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磁铁的两极》科学教学反思

《磁铁的两极》科学教学反思

2024-08-01 阅读 4814

《磁铁的两极》科学教学反思

《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是要花点心思的。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了学生的实验时间,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严谨而有序地完成了三个观察、实验活动以及多次实验的记录,并通过整理发现了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情绪饱满,参与积极,人人动手,教学目标和研究目标都得以完成和实现。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本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

1、精心设计环节,科学分配时间。

本节课活动多,每个活动就算是最简短也不能少与5分钟,何况学生在活动后还要整理事实、完成记录,然后互相交流,才能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能保证,那么活动就变成了过场,达不到效果。为了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意把不是活动的环节尽量地简单明了,不搞花架子。如在教学引入中我就从上一节课的学习开始,既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时间很短,就那么1-2分钟,而且节省了时间。

2、明确实验要求,方法指导到位。

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对学生的实验、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明确每个人做什么,使活动能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取得实效。如:在观察转动的磁铁前,我边演示边告诉学生:小组内每人转动磁铁一次,等磁铁停下时观察它的方向和位置,并把每次每次的方向和位置用简单的图或文字记录下来。最后看看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实验也反复多次地进行了。同时学生明白了实验的重点和要求及方法。当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去做时,在3-5分钟内就有效完成了实验,并一下子就发现磁铁每次停下时都是指着同一个方向。

3、准备结构材料,设计实用记录表。

在课前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我为学生准备的是两块磁性强弱、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磁铁。并且每一块磁铁都检查了它的磁性。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磁铁被磁化的现象,在实验中所有的组的现象都是相同的,因而在交流中能很快地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实验卡的设计我也动了脑筋。在本课中我设计的实验记录卡简单易懂,便于记录。如在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卡只要求学生在对应的情形下打勾,最后简单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即时完成记录,没有另外花时间了。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个别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等方式已经知道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于是在没有实验前就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记录卡填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今的教学中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怎样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还有待研究。

篇2:《制作生字卡片》科学教学反思

《制作生字卡片》科学教学反思

在最近教学的word软件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简单的功能介绍与操作因为趣味性不强,学生不是很愿意学。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综合运用练习,这就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生字卡片》一课是一年级美术课本上《制作字母卡片》一课给了我启示,于是我自已编写了这课教案,设计了这堂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

1.学会插入文本框及在文本框中处理文字

2.学生给文本框添加不同的背景颜色

3.学会给文字添加汉语拼音

围绕这三个学习目标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课一开始我给学生出示了测试认字的游戏,在第一关我给学生很简单的汉字,他们轻而易举地过关,正在他们得意之时我又出示一些难辨认的汉字,于是大部分人都读错,此时我及时在灯片上出示汉语拼音,很快引入了“格式”菜单中“中文版式-拼音指南”的学习运用,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学习兴趣大大高涨。但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层次不一,有些接触计算机较少学生没有学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没有及时反复给练习,以至于课后还是有少数学生没有掌握添加拼音这一操作。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必要耐心的重复操作,顾及学困生,并在学生操作练习时多关注这些学困生。

2.自主探究,在每一项新授的内容时我都是把自主权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提示学生找到“插入”菜单,插入一个文本框;在“格式”菜单中找到“拼音指南”;给文本框添加不同的背景颜色等等,由于学生操作水平有限,在几个新授内容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甚至有些部分学生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菜单和选项,以至于下课时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完成练习。不过,我想我会坚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在慢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篇3:《地球爷爷的手》科学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比较成功几点如下:

一、游戏形式导入。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玩纸飞机)导入,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课堂上飞纸飞机,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