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清除小广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清除小广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4-08-03 阅读 9761

“清除小广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非法小广告在大街小巷泛滥成灾,被人们形容为“都市牛皮癣”。它的存在既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又有损于城市形象,人们非常憎恨它。小广告之所以被称为“都市牛皮癣”,就在于它的顽固:一方面,难以找到理想的清楚方法。不仅水洗难以清除,即使用去污粉、洗涤剂乃至刀刮的方法,依然会留下顽固、难看的黑斑。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屡禁不止。尽管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清除小广告,可是很快就有新的小广告出现。

此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正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我们决定以此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一系列的清除“都市牛皮癣”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市容市貌、维护社区环境的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在与“非法小广告”的不懈斗争中锻炼学生的耐心与毅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感。

2、通过调查、实验、对比、实地清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美化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并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美化环境做贡献。

4、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热点问题、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基地的实践、校内宣传等资源的整合;

2、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

活动策划:学校实践活动教师

活动参与者:学生、教师、

活动过程:

1.构思方案

近些年,非法小广告在大街小巷逐渐泛滥成灾,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清除小广告的环保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契机!如果能带领学生、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教育效果肯定要比在课堂上说那些大道理强多了。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科任教师,我们目前还缺乏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各种保障,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独立组织和实施这样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于是我想到了整合其他教育资源,利用其他教育力量。联合学校、家长、社区居民。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协商,双方(学校与街道办事处)决定共同开展这次活动。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互相弥补了对方的缺憾,从而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这正是我们学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思路优势的良好体现。

2.开展调查,课堂实验

学生利用假日活动的时间对小广告张贴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了汇报。通过调查同学们认为: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后,非法小广告泛滥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要彻底杜绝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同学们意识到清除小广告是一场艰苦的、长期的“斗争”;面对摆在眼前的数字同学们的反应是惊讶,而更多的同学则是愤怒与指责。在随后的课堂活动中,同学们为了找到清除小广告的最佳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3.参加实践,服务社区

广大同学与家长、教师、社区居民一起过街天桥擦得干干净净,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为劲松地区、为首都北京的环境美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4.交流反馈,加大宣传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纷纷撰写了体验日记;各班同学还以此次活动为主线,召开了主题会,制作了手抄报、电脑小报、展板等宣传材料。在学校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利用校会的时间,集体观看了各班的展板,并做了评比;就这样,新一轮的环保教育活动在我校生机勃勃的开展了起来。

5、活动延伸,不断深入

在此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媒体纷纷报道口香糖污迹污染的消息。我校的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又投身到这一问题的调查、实验、研究当中了,而学校也正在积极和街道、社区等部门进行联系、策划这一主题的活动,我们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会更加蓬勃地开展下去。

活动体会:

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接受了环保教育,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调查分析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现代教师,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能仅仅注意发挥自身有限的教育功能。我们周围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其实很多,如果把它们利用起来,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篇2: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这已经是教育界众所周知的事实。下面是有20*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范文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通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5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

2.1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从下学期起,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2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0*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三、年段分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级部长共同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阶段活动策划负责人,落实相关的责任任务。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胡顺利副组长:张兰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级的级部主任组员:三到六年级的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2、课时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根据需要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

3、师资力量

我校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率先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化,将年轻、求知欲、上进心强的三名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三名教师,在区内优质课评选中都获得一等奖,两名获得市一、二等奖。其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创新大赛中纷纷获奖

(二)课程实施措施

1、准备阶段

(1)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

(2)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

(3)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活动计划。

(4)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5)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

2、实施阶段

(1)制定学校实施计划。

(2)分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

(3)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

(4)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3、成果展示阶段

(1)积累资料,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课程评价

1、评价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

2、对学生的评价

采用:成果汇报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

3、对教师的评价

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并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20*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范文3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

篇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人自然社会、水的综合利用等指定领域,也包括班队活动、科技周、读书节、艺术节等非指定领域。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因而在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教育资源、教师特长等方面,创造性地整合、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学科间内容间整合优化的效应。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与校本化实施研究》主课题引领下,提出了“以整合的思想及方法来重新规划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设想。

二、主题的提出:

华南实验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在校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这就给我们集中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春天来了,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写春天”,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唱春天”,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画春天”,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决定带领学生开展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万物的蓬勃生命力。

