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楼梯安全防护设施标准

楼梯安全防护设施标准

2024-07-10 阅读 6358

1总则

1.1为提高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安全技术水平,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定型化,促进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结合本集团工程管理实际,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施工现场涉及未及时安装固定防护栏杆的楼梯或没有永久固定楼梯的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和管理。

1.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1.4本标准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款。

2引用文件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安全部分)

2.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2009

3术语

3.1安全防护设施

建筑施工现场为预防施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而设置的各类设施、设备、器具等。

3.2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3临边作业

施工现场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的高处作业。

3.4安全网

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安全网一般由网体、边绳、系绳等构件组成。主要种类有密目式安全立网和安全平网二种。

3.5直爬梯

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

4楼梯安全防护设施

4.1常规建筑结构楼梯

4.1.1常规建筑结构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杆件用扣件或丝扣连接。布设如图1。当上下楼梯之间缝隙小于400mm时,楼梯栏杆柱设置如图2所示。当上下楼梯之间缝隙大于400mm时,楼梯栏杆柱设置如图3所示。

注:踢脚板可采用木模板制作,高度180mm,与栏杆用铁丝可靠绑扎。

防护栏杆的横杆端头宜加塑料防护帽,以防碰伤行人。

图1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

图2上下楼梯之间缝隙小于400mm时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

栏杆柱脚大样图

图3上下楼梯之间缝隙大于400mm时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

4.2工业现场的上下作业平台在安装楼梯时应同步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固定栏杆。当施工现场条件达不到同步安装要求时,应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圆弧及特殊形状的楼梯,可采用同一等级的建筑钢筋制作栏杆,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焊接固定和连接。

2)形状规则的楼梯,宜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扣件、螺栓连接等方式搭设栏杆。搭设方式参考图1、图2。

4.3防护栏杆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kN的外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断裂。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体撞击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加密柱距。

5直爬梯安全防护设施

5.1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宽度应在400~600mm之间,支撑应采用不小于75×6mm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设1-1.5m高的扶手。

5.2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宜加设护圈(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和安全生命绳,人员在攀登作业时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生命绳防坠器上方可上下。如图4所示。

5.3护圈(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圆形护圈(笼)的直径应为650mm~800mm,其他形式的护圈(笼)内侧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护圈(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

5.4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梯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梯棍垂直间距应为225mm~300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梯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50mm。

图4直爬梯安全防护设施立面图

6钢管搭设临时楼梯

6.1基坑作业、楼层作业应设置临时楼梯,以满足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安全的需求。

6.2由于在楼层施工时主体施工及基坑施工作业走在前面,操作人员无法通过主体建筑楼梯进入作业面时,就在防护外架上或基坑边搭设临时楼梯,方便作业和检查的安全需要。

6.3临时楼梯的进出口宜设置在楼层阳台和基坑放坡较缓的位置,楼梯长度控制在3跨4m左右,上下端设置进出平台,与所在楼层相接保证1m宽,并搭设不低于1.2m的护栏,梯宽为不小于800mm。

6.4临时楼梯搭设方法:利用Φ48×3.5钢管搭设两根斜杆(6m长)作为楼梯主龙骨,并与外架(基坑坡边)支撑牢固。在主龙骨上搭设小横杆作为脚手架板的支撑水平杆,铺设木模板用12#铁丝绑扎牢固。如图5所示。

图5基坑边(楼层)临时楼梯搭设示意图

6.5当上下作业面之间高度超过6m时,应采用之字形方式搭设脚手架斜道。

6.5.1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m,坡度不应大于1:3;

6.5.2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6.5.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

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7楼梯出入口安全通道及防护棚

7.1基本规定

7.1.1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双层顶部的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7.1.2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

7.1.3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50厚木板。

7.1.4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7.1.5安全通道的搭设,如图6、7所示。

7.1.5.1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m,宽度一般不低于3m。高度在15m以下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3m;高度在15-30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m,高度超过30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m。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

7.1.5.2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

7.1.5.3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500~600mm。

7.1.5.4宽度超过3.5m或高度超过4m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

7.1.5.5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

篇2:移动式楼梯安全使用规定范本

1.使用前要对移动式楼梯进行必要检查:

A.木梯、竹梯立柱和横档无开裂、楔子松脱等异常;金属梯和人字梯无锈蚀、变形等异常情况;

B.竹木楼梯必须干燥,并对横档、立柱进行绑扎牢固方能使用;

C.楼梯不能有缺档。

2.梯子搭靠与地面夹角以60º为宜,正面须保持与水平线垂直直立;

3.搁置必须稳固、牢靠;

4.梯脚要有牢固可靠的防滑措施,必须有监护人或安排专人双脚抵靠梯脚并手扶楼梯监护;

5.顶端应与构筑物靠平,并当场测试是否可靠;

6.在松软地面上架设楼梯,必须采取可靠地防陷措施,防止侧倾;

7.严禁将梯子架设在活动的物品上;

8.人员上下楼梯时应面部及身体朝向梯子;

9.严禁手拿工具或物品上下楼梯,必须双手扶梯;

10.严禁两人同时站在一部梯子上工作;

11.梯子的最高三档不得站立;

12.梯上工作人员应注意不得掉落物品,以免打伤梯下扶持人员;

13.在通道或厂区道路上作业,必须设监护人,同时划出警戒线进行安全隔离;在门前使用时,要有防止门被突然打开的措施;

14.梯子上有人时,严禁对梯子作任何搬动和架设姿态的调整;

15.梯上作业人员不得与梯下人员互相抛接物品,必须运送材料及物品时应使用吊绳联系,运送超过15KG物品时应寻找额外支点固定滑轮,由梯下协助人员负责调运升降;

16.梯子上端靠在横向的管道、工字钢等结构件上时,人员登爬必须缓慢稳定,上端必须用绳索或铁丝捆绑扎稳以后才能展开工作;

17.在梯子上工作,梯子顶端没有固定措施时,作业人员应避免横向用力。

篇3:楼梯扶手高度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