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2024-08-01 阅读 1354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的期中考试中,我们高二年级文科班共169人参考,其中90分以上累计为39人,80分以上累计为93人,70分以上累计为124人,60分以上累计为139人,及格率为83.4%,优秀率为55.02%,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克难奋进、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

开学初,全校教师就汪校长提出的重建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推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前进。我们对重建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通过实践,收到了一些实效,形成了一些共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准确理解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

重建课堂教学,是不是对过去课堂教学经验的否定?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极端的做法,只会造成在教育思想上的困惑不解和在教育行为上的裹足不前,不利于课堂教学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十分的重要。我们认为重建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调节、整合与优化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形成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工作的正效应。走出了认识上的误区,思想上的障碍得以清除,课堂教学的重建工作便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注意经常总结和反思,不断地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策略

有时候,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可能会扭曲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混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因此而受到沉重的打击,厌学甚至是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为此,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要进一步弘扬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它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课堂教学重建工作的重要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是多加鼓励、多加关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平常的训练中,老师经常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的作业本上,写下一些勉励性的批语,使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始终不灭。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为了鼓舞士气,引导学生狠抓基础落实,狠抓课本落实,试题的命题过程中没有参考任何参考资料,而是拿着课本制作的,试题的难度值为0.747,大部分同学因为按照科任老师的布置,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而考出了水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就进一步改善了我们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后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x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现状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存在着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产生。久而久之,养成的尽是人云亦云的惰性,创新思维的火花泯灭得荡然无存、烟消云散。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的悲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成为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我们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我们反对一言堂、满堂灌,主张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隋唐文化的繁荣》的教学过程为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这时候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不急于给出全部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结合此前所学秦汉文化发达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推导,展开课堂讨论;然后,有几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集思广益,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结论,收到了比老师直接告知答案要点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同学们除了总结出课本上指出的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继承以前朝代文化成就等发展原因之外,还提出了一些课本中没有提到的新观点,诸如隋唐科举制度推动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以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我们被学生这种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所感动,我们为这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教学尝试而倍受鼓舞。

从平常布置的作业,到期中考试的试题,我们也经常引进具有争鸣性质的问题,十分注意对学生的独立个性的接纳和宽容,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里,寓学习于研究当中,寓研究于学习当中,收获着研究性学习的无穷乐趣。比如我们有道涉及到对汉武帝的评价的训练题,学生当中,有的对汉武帝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有的对汉武帝予以了完全的否定,有的对汉武帝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我们评判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对于能够较好地自圆其说的答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鼓励。现在,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的已经对教材的科学性提出了置疑,指出了教材编写中的若干失误,有的问题甚至是老师都未注意到。如果说学生没有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这一切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专业素质,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课堂教学重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为此,我们始终在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教学研究,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成为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积极实践者。

总之,我们认为,重建课堂教学,就是要准确理解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专业素质。做好了这些,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2:历史教学引导式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引导式教学心得体会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新课程实施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特点,变灌入式为引导式,教学中采取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启发、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上课前要充分备好课,设计好知识点的问题,课堂上引好思考之路,以点拨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引导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gg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善于独立思考。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式多样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引导式教学方法,符合青少年心理,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在商鞅变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gg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

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对秦皇汉武的评价的作业时,先是引导学生找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经济措施,来肯定秦始皇的功绩;再引导学生找出秦始皇实行残暴统治、刑法苛严、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多及焚书坑儒,来说明秦始皇的过错。最后归纳成他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我将这种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完成对汉武帝的评价,收效良好。

篇3:历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新课程实施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特点,变灌入式为引导式,教学中采取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启发、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上课前要充分备好课,设计好知识点的问题,课堂上引好思考之路,以点拨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引导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gg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善于独立思考。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式多样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引导式教学方法,符合青少年心理,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在商鞅变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gg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

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对秦皇汉武的评价的作业时,先是引导学生找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经济措施,来肯定秦始皇的功绩;再引导学生找出秦始皇实行残暴统治、刑法苛严、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多及焚书坑儒,来说明秦始皇的过错。最后归纳成他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我将这种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完成对汉武帝的评价,收效良好。

历史学科,它不是独立的学科,涉及中学的其它科目。它与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紧密相连;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又与数学相关连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也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课外知识的补充,也能温故知新,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有着必然联系的。

利用引导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意识地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达到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还可以[制度大全为您编辑]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

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紧扣教学大纲,围绕教材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让学生采用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