细检查各单元的TA二次额定电流与保护装置内中间变流器的参数一致。

2.装置电流回路极性及中间变流器检查

将所有单元切换到I段母线上,从两个单元的同相电流输入端子上通入穿越的1A电流(两单元流过的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º)检查装置的差电流。

举例说明如下:

2.1选取表一中L2单元的电流极性作为基准,对L4单元的电流极性进行检查。试验电流从L2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入,从L4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出。当试验电流为1A时,查看母差保护装置的A相差电流,其值应不大于0.1A。同样试验应在B、C相进行。

2.2选取表一中L2单元的电流极性作为基准,对L3单元的电流极性进行检查。试验电流从L2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入,从L3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出。由于两单元的调整系数一样而TA二次额定电流不一样,其差流显示值应如下表(In=5A)。同样试验应在B、C相进行。

单元通入电流量电流显示值差流显示值

L21A1A4±0.1A

L31A5A

2.3选取表一中L2单元的电流极性作为基准,对L1单元的电流极性进行检查。试验电流从L2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入,从L1单元的A相端子上输出。由于两单元的TA二次额定电流一样而调整系数不一样,其差流显示值应如下表(In=5A)。同样试验应在B、C相进行。

单元通入电流量电流显示值差流显示值

L21A1A1±0.1A

L11A2A

3.整组试验

3.1检查刀闸辅助接点的正确性。

通过一次设备隔离刀闸的倒闸操作,改变双母线除母联单元以外所有单元的运行方式(即将原运行于I母线的单元切换至Ⅱ母线,原运行于Ⅱ母线的单元切换至I母线),检查每个单元隔离刀闸接点输入回路的正确性,同时核对保护装置上的运行状态指示应与一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相一致。在倒闸过程中,当双母线互联时,检查保护装置上“互联状态”信号灯应亮。母联单元的运行状态经由母联断路器的辅助接点控制,应实际操作母联断路器,检查母联单元运行状态的正确性。

3.2模拟区内单相故障试验。

3.2.5从I母上的某一单元端子上通电流(不加母线电压),模拟I母线单相故障。I母差动保护应动作,并跳开包括母联在内的联接在I母线上的所有单元的断路器及无刀闸位置的单元的断路器,联接在Ⅱ母上的所有单元的断路器应不动作。

3.2.6恢复合上3.2.1试验中跳开的所有断路器。

3.2.7从II母上的某一单元端子上通电流(不加母线电压),模拟II母线单相故障。II母差动保护应动作,并跳开包括母联在内的联接在II母线上的所有单元的断路器及无刀闸位置的单元的断路器,联接在I母上的所有单元的断路器应不动作。

3.2.8将任一单元(母联以外)的I母及Ⅱ母刀闸接点同时闭合或将保护柜上的“互联”压板接通,保护装置进入“互联状态”。分别在运行于I母线或Ⅱ母线上的单元上通电流模拟区内单相故障,此时I母差动和Ⅱ母差动保护的出口继电器均动作。

3.3模拟区外故障试验

选取分别运行在I母线及Ⅱ母线上的两单元(主TA变比应一致),在其同相电流端子上通以穿越性的试验电流(大于2倍额定电流值),电流从I母单元流入、II母单元流出,保护应可靠不动作。

3.4母联断路器失灵试验(不加母线电压)

3.4.1母联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母联断路器跳闸压板断开,在I母上任一单元与母联单元间加穿越性电流(两单元主TA变比一致,电流极性相反)模拟Ⅱ母故障,此时,Ⅱ母差动保护应动作,母联及Ⅱ母线上的所有单元出口跳闸回路接通,由于母联单元电流未返回,母联失灵保护动作,经母联失灵延时I母线上的所有单元出口跳闸回路也相继接通。

3.4.2母联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母联断路器跳闸压板断开,选取Ⅱ母上任一单元与母联单元同时加穿越性电流(两单元主TA变比一致,电流极性一致)模拟I母故障,此时,I母差动保护应动作,母联及I母线上的所有单元出口跳闸回路接通,由于母联单元电流未返回,母联失灵保护动作,经母联失灵延时Ⅱ母线上的所有单元出口跳闸回路也相继接通。

