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高一年化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高一年化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2024-08-01 阅读 7950

高一年化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20**年秋季,北京市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半年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努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会议等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每周课时数为3课时,感觉内容多容量大,课时紧张。每位教师教2个班,并开展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

一、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实验的重点,更是课改中的难点,以下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是课堂上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2、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3、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让学生“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改后我们的转变

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努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感觉有了较大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现在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我校化学教师工作重点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学生的转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探索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真正科学研究的个中滋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寒假很快来了,26号到29号期间,我们又进行了为期3天半的通时培训,感觉收获很大,并且观摩了十五中王冬松老师和十四中刘阳老师的两节课。听了这两节课,尤其是第一节概念原理的教学课,觉得耳目一新。这节课对高一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是一节好课。课的引入是由两个化学反应的联系区分展开的,由新的视角来看氧化还原反应。

这节课没有从常规的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而是从有无电子得失这个本质来揭开概念,利用铜锌原电池的反应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即化学反应中有没有电子的转移。而原电池的实验利用得当,点到为止,没有超纲。另外,实验设计也是这节课的亮点,钠和氯气的反应实验现象明显,学生看后发出惊呼,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利用费水瓶设计的实验装置,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其三,这节课时概念原理课,教师讲解的化学是不是干巴巴的教育,而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我想听了这节课的学生,会爱上化学的。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教师和学生都在摸索中前进,有困惑,有期待......

篇2:高一年化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高一年化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20**年秋季,北京市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半年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努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会议等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每周课时数为3课时,感觉内容多容量大,课时紧张。每位教师教2个班,并开展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

一、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实验的重点,更是课改中的难点,以下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是课堂上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2、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3、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让学生“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改后我们的转变

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努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感觉有了较大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现在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我校化学教师工作重点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学生的转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探索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真正科学研究的个中滋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寒假很快来了,26号到29号期间,我们又进行了为期3天半的通时培训,感觉收获很大,并且观摩了十五中王冬松老师和十四中刘阳老师的两节课。听了这两节课,尤其是第一节概念原理的教学课,觉得耳目一新。这节课对高一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是一节好课。课的引入是由两个化学反应的联系区分展开的,由新的视角来看氧化还原反应。

这节课没有从常规的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而是从有无电子得失这个本质来揭开概念,利用铜锌原电池的反应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即化学反应中有没有电子的转移。而原电池的实验利用得当,点到为止,没有超纲。另外,实验设计也是这节课的亮点,钠和氯气的反应实验现象明显,学生看后发出惊呼,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利用费水瓶设计的实验装置,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其三,这节课时概念原理课,教师讲解的化学是不是干巴巴的教育,而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我想听了这节课的学生,会爱上化学的。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教师和学生都在摸索中前进,有困惑,有期待......

篇3:参加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一段时间里,我迷上了《解密华西》,一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从来没有一本管理方面的书籍如此吸引我,迷恋其中的人物、感叹其中的精神、震撼其中的力量!然而解密华西并没有为我解开华西医院发展的秘密,却让我更加痴迷、崇拜和向往!

  2021年5月,非常幸运,在李阳总会计师的带领下,我被医院选派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医院绩效管理实务、以科室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医院运营管理创新实践、手术室运营管理、医院人才战略、医疗不良事件管理、以质量控制为抓手,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等九项内容,九名来自华西的资深老师,三天封闭式培训,让我真正意义上走近华西、深入了解关于华西管理的方方面面,破解了华西为何能成为与北上广医院PK的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医院之谜。感慨老师们讲的太好但是学习时间太短,意犹未尽的期待下次,如果再有下次学习,我会听的再仔细一些、记录的再认真一些。太多感受和心得请让我细细回忆,“华西人”的“华西精神”且听我娓娓道来:

  超越当下:华西尚处在发展期

  “如果把医院发展过程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稳定期、衰退期,我们华西应该处在哪个期?”台下的学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华西一定是稳定期”时,老师说:“不,华西还处在发展期,如果一个医院的发展到了稳定期,那就离走向衰败不远了!”

  华西有今天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拥有120年历史的华西医院,怀揣梦想、拼搏实干的历代华西人,身负使命、开拓创新的历届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每一位讲者,都代表了华西医院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点一个面,他们分享着不一样的内容,但人人身上充满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他们统一把自己称为“华西人”,有超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现在很多年轻人抱怨没有机会,但我认为机会到处都是,关键看你有无准备和能否抓住!”机会总是留给懂得“居安思危”的准备好的奋进人。

  从人入手:管理者要食人间烟火

  作为管理者,既要能顶一摊事,也要学会“把球传出”,在医院形成授权文化,因为群众才是英雄。但授权不等于放养,前者需要决策者奠定必要的基础——构建起缜密的行事规则,被授权者在既定的框架内点亮智慧、查缺补漏,改进工作方法、流程等。“传球”第一阶段:把球传给科室主任和部门主管,鼓励提升能力并委以重任,再凝聚团队热火朝天地拼搏。第二阶段,把球传给基层员工,促进他们破旧立新。不断接到球的中层和基层员工,内心的激情被点燃,上下共谋创新的氛围就会由口号走进现实。

  管理者要食人间烟火,主动放弃“命令式”、“运动式”的传统管理,把自己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要从原来的“拉车”转为“推车”,由拉到推,效果迥然不同。过去,常由行政领导拉着大家做,领导想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而且领导在前面拉车,根本不知道身后人的状况,他们或许坐车,或许推车却出工不出力。领导推车则不一样,时刻知道前面人的表现,进而及时给出力者精神鼓励和更多的物质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懒惰者就会情不自禁地想“为何我没有得到奶酪”。若领导拉车,每次回头,员工则会想, “坏了,又要动我的奶酪”。

