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工程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工程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2024-07-11 阅读 6402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与健康,保持和提高劳动者持久的劳动能力,将加强职业劳动卫生管理,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1、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的有关规定,从医疗保障、教育培训、卫生检查、施工环境、劳动保护五个方面建立完整的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详见图14-1-1)。

2、职业劳动卫生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2.1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2.2主要职责

⑴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

⑵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入和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⑸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⑹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劳动卫生事故。

3、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3.1医疗保障措施

3.1.1建立医疗机构

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当地情况,拟组建工区卫生所、工地医院、当地医院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做好卫生防疫和身体保健工作(详见14-3-1图)。

一级医疗机构:工地卫生所是施工管区医疗卫生保障中心,卫生所编设3人。

具体任务:负责现场的医疗、预防和早期抢救工作;负责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卫生防病和卫生监护,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施工一线常见病、多发病进行

图14-1-1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图

图14-3-1医疗机构保障图

诊断和治疗;进行急症、重伤的早期抢救和医疗后送,保证伤病员在2h内得到有效抢救;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观察治疗,开展外伤清创缝合、骨折复位固定及小型手术;承担管区单位职工体检和重要工地巡诊治疗;向血站联系抢救用血源等工作。

二级医疗机构:联系当地市区医院作为联合体的二级医疗保障机构,主要承担伤病员急诊、住院治疗任务,接纳转院、重症救护和运送。

3.1.2严格体检制度

工程开工前,对参建人员进行工前体检,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为现场救护及工中、工后随访提供医疗信息,同时也可为疾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工中体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尽早发现病患者及职业有害因素早期损害征象,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工后体检:施工结束后对返回人员进行工后体检。

体检内容:包括血、尿、便常规+潜血、肝功、血脂、血糖、血型等;包括心电图、*光胸片、B超、超声心动图等。

3.1.3加强医疗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选拔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敬业精神、业务技术过硬的全科医生及救护人员,通过医疗卫生保障知识培训合格后,担负医疗保障任务。同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交通、通讯工具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确保医疗质量。

3.2教育与培训

⑴广泛开展职业劳动卫生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劳动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职业劳动卫生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劳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⑵把卫生知识、保护技能、操作规程、卫生保健法规等作为职业劳动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⑶建立经常性的职业劳动卫生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档案。

⑷有针对性的对基层管理人员、卫生人员和炊事人员进行卫生保障知识培训,增强管理意识及责任心。

⑸普及劳动保护及职业疾病的科学知识和防治方法,掌握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及预防药品的使用知识和方法,提高参战员工的劳动保护能力。

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时,进行职业培训,未经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3职业劳动卫生检查

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目的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的卫生保健意识的重要手段,是职业劳动卫生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职业劳动卫生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人员健康。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由项目经理部职业劳动卫生保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进行。

3.3.1检查的类型

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类型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

⑴日常性检查:由项目经理负责,卫生所所长、各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对重点部位进行日常性检查。

⑵专业性检查:由项目经理负责,卫生所所长、各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对特殊场所、特殊作业、特殊人员进行专业性检查。

⑶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季节性检查,如夏天高温避暑、冬季严寒取暖、冬春交际易患流行性疾病等。

3.3.2检查的主要内容

⑴查思想:主要检查项目领导和职工对职业劳动卫生工作的认识。

⑵查管理:主要检查职业劳动卫生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包括职业劳动卫生责任制、组织机构、保证措施、技术交底、培训教育、持证上岗、保证设施、违规行为、卫生保健记录等。

⑶查隐患:主要检查驻地和现场是否符合职业劳动卫生的要求。

⑷查事故处理:对职业劳动卫生事故的处理应达到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并对责任者作出处理、明确和落实整改措施等要求,同时对发生的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等进行检查。

3.3.3检查注意事项

⑴职业劳动卫生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⑵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等。

⑶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有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实效。

⑷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是最终目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⑸建立检查档案:结合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检查档案,收集基本数据,掌握基本卫生状况,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

3.4环境卫生保护

⑴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为

生产人员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⑵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环境卫生,实行卫生值日制,做到无痰迹、烟头、纸屑等。宿舍内物品集中摆放,保持整洁。

⑶食堂内外保持环境整洁,食物存放配备冰箱和熟食罩,生熟分开,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高温季节的食品要每天验收,防止食物中毒。炊事人员必须持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上岗,并做到"三白"。食堂一切用具,用后洗净,不能有污垢、霉变物。食堂配备加盖垃圾筒,定期开展消毒、防尘、灭蝇、灭鼠活动。

⑷定期使用经批准使用的杀虫剂对生产生活房屋进行喷洒消毒,保护现场所有职工和劳工免受病虫害侵袭。

⑸厕所卫生设专人管理,每天清洗,定期检查,保持整洁。

3.5劳动保护管理措施

⑴高度重视健康保障工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及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防止因追求进度和效益而损害职工身体健康现象发生。

(2)采取事前检测、事中检测、事后检测的手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高温和严寒天气施工,要做好防暑防寒措施。

(3)劳动用品配备

针对长大隧道特点,对防尘、防有害气体、防坍塌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选购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合格用品,配备齐全。