、资源的利用:

1、离学校不远处的丹阳花王公司是我们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之一,学生公寓后面有一块5亩见方的“红领巾种植园”,这是我们的校内综合实践基地。

2、学校的一大批生活老师勤劳朴实,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很乐意指导孩子们进行劳动实践。

3、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丰富,设儿童文学馆、国学馆、外国文学馆等各一个,便于学生阅读查找各类资料。

四、课程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走进自然、研究自然的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情,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的提高,更好地建立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

2、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丰富与精彩。

3、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②通过制作植物标本、繁殖植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准备:

1、分组落实:教师把按活动要求进行分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小组;

2、制订计划:各组长负责,小组讨论共同制订活动计划、调查提纲、活动记录表等;

3、物质准备:自制花盆等器具、放大镜、记录本、尺子、照相机等;

4、思想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调查访问及与家长、生活老师等的交流过程中注意文明礼貌,讲究方式方法,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获得真切的实践体验。

六、探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要求每个同学从图书馆、网络上查阅有关身边的植物的相关资料(图片),了解在身边的植物种类、生长特点等;

2、实地考察、实验观测法:在个人观察、动手移栽培植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校内外和居住地实地拓展观察,做好有关植物观察记录。

3、访问调查法:了解同学和家长对于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植物的建议,了解植物的培植及保护措施。

七、内容要点:

(一)、基本活动:初步认识植物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

(二)、延伸活动:尝试繁殖植物和艺术再现植物

1、在园艺师、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品种的野草、花卉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创作,艺术再现植物,以植物为材料的贺卡、纪念卡、书签、叶脉画及小工艺品的制作。特别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盆等,确立“变废为宝”的艺术观。

(三)、探究活动:我们的绿色行动

通过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规律,通过多样的活动加深“爱植物,保护植物”的生态意识。采用调查分析和采访有关技术部门、负责部门,对校园及身边的植物保护提出自己的“金点子”。

八、实践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走近春天、抚摸春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

(一)走近春天。

1、参观花王公司。

通过参观,从花王公司及其园艺师、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各种花木的名称、生长习性等相关知识。

2、调查校园花木。

布置同学们对校园里的花木进行调查、识别,做好相关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

(1)聘请花王公司工作人员做现场讲解;

(2)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3、制作校园植物名片。

指导学生每人精心制作校园植物名片2-3张,并选择其中优秀的名片封塑后给植物们挂上名片。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二)、抚摸春天。

为了增强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它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孕育过程中的艰辛,我们紧接着开展种子发芽观察活动。

1、自制种子发芽观察盒。

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种子发芽观察盒。

2、种子发芽观察。

指导学生在自制的观察盒里种上豌豆和黄豆种子,定期适量浇水、施肥,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

3、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等到大家的种子都发芽成功了,我们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三)、走进春天。

1、自制花盆。

2、移栽野花野草。

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放假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野外找一找、认一认各种野花野草,并选择1-2种移栽进花盆里带到学校。

(为了避免太多重复,鼓励他们选择那些比较特别、少见的进行移栽。)

3、调查认识花草。

⑴开展班级“移栽作品交流会”,同学们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⑵提出了问题;

⑶上网或到阅览室查找有关野花野草的知识。

4、举办“移栽作品”展。

在学校图书楼下面布置展览,让老师和同学前来参观。

5、学生感悟展示。

(四)、享受春天。

1、开展种植园种植活动。

⑴在经验丰富的生活老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选种了青菜、黄瓜、蚕豆、苋菜、四季豆、玉米等多个品种,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翻地、下种、栽苗、浇水、锄草、下肥;

⑵成立了种植园跟踪观察记录研究小组,研究观察、记录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收获活动。

在蔬菜等成熟后,组织同学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实践体验。

(如用自己种的绿色青菜下面条、包饺子,为老师送上一根鲜嫩的黄瓜,把蔬菜卖给食堂,用挣来的钱支援贫困学生……)

3、学生记录感悟,教师撰写论文等。

九、活动反思研究。

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建构,充分发挥它的课程张力?”等问题作专题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近印刷》活动方案

“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与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寒假“过快乐文化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海滨三小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