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偏远地区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探索

偏远地区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探索

2024-07-31 阅读 7609

偏远地区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探索

摘要:“三通两平台”规划的实施使中小学教育实现信息化工程驶上了快车道。但处在西北经济欠发达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却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处于劣势,无法实现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同等的网络技术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本文在考察分析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现有水平应用状况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既依托国家“三通两平台”工程,又充分立足于现有条件,通过边学边建、边建边用,建立“虚拟学习社区”,逐步实现农村偏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三通两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包括接受教育在内的权利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制约,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而处在农村偏远地区的适龄少年儿童所享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并不平等,这种差距无缩小甚至有被拉大的趋势。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以法制的形式深入推行、深得人心;另一方面,处在落后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却因为不能公平享有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难以接受到良好教育,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来改变命运希望就得更加渺茫。这种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陷入恶性循环,教育的劣势最终将报复性的转化为当地的更加贫穷。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措施,旨在通过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而“三通两平台”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对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借助互联网分享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极具价值和潜力的途径。

一、“三通两平台”的农村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一)“三通”网络建设与运用情况

自从20**年开展教育专网建设以来,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网络接入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市、县区一级的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均已接入网络并发挥着在教学中的作用;乡镇中心学校普遍接入网络,并有多媒体教室,但在数量上尚有较大差距,本人所在镇属中心学校有4所学校实现了所有教室的多媒体化,并建有自己的局域网,虽然网络接入比较好,但是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不高;距离乡镇较近的川区学校95%接入了网络,但多媒体教室有一到两间不均,而且计算机设备差、网速慢,无法快速下载和浏览资源,信息化授课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很低;距离乡镇较远的山区中小学尚未接入网络,没有多媒体教室和自己的局域网,仅限于一两台计算机的文字处理,更无法谈起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调查来看,现有的网络运行情况与教育部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设想差距甚大。

(二)“两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

篇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转变及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及资源共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越来越承担起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为了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观念、手段、方法,使教育功能发挥得更广泛、更有效、更及时,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这些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的广泛运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教学的质量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必将引导重大变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转变;学科整合;资源共享

我们认为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环境,构建信息资源库,将已经和可能收集到的教育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集中保存,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现中,使这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两年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发动广大教师努力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之新颖、活泼。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书、学生看书等方式呈现。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变革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的是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教师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从而实现了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要求:教师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和观念,更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上两节学科整合课,切实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并提交设备使用记录及学科整合教案。通过学习使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鼠标轻轻一点,所有教学内容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声、图、文并茂,繁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大为提高,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应用的积极性。通过有趣的游戏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挑起孩子们闯关的欲望。并提出疑问:这些个跳动的小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像这样的课例还有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实践,在我校,不论老中青教师都爱用多媒体,爱用网络,信息技术以便捷、直观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电子备课,教师受益。

传统的备课形式正在改变,电子备课在校内悄然流行。教师们总是努力搜寻网上资源进行备课,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更新颖,更富时代感,形式更生动活泼。信息技术做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实践教学要求从一开始上课,就要创造一种环境,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例如:我在执教的《龙江特产》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强以及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课前设计了搜寻龙江特产的环节,并查找了许多关于本课内容的图片、视频,使多媒体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课上,在美丽的图片、激情的宣传画面中,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出现。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强得多。使网络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