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重要意义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重要意义

2024-08-01 阅读 1174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喜欢自主游戏,过去教师们在游戏中怕乱,限制过多,过死,幼儿玩什么游戏,怎样玩都由教师指导,分配。通过学习《纲要》研讨,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主题,自定角色,自选材料与伙伴。在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中,怎样进行游戏,教师怎样在活动区进行有效地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要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充当观察者。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区探索活动的同时,通过认真的、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观察,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教师可采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整体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有一次,我指导孩子们在美工区的“彩虹坊”进行线描画的创作,有的孩子就提议在盘子中也可以进行线描画的创作,并且可以给小餐厅里当餐具,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这一提议使我原来的计划改变了,我及时的按孩子们的意愿改变了活动的内容,和目标,看着孩子们把亲手做的工艺盘子摆在小餐厅,他们脸上带着那种成就感,我觉得及时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区域之间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进行整体观察时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样做的。比如:你今天在哪里玩了?你今天都学到什么了?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在指导的过程当中要挖掘有教育价值的知识,进行指导和分析,而且我发现在区域活动前,我给孩子提出了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找寻答案,有目的地游戏比起毫无章程的让幼儿随便在区域里游戏要有效地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活动区里也要有目的:一是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活动的进程及水平;二是了解区域活动中场地的设置能否满足活动需要及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等。比如小餐厅的操作台是否够发挥作用,物品的摆放是否能让孩子们方便取放,是否对孩子的活动,造成不安全隐患。还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喜欢的区域内容和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玩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解决了,是怎样解决的;了解为幼儿提供的游戏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有效;了解幼儿近来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有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教师观察

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

在活动区域中教师还要充当一名指导者。一是个别指导。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没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教师对不同的幼儿要给予具体指导,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重点指导一两个幼儿,使目标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二是共同参与。教师要注意不断地在各个区域间来回观察和参与游戏,如果一头扎进某一个区域中间同幼儿游戏而就忽视了对其他区域幼儿的指导。在小餐厅的开展过程中,有些幼儿第一次到小餐厅来玩,不会主动参与游戏中,

通过我跟孩子们一同讨论后,想来小餐厅玩的小朋友,或者第一次来到小餐厅小朋友,要先实习一段时间,当实习服务员,等熟悉后,可以转正,当正式服务员,而后来我们还进一步的讨论了,正式服务员与实习服务员

有什么不一样,正式服务员都应该怎么帮助实习服务员,等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而更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当我问到,如果老师也想跟小朋友来参与游戏,我以什么身份出现呢????大家帮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有的说老师你可以当大堂经理,负责整个餐厅,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你可以当餐厅经理,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再问您,小朋友纷纷给我出谋划策,区域活动中,老师怎么介入指导,以什么角色去指导活动区,如果真的生硬的去指导,往往影响孩子玩的积极性,现在我听了孩子们给我的建议,顿时解开了很多困惑,在区域活动里,我跟孩子们是一个共同学习的整体,教师的介入指导身份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在孩子们的头脑里和区域活动中,自然形成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在区域活动中,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让他们被迫接受你所认为的,那样幼儿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或者出现厌烦情绪。小餐厅活动中教师这时以“客人”的身份加入,说:“我想点一份匹萨”,于是看菜单,但是菜单没有注明,客人就会问服务员,菜单上没有注明什么口味的匹萨,有没有别的口味,每个参与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应该再利用其他材料来完成菜单,使游戏更生动的开展起来了,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例如:在“小餐厅的活动中,好多小朋友都想当服务员,顾客却没有几个小朋友,有的幼儿说咱们怎么才能招揽顾客呢?我跟孩子们观察了其它地方的餐厅,我引导孩子们可以制作个大的招牌,在孩子们热情下,我们制作了很多招牌菜,还有招揽顾客的牌子,和优惠卷,在我的点拨引导下,幼儿玩小餐厅的游戏时,很多幼儿喜欢拿着自己制作的钱币和优惠卷来参与游戏,争当小顾客了,这样幼儿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又有效地激发了探索精神。因此在组织区域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要适当,要有良好的切入点,不能影响幼儿良好的操作情感,而应该提升幼儿的区域活动情感,让幼儿在快乐的感受中操作,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在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各种表现评价幼儿的行为,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评价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注意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首先,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性言语来引导幼儿,如:“你搭建的楼房可真漂亮,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儿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我们通常请幼儿主动评价:“我有快乐的事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为什么,集体和个人,自评和他评的形式,让幼儿清楚了解自己和同伴遵守规则和活动能力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树立榜样或改进缺点,使幼儿在评价环节中得到共同进步,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交往意识。其次,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创新)从多角度、多形式进行重点讲评,加以鼓励,或指出幼儿在创新方面应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提出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商量解决问题等。

