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度大全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4-07-30 阅读 2697

第一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一周知识概述

1、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5、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7、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8、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9、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重难点讲解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形成完备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4、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内容: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特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2、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特点: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亲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制度能保持政权稳定一时,而不能保证奴隶制度永不衰亡,它有其局限性;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后来实际上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1、含义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

2、基本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借助神权。

3、原因

(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证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4、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5、发展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基本线索

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

7、影响

(1)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消极影响:

经济: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四)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本质

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2、措施

(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3)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3、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

①继承并发展了皇帝制度;

②两汉三公九卿制的发展;

③西汉实行“中、外朝”制度;

④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总特点: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目的: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盛。

(2)魏晋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3)隋唐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克服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4)宋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原因: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措施:

①宋代中央中枢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

②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相权;

(5)元朝:

中央:①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宣政院。

职权:分别是①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②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①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即“郡国并行制”。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形成了“王国问题”。

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②刺史制度:

实行:西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置刺史一名。

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发展:东汉时,此时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拥有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至汉末,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两级制(郡、县两级)――>三级制(州、府、县三级)。

实质: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

(2)隋唐时期:

①隋文帝时地方行政区划形成州、县两级区划,唐太宗设“道”作为监察区。

②地方军镇节度使增加。

(3)宋朝:

派文臣做地方官,削弱地方权力;改道为路,居州县之上。

(4)元朝(行省制度)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下设路、府或州、县。

影响: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评价:元朝的措施,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

(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七)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明太祖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具体表现为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制度,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注: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后者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康熙: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同虚设,后来相继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就是十分机密,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

第二篇: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开场白:

各位评委,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一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她在这个单元中是很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的开始,所以这节课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做一概括的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整体感知: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建立的基本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思维看待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并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解析让同学们懂得分析,掌握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分析历史的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在当时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而分封制的推行是出于巩固政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同时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是从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教学、教法

主要以讲解法为主,通过分析图表、史料解读让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个全面的渗透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出上述的两个主要问题。

三、说学生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清朝王位世袭制度开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向学生说明这种制度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2014年建立的夏朝,由此导入对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本课内容就三大部分一是夏商的政治制度,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1、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学习前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到禹的时候随着部落逐渐强大,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公元前2014年禹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2、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这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分析

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影响,使学生明确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3、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一些官职相对陌生,可以举一些比较熟(更多请搜索:)悉的官名,夏商时期,最高的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被赐予“相”、“尹”、“保”等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武官(师)和史官(卜、册、史)三类,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赐首领为“侯”“伯”,并给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利。

第二部分是西周的分封制。也要明确三个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这一部分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结合示意图和史料补充。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是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3、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由楚王问鼎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第三部分是西周的宗法制,明确两个问题

1、西周的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在于巩固周朝统治,扩展周统治范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王畿是直接驻地。⑵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⑶异姓封国包括功臣、姻亲和原来的附属国。⑷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各种义务,还要对下属分封。

作用:⑴“授土”、“授民”,建立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扩大。⑵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⑶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在于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内容:⑴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被称为宗子。形成大宗系统。⑵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⑴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⑵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性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等级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具有上古血缘纽带的特点;

(2)具有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

(3)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4)等级制度明显存在。

(5)最高执行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的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1

全国军、政、财权统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

2、产生原因:

①经济上,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理论上,韩非子有关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确立: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的转变:秦始皇确立皇权、建立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标志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且不断完善和加强。

皇帝制度:

⑴“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开始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⑵皇帝的称谓、命令和玉印:“朕”;“制”或“诏”;“玺”。

⑶皇帝的权力: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皇帝总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⑷皇帝制度的特点:“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体现,显示了皇位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显示了皇帝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⑴三公:三公及各自职责。

⑵九卿:三公之下的中央官职合称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专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统治的特征。

地方制度――郡县制:

(1)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出现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后推行全国并更为完善,以后历代沿用但形式上有变化。

⑵意义:是秦汉行政体制的创举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实行标志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维护国家统一。

选拔考察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

运行:两种方式,监督、视察;年终自相汇报当年政绩。

秦朝法律:

特点: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指导思想:“轻罪重刑”。

三、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演变

(1)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名称及职能见课本,其作用在于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减少决策的失误。

(2)宋朝演变为“二府三司”制: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

(3)元朝实行“三合一”的行省制:三省合并为“中书省”,六部归其管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副丞相平章政事。影响:宰相权势渐大,皇权受到威胁。

评价: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选官制度的变化

(1)战国:立军功受官爵,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2)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

(3)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隋唐:科举制确立并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高了高素质人才,成为帝国繁荣的政治保障

3、监察制度和谏议

(1)监察制度:

目的是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秦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专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宋朝设通判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2)谏议制度:

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与封驳,宋代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没有。

(3)评价:积极: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抵消现象。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些制度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也反映社会结构变化,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稳固,成为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把诸侯王的军政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在中央设中朝,地方实行“推恩令”,设刺使

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外戚宦官专权等现象。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收兵权:“杯酒释兵权”、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削实权:分割相权;州郡直属中央并下设通判;派文臣做知州;

制钱谷: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造成“三冗”两积局面,从此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明太祖时废丞相,后设内阁;

清设: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专制王权达到顶峰。

影响:专制皇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与巩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扼杀社会创造力和活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落后时代发展潮流。

2、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历程:

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在明清以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起进步作用;在明清以后主要起消极甚至是反动的作用。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4、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趋势:

①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元明清三代再没有出现过大分裂)

③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文字狱是典型表现)特点:都是通过分权的方法实现集权。

第四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条线索,两个考点】

西周时期――――春秋战国――――两千年封建时代

(宗法分封制)(社会转型)(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梳理】

考点一:宗法分封制

1、分封制

(1)分封制:又叫――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体现了宗法制要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政治隶属关系,达到巩固国家统治的要求。

1积极方面,见课本;○2弊端:诸侯势力强大,形成割据势力,造成国家分(3)对分封制的评价:○

裂。(原因之一:分封制下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

(4)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

拓展:秦朝短暂而亡引发的思考――什么样的制度更能有效地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稳定?

2、宗法制

(1)概念: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规定政治隶属关系、权力财产和土地分配继承的关系,在政治上特别是家族内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尊卑秩序。(了解即可)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谁是嫡长子?

大宗、小宗体系――相对的关系(重点理解)

(3)影响:对当时的影响――见课本

对现实的影响――祭祖、续谱等现象。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结合;

(2)等级森严

考点二:中央集权制度

两条线索:1、皇权与相权的斗争;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动荡分裂

(1)为什么割据?――分封制的弊端

(2)如何防止分裂?――中央集权制度之郡县制。

2、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权至上;○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1)特点:权力高度集中(表现:○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的内容构成保障了皇权的独尊)

(3)评价:(见课本)

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因而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汉代:

(1)汉初:郡国并行制――王国割据势力的形成及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中朝:

(2)汉武帝:①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建立中外朝制度

外朝:

4、唐代:三省六部制(内容、作用、实质)――加强了皇权

5、宋代:

(1)“二府三司”内容: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

影响:

6、元代:一省制――现代省制的起源过程:

7、明代:(1)废丞相――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2性质:

地位:

地位或职责:

8、清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影响:

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两个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2)分化事权

(3)等级森严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明朝的内阁③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2.“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口与山东洪洞县存在着血缘关系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c.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活动范围

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5.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是指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申正制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承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承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7.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宦官专权b、相权过大c、武臣专权d、王国问题

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

9.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chóu同‘仇’)耻最甚而奠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场事件?

a.中唐安史之乱b.北宋亡于女真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0.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11.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2.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

a.改革过程中要善于用人b.改革中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c.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冲破阻力d.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

1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最主要在于

a.发展社会经济b.抵御侵略c.加强交流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4.《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c.夺取诸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1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6.《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二、材料题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

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

第五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分封土地让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被分封需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且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构成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主体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建立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2)对后世的影响: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国省制开端)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元)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听命于中央

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进一步巩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君主专制制度顶峰标志: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严重扼杀社会创造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社会发展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相关范文:

模拟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听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篇2:古代科举制度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4-05-30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题目都出于中国古代的两本很古老的教科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论述内容以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的注解为准,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规格。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各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八股文对字数有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格式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三、各朝代情况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后,广大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科举制度不但能满足这种愿望,而且能更广泛地发掘、笼络人才,因此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举制度开始系统和完善起来。在政府各级学馆学习的生徒和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都可参加科举,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稍后又开设了制举和武举。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职。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只考两场,而汉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考生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汉人的题目也比较难。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举考试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考生通过县试和府试后称为童生,就可以参加进士科的正式考试,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院试是国家科举正式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之后是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乡试取中的称举人,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贡士还要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举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试程序。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进士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清朝科举考试中也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间考试内容增加了诗赋,以后院试、乡试、会试都必须考诗,称为试帖诗。

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正式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1

