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整合让语文教学简约但不简单

整合让语文教学简约但不简单

2024-08-01 阅读 2486

一、语文为什么需要整合?

语文为什么这样琐碎?

*字、词、句、段、篇、点

*听、说、读、写、书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透过现实,思考语文教育规律:

1、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和阅读背景起决定作用,而不是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2、在运用中学会了运用。

3、认识了表达方法与会表达相距甚远。

4、语文更多地需要“举一反三”(厚积才能薄发)

整合,拒绝碎片化的语文

语言的学习就是借用、模仿、创造……

二、怎样整合语文教学?

重排课程表:

*自读课:拿字典读整个单元,“查工具书”与“看教辅”,学习效果一样吗?

*诵读课:坚持为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手册》

*专项读写技能训练课:1、读懂单元导语。2、整合单元教材。3、强化读写技能。

*抄写课

*练笔课

*语文活动课

*课外阅读课

*自读课

查字典:发现很多问题:1、速度;2、查不出来;3、查出来后,不知道选取信息(1)读不懂字典的符号(2)不会选择“义项”(3)查阅障碍

让学生和工具书建立感情

篇2:听特级教师王爱华讲座《语文教学三味》心得

5月21日,我校组织部分人员前往如东县宾山小学参观学习。在**年度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队帮扶活动中,如东县宾山小学是帮扶我校的结队名校。今年1月份,他们学校曾组织了8位老师到我校送教,8位教师的课都相当出色。这次学习,首先听取了南通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爱华执教的小古文《世无良猫》,以及她所作的讲座。

我认为,著名特级教师的标志性特征在于能有自己的主打研究课题。

特级教师王爱华的省级精品课题《三味课堂》,指的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与情智语文、文化语文、生命语文、诗意语文等等相比,三味课堂显得不够大气,不够个性,却又很接地气,具有普适性,我是这样认为的。

王爱华老师指出,语文味是指向语文科课程性质,即语文课应该遵循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与习得。许多名师,很会讨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刮哪边风向哪边倒,发表了很多文章,却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在语文教学又倾向于语文主体性知识:语、修、逻、文的时候,王老师依然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王老师提出的儿童味,是指语文教学应以尊重、理解、发展儿童为要义,根植于儿童的灵性之根,唤醒儿童的发展潜能,发展儿童蝗言语智慧,在实践中享受精神生活,提升言语品质,具有儿童的情味。她认为儿童的特征是真,儿童不完全追求美。王老师讲了个真实的故事:孩子随母亲去参观解放军叔叔叠被子,看到他们的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像豆腐块。回家后,妈妈要孩子像解放军叔叔学习叠被子,孩子实话实说做不到。孩子是真实的。教学中,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成人的言语范式?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王老师提出的家常味,指向语文课堂的情态方式。公开课示范课毕竟很少,而且也无法像公开课示范课那样去上每一节语文课。忽视了家常味,我们的课堂就失去了自身,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了。

王老师不仅找出了语文教学中三味缺失的困惑,更重要的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她所提出的顺应策略、催发策略、主感策略,是基于自己的实践研究发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听了她的讲座,我深刻地感受到特级老师要是不能立足实地发展自己,只靠吃老本迟早会坐吃山空。那么,我们普通教师,要是不能读书学习与时俱进,只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只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篇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指导中年级学生课前预习

中年级的学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不仅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结构上;词语的意思上,还要要求学生尝试着理解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词语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学生能把课文分为几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第三、能根据自己预习的课文内容,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查到相关或者类似的知识。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人类的“老师”》这一课,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你打算如何预习《人类的“老师”》?学生的回答大体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分段等等,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令我满意,她说:“老师,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上网或者查资料,了解一下人类还有哪些发明创造与自然界的生物有关。”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学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我顺势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时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我们课堂上在进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写在书上,课堂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事实证明孩子的预习能力是很强的,课堂上经常有我出乎预料的情况发生,孩子们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老师去发现、去引导。现在的网络、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这样的课堂内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填鸭式”的教学,老师直接在课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自己学习、提问、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