在区域活动的评价中,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不应过多的在乎幼儿认知、技能提高了多少,而应在乎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中多用鼓励的方式,在幼儿出现疑问时,可鼓励幼儿再次探索、查找相关的资料,引起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在评价中多用肯定的方式,肯定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你真棒”,“坚持了,你就胜利了”,“大家都为你感动了”,“对于你的发现,我们都为你感到高兴”等。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给予积极评价,往往更能适时的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情感,提高幼儿活动的质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协调(评价者)和幼儿(可能是评价者、也可能是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变紧张的评价气氛为融合,可以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放松情感,更客观的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着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和表现方式理应受到我们成人的关注和理解,以往整齐划一的评价机制,大大限制和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参与评价,自己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活动,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幼儿(特别是胆小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大方自然的说话,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建立与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发展个性,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参与评价时有话可说,我们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记录,鼓励孩子发问,让幼儿有“问”的自由,“说”的自由,勇于发表见解,学会观察教师对个别小朋友的过程评价,通过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教孩子学会运用评价语言。这样,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如果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经常取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能经常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为幼儿的后继发展埋下可贵的种子。从而使幼儿始终感受到区域活动快乐的活动,乐于参与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重要意义

体会《纲要》,通过实践的探索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短短的一学期里,开展区域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对区域活动更有兴趣,使幼儿在教师指导和自主的参与中不断得以进步,教师在区域活动当中,是以观察、指导、记录、谈话与聆听作为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发现尝试、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区域中学习,在区域中发展。对于一个当幼儿教师的我来说,这些成就的取得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相关课题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我相信会在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

篇2:幼儿区域活动概念辨析培训方案

“幼儿区域活动概念辨析”培训方案

培训目的:

1.能大胆向同事推销手中的材料,提高沟通能力。

2.理解区域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创设方法,初步掌握区角材料调整的策略。

培训材料:

织布机、影集、餐巾纸盒、玩具若干

培训步骤:

一、创设游戏情境

(一)游戏一:玩玩具(3分钟)

1.请两位教师上台操作一架玩具织布机,并请其他教师观察她们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变化。

2.请体验者谈感受

3.请观察者谈感受

小结:当孩子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反

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幼儿没有掌握玩的方法;是否材料操作方法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游戏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因而当遇到孩子对游戏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敏锐地意识到并进行材料调整。“平行游戏法”是指当小班孩子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喜欢或只喜欢某一类游戏时,成人在他们附近进行暗示性指导,孩子便乐于模仿游戏。中、大班的孩子则适用“交叉游戏法”、“游戏经验分享法”。前者指孩子在游戏中需要成人参与或介入指导时,邀请成人参与游戏或成人自己扮演角色参与游戏,通过成人与孩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作用;后者是为孩子提供一段时间,让孩子在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问题、创意想法等表述出来并讨论,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分享经验,而成人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

(二)游戏二:推销体验(5分钟)

1.请2个组选派一名教师选择一样物品,与本组人员共同商量推销方案,并在现场确定顾客进行产品推。

2.请推销者谈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3.旁观者补充感想。

小结:活动区是幼儿的天地,它总在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趁机投放各种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的材料才能得到幼儿的认可,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兴趣的把握,重要是靠观察。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摆弄状况,分析出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它关系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材料本身效益的发挥,是幼儿成功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此时的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可以是有目的观察,也可以是随机观察,可以有即刻观察的分析调整,也可以是过程后的分析调整。这样的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了解儿童社会性情感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强项;不仅了解儿童的经验背景,同时注重儿童富有个性特质的学习风格;不仅了解儿童建构结果,同时了解儿童建构过程表现;不仅了解儿童建构过程外在的一般的表现状态,同时了解儿童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倾向。我们试图从多种角度充分的观察孩子,简单易行的记录分析孩子,其价值不是为了评价孩子,而是为推进儿童建构的系统运转提供策略依据。为材料调整奠定基础。

二、解析“区角活动”(讲义另附)

三、区域调整的艺术

(一)情境创设:建筑区(5分钟)

1.请教师围拢坐在一起,并为其提供大量的建筑区玩具,请教师各取所需进行搭建活动。

2.主讲者观察教师情绪变化及行为发展情况,为后续梳理总结提供依据。

3.游戏结束后,请教师自主发表个人在游戏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后续所讲内容做经验铺垫,有助于教师在体验之后,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区域调整的必要性。