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选用、采购、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4)加强对女工的特殊保护,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安排劳动就业,不得安排女性从事不利用身体健康的其他工作。

(5)定期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魄,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6)工地配备急救药箱,医务人员经常性地巡视工地,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和防治工作。

3.6隧道劳动保护技术保障措施

为确保参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改善劳动条件,将从施工过程、生产环境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6.1.施工中推广应用环保型的水压爆破技术,装碴采用电动挖装机,减少洞内有害气体的排放。另采用大直径通风管压入式通风,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排除有害气体,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

3.6.2.加强通风检测,严格控制洞内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

3.6.3.洞内通风防尘卫生标准

开挖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洞内每立方米中,粉尘最高允许浓度: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10mg;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

空气中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0.0024‰和30mg/m3。氧化物换算二氧化氮最高允许浓度0.00025‰和5mg/m3。

洞内供风量: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不少于3m3。

风速要求:全断面开挖时应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均应不大于6m/s。

洞内工作人员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

洞内工作地点噪声,不得超过90dB(A)。

3.6.4洞内施工防粉尘措施

钻孔采用湿式凿岩技术;爆破时和出碴时喷雾洒水;混凝土在洞外拌和,并采用湿喷技术;通风降尘,风速控制在1.5~3.0m/s左右。

3.6.5洞内施工防噪音措施

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声源减少噪音。当噪声不能降到允许标准以下,采用个人防护用具,如防声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7职业疾病防治措施

肺矽病是隧道施工人员最易感染的职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配足口罩等防护用品,控制洞内作业时间不超过8h/d;

定期对钻爆、喷射混凝土、出碴等接触粉尘的施工人员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加强通风、粉尘检测,严格控制洞内有害气体和粉尘;钻爆采用湿钻和环保型水压爆破技术;出碴时喷雾洒水;喷射采用湿喷技术。

3.8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项目部建立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工地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时,应遵守并执行国家或当地医疗或卫生部门为处理及消灭此类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所制定的有关规章、指令和要求,立即启用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

3.8.1处理程序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详见下页图14-3-2。

图14-3-2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

3.8.2处理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件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篇2: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障职工利益,防止职业病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系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细则

1、认真执行劳动卫生职业病法规,贯彻《尘肺防治条例》、《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和《职业病报告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凡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3、根据所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或设备,定期检测,逾期更换。

4、行政部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积累各类动态资料,定期分析研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改进意见。

5、行政部负责开展健康监护工作,参加上级卫生部门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的健康检查,分为就业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职业病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就业禁忌症,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离原岗位。

6、一旦发现急性中毒病人应及时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对职业病患者定期复查随访。

7、行政部应掌握作业环境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病体检资料,以科学数据提出尘毒等危害的治理意见,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并定期验证。

8、积极开展职业病、职业中毒防治知识的卫生宣传工作,增加职工的防病知识。

9、公司应每年对所有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篇3:工程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与健康,保持和提高劳动者持久的劳动能力,将加强职业劳动卫生管理,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1、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的有关规定,从医疗保障、教育培训、卫生检查、施工环境、劳动保护五个方面建立完整的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详见图14-1-1)。

2、职业劳动卫生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2.1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2.2主要职责

⑴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

⑵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入和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⑸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⑹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劳动卫生事故。

3、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3.1医疗保障措施

3.1.1建立医疗机构

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当地情况,拟组建工区卫生所、工地医院、当地医院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做好卫生防疫和身体保健工作(详见14-3-1图)。

一级医疗机构:工地卫生所是施工管区医疗卫生保障中心,卫生所编设3人。

具体任务:负责现场的医疗、预防和早期抢救工作;负责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卫生防病和卫生监护,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施工一线常见病、多发病进行

图14-1-1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图

图14-3-1医疗机构保障图

诊断和治疗;进行急症、重伤的早期抢救和医疗后送,保证伤病员在2h内得到有效抢救;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观察治疗,开展外伤清创缝合、骨折复位固定及小型手术;承担管区单位职工体检和重要工地巡诊治疗;向血站联系抢救用血源等工作。

二级医疗机构:联系当地市区医院作为联合体的二级医疗保障机构,主要承担伤病员急诊、住院治疗任务,接纳转院、重症救护和运送。

3.1.2严格体检制度

工程开工前,对参建人员进行工前体检,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为现场救护及工中、工后随访提供医疗信息,同时也可为疾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工中体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尽早发现病患者及职业有害因素早期损害征象,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工后体检:施工结束后对返回人员进行工后体检。

体检内容:包括血、尿、便常规+潜血、肝功、血脂、血糖、血型等;包括心电图、*光胸片、B超、超声心动图等。

3.1.3加强医疗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选拔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敬业精神、业务技术过硬的全科医生及救护人员,通过医疗卫生保障知识培训合格后,担负医疗保障任务。同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交通、通讯工具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确保医疗质量。

3.2教育与培训

⑴广泛开展职业劳动卫生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劳动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职业劳动卫生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劳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⑵把卫生知识、保护技能、操作规程、卫生保健法规等作为职业劳动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⑶建立经常性的职业劳动卫生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档案。