3.5母联死区保护试验(假设母联TA装在I母与母联断路器之间)

3.5.1母联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母联断路器跳闸压板接通,在I母上任一单元与母联单元间加穿越性电流模拟母联断路器与TA之间的死区故障,此时,II母差动保护应动作,母联断路器跳开,经延时虽然母联单元电流未返回,I母线上单元出口继电器动作。

3.5.2母联断路器在断开位置,两母线加正常电压,在I母上任一单元与母联单元间加穿越性电流模拟母联断路器与TA之间的死区故障,同时保证I母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开放情况下,此时,I母差动保护应动作,经延时虽然母联单元电流未返回,Ⅱ母线上单元出口接点应不通(母联失灵及Ⅱ母差动保护不动作)。

3.6检查母联充电保护与母联过流保护动作行为的正确性。

3.7检查复合电压动作闭锁差动保护逻辑的正确性。在I母及Ⅱ母电压输入端子上加正常电压,使I母及Ⅱ母电压元件均不动作时,加电流分别模拟I母与Ⅱ母区内故障,母差保护不动作。

3.8线路断路器失灵保护试验(本项试验可不直接跳断路器)

模拟某线路断路器失灵启动方法为:短接该线路失灵启动接点。若该线路失灵电流判别在母线保护柜中实现时,在短接该线路失灵启动接点的同时还必须在母差保护相应单元的电流输入端子上加电流(大于断路器失灵保护电流定值)来启动失灵保护。

3.8.1在I母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开放情况下,模拟I母上某线路断路器失灵启动,I母失灵保护应动作,第一时限接通母联单元出口跳闸回路,第二时限接通I母线上其它所有联接单元的出口跳闸回路。

3.8.2在Ⅱ母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开放情况下,模拟Ⅱ母上某线路单元断路器失灵启动,Ⅱ母失灵保护应动作,第一时限接通母联单元出口跳闸回路,第二时限接通Ⅱ母线上其它所有联接单元的出口跳闸回路。

3.8.3在I母及Ⅱ母复合电压闭锁元件不开放情况下,分别模拟I、II母上某线路断路器失灵启动,其联接单元(包括母联单元)的出口跳闸回路均不应接通。

3.8.4在I母及Ⅱ母复合电压闭锁元件不开放情况下,模拟主变单元断路器失灵启动,相应母线段的失灵保护不应动作,当输入至母差保护的“解除复合电压闭锁”接点闭合时,各联接单元(包括母联单元)的出口跳闸回路应接通。

3.9交流电压回路断线告警

模拟TV二次回路三相断线:不加母线电压,在I(II)母某单元上加0.1In的电流,经延时发I(II)母TV断线告警。

模拟TV二次回路不对称断线:在I(II)母上加母线电压满足3U2大于12V,经延时发I(II)母TV断线告警。

3.10交流电流回路断线闭锁及告警

3.10.1模拟TA回路断线:母线加正常电压,选取某一单元,在其A相电流输入端子上加小电流(大于TA断线电流定值小于差动保护门槛)不返回,经延时,发TA断线告警信号。此时,再加大电流(大于差动保护门槛)模拟母线故障同时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动作,TA断线闭锁应起作用,母差保护不动作。B相及C相试验方法与结果应同A相。

3.10.2母线加正常电压,分别选取I、II母上各一单元(TA变比一致),加穿越性电流(I母流进II母流出,电流大于TA断线电流定值小于差动保护门槛),母联单元上不加电流,经延时,装置应发母联TA断线告警信号。

4.保护装置带负荷检查

3.1母线充电成功带负荷运行后,进入“保护状态”菜单查看保护的采样值及相位关系,检查保护装置中电压、各单元电流的幅值、相位值,应与实际电压、潮流一致,极性、相位正确。注意正常运行时(在总负荷电流不小于0.3In,各单元的负荷电流不小于0.04In情况下)差电流一般应该小于100mA,否则要检查原因(如TA回路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绝缘情况,TA变比是否相差太大等)。

