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计划

2024-08-02 阅读 5109

一、学生基础情况:

本班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习作能力,掌握了写作文的方法,能写三百字左右的文章。从整体来说,动笔前有不错的构思,作文也有一定的创意。行文中,具体生动的篇章屡屡出现,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几个同学有了较强的表达能力,作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活泼。大部分同学能用通顺的句子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的条理。但还有不少的同学,作文基本功很差。他们不会观察,日记只有三言两语,而且句子往往有很多语病,条理不清,无法让人读懂。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他们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

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总体目标: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课次。这8次习作,有4次与口语交际和并安排。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其特点是: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的写实和写想象。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表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6、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三、提高习作水平措施:

1.坚持每天一段话(字数不限,自由表达,清楚即可,),每周两作文(课堂作文和周记)的制度,格外重视习作交流点评。

2、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教育,结合课文布置片段写作。

3、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寻找素材,在阅读中习得方法。

4、鉴赏优秀作文,诵读、积累适当的优作,学习写作的方法

5、继续实行作文量化评价制度,定期予以表扬。

6、强化面批,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鼓励写作好的学生继续投稿,或参加各级作文竞赛,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7、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改习作、互改习作的意识,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篇2:胜德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总结

胜德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还没等我晃过神来,一个学期马上又要结束了。我不得不感叹时光之匆匆!蓦然回首本期的工作,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付出有收获,有欣喜可也不免有一丝困惑,真可谓是感慨万千!

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与学的重点,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家中更为孩子的作文担忧。目前,我们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基本上每天都是“家--校”两点一线的奔波,加上他们仍然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负担过重,对于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观察了解不够,课外书籍阅读不多,作文缺乏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而教师的作文教学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考试而教,忽视了作文教学;有的对课程标准研不够,对教法掌握不力,对学生指导不得法;有的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在师生双方的影响下,作文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作文,严重影响了语文成绩。这是同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的提高相违背的。为扭转这一局面,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优化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长久以来困挠着师生的一道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教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多年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会看到有许多学生皱着眉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毫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写了寥寥几笔,拖到最后草草上交,应付老师。学生并非出于自愿,似乎都是老师“逼”出来的。比如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老师们在开之前就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为写作文做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写作的兴趣。

困惑二:多数学生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写作要求,很多同学迟迟不肯动笔,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有甚者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乱写一通。

困惑三: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假话、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想象力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

优化作文教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句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就是素材。学生习作中最大的困惑就是习作没有素材。素材哪儿来?人们常说,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创作的源泉。可见,要想获取写作素材,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并做到:在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指导学生积极总结、归纳,并立即写下作文。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再厌烦作文课。

二、培养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学会摘录书中的优美词句及精彩片段,并思考品味。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到这些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就会变的丰富精练,准确而传神起来。

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我还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并教育学生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三、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学生作文时往往有主观臆断、闭门造车的现象,这都是平时不注意观察,心里没有材料造的。这也是学生的一个通病。为了治好这个“病”,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观察卡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这样就避免了“无米之炊”。同时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在习作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始终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作文其次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积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打开思路,不拘于形式而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实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另外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重视作文的评与改

目前,在作文评改方面,大多数教师还习惯于机械照搬教学大纲,以单一要求衡量学生作文,评改时泛泛而论,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却不得要领,已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评改作文应该注重启发,精改细批又有所例重。新的教学思路正日益重视“改”这一环节,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外,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同学生交流,不搞“一言堂”,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的作文批语有程式化,概念化之嫌,动不动就是“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缺乏特色,显得空洞无味。事实上,作文批语是很值得研究的,能否写好批语,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欲和写作水平能否有效地提高。要写好批语,总结起来应把握住一点,尽量摒弃空泛的说教,把自己的想法,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要不拘一格,写出特色。我觉得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不妨运用运用诗歌,散文的笔调,指导对学生作文的肯定与批语之意融入其中,倡导写文章要发自内心的文风,获取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吸引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本学期作文教学中通过种种习作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着的提高,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大语文教育观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习作水平的不平衡发展,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还不够扎实,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今后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