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及使用常识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及使用常识

2024-07-14 阅读 5273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从呼吸道吸入,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洁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防尘口罩和防毒口罩(面罩)。

(一)防尘口罩、面罩的使用

(1)作业场所除粉尘外,还伴有有毒的雾、烟、气体或空气中氧含量不足18%时,应选用隔离式防尘用具,禁止使用过滤式防尘用具。

(2)淋水、湿式作业场所。选用的防尘用具应带有防水装置。

(3)劳动强度大的作业,应选用吸气阻力小的防尘用具。有条件时,尽量选用送风式口罩或面罩。

(4)使用前要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整理或更换。此外,应注意检查各连接处的气密性,特别是送风口罩或面罩,看接头、管路是否畅通。

(5)佩戴要正确,系带和头箍要调节适度,对面部应无严重压迫感。

(6)复式口罩和送风口罩头盔的滤料要定期更换,以免增大阻力。电动送风口罩的电源要充足,按时充电。

(7)各式口罩的主体(口鼻罩)脏污时,可用肥皂水洗涤。洗后应在通风处晾,切忌曝晒、火烤,避免接触油类、有机溶剂等。

(8)防尘用具宜专人专用。使用后及时装塑料袋内,避免挤压、损坏。

(9)对于长管面具,在使用前应对导气管进行查漏,确定无漏洞时才能使用。导气管的进气端必须放置在空气新鲜、无毒无尘的场所中。所用导气管长度以10m内为宜,以防增加通气阻力。当移动作业地点时,应特别注意不要猛拉、猛拖导气管,并严防压、戳、拆等。

(二)防毒口罩、面具的使用

防毒面具、口罩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过滤式防毒用具是通过滤毒罐、盒内的滤毒药剂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再供人呼吸。因此劳动环境中的空气含氧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通常滤毒药剂只能在确定了毒物种类、浓度、气温和一定的作业时间内起防护作用。所以过滤式防毒口罩、面具不能用于险情重大、现场条件复杂多变和有两种以上毒物的作业;隔离式防毒用具是依靠输气导管将无污染环境中的空气送入密闭防毒用具内供作业人员呼吸。它使用于缺氧、毒气成分不明或浓度很高的污染环境。

(1)使用防毒口罩时,严禁随便拧开滤毒盒盖,避免滤毒盒剧烈震动,以免引起药剂松散;同时应防止水和其他液体滴溅到滤毒盒上,否则降低防毒效能。

(2)使用防毒口罩过程中,对有臭味的毒气,当嗅到轻微气味时,说明滤毒盒内的滤毒剂实效。对于无味毒气,则要看安装在滤毒盒里的指示纸或药剂的变色情况而定。一旦发现防毒药剂失效,应立刻离开有毒场所,并停止使用防毒口罩,重新更换药剂后方可使用。

(3)佩戴防毒口罩时,系带应根据头部大小调节松紧,两条系带应自然分开套在头顶的后方。过松和过紧都容易造成漏气或感到不舒服。

(4)防毒面具使用中应注意正确佩戴,如头罩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规格,罩体边缘与头部贴紧。另外,要保持面具内气流畅通无阻,防止导气管扭弯压住,影响通气。

(5)当在作业现场突然发生意外事故出现毒气而作业人员一时无法脱离时,应立即屏住气,迅速取出面罩戴上;当确认头罩边缘与头部密合或佩戴正确后,猛呼出面具内余气,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6)防毒面具某一部件损坏,以致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而且来不及更换面具的情况下,使用者可采取下列应急处理方法,然后迅速离开有毒场所:

①头罩或导气管发现孔洞时,可用手捏住。若导气管破损,也可将滤毒罐直接与头罩连接使用,但应注意防止因罩体增重而发生移位漏气。

②呼气阀损坏时,应立即用手堵住出气孔,呼气时将手放松吸气时再堵住。

③发现滤毒罐有小孔洞时,可用手,黏土或其他材料堵塞。

(7)使用后的防毒面具,要清洗、消毒、洗涤后晾干,切勿火烤、曝晒,以防材料老化。滤毒罐用后,应将顶盖、底塞分别盖上、堵紧,防止滤毒剂受潮失效。对于失效的滤毒罐,应及时报废或更换新的滤毒剂和作再生处理。

(8)一时不用的防毒面具,应在橡胶部件上均匀撒上滑石粉,以防黏合。现场备用的面具,放置在专用的柜内,并定期维护和注意防潮。

(三)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部空气隔绝、依靠自身供给氧气的防毒面具。使用中应注意:

(1)在使用前全面检查一遍,确认达到下列要求方可使用:

①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应保持在980N/cm2以上。

②清净罐内装填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应为粉红色圆柱状颗粒。如变为淡黄色,即为失效,应及时更换。

③应注意各密封垫圈是否齐全,啮合程度、阀门是否良好,自动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手动不及供氧是否有效。

(2)使用时,先打开氧气瓶阀门,检查压力表的数值,估计使用时间。然后按动补给按钮数次,以清除气囊内原积存气体。再戴上头罩,检查找体边缘与头部密合情况。经确认各部件正常后,即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如感到供气不足,可用深长呼吸法,使自动补给器充氧。若仍感呼吸困难,应采用手动按钮补给氧气。当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应立即退出染毒场所。

