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赴附属中学公开教学日活动学习体会

赴附属中学公开教学日活动学习体会

2024-08-01 阅读 5469

赴附属中学公开教学日活动学习体会

12月1日,我校应邀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公开教学日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展示、省课程基地参观和专家讲座三个部分。按照活动安排我和zz三位老师一早赶到了南师附中,首先向南师附中通用技术组z主任了解了该校通用技术学科开设的情况,参观了通用技术实验室。在“powerTech的设计理论(竞速)”活动课程观摩中,我们看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四脚爬虫”设计,在形变、摩擦力、能耗、结构设计、精工方面有着许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试验、改进过程中,动手实践和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上午课间活动中,我们观摩课学校的升旗仪式并参观了“走进鲁迅”课程基地,随后分组观摩了物理、地理、艺术、心理等在E学习环境下开设的公开课。

走进数字化教室,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张课桌上都有一个IPad,通过系统中搭载的凤凰优阅智能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登录到一个共同的班级模型里,教师通过AirPlay技术可以使用IPad在教室的任意位置进行学习资料呈现和学习过程控制,学生可以翻阅教师下发的资料、利用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查询信息、使用打字、手写或拍照的方式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作答情况并进行点评。我们观察到,系统提供的信息实时反馈(可以是选择题的选择,也可以使文字描述或实物照片)功能,尤其是对选择题的实时统计(多少人、哪些人),切实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真实掌握、高效处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短板。略微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观察到在小组探究过程中,系统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出来的技术及其应用模式。

下午,我们一起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沈z教授题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实践”的报告。沈教授从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概念冲击入题,反思信息时代学习的形态:课堂结构是在场还是在线?师生关系是帮助还是互助?资源载体是互联还是互通?并指出在技术应用的实践中要思考“技术在教学中是否有不可替代性”。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体系的介绍,沈教授指出要关注项目学习、问题设计、多元评价、学习支架、高级思维、混合学习、数据分析、电子学档、信息管理等关键理念,对技术-人的关系进行再思考,着力解决技术催生活力的问题。关于技术如何支撑教学改革,沈教授认为学习形态由人(师生关系)、物(支持条件)、事(认知序列)、境(存在价值)、脉(知能逻辑)五大因素决定,因此要从教师与学生(人)、过程和活动(事)、工具与环境(物)、意境与情境(境)、结构与逻辑(脉)五大方面十个着力点去进行信息时代的基于技术的教学设计。

此次活动收获颇多,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要从“技术在教学中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来考量是否合理运用了信息技术和设备。纵观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技术的应用首先是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途径,进而改变人们认知甚至生活方式。因此,学校技术装备的选择和整体设计首先要符合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要求,然后在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应充分关注技术催生的观念和模式的改变,因势利导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应用模式。

篇2:小学教师教学日记三则老师请三思而后行

今天上课,我正在教学生字扩词,班里的同学有的在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做笔记。我一回头看见一位同学在东张西望的,不知在干啥。我心里一股气不知从哪来,就走上前去,狠狠地训斥起来:“干什么,还不快记,每次你都最慢!”那位同学小声地说:“老师,我记完了。”我这才走上前去,一看果然记完了。我心里一阵后悔,连忙说:“对不起!老师刚才错怪你了,请你原谅老师。”

孩子是幼小的,他们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作为老师我真的不该那么冲动,我再次告诫自己:面对孩子,老师,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二]今天是我开学以来最生气的一天,就是因为一个学生,不管我怎样劝慰自己都压不下心中的气。

我不能算一个非常严格或者说特别尽职的教师,因为常常会疏忽一些事情。很久以来,一位同学经常会不交作业,我询问他,他总说忘记带了,追了一两次我也就忘了。今天,我上午检查背诵《经典诵读》,他又不会背,我让他中午回家抄一抄。下午一问,他又说忘带了,我信以为真,让他明天带来。这时同学说他没有经典诵读的书。这让我非常吃惊,开学到现在我不知布置多少次背诵经典诵读,虽然不是每次都查,可也经常抽查啊,再回想他其他作业也经常会说丢在家了,看来都是在撒谎。我气不打一处来,就说放学别走,等着我。临放学我的到教室门口等着,总算没让他溜走。等到了他的家长,说确实这学期就没有经典诵读的书,而且我布置的写话他也好长时间没写了,其他作业看来也是经常不写。这孩子平时跟着奶奶,父母工作忙晚上都不回家,他也就成为没人管教的了。

唉,我总觉得一年级孩子小,他们不会骗老师,没写作业都会老老实实承认的,可没想到还真会有这样的孩子,我很震惊,看来我小看了这些孩子,孩子固然可气,可我也太大意了。以后,再有说作业没带的,我真得小心点儿。

[三]昨天又发现一例作业长期不写的,他的二号本已经有半个月没写了。这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爹爹一个人带着他。这位爷爷很负责,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我跟他说了孩子的情况,他当晚就看着孩子把缺少的作业全部补齐了。教育孩子还是离不开家长啊,要改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没有家长的配合很难。

篇3:教学日记:白菜花蕊的疑惑

教学日记:白菜花蕊的疑惑

今天正赶上我们要上《观察油菜花》,我感觉白菜花和油菜花很像,便从自家后院的菜地里采了一大把的白菜花,准备让孩子们观察。

一走进教师,班里立刻哗声一片:“哇!好漂亮!”我随即请出了课题--观察白菜花,并抛出了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班里的孩子有的说用眼睛,有的说准备用嘴巴尝尝,还有的说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好!请尽可能多的调动你的感官去观察!”我一声令下,小组内的研究就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不一会儿,各小组研究结束,开始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了。前六组的答案多为相似,可到了第七组突然汇报出:“我们这枝白菜花上大多数的花朵都是四瓣、四个萼片、六个雄蕊、一个雌蕊,可是有一朵是七个雄蕊,一个雌蕊。”

“怎么可能?你们是不是眼花啦?”那位同学一汇报完,班里就有同学大声质疑。

“我们有证据!老师!”第七组的组员愤然起身反驳。

“好!让我们来看看!”我也带着好奇走到了那位同学的身边。

果真!果真是七个雄蕊,四长三短分布在雌蕊的周围。我立刻请各组有兴趣的同学前来观察!班里的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

“真的!是真的!”有人欣喜的肯定。

“怎么这么奇怪!?我们组的那枝都是六个雄蕊的!”有人自言自语。

“可为什么书上画的是六个雄蕊呢?难道书上画的是错误的?”更有人质疑了!

“好!问的好!谁来解答?”我抓住时机把问题踢给了学生。

“老师,我知道!”一个孩子自告奋勇的站了起来,“我们观察的是白菜花,而书上给的图片是油菜花!”

“你真是个细心的小‘科学家’!”我及时的给于了肯定,继续追问,“还有人要发言吗?”

“老师,我有话要对他说!”班里的“智多星”站了起来,“有句话叫‘尽信书本不如无书’,你看到的你都不相信啊?再说了,也许书上给的只是一朵油菜花的例子呢?所以,就算我们看到七个雄蕊的油菜花也不要惊奇!你只要把这个发现记在这幅图的旁边就可以啦!”

“非常精彩的解说!掌声鼓励!”在我的带动下班里的掌声一片。随后,我进行了小结:“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有不同于课本的新发现,请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并及时的记录!也许你就会成为第二个牛顿!”这节科学课就这样结束了,疑惑也顺利的解了。但它给我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它及时的提醒了我在课堂上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更要引导学生们去尊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