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建筑工程总体措施质量保证体系(3)

建筑工程总体措施质量保证体系(3)

2024-07-12 阅读 5107

建筑工程总体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三)

1、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要素控制

(1)贯彻国际标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各专业质量保证计划,作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纲领性文件。

(2)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并与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组成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保证工作。

主控职能部门是技术管理部,而质安组通过质检员对工序的监控和计量检测站对材质监控,设置从施工准备过程、施工生产过程和交工验收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管理程序,应严格按ISO-9002程序要求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图见图5-1)

质量保证体系图

图5-1

2、工程施工依据

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级部颁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图技术核定单施工外,还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措施进行施工。

3、质量管理体系及职责: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得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地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和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

(2)质量管理职责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各岗位各行其责。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应对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及质量结果负责。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

项目总工程师:根据工程质量目标,组织有关人员编制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质量方面有关规定,法规等。检查各部门的技术方案的贯彻及落实情况,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质量问题审查整改方案,根据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阶段验收。

项目生产副经理: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具体负责贯彻落实质量目标及进度计划,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并做好记录,针对现场发生的一切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公司质量部,协调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矛盾,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具体管理工作。

技术质量股股长:熟悉工程图纸,解决设计图纸中的技术问题,制定工程各工序技术施工方案,并贯彻到各专业施工操作层,负责协调各专业之间的技术矛盾,保证工程质量,对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组织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指挥施工。

质检员:组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自检,并提出自检报告,对工程质量负责;施工过程中矛盾与问题的处理;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参加隐蔽验收,中间结构验收和交接检;参与样板的审议、验收、检验、实施与首检;核定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准确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在分承包工程款结帐单上就工程质量问题提出具体评价签字。

施工员:施工员为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分包工程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负责,要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组织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各专业工长:熟悉本专业图纸,施工规范,解决工序交叉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本专业的技术质量交底工作,组织按图纸、按规范施工,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要进行处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材料员:必须保证工程需要的材料、半成品及时地供应,并保证质量,及时向有关技术部门提供材料的各种合格证,并对材料进行及时标识,以免误用。

试验员:进行各种材料的复试和施工试验工作,并将复试和试验结果及时汇报工程技术部。严格执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块及时送标养室或试验室,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要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体系PDCA管理图见图5-2。

图5-2质量控制体系PDCA管理图

首先,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用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要求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员、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确保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正常运转。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确保质量体系的运转。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处理和解决。

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料、机、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中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质量保证措施必须明确地落实。

“人”的因素。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地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作业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

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我们既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作业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

“机”的因素。进入现场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序是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及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料”的因素:材料的优劣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把好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入现场,进材料必须有材质合格证书,并按规范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保管。

“法”的因素。“法”指施工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施工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选择可靠的施工机具和先进的操作方法,确保工程质量。

“环”的因素:“环”指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本工程施工阶段经过夏冬两期和雨期,要制定季节性施工措施,指导施工。

篇2:建筑工程细部问题处理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工程13个细部问题处理质量保证措施

1)如何保护钢筋成品

措施:采取钢筋网架跳板技术,确保板面负筋质量。

采用钢筋废料制作:

浇筑混凝土前用铁跳板铺设通道

铁跳板收检:

浇筑混凝土时用铁跳板铺设操作平台:

2)怎样预防楼板开裂

措施:采取二次碾压及覆膜养护技术,防止楼板开裂。

二次碾压:

表面拉毛:

覆膜养护:

3)如何保证剪力墙不烂根、不位移

措施:采取定位桩、附加套模、预埋老墙螺杆方法,使柱墙根部不位移、不烂根。

采取定位桩工艺防止柱墙根部移位:

采取套模技术防止柱墙根部烂根:

采取预埋螺杆加固技术防止外墙漏浆、错台:

质量对比:

4)怎样保证柱墙阳角不漏浆,线条饱满顺直

措施:采取高强螺杆硬锁加固,确保柱墙成型质量

高强螺杆硬锁加固:

5)怎样保证剪力墙阴角平顺,线条顺直

措施:合理拼装及加固阴角模板,确保成型质量

柱墙阴角模板拼装――阴角背枋:

柱墙阴角模板拼装――转角钉缝加固(铁钉间距300):

柱墙阴角模板拼装――穿螺杆:

柱墙阴角模板加固:

螺杆距阴角<200mm,螺杆处必须设置内撑,加固用力适当,严禁阴角模板咬肉。

6)怎样保证梁阳角不漏浆,线条饱满顺直

措施:采取木夹具加固,确保梁成型质量

梁模加固――夹具:

梁模加固――底枋:

梁模加固――加固:

7)怎样保证楼梯踏步高度一致,棱角分明

措施:重点设计楼梯支模板体系,保证楼梯成型质量

底板模板采用胶合板,钢管支撑,间距900,主、次龙骨均采用50×80木方,次龙骨顺梯段方向布置三道,主龙骨间距900。踏步板采用施工现场加工的胶合板。底板模预检、钢筋验收后,按放好的楼梯线安装定型胶合模板,上、下点固定就位,尤其注意下口的牢固性。模板拆除时须在砼强度达到不损坏棱角。

8)如何控制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措施:采取蓄热保温养护措施进行转换层混凝土养护

9)转换车库梁钢筋重量大,怎样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不露筋

措施:采用钢筋穿pvc管垫铁,防止大梁底部露筋。

梁底不露筋:

加固螺杆割除后用防锈漆处理:

10)如何保证安装预留线盒、套管位置的准确性

措施:组合安装、定位牢固。

套管组合安装:

线盒定位:

11)如何及时有效的进行技术复核

措施:及时收测、数据上墙。

标识标线及时上墙――平面轴线标识:

标识标线及时上墙――沉降观测标识:

标识标线及时上墙――竖向轴线标识:

标识标线及时上墙――基准标高标识:

结构观感:

12)如何保证二次装修砌体不出现质量通病

措施:CAD排版,深化设计,规范施工。

经深化设计,根据实际尺寸,通过cad进行排版,按照砖模数将砖排版,并在墙体中遇到线盒和箱体时,将线盒和箱体进行微调,避免砌筑中出现通缝、或因线盒预埋破坏砌体强度。

按照规范要求,斜顶砖于墙体砌筑完7天后砌筑。

门洞口过梁安装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伸入墙体内部大于等于250:

13)如何保证地热地面不开裂

措施:成立QC小组,攻克技术难关,地面分层浇筑,保证地面不开裂。

厨房麻面地热地面不开裂:

客厅及卧室光面地热地面不开裂:

篇3:详细版建筑工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详细版)

1、施工测量措施

1.1电梯井每层必须有独立的"十"字墨线控制以减少误差,井内壁弹出垂直控制线。

1.2标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应尖角朝上,以便浇捣混凝土中途寻找(或用铁钉、铁丝等标出)。

1.3用于测量轴线的钢卷尺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栋建筑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1.4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注意妥善保管和使用。

1.5每次测量放线、抄平都应经测量复核。

2、钢筋施工措施

2.1钢筋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会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2.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交叉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2.4柱子箍筋接头未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立即纠正。

2.5浇筑混凝土时,除垫块垫好外,在留插筋根部及柱、板墙根部用电焊固定,防止钢筋偏位。

2.6同截面钢筋对接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接头数量,如超过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受拉区域按25%、受压区域按50%错开接头。

2.7电渣压力焊

2.7.1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电离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顶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能松开操纵杆,以免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是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或割除重新焊,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2.7.2电渣压力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16-40mm的I、II级钢筋的焊接,当采取其他品种、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参数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2.7.3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2.7.4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晌焊接质量。

2.7.5钢筋端部应笔直,在夹具中不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不应过早放松,以免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斜,从而造成上下不同心,产生接头偏心和倾斜。

2.7.6焊接电流不宜太大,上钢筋端头要压入熔池中,停机不能太晚,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发生咬边现象。

2.7.7在焊接过程中上下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焊接电流过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焊接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就会产生未熔合现象。

2.7.8焊剂防止受潮,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熔池,钢筋表面应清洁,否则可能产生气孔。

2.7.9钢筋端部要除锈,夹具电极应干净,钢筋要夹紧,顶压时不应发生滑移,以免产生。钢筋表面烧伤

2.7.10通电时间不宜过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要形成凸面后才能顶压,否则熔渣无法排出,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剂熔化后形成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动,顶压力太小,上钢筋在熔化过程气体渗入熔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极易产生夹渣现象。

3、模板施工措施

3.1穿墙螺栓间距为750mm,穿墙螺栓的直径为16mm。

3.2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安装前应先清除杂物,并在模板底边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以防漏浆。

3.3模板支撑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撑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排架间距为600mm、板的排架间距为700~800mm。

4、混凝土施工措施

4.1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4.2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前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空气,对压送不利。

4.3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垫固,不得直接和模板、钢筋接触,垂直泵管固定架严禁与脚手架相连接。

4.4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预埋螺栓加以锚固。

4.5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

4.6尽量减少布料器的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清除管内混凝土拌和物。

4.7用布料器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

4.8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4.9使用预拌混凝土时,如发现塌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经过现场试验员同意,可以向搅拌车内加入与混凝土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或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经充分搅拌后才能卸入泵机内,严禁向储料斗或搅拌车内加水。

4.10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60分钟,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4.11搅拌车卸料前,必须以搅拌速度搅拌一段时间方可卸入料斗。若发现初出的混凝土拌和物石子多、水泥浆少,应适当加入备用砂浆拌匀方可泵送。

4.12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在硬管布料时应注意在板墙内布料的高度不能大于40mm/皮,振捣人员应及时对板墙内流淌的混凝土加以振捣。

4.13若采用场外供应预拌混凝土时,现场必须适当储备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浆或自拌少量混凝土。

4.14本工程框架柱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分开浇捣,柱模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在框架柱拆除模板后,立即使用薄膜将柱进行包裹,防止水份散失和混凝土的内外产生温差,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温差裂缝。

4.15按规定在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试块终凝后进水池内养护,水温保持在20℃左右。

4.16圆柱混凝土浇捣结束,拆模后立即用薄膜将柱进行包裹,减少柱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而产生温差裂缝。

5、管道安装施工措施

5.1

在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以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雨水管,并必须取得《上海市建筑材料和建设机械准用证》。

5.2各种不同材质塑料结水管道的连接要求和操作方法应符合产品要求、设计和地方推荐性应用标准的规定。当采用承插粘接时,粘接用胶粘剂应满足使用的粘接强度和系统供水的卫生要求。当采用橡胶密封连接时,其材质应满足密封性能及卫生要求。

5.3暗敷塑料给水管道埋入墙体内,应与土建配合做好留槽或开管槽,管道埋墙深度从管外壁至墙面的距离不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