(4)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压力表的指示值。一旦氧气压力降至245~296N/cm2时,应及时离开有毒场所。

(5)注意避免与油类等可燃物料接触,并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

(6)防止氧气呼吸器撞击和跌落,以免损坏部件。

(7)险情重大的作业以及进入事故现场从事抢救,必须两人一组,以利彼此关照。

(8)使用后的氧气呼吸器,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并进行头罩清洗、消毒、氧气瓶充气和更换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等工作,以备随时使用。

(9)若长期搁置不用,应倒出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所有橡胶部件均应涂以滑石粉,以防粘连。氧气瓶则应保留一定的剩余压力。

篇2:焊接工人呼吸器官防护

焊接工人呼吸器官的防护作为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焊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在培训中,对有关防火防爆、用电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介绍比较全面,焊工对眼睛的保护也非常重视。但是,对能导致职业病的呼吸危害的认识,以及有效使用的呼吸防护方法,专业性介绍却显匮乏,焊工了解有关知识的渠道也较少。经常能看到许多焊工仍然戴着已经禁止使用了的纱布口罩作业,因此,焊工尘肺在我国很普遍。

焊接作业工人的呼吸防护要结合作业特点,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设备。如过滤型呼吸器,简易防尘口罩或半面型防尘防毒面具的使用比较普遍。焊接作业时通常火花进射,局部温度比较高,如果呼吸器材料具有阻燃特性,可延长装备使用时间;简易面罩若有呼吸阀帮助有效排放佩戴者呼出气体的热量,会使佩戴者比较舒服;面罩材料不应因工人出汗而对皮肤产生刺激;面罩的佩戴不应妨碍护目面镜的使用。

焊接工人呼吸器官的防护电动送风式呼吸器利用蓄电池驱动的马达将空气过滤后送佩戴者使用,由于风量大,呼吸更畅通。有些防护设备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焊接作业的特点,在头罩或头盔上配备了护目镜,这样,在保护呼吸器官和眼睛的同时,省去手持面具的麻烦,可提高工效;有些还考虑焊工在焊接完后往往需要打磨工件,所以将护目镜设计为可提升的护目镜,内层面罩具有抗火花进溅性能,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即呼吸—眼睛—面部皮肤或头部保护三合一,不失为非常好的选择。

篇3:呼吸器官防护用具分类选择

生产劳动过程中伤害呼吸器官的因素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伤害呼吸器官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化学毒物两大类。如果作业场所上述两类因素中某一种或者多种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卫生标准,则会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各种尘肺病、职业性肿瘤、重要性中毒等。

此外,缺氧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也构成威胁。

呼吸器官防护用具分类

呼吸器官防护用具(简称呼吸护具),对预防粉尘方面职业病有重要作用,因为呈粉尘状溶解性毒物能被人体呼吸器官的所有组织细胞吸收,并能直接迅速地进入人体大循环系统,特别象硅等粉尘被吸入肺泡时,会直接导致肺组织病变。据报道,95%职业中毒和全部的尘肺病人都是通过呼吸器官而导致发病的。

呼吸护具可分为过滤式呼吸器,通风式呼吸器,自给式呼吸器三大类。

过滤式呼吸器,是采用净化材料处理污染空气,再配上适于佩戴使用的造型面具与系带构成的,实际上是一种依靠人体吸气作用为动力的小型过滤器。并依据它所净化的对象不同,又分为防尘、防毒面具两大类。

通风呼吸器有通风管路,也称它为管式呼吸器,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通过管路,依靠人的吸气作用,从无污染处吸进新鲜空气。或者通过管路,使用人力,电动风机,压缩空气,将经净化处理的空气供给人体呼吸。除依靠人吸气作用自吸呼吸器外,不存在通气阻力的问题,它既有防尘,又有防毒的效能。

自给式呼吸器装置中配备有供气源,供呼吸需要。一般情况下作为防尘措施很少采用它。

呼吸护具分类

净气式

呼吸护具

(过滤式)

防尘呼吸护具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简易型防尘口罩

复式防尘口罩

送风过滤式防尘面具

密合型

开放型

头罩型

防毒呼吸护具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导管式

直接式

送风过滤式防毒面具

隔绝式

呼吸护具

供气式呼吸护具

(自给式)

自救器

空气呼吸器

氧气呼吸器

开放式

循环式

送风式呼吸护具

自吸式软管呼吸器

压气式呼吸器

选择、使用呼吸器的主要原则是:

1.首先要根据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上的要求,既要求呼吸护具有充分的防护性能,又要求佩戴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与使用;佩戴它时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以及影响人体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2.选择呼吸器具的制作材料时,首先要符合人体的安全卫生要求,如接触皮肤的材料,不得有刺激皮肤或诱发炎症、癌肿等因素。或有挥发毒性,水溶性毒性,或者存在着其它不安全因素。

3.满足一定的防尘效率和适宜的通风阻力,它的外观应尽量做到形式美观,并且还要考虑经济、社会习惯等因素,总之要为使用者所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