小结:当孩子在建筑区中频频发生肢体冲撞与纠纷时,教师应反思是否场地空间提供过小,不利于孩子在区域中的走动,从而因拥挤,导致撞倒同伴正在搭建的作品,或与同伴产生肢体上的碰撞。另外还要避免将多种桌面玩具混放于玩具筐中,不利于孩子拿取所需材料,避免因让孩子长时间在玩具筐中找寻材料,而导致游戏时间隐性浪费。

(二)讲解区域调整艺术(讲义另附)

篇3:《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研讨学习有感

《如何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研讨学习有感

研讨内容:如何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选的活动,在这儿幼儿有了更多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机会,满足了个体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来开展区域活动呢?是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

研讨之前,林园长先让我们说说目前进行区域活动的困惑,老师们纷纷谈了自己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1、孩子喜欢建构区,不喜欢其他区域。

2、区域要限定人数吗?如果不限制人数,那么其他区域都没有人了。

3、个别孩子进行区域活动串频繁,材料摆弄几下就不玩了,活动不吸引孩子。

4、怎么样让孩子喜欢上美工区和阅读区?

5、孩子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指导孩子?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大家相互交流,一起研讨解决问题,这次研讨学习,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具体说说: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

通过学习我发现原来我在班级区域位置的划分不科学,动静区域放在一起不科学。因此,我班在区域位置的安排上做了合理的调整,每一个区域活动都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比如建构区需要较为开放的空间,让幼儿有较大的发挥余地;益智区、阅读区就需要较为封闭的空间,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操作、阅读;而在科学活动中,因为有的活动易受干扰需要较为封闭的空间进行,有的活动则需要较宽敞、灵活、通透的空间,甚至需要到室外进行;还有的就是关系密切的区域要求放在一起,主动和主静的区域要求分隔开来。除此之外,在环境的创设上要具有美感和教育作用。比如:阅读区创设要舒适温馨,建构区要有建构技巧示意图和建筑图形,表演区要生活化等。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孩子串区频繁和只喜欢建构区就是因为材料不够吸引孩子。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我班在材料的取材上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作为主要的区域材料,在材料的收集上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收集材料。区域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使幼儿建构、学习、发展的媒介。区域活动的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所以投放的材料要丰富、可变;要蕴涵教育目标与内容;要依计划投放与变更;同时材料还要有层次性、系统性、探索性。因此,教师要适时添加材料、组合材料,使材料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活动。富于变化的材料为幼儿的探索,为幼儿创造性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与挑战。

三、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区域活动时,教师的观察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幼儿是否喜爱活动,对活动充满热情;在活动中是否富有挑战而独立;态度是否专注,情绪是否愉悦;是否关心自己的活动结果;是否遵守活动规则。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经验背景与认知发展水平,了解幼儿建构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了解幼儿学习的个体风格与态度,了解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品质,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的分享交流评价提供支持;同时也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体活动、以及与社区或家庭的互动提供锲机,推动区域活动的发展。

四、在活动中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幼儿。

陈鹤琴曾经说过:“凡事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事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在区域活动时,教师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探索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对所投放的材料性能不了解,或缺乏操作的方法与技能时,或对某一区域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情形时,教师就在幼儿附近用同样的材料进行活动,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而是利用自身的行为进行榜样示范,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暗示引导;当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参与指导时,就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或被幼儿邀请,或自主扮演角色进入活动情境。在此过程中,仍然有幼儿自主掌握活动的进程,教师只是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根据区域情境的需要,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语言或动作上的反馈,以游戏中角色之间关系隐蔽而又自然地引导游戏的发展。

五、区域活动结束有分享

区域活动结束前,分享很重要,通过几分钟的分享交流,会让区域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享就是把你在观察孩子区域活动时是发现孩子好的方面或不好的方面跟孩子交流、总结。比如:孩子在操作材料的时候探索出了新玩法;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良好品质;孩子的合作行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活动中不良的行为;展示孩子的成果,分享交流等。在班上,区域活动的分享环节,我请展示孩子展示他的新玩法、作品,孩子很高兴很自豪,分享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其他孩子会学着他的好方法玩,又或者激励孩子,我下次会玩得更好。经过几天的活动分享,孩子们比以前更加喜欢区域活动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区域活动的创新,为幼儿创设更好的物质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区域活动材料,来促进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激励幼儿动手的愿望,养成动手的习惯,掌握动手的技能,体验动手的收获,力求让每项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锲机,让每一个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社会性,主题,情感,个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