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高中议论文教学内容几点反思

高中议论文教学内容几点反思

2024-08-01 阅读 6118

高中议论文教学内容几点反思

近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一线教师对高中议论文教学做出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尝试。在实际的议论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教给学生怎样审题,怎样搭建框架,怎样做素材积累,怎样借鉴高分例文的成功方法......大部分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写一篇四平八稳的议论文没什么大问题,但如何组织素材使其逻辑严密,如何分析材料使其体现深度等问题,则依然是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在落实应试技巧之外,我们也应当思考,老师舍此还能教给学生些什么,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近几年的教学尝试来看,我认为以下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议论文写作水平。

第一,基础逻辑学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合理组织材料,并进行充分论证。逻辑学是通过研究概念、命题等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懂得一些基本而又系统的逻辑学常识,尤其是逻辑学中对严密论证的要求,将有助于学生合理组织语言,体现完整、充分、明晰的论证思路。学生在论证某一观点时,往往会陈述一则200字左右的事例,然后就匆忙得出结论,这使得论证过程既不完整又不充分,更谈不上令人心服口服。此前,我曾建议学生读过一些比较浅显的逻辑学著作(如北京大学陈波的《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十五讲》等普及型著作),发现对此有过研究的同学在议论文论证方面有十分显著的先天优势。这让我看到了逻辑学常识在议论文写作中所具有的潜在而又实际的成效,一直将逻辑学常识的介绍纳入日常的教学环节。

第二,从很长时间的教学探索来看,社会心理学在学生分析事例的角度方面非常实用。若干年前引发社会广泛思考的“小悦悦事件”,也同样引发我对学生议论水平的思考。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这则事例时都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用很犀利的文字批评“社会冷漠”,路人“道德败坏”,因而要“呼唤爱心”......看多了这样千篇一律的话语颇为腻烦,何不设想一下:“假如你当时在现场,你能保障自己不是那些被你唾弃的路人甲、路人乙吗?”除了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角度分析类似事件之外,我们就没有其他视角了吗,“批判冷漠”,“呼唤爱心”是不是仅仅就用几句看似有力的字眼振臂一呼呢?学生引用的事例多是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既然是社会现象,就会有很多分析社会现象的维度。这让我想起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在分析“小悦悦”、“扶不扶”等社会现象时非常理性,它呼唤社会责任,却因为“责任分担效应”或“从众”心理对这些冷漠的路人给予了适当的“了解之同情”,并没有太过地苛责他们,那么如何突破这种“责任分担效应”或“从众”来“利他”,里面也有非常明确的建议。假如学生借助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来行文,必然会远远超越只从道德优越感写作的同学。

第三,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比较浅显的哲学著作(如柏拉图《理想国》,笛卡尔《谈谈方法》、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等),这不仅仅是政治学科的任务,更是语文学科在议论文教学中所需承担起的开启智慧、启迪思维的责任。林经纬谈到翻译《哲学的邀请》的心得时说:“哲学是一种仅仅属于每个思考者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它不是给予我们拿起和放下的东西,而是给予我们拿起和放下的勇气,和拿起什么、放下什么的判断力。它解决不了‘生命之重’,但可以帮助我们承受‘生命之轻’。[制度大全为您编辑]”这段诗意的表达,也正向我们呈现了哲学之于人的重要性。哲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没有哲学的功夫做底子,议论文很难会有超乎寻常的识见。我在发现,那些哲学功底好的学生,其文章仿佛若有光,有遮也遮不住的睿智和才情,夸张一点地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好”,令读过的人若干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当年感动。

总之,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讲授逻辑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阅读哲学类著作,看似有点“迂回”,好像与实际的高考应试技巧并不相关,不过,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角度等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本立而道生”。只是,思维能力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凭空而生,是经过严格、长期的训练而得来的,这需要一线教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跳出单纯的应试圈子,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无法安排课时,也可重点向学生推介一些这样的书),唤起学生对逻辑学、社会心理学、浅显哲学问题的关注,从而用真正能提升思维水平的学问来解决学生在议论文中出现的思维问题,相信,正本清源则能事半功倍。

篇2:议论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和教

议论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和如何教

相对于说明文和从小学就开始学的记叙文来讲,议论文学习的难度似乎更高一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议论文时多下工夫,帮助学生通过逻辑论证分析道理,在学生灵魂深处点燃思辨的火焰,从而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类文章。

一、鱼、渔之惑:寻找议论文文本教学的平衡点

议论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怎样给予“鱼”(直接教给学生议论文知识)和怎样授予“渔”(教给学生掌握议论文知识的方法)的困惑。大多数老师会说,我们是在既授予“鱼”也授予“渔”呀!可实际课堂教学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在议论文文本教学中,离不开文体知识教学。这些知识是学习议论文的基础,那么,教师该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呢?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先提出某些文体知识要点,再将这些知识点用所谓的理性分析来机械地切割文章的语言材料,然后从中提取出一个个冷冰冰的概念,再逐一印证这些概念的正确性。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样的教学思路一定是无效的,也姑且不论这样的教学是否合适,但应该进一步提出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议论文的阅读是通过这些僵化的知识来指引的吗?教师这样传授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既能教给学生文体知识,又能把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学生习得能力的培养基础之上,促使学生主动建构议论文知识框架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实践。因此,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在文本教学时应努力找寻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平衡点,既要给学生以“鱼”,又要给学生以“渔”。