3.2母联TA极性检查:在母联电流大于0.04In的情况下检查小差电流一般应小于100mA。如小差电流是母联电流的两倍,则母联TA的极性错误。当母联电流小于0.04In的情况下,应通过调整运行方式创造条件来满足要求。

3.3对新投保护还应该测量电流电压的六角图,与保护显示的幅值、相位应基本一致,否则应查明原因。

篇2: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管理标准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PSSR)(工艺安全管理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实施、职责和管理要求。审查目的是在工艺设备投运之前确定和提出所有影响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并确保:

a)工艺设备按照设计的要求建设安装;

b)所有保证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的程序准备就绪;

c)操作与维护工艺设备的人员得到足够的培训;

d)必要的工艺设备安全信息得到更新;

e)所有工艺安全分析提出的改进建议得到落实和合理的解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a)新、改、扩建的工艺设施设备;

b)重大工艺设备变更项目;

c)工艺设备的停产检修。

3定义

3.1重大工艺变更项目

对工艺设备同时进行多项硬件上的变更、更新与装配,引起工艺安全信息变化的项目。重大工艺变更项目往往是需要部分或全部停产才能进行的项目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3.2投运前解决项目(即:必改项)

在做投运前安全审查时发现的,可能在工艺设备投运过程中或之后引起严重危害、影响操作和维护安全,风险级别属Ⅰ级和Ⅱ级(参见工艺安全分析管理标准),且必须在投运之前解决的缺陷。

3.3投运后解决项目(即:遗留项)

在做投运前安全审查时发现的,不影响工艺设备投运安全,风险级别属III级和IV级并已经采取监控措施,可以在投运后解决的缺陷。

3.4区域负责人

区域负责人是指由油田公司或各单位指定,对要投运工艺设备的生产安全负责的管理人员。如,作业区经理、事业部生产经理等。

4职责

4.1区域负责人

1)组建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

2)组织制定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

3)落实投运前安全审查所需要的专业人员和资源;

4)保证所有员工接受关于投运前安全审查标准的培训;

5)主持投运前安全审查预审和审议会议;

6)审查所有必改项的解决方案;

7)在完成所有必改项后批准工艺设备的投运;

8)跟踪落实所有遗留项的完成。

4.2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组长

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组长由区域负责人指定,一般由作业区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担任,其职责是:

1)组织投运前安全审查的具体实施,对审查质量负责;

2)安排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成员的任务与进度;

3)监督检查所有必改项的整改实施;

4)完成投运前安全审查所需要的文件记录。

4.3工艺安全管理协调员

根据项目实施的管理权限由事业部或油田公司指定该项目的工艺安全协调员。工艺安全管理协调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通过工艺安全与风险管理培训;

2)通过工艺安全分析方法培训;

3)熟悉工艺安全分析方法;

4)通过工艺设备投运前安全审查培训者培训。

工艺安全管理协调员的职责:

1)协调与指导生产单位制定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

2)组织进行投运前安全审查实施方法的培训;

3)保证投运前安全审查的执行过程符合油田公司相关规定;

4)整理投运前安全审查的有关文件并归档。

5管理要求

5.1符合本标准适用范围的所有项目必须进行投运前安全审查。

5.2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的成立

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组长应当分配各个组员在实施投运前安全审查过程中所负责的专项审查内容和职责。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至少应当由以下专业人员组成:

1)工艺技术;

2)设备管理;

3)HSE管理;

4)工艺设备操作;

5)工艺设备维修;

6)电气仪表(必要时)。

如果本区域技术力量不能满足专项审查的需求,由区域负责人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业人员支持。

5.3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应结合工艺设备的特点和工艺安全管理协调员一起制定一个综合的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可在附录的安全审查清单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审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1)需要完成的工艺安全信息的更新项目;