⑷有针对性的对基层管理人员、卫生人员和炊事人员进行卫生保障知识培训,增强管理意识及责任心。

⑸普及劳动保护及职业疾病的科学知识和防治方法,掌握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及预防药品的使用知识和方法,提高参战员工的劳动保护能力。

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时,进行职业培训,未经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3职业劳动卫生检查

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目的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的卫生保健意识的重要手段,是职业劳动卫生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职业劳动卫生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人员健康。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由项目经理部职业劳动卫生保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进行。

3.3.1检查的类型

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类型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

⑴日常性检查:由项目经理负责,卫生所所长、各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对重点部位进行日常性检查。

⑵专业性检查:由项目经理负责,卫生所所长、各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对特殊场所、特殊作业、特殊人员进行专业性检查。

⑶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季节性检查,如夏天高温避暑、冬季严寒取暖、冬春交际易患流行性疾病等。

3.3.2检查的主要内容

⑴查思想:主要检查项目领导和职工对职业劳动卫生工作的认识。

⑵查管理:主要检查职业劳动卫生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包括职业劳动卫生责任制、组织机构、保证措施、技术交底、培训教育、持证上岗、保证设施、违规行为、卫生保健记录等。

⑶查隐患:主要检查驻地和现场是否符合职业劳动卫生的要求。

⑷查事故处理:对职业劳动卫生事故的处理应达到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并对责任者作出处理、明确和落实整改措施等要求,同时对发生的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等进行检查。

3.3.3检查注意事项

⑴职业劳动卫生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⑵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等。

⑶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有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实效。

⑷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是最终目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⑸建立检查档案:结合职业劳动卫生检查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检查档案,收集基本数据,掌握基本卫生状况,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

3.4环境卫生保护

⑴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为

生产人员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⑵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环境卫生,实行卫生值日制,做到无痰迹、烟头、纸屑等。宿舍内物品集中摆放,保持整洁。

⑶食堂内外保持环境整洁,食物存放配备冰箱和熟食罩,生熟分开,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高温季节的食品要每天验收,防止食物中毒。炊事人员必须持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上岗,并做到"三白"。食堂一切用具,用后洗净,不能有污垢、霉变物。食堂配备加盖垃圾筒,定期开展消毒、防尘、灭蝇、灭鼠活动。

⑷定期使用经批准使用的杀虫剂对生产生活房屋进行喷洒消毒,保护现场所有职工和劳工免受病虫害侵袭。

⑸厕所卫生设专人管理,每天清洗,定期检查,保持整洁。

3.5劳动保护管理措施

⑴高度重视健康保障工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及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防止因追求进度和效益而损害职工身体健康现象发生。

(2)采取事前检测、事中检测、事后检测的手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高温和严寒天气施工,要做好防暑防寒措施。

(3)劳动用品配备

针对长大隧道特点,对防尘、防有害气体、防坍塌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选购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合格用品,配备齐全。

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选用、采购、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4)加强对女工的特殊保护,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安排劳动就业,不得安排女性从事不利用身体健康的其他工作。

(5)定期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魄,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6)工地配备急救药箱,医务人员经常性地巡视工地,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和防治工作。

3.6隧道劳动保护技术保障措施

为确保参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改善劳动条件,将从施工过程、生产环境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6.1.施工中推广应用环保型的水压爆破技术,装碴采用电动挖装机,减少洞内有害气体的排放。另采用大直径通风管压入式通风,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排除有害气体,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

3.6.2.加强通风检测,严格控制洞内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

3.6.3.洞内通风防尘卫生标准

开挖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洞内每立方米中,粉尘最高允许浓度: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10mg;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

空气中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0.0024‰和30mg/m3。氧化物换算二氧化氮最高允许浓度0.00025‰和5mg/m3。

洞内供风量: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不少于3m3。

风速要求:全断面开挖时应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均应不大于6m/s。

洞内工作人员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

洞内工作地点噪声,不得超过90dB(A)。

3.6.4洞内施工防粉尘措施

钻孔采用湿式凿岩技术;爆破时和出碴时喷雾洒水;混凝土在洞外拌和,并采用湿喷技术;通风降尘,风速控制在1.5~3.0m/s左右。

3.6.5洞内施工防噪音措施

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声源减少噪音。当噪声不能降到允许标准以下,采用个人防护用具,如防声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7职业疾病防治措施

肺矽病是隧道施工人员最易感染的职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配足口罩等防护用品,控制洞内作业时间不超过8h/d;

定期对钻爆、喷射混凝土、出碴等接触粉尘的施工人员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加强通风、粉尘检测,严格控制洞内有害气体和粉尘;钻爆采用湿钻和环保型水压爆破技术;出碴时喷雾洒水;喷射采用湿喷技术。

3.8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项目部建立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工地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时,应遵守并执行国家或当地医疗或卫生部门为处理及消灭此类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所制定的有关规章、指令和要求,立即启用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

3.8.1处理程序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详见下页图14-3-2。

图14-3-2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

3.8.2处理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件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