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转变角色发挥图书教育新功能

转变角色发挥图书教育新功能

2024-07-31 阅读 6682

转变角色,发挥图书教育新功能

学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师资、实验室、图书室。图书室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能和作用,并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中学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

学校图书室是直接为师生服务的,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转变角色,做学生阅读导师

学生在图书室里可以自由选择图书和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但现在书刊杂志良莠不齐。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的辨别能力还较差。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在创造良好阅读条件和服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刊,让其在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图书管理员应当成为知识导航员、知识咨询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图书的多样性指导学生选择性阅读,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图书管理人员要自己先翻阅各类图书,做到心中有数,脑里有书。

二、转变形象,做学生的思想导师

图书管理员也是一位教育者,同样是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图书保管员,其知识面、学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都能给学生以身教,起到潜默移化的育人作用。

一是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图书室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帮助教师开拓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其主要责任。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既专又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是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图书管理员应热爱自己的事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作为教师,要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陶冶和自我修炼。

三是要善于创设优美的阅读环境。对自身工作环境的创设最能体现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图书阅览室应通过对桌椅摆放、墙面、门窗、书架的色彩、样式设计,创设一个整洁明亮、宁静高雅、催人奋进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是中学图书管理员人文素养的体现和专业素质。

三、转变方向,做学生的信息导师

学校图书室的工作已从传统的检索管理和服务模式向馆藏资源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图书管理员应该具有快速、准确地采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2、是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中学老师和学生到图书室阅读的时间并不充裕,往往也就是一节课的时间。这就要求管理员要能敏锐地捕捉、收集、加工最前沿的最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方法、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等信息,有目的地、主动地,快、准、全、新地给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有用信息,更好的为学校教学和教科研服务。

3、是要具有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中学图书室藏有的外文资料也日益增多,互联网技术发展要求中学图书管理员应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包括网络语言和英语的应用能力,才能顺利地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准确地辨别信息的价值,并知晓到什么地方,以何种检索手段获取所需信息。

四、转变态度,做学生的管理导师

中学图书管理员在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同时,应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由简单的劳动者逐步向思想者的目标努力。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研究课程改革环境下的中学图书管理新方法、新思路,开发智力和解放自己的创造力,变被动的完成学校制订的岗位责任为创造性的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我们主要通过不断探索科学归类方法、完善管理制度,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育人功能,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拓宽思路,使之成为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现在初中学生思想活跃,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但良莠不分,我们通过主动对学生提供咨询、查找服务,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

初中图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教研和教改提供不可缺少的信息源。学校的图书室已从第二课堂的地位逐步走向第一课堂,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多年的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深刻体会到中学图书管理员仅有服务热情、熟悉业务还不行,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应当随着时代要求而转变。

篇2:为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学习教师教学方法应该做以下完善和转变

为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做以下完善和转变。

一、变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为既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法;二、变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为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共重的教学方法;

三、变注重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为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四、变注重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教学方法为既注重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又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五、变注重终结性评价的教学方法为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

六、变注重知识本身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为注重创设情景、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七、变单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注重媒体运用、注重多种教法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八、变注重教师自身活动的教学方法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的,高中,教学方法,课程

篇3: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摘要:教学方式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表明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本文以自身多年一线教育的经验,将情境学习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将多媒体教育技术融合与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形成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新型互动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关键词:多媒体;互动教学;有效性;合理性;最优化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与传统意义下的数学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发展新阶段。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行为,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重视合作交流与情感体验的新型教学结构将在多媒体教育环境中得到实现。如今,多媒体手段也在发生质的变化,由投影→白板→ipad,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让笔者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无论运用哪一种多媒体手段,都要为课堂服务,尤其要为学生服务。将情境学习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将多媒体技术融合与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形成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新型互动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所谓互动教学,是通过互动程序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支架,使学生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并投入到高级的思维和问题解决活动中去,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些很难讲懂讲透或操作上的难点,不仅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本质的拓展和超越,同时也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互动教学更大程度上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的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在生动的情境中构建互动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用恰当的媒介,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来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呈现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发展思维能力。如教学一年级的“同样多”一课,在课上通过“认识同样多”“找同样多”和“变同样多”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认识同样多时,利用游戏课件演示:一年级一班和二班举行拔河比赛,但老师的哨声一直不肯吹响,请同学们观察出了什么问题?学生会发现一班16人参加,二班15人参加,不能开始比赛,教师问其原因,学生回答:“两班参加的人数同样多时,比赛才公平。”简短的语言,却极有力地说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同样多的概念,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接着由学生自己讨论问题,一班下去1人或二班增加1人,两班的人数同样多,可以参加比赛。学生的点子越出越多,思维也活跃起来。本节课进行到第二层次难度较大,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机演示学生已初步掌握在不同样多的两种事物中找出同样多的部分。于是我设计了“比水果”的游戏,请学生找出“同样多”。这一练习要求学生找出个数同样多的,也可找出同样多的部分,打破了两两对比的形式,给学生的思维敞开了一扇宽广的大门。当学生看到电脑屏幕上那鲜艳诱人的图画时,更是兴奋,开始积极地讨论。学生们有的找出橘子和苹果都是3个,所以同样多;有的找出5个桃子中3个这部分和橘子的个数同样多;最可喜的是学生把四种水果放在一起比较,得出3个橘子、3个水果、4个香蕉和5个桃子里3个这一部分是同样多的!孩子们活跃的思维肯定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学生每次发现同样多时,教师都通过动画闪烁加以强调,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几次将水果分解、一一对应排列,重新组合,学生们不但拓展了思路,而且发现了两个规律:即同样多是以少的标准找;从多的里面找出同样多的部分。而这两点正是本节课要使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高,由此外化的语言在发展,驶上了一条认识和发展的高速公路。这一切,多媒体课件闪动,感观冲击和灵感提示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