2)确认工艺设备的建设与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确认所有保证工艺设备投运与操作安全的程序已经准备就绪,并分发给相关人员,包括投运方案、操作、维修程序及安全规章;

4)确认已经对员工进行了投运方案、操作、维修程序及安全规章的培训;

5)确认必要的设备测试与检查项目、检查程序以及检查的频次符合要求;

6)确认所有其它必要的辅助系统已经就绪;

7)确认应急预案的符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4投运前安全审查的计划

区域负责人和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应召集所有组员举行一个预审会议。预审会议内容包括:

1)安全审查组长应当向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介绍整个项目的概况;

2)审查并根据工艺设备的特点适当调整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的内容;

3)安全审查组长将任务分配给组员;

4)制定一个实施投运前安全审查的进度计划;

5)确定与工程设计、施工等相关方的协调机制。

5.5投运前安全审查的实施

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成员应当根据在预审会上确定的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对工艺设备进行逐项审查评估。

1)评估应包括必要的文件审查和现场检查;

2)应当将发现的缺陷形成书面的记录和综合报告;

3)为确保投运前安全审查的质量,应当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在完成80%设备安装之前就开始准备,确定审查清单,依据审查清单定期进行逐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交有关部门解决,不能等到施工结束才开始实施投运前安全审查。

5.6审议会议

完成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的所有项目后,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与区域负责人一起审查投运前安全审查的结果。会议上应将提出的缺陷全部列出,逐一进行工艺安全分析,并根据风险级别将其分类为:

a)投运前解决项目(必改项)

b)投运后解决项目(遗留项)

5.7跟踪落实

5.7.1所有必改项必须落实整改负责人或负责单位,并制定实施整改的进度,确定完成整改期限。审议会议应当定期进行(一般每周一次),对必改项进行跟踪,直至所有必改项得到落实。

5.7.2所有必改项完成之后,区域负责人应与审查小组一起审查各项的整改结果,必须得到区域负责人对必改项整改结果的认可,方可由区域负责人批准工艺设备的投运。

5.7.3所有遗留项必须落实解决方案和监控措施,并落实负责人(或单位)和完成期限。所有遗留项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将完成日期补登到安全审查清单和综合审核报告上。

5.8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阶段、分专项或多次实施投运前安全审查,但在正式投运前,需再次召开审议会议,将历次投运前安全审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回顾和再次确认,由投运前安全审查小组填写投运前安全审查综合报告(格式见附录C),经区域负责人审查确认所有必改项已经整改、所有遗留项已经落实监控措施和整改计划后,方可批准实施投运。

5.9属于本区域自行组织的项目,在区域负责人批准投运前安全审查综合报告后即可投运。属于上级单位组织的项目,区域负责人批准的投运前安全审查综合报告作为投产、项目验收的必须和首要条件。

5.10文件整理

5.10.1所有必改项,如果涉及变更,必须将相关的图纸、设计文件、材料表等进行更新存档。

5.10.2所有遗留项整改完成后,整改负责人书面通知区域负责人,书面通知应与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综合报告及有关此项目的工艺风险分析归档在一起,以备后查。

5.10.3所有投运前安全审查的文件,包括审查清单、综合报告以及遗留项的解决方案和跟踪落实计划应归档。

6审核

每次投运前安全审查后应由工艺安全管理协调员对其完整性与内容进行审核评估。

附录A: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范例(适用停产维修且没有变更的投运)

附录B:投运前安全审查清单范例(适用新改扩建和重大变更项目的投运)

附录C:投运前安全审查综合报告

篇3:变电站设备验收投运制度

一、变电站运行的新建、扩建、改建的一、二次设备加入电网前必须经过验收。设备变动修试后也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手续完备,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二、验收按部颁标准及有关规程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变电站验收发现的问题,变电站值班员应及时向调度和运行主管部门汇报,确保达到变电设备安全要注,一经验收合格,变电值班员应对变电设备负责。

