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公司改进控制程序

公司改进控制程序

2024-07-10 阅读 2825

公司管理手册: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职责

3.1技检部负责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或潜在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3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程序

4.1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企业为了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策划和管理按本章"4.2"和"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的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管理者代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予以实施。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和《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

对于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质量环境管理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公司管理规定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的不合格;

e)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f)产品质量或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出现不符合时;

g)相关方抱怨和投诉。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

4.2.3.1对情况a,b,管理者代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对情况c,由营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营销部,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4.2.3.3对情况d,由审核组发出"不合格报告"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4.2.3.4当出现情况e时,技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并将纠正措施反馈给技检部。技检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控制的规定。

4.2.3.5当出现f、g时,由技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技检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3预防措施

4.3.1企业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序相适应。

4.3.2识别潜在不合格。

管理者代表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d)过程监视的观察结果。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环境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4.3.3发现有潜在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管理者代表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订预防措施并实施。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评审其有效性,其负责人签名确认。

4.3.4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这些程序应要求,对于所有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4.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4.1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配置必要资源,协助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4.2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任何更改,按《文件的控制程序》执行。

4.4.3主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5.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5.4《不符合控制程序》

6.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篇2:A工厂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工厂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持续地改进质量、服务(包括时间安排、交付)和价格,使所有顾客都受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在质量、价格、服务、供货信誉方面的改进。

3.定义

3.1持续改进:指已达到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减少质量变差,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活动。

4.职责

4.1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制订持续改进计划并监控实施情况。

4.2由各相关部门按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改进。

5.工作程序

5.1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针对质量、服务、价格、供货信誉方面,制订持续改进计划,并优先考虑特殊特性的产品/过程,以持续改进那些已表明稳定具有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过程,持续改进计划可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

5.1.1机床因故障或事故引起的机器停止运行;

5.1.2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

5.1.3产品的生产周期满足不了顾客的要求;

5.1.4零部件加工后无法装配或交付,需报废或重新加工;

5.1.5成品或在制品占用不必要的场地和空间;

5.1.6过程输出变差过大;

5.1.7生产线/设备初始运转能力低于100%;

5.1.8过程均值不在目标值上;

5.1.9多次试验所累计的结果与试验要求不一致;

5.1.10将人力物力投入不增值且不是必须的过程,或者人未尽其力,物未尽其用;

5.1.12过多的搬运和贮存;

5.1.13确定新的过程目标值满足顾客更高或将要提出的要求;

5.1.14改进测量系统在临界条件下的测量能力(如GR&R占过程总变差的10%-30%)。

5.1.15顾客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错送、履约不全、顾客的忧虑、售后质量保证等;

5.1.16降低水、空气和能源的消耗;

5.1.17优化生产工序时间,解决"瓶颈"问题;

5.1.18延长产品和设备的寿命和使用周期;

5.1.19进行改进使产品和设备易于维修;

5.1.20节约和爱护资源(如物流环节/房屋建筑/生产场地/装备物资/环保)。

5.1.21其它

5.2持续改进计划内容

5.2.1由管理者代表针对5.1所列出的内容确定工厂优先解决的项目,确定持续改进项目,优先考虑所有顾客和工厂在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时确定的特殊性的产品/过程改善方面,并考虑成本和价格因素。

5.2.2调查状况

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针对目前现状进行调查、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评定,确定目前指标和主要原因。

5.2.3根据目前指标和顾客目前和未来期望确定目标值。

5.2.4根据确定目标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5.3中所列持续改进技术制订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以及各阶段目标、明确责任部门/人。

5.2.5由持续改进计划的责任部门按计划规定阶段时间进行总结,以图表方式反映持续改进后的指标与目标值对比情况,并将趋势提交管理者代表和厂长。

5.2.6针对未达到预期目标情况,责任部门应制订措施或经管理者代表同意降低过高目标值。

5.3持续改进时适当应用以下技术:

(1)控制图/能力调查;

(2)设备总效率;

(3)PPM分析;

(4)价值分析;

(5)基准确定;

(6)动作/人机工程分析;

(7)防错技术;

(8)质量功能展开QFD;

(9)PFMEA;

(10)CAD/CAM;

(11)数值分析;

(12)解决问题的技术(8D流程等);

(13)检验/测量技术;

(14)体系/过程/产品审核及供应商评价。

5.4由厂办按《培训控制程序》组织培训实施持续改进的人员,使其理解掌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利于持续改进工作的成效。

6.相关文件

QR/SH02.04-01《持续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