二、问题去哪儿了:文本教学中失去了应有的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们阅读议论文的目的是了解文本作者对问题所持有的立场。在学习过程中,要么被作者的观点说服,要么就心生疑窦: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要解除这些疑问,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不够,是现今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原本中学教材中议论文文本的选用就存在模式化问题,认为议论文只不过是简单的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只要从中找到鲜明的观点就可以了。殊不知,在真正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议论文有时是非常复杂的,不经过质疑根本不可能获得想要的答案。也有部分老师会说,课堂教学中已经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达到满堂问的地步。但实际上,许多老师的问题只不过是为了验证文本知识,完成教学罢了,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识质疑。

篇3:高中议论文教学内容几点反思

高中议论文教学内容几点反思

近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一线教师对高中议论文教学做出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尝试。在实际的议论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教给学生怎样审题,怎样搭建框架,怎样做素材积累,怎样借鉴高分例文的成功方法......大部分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写一篇四平八稳的议论文没什么大问题,但如何组织素材使其逻辑严密,如何分析材料使其体现深度等问题,则依然是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在落实应试技巧之外,我们也应当思考,老师舍此还能教给学生些什么,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近几年的教学尝试来看,我认为以下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议论文写作水平。

第一,基础逻辑学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合理组织材料,并进行充分论证。逻辑学是通过研究概念、命题等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懂得一些基本而又系统的逻辑学常识,尤其是逻辑学中对严密论证的要求,将有助于学生合理组织语言,体现完整、充分、明晰的论证思路。学生在论证某一观点时,往往会陈述一则200字左右的事例,然后就匆忙得出结论,这使得论证过程既不完整又不充分,更谈不上令人心服口服。此前,我曾建议学生读过一些比较浅显的逻辑学著作(如北京大学陈波的《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十五讲》等普及型著作),发现对此有过研究的同学在议论文论证方面有十分显著的先天优势。这让我看到了逻辑学常识在议论文写作中所具有的潜在而又实际的成效,一直将逻辑学常识的介绍纳入日常的教学环节。

第二,从很长时间的教学探索来看,社会心理学在学生分析事例的角度方面非常实用。若干年前引发社会广泛思考的“小悦悦事件”,也同样引发我对学生议论水平的思考。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这则事例时都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用很犀利的文字批评“社会冷漠”,路人“道德败坏”,因而要“呼唤爱心”......看多了这样千篇一律的话语颇为腻烦,何不设想一下:“假如你当时在现场,你能保障自己不是那些被你唾弃的路人甲、路人乙吗?”除了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角度分析类似事件之外,我们就没有其他视角了吗,“批判冷漠”,“呼唤爱心”是不是仅仅就用几句看似有力的字眼振臂一呼呢?学生引用的事例多是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既然是社会现象,就会有很多分析社会现象的维度。这让我想起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在分析“小悦悦”、“扶不扶”等社会现象时非常理性,它呼唤社会责任,却因为“责任分担效应”或“从众”心理对这些冷漠的路人给予了适当的“了解之同情”,并没有太过地苛责他们,那么如何突破这种“责任分担效应”或“从众”来“利他”,里面也有非常明确的建议。假如学生借助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来行文,必然会远远超越只从道德优越感写作的同学。

第三,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比较浅显的哲学著作(如柏拉图《理想国》,笛卡尔《谈谈方法》、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等),这不仅仅是政治学科的任务,更是语文学科在议论文教学中所需承担起的开启智慧、启迪思维的责任。林经纬谈到翻译《哲学的邀请》的心得时说:“哲学是一种仅仅属于每个思考者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它不是给予我们拿起和放下的东西,而是给予我们拿起和放下的勇气,和拿起什么、放下什么的判断力。它解决不了‘生命之重’,但可以帮助我们承受‘生命之轻’。[制度大全为您编辑]”这段诗意的表达,也正向我们呈现了哲学之于人的重要性。哲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没有哲学的功夫做底子,议论文很难会有超乎寻常的识见。我在发现,那些哲学功底好的学生,其文章仿佛若有光,有遮也遮不住的睿智和才情,夸张一点地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好”,令读过的人若干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当年感动。

总之,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讲授逻辑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阅读哲学类著作,看似有点“迂回”,好像与实际的高考应试技巧并不相关,不过,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角度等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本立而道生”。只是,思维能力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凭空而生,是经过严格、长期的训练而得来的,这需要一线教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跳出单纯的应试圈子,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无法安排课时,也可重点向学生推介一些这样的书),唤起学生对逻辑学、社会心理学、浅显哲学问题的关注,从而用真正能提升思维水平的学问来解决学生在议论文中出现的思维问题,相信,正本清源则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