三、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结束后,有关修试人员应将工作情况详细记录在记录薄上,并写明是否可投入运行的结论,运行人员检查修试记录齐全主要数据合格后会同修试人员对修试设备进行检查、验收、检查修试单位已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无疑后方可办理终结手续。

四、新设备投产和重要设备的大修、大范围停电检修,由电力部门或变电站站长组织和安排好设备的验收工作。

五、对检修后的开关、闸刀应进行操作检查,对调度校验后的继电保护装置应检查动过的端子、压板、切换开关位置和定值应处于正常状态,对检修试验后的设备要检查工作班装设的临时短接线、接地线、试验导线是否拆除,有无遗留物。

六、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准投入运行,如需要投入运行,应根据管辖权限,经电力主管部门或**批准,并将意见记入值班日志。

七、设备运行前必需准备内容:

1.设备不管本期是否投运命名、编号、挂牌、标识必须齐全、醒目。

2.站有试验时会亮的光字牌和正常运行应亮的指示灯及应测电压的出口压板明确标示,便易检查巡视和测量。

3.全部就地/远方控制开关和电压切换开关切换位置标明。站有出口压板和继电器的应标有全称的命名。

4.凡没有接地闸刀,需要对母线桥及一次设备需临时挂接地线的,接地点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并固定不变,有利于值班员检查,接地点要除去油漆。

5.站有闸刀操作把手上有间隔全称标志,10kV间隔小车开关不但在柜门上有全称标示,在小车开关本体上也要有全称标示。

6.防误装置可靠完好,紧急解锁钥匙已封存。急须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防误解锁制度。

7.设备安装符合规程要求,动作正确可靠,接触良好,指示正确,电气、机械闭锁可靠,站有密封件要求密封良好,瓷件无损坏、裂纹。站有设备拉地正确。验收中提出的消缺项目已经处理完毕。

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已由基建部门向生产运行部门移交。

9.电缆排放整齐美观,固定牢固,标志齐全清晰,防火封堵良好,电缆沟内无积水,无杂物。

10.盘柜安装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柜内接线整齐美观,标志清晰齐全。

11.室内外设备金属部分无锈,油漆无脱落、皱纹、痕迹,充油设备无渗漏。

12.二次回路配线正确,绝缘良好,电流回路无开路,电压回路无短路,工艺美观,方向套电缆牌正确齐全,字迹清楚。

13.站有试验和调试报告真实合格、项目齐全。

八、环境及文明生产

1.投运前站内投产区施工遗留物。

2.站内清洁整齐、无卫生死角、无杂物、无乱堆放材料,设备见本色。

3.各处各类遮栏、护栏、爬梯安装牢固,符合安全规程。

4.各类沟道盖板完好齐全。

5.消防设施齐全、可靠、有效,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并经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通过。

6.工具、资料摆放整齐。

7.场站照明符合设计要求。

8.变电站绿化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完工或已落实计划和按排。

9.办公及生活用品满足运行需要。

九、安全及管理:

1.安全工器具齐全,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2.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和装置符合规程要求。

3.具备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和必须的管理制度。

4.各种记录簿册、台帐报表准备齐全。

5.运行人员配置齐全,经过必要的学习或培训,掌握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能胜任本岗位,经考试合格审核批准上岗。

6.各种图纸、资料已及时移交。如缺竣工图纸和试验报告,督促基建单位及时移交。

7.有颁布的经领导批准的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变电值班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调试发令人名单。

8.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定期试验切换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运行分析制度、现场培训制度、消防保卫制度、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工具材料管理制度)和各个管理规范流程图(交接班流程、设备巡视检查流程、倒闸操作流程、工作票执行流程、缺陷管理流程)已制定并为操作班每个运行人员站熟悉。

9.现场放置值班记录簿、设备验收卡、操作票、工作票可供使用。

十、工作职责:

变电站新设备的生产运行准备工作由***负责,**指导和协助,并负责检查监督执行情况。变电站生产运行准备工作由**负责落实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进展状况。凡是生产运行准备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新设备不能随意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