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2024-07-15 阅读 3945

液氯钢瓶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氯钢瓶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氯碱生产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氯气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氯及液氯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氯气钢瓶泄漏处置。

二、氯气钢瓶泄漏通常发生在以下部位:

(1)易熔塞处泄漏

(2)瓶阀泄漏

(3)瓶体焊缝泄漏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迅速进行人员撤离疏散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如果液氯物料温度或室外气温超过30℃,疏散距离也应增加。

隔离区域内,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

进入隔离区域内的救助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在运输途中发生液氯钢瓶泄漏,车辆驾驶员、押运员配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将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进行处理,禁止停留在人口密集或交通要道区域。

毒罐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氯气浓度不大于2%的区域,并应防止失效。

(二)泄漏源侦查

施救人员应尽早发现泄漏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26%氨水逐一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漏测试,如有白烟冒出,则为泄漏源。

确定泄漏钢瓶后,应尽快将其拖至无人的偏僻处等安全地带。

(三)对泄漏源进行处理

1.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2.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

3.瓶阀泄漏时,用六角螺母拧紧;

4.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并尽快将液氯使用(抽空处理)完毕。

5.当氯气泄漏无法控制时,可用大量的水进行喷淋稀释。

6.在泄漏点周围设置水幕水带和雾状水流,降低空气中氯气浓度。

7.在运输途中液氯钢瓶无法处理时,应将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8.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四)防止次生灾害

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五)人员和环境保护

1.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2.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

3.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

4.实时检测空气巾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5.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

篇2: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液氯钢瓶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氯钢瓶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氯碱生产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氯气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氯及液氯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氯气钢瓶泄漏处置。

二、氯气钢瓶泄漏通常发生在以下部位:

(1)易熔塞处泄漏

(2)瓶阀泄漏

(3)瓶体焊缝泄漏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迅速进行人员撤离疏散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如果液氯物料温度或室外气温超过30℃,疏散距离也应增加。

隔离区域内,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

进入隔离区域内的救助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在运输途中发生液氯钢瓶泄漏,车辆驾驶员、押运员配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将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进行处理,禁止停留在人口密集或交通要道区域。

毒罐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氯气浓度不大于2%的区域,并应防止失效。

(二)泄漏源侦查

施救人员应尽早发现泄漏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26%氨水逐一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漏测试,如有白烟冒出,则为泄漏源。

确定泄漏钢瓶后,应尽快将其拖至无人的偏僻处等安全地带。

(三)对泄漏源进行处理

1.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2.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

3.瓶阀泄漏时,用六角螺母拧紧;

4.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并尽快将液氯使用(抽空处理)完毕。

5.当氯气泄漏无法控制时,可用大量的水进行喷淋稀释。

6.在泄漏点周围设置水幕水带和雾状水流,降低空气中氯气浓度。

7.在运输途中液氯钢瓶无法处理时,应将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8.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四)防止次生灾害

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五)人员和环境保护

1.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2.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

3.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

4.实时检测空气巾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5.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

篇3:液氯钢瓶使用安全要求泄漏抢救措施

一、通用安全:1、新建、扩建、改建的氯气生产、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管理权限,向公安、劳动、环保等部门申报,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2、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确指挥事故处理。

4、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现场,都应配备抢修器材,见表1。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见表2。

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器材名称常备数量易熔塞2~3个六角螺帽2~3个专用扳手2把手锤1把克丝钳1把活动扳手1把竹签、木塞、铅塞5个,O6铁丝20m铁箍2个橡胶垫2条密封用带1盘氨气,10%200mL表2常备防护用品表名称种类常用数备用数防毒面罩防毒面具与作业人数相同6个操作工备2套防毒口罩隔离式防毒面具送风隔离式面具与从事紧急作业人数相同隔离式氧气面具防护服橡胶或乙烯材料与作业人数相同防护手套防护靴5、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6、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7、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消除堵塞。

8、氯化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胶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9、液氯气化器、蒸发器、贮罐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等安全装置。

10、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进行气体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必须事前办理动火手续。

11、使用液氯钢瓶,必须执行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

二、使用安全:1、?液氯钢瓶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钢瓶是否有缺陷,如有问题停止使用并报车间处理。2、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钢管应经试验合格。连接好后应试压合格,方可进行加氯。3、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4、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5、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6、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7、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一般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

8、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瓶阀,记录钢瓶重量。9、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5oC以下的温水加热。10、钢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11、加氯时严格按工艺要求,认真控制好加氯压力和速度,确保加氯安全。三、液氯泄漏的抢救:

1、严格执行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2、氯气泄漏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有效防护面具。

3、液氯钢瓶瓶体泄漏应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及时使用铁箍箍紧,将泄漏钢瓶返回充装单位。

4、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由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芯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5、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6、泄漏无法处理时,应立即联系吊车或铲车(相关人员佩带好氧气呼吸器)将液氯钢瓶铲入事故槽进行吸收处理。附:氯气信息卡氯气标识信息CAS号:7782-50-5危险货物编号:23002?UN编号:1017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量:70.91熔点:-101℃?沸点:-34.5℃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临界温度:144℃?临界压力:7.71Mpa饱和蒸气压(KPa):506.62/10.3℃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稳定性:稳定禁忌物:易燃和可燃物、醇类、乙醚、氢。灭火方法: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毒性资料属高毒类?LD50:LC50:293ppm?1小时(大鼠吸入)?中毒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放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轻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肺部无特殊所见;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表现,病人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慢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卫生限值最高允许浓度:1mg/m3?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避免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等物质接触。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抽风(室外)。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将漏气钢瓶置于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