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研究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研究

2024-07-31 阅读 9564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审题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时不时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只归结为学生做题不仔细,不会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读题、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审题习惯还未养成。审题是学生做题的前提和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良好的审题习惯是一年级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应该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1、一年级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探索一年级数学中常见的题型的审题方法。

3、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一年级审题方面存在的弊端和解决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

1、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研读课内外资料、读物、书刊,结合本校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审题方面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个案研究法:以点带面,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寻求解决方法。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2、研究过程:

启动阶段:**年5月

篇2: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识字量和理解能力的制约,审题过程就更加难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会学生读题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识字量很少,每次做作业时都需要教师读题。教师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时不要添字或漏字。教师要把题目完整无误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当然有些初次碰到的题目类型,教师可以在读完题以后,对该题目的意思进行讲解以后再让学生做。

(2)读题时要让学生看着题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提升得比较快。对于题目当中经常出现的字词,有些虽然学生不会写,但他们已经会认了,明白了这些字词的意思,从而能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3)对于题目当中的重点字词,教师在读的时候应该要响亮一些。如在比一比的练习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在长的后面打“√”。教师在读此类题的时候应该重点突出这个“长”字。

2.放手让学生读题

到了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许多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字词都已经认识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读题。读题的方式可以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或者小组读,这样可帮助那些后进生。到了第二个学期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了。在学生读完题以后,教师可以请某个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和要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让全体学生清楚题目的意思。

3.要求学生正确读题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以下两步要求: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题时能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逐字逐句地读。读题方式可以采用集体读,如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读题时把重要的字句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比如说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这里的“从小到大”很关键,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个词圈出来。

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够单独读题,并要求学生在读完题后再默看题目,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通过对比练习和开放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对比练习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多出一些对比练习。对比练习的好处在于比较直观形象,可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解题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的意义的时候,教师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转化时,可以出这样的题:1张10元能换()张1元和()张2元;1张10元能换()张1元或()张2元。这些题目单独出现时,许多学生经常会搞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些题目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从而让他们明白这些题目之间的区别。在第一学期的时候,用数学这块内容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在做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用加法还是减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此类题目进行反复地比较,多让学生说说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些题目的意思,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开放式练习

开放式练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此类习题。比如在教学计算的时候,可以出这样的题:()+()=15;()-()=6;在学生解答完题目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在教学分类的时候,可以给出几个算式让学生来分类,如3+4=7,9-5=4,2+2=4,6+1=7;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在复习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两个条件,如红花有8朵,绿花有6朵,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那么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分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

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遇到有些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在教学排列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的左边有3个小朋友,右边有5个小朋友,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或者是这样:从左往右数小明排在第四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六个,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的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想,恐怕很多学生会做错。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站一站,又或者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画,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又如在教学比多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第一行摆了8个△,第二行摆□比△少3个,要摆几个□?这样的题学生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如果让学生直接做,很多学生会算成11个□。但如果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画,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篇3: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的培养

海口景山学校王青

要想要顺利解题,审题是关键。无论是何种题型,都要让学生,都要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审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环节。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低年级的老师非常清楚的了解,学生要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以及对文字转化的能力。可以从孩子们的错题中发现,只要是经过老师读的题目,孩子们就会恍然大悟,即刻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这种情况也正是表明了:学生做错了题目并不完全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而是关键的审题能力的欠缺。因此,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尤为重要。

读题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弄清相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使之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为解题做好铺垫。读题几遍,题目中的意思自然明白,让学生在动笔解题之前先养成读题的习惯。认真读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对题目进行分析。所以在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在读到关键字语调发生变化,意在强调该注意,否则容易做错。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准确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

看题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图文相结合的题目,学生常常会看题目二忽略图中所给信息,而导致出错,甚至不明白题目要求什么。

这道题,读完题后,没有学生开始动笔。通过交流,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图中还隐藏了“小白兔拔走了6个”这一信息。

又比如“一共有32只鸡,如果每只鸡吃一条虫,还差2条。一共有多少条虫?”学生一看到问题里边有“一共”就不假思索的断定用“加法”,导致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如果学生能做到仔细读题,认真看题,抓住题目中“还差”这两个字,就能正确解题了。这些题目其实一点都不难,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没有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就很容易犯错误,导致不必要的丢分。将题目看清楚之后,根据解题步骤一步步解题,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说题

学生能否准确的把题目意思复述出来,是他们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的一个重要凭证。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数量关系。如:“共有72人,已经检查了40人,其中6人近视。还有多少人没检查?”在这一题的解答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学生在解题之前,能准确的将题目中的意思复述出来,形成清晰的数量关系“检查视力的72人减去已经检查的40人得到没有检查视力的人数”这样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说题,说数量关系。正是因为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解题的准确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发展、巩固的过程。小学阶段,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小学生,关键字,海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