  管理者“推车”显然会促使更多员工自我革命——跟着用力推车。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正三角

  林子大了,有时也缺鸟。2000年,华西医院的人才结构呈菱形,即两头弱,中间强。怎样把菱形转向合理的正三角形,即如何扩增住院医师和补强资深专家?“内培外引”成为突破口。通过情感打动、蓝图感染、提供卓越的事业平台几招,以及华西医院内可感可见的拼搏氛围,吸引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医疗精英共同编织梦想。在引进院外英才期间,培养院内潜苗,一边培养其业务能力,一边用引进人才的那套标准武装其头脑。

  如何尽可能合理地反映每个人的价值?只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将全院职工划分为医师职系、护理职系、医技职系、管理职系、支援保障职系、科研职系六大类,在纵向的职系分类基础上,对每一个职系进一步横向分为基本层、中间层、骨干层、核心层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在绩效评估与分配中,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完全结合各职系、不同层级人员的业绩、贡献等,通过合理的管理与绩效分配制度认定员工劳动与创造的价值,激励员工从追求奖励到主动敬业,淘汰“僵尸”员工。目前,华西人力资源已经拥有一套基本完整的管理体系,也形成了正三角型人才梯队,为医院发展释放出强大的埋头苦干、你追我赶的人才建设力量。

  众星拱月: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拉动医院全盘发展

  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也是衡量医院水平和学术地位的标尺。华西医院学科建设方略清晰:一是定方针——因地制宜打造差异。简单模仿必定走向红色海洋,若要走向蓝色海洋,必须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二是强根基——遵循新锐管理思想。选走服务型管理、管理者的角色从“拉车”转为“推车”,筑牢改革根基。如果管理理念滞后,再高明的建设策略也将沦为徒劳,哪怕费心费力搞学科建设,终究难逃昙花一现。三是造声势——增强改革认同感。要求团队成员发自内心地认可专科领导人,专科领导人又反过来认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他们在一起认同改革可能带来的最大化效益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四是拓思维——坚持“三个结合。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临床与医药企业、社会团体结合;华西医院与区域内中小医院结合。做好前面的几项准备工作,华西医院的学科建设这才切入主题。

  华西学科的发展,与医院开展创新性十足的人才队伍建设、产业改制、提升后勤保障、创新运营模式等等密不可分,始终坚持“一盘棋”思路,一直保持“众星拱月”的格局。如今,华西医院的学科已生长出多座奇峰秀水,由此带动的科研硕果同样十分耀眼。

  打破壁垒:学科要整合,职能部门更要协同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公立医院掀起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张潮,住院床位猛增拉动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细化出琳琅满目的部门。当部门和科室的数量剧增,几乎所有医院管理者都会碰到一个共性的难题——纵向部门之间的协同越来越弱,彼此单打独斗严重阻碍医院的整体化管理,从管理学上讲,只有从上到下的传达,没有自下而上的反馈,缺了半个环,各部门/科室独来独往,有些“跨界”的院内事务便无人理睬。若所有部门管理者一味只盯着自己的管辖范围,久而久之,便无从知晓其他部门的新需求,而诊疗活动偏偏跟打仗一样,迫切需要各个兵种相互配合。怎样才能消除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壁垒进而增强横向协同?2004年,运营管理部落户华西。2005年5月,27名专科经营助理上岗,成为全国第一批专业化的医院管理团队,截至目前,华西医院运营部工作人员130余人。专科运营助理50人,科运营秘书30人。运营管理部之于医院运行彰显出两大功用:其一,与纵向的职能部门相互协同,通过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医院细化管理;其二、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

  医院门诊运营、住院运营、手术运营、日间手术管理等凡此种种,背后都有专科经营助理的身影,运营管理部与各科室的配合日趋默契,"运营管理部还真不是吃干饭的。”

  多年来,华西管理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以学科建设为轴,全盘激活医、教、研和后勤的发展。三天的培训学习,听到的、感受深刻的还有很多:

  关于爱院精神,华西说:“我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为事业创意、为团队奉献、为个人成长!”

  关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华西说:“你重视它,它就重视你,其实你对国家可有可无,可国家的支持是你发展的基石!”

  关于绩效考核,华西说:“既要关注个人奉献,还要关注整体质量和效益,既要注重差异性调动积极性,还要公平保证和谐!”

  关于不良事件,华西说:“安全无小事,事事要重视!”

  关于开源节流,华西自嘲为“家庭主妇风格”,因为“创收一块钱很难,扣除成本后实效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负数,而节省一块钱就不一样,是可支配的一块钱!”

  关于人才引进,华西说:“我们不做填空题,我们只根据医院发展做选择题!”

  面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二的成绩,华西说:“我们跟第一名有差距,我们一直在寻找差距,追赶超越!”.......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心人,身上有着更多的责任和希望。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在反复催促我们一要团结、二要有梦想、三要创新。因为,袖手旁观就寸步难行,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她们。我们去华西“补钙”,学习了华西管理的理念和机制;我们同样需要在医者的身份中“补心”,面对百姓疾苦而心有悲悯的情怀、解决问题的智慧;我们更需要在自己的实际岗位中“补铁”,硬化自己的肩、强化自己的心,踔厉奋发做好当下、超越当下,为市中心医院的明天,用自己的担当和所学,奉献更多的力量、智慧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