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连中三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宋朝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州试时,由州之通判主持进干科考试,以州之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州试取中的考生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尚书省礼部,这些考生被称为“举子”、“贡生”省试后,皇帝要亲自主持殿试。这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宋太宗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干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级等级,同时在琼林苑赐宴,称闻喜宴。除了进士科受人尊崇外,制科也很受人青睐。最初制科考试是应考人直接接受皇帝的考试。因此,有人把制举考试称为“阁试”,把阁试及格通过称为“过阁”。在制科中,官员考取后可以升官,百姓考取后可以得官,而且分阶段产都免授边远偏僻地方的官职。宋代有词科,词科考试要求考生须博览古今,熟悉各种文体格式,它注重文章四六对偶、堆砌典故,讲求形式、技巧。与科举制相配合,也曾实行过“三舍法”取士。国子监学生分为上舍生、中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如果考试成绩优秀,外舍生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升上舍生。如果考至上舍上等,即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唐朝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遍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有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作乡贡。唐代科举考试常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有制举和武举。唐朝所设各科,以应考进士、明经的人最多。其中又以进士科最难考。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但是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其中又可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制科是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办法,但是往往不被人们敬重,以为非正途出身。唐代确立的科举制度马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的统治权力。科举制度为庶族中小地方、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因此受到中小地方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拥护,人而增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使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墓登天子堂”的幻想。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元朝

元朝统治者最终实行科举取士,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笼络汉族中小地方和知识分子,从而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元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科举考试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元朝的最高统治者规定,科举考试的试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考生答题时必须以程朱理学的观点和封建说教作为指导思想。

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利弊

什么都会过时,但是似乎考试永远不过时。选拔人才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关系定国安邦的大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顺应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也顺应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他的历史可粗略分为几个阶段: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暂停时期;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再至灭亡,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中利弊及其影响。比如说,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打破了两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最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正因为如此,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从而能够选拔素质较高的人才。而能中进士者更非等闲之辈,多为国之栋梁。再者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曾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性,它为中国长期的繁荣稳定和统一做出的重大贡献,但同时它给中国社会和国民性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尤其在明清时期。比如,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压抑了人的思想,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同时,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像陈世美那抛妻弃子之流在那个时代绝对不少。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对内而言,科举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留下了科举的烙印。而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对科举所体现出的平等和公平原则惊叹和折服。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越南、朝鲜更如中国一样是科举社会;日本也曾经学习采用过科举制度。

试看今日,无论是高考还是公务员考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科举制度的精华部分,但是不能不说二者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那么作为先祖创制的科举制我们更应该客观看待,并应加以利用,我们正是要克服科举制度的这些不良影响,而发挥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天生优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国家管理对人才的需要。

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请勿抄袭好范文网:)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阆中贡院考场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考试作弊被羁押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着几个时期: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完备时期。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当时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

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

吏部的考试是在每年十月以后,次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试人员所得到的官职,并经尚书、门下两省和皇帝批准之后,以皇帝的名义发给委任文书“告身”【古代授官的文凭】。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

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

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

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

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

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

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

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

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中乡试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解元(jiè-):唐宋科举时乡试(州府举行的考试)的第一名。宋元以后用作对读书人的尊称,如明代唐伯虎,人称唐解元。】。中会试者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逐级考试,统治者可以从中挑选最有用的人才。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条参加政权的阶梯。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多于消极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它的消极性体现,假使一个普通人士极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头苦读,本可以开始其他路途发展的机会,但全都不去考虑,有些人还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够成全他毕生的愿望,含恨而终。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将科举视为殊死搏斗的政治战场,白白虚度大好光阴,渐渐加速社会的腐败。从社会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改变了封建社会前

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更加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

它的消极性体现,作为一项文官选拔制度,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及近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滋养不少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马,做官位却不做其事,皇帝赋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实施。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他们原本活跃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直至最终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样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进步,至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也有一些当时的科举制度历史存在,两者有着相似性,像当时采用糊名的方法来批阅试卷,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这样可以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像科举考试是选拔全国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国性的,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精英荟萃,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汇总。像当时都是选举考试第一名的,任职的官位就越高。现在的高考也是选取分数最高的就读最好的大学,以分数高低决定前途。其次现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先进性,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在学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试圆满结束。而现在的高考不必这样,只是需要两天时间分科考完四门课程。古代的科举制度只允许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汉,而现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废除了性别歧视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成员间的相互转变创造了条件,通过考试决定做官的机会,高中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现在的高考是通过考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将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和最终获得求职的机会。古代的科举得了第一名之后就是状元,没有再高的学位,而现在的高考制度之后就是本科生,甚至继续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步步高升。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满清曾经出现舞弊案兴大狱,江南科场狱等混乱局面,手段阴险毒辣,令社会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现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随着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惩罚手段的严厉性,所以概论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举制度与现在的高考有其关联对应性,国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项不足,一项制度的实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样做到尽善尽美正是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是付诸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然之道。

欢迎阅读其他文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名师讲座作业一之谈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感想

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论文-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

篇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一周知识概述

1、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5、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7、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8、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9、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重难点讲解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形成完备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4、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内容: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特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2、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特点: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亲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制度能保持政权稳定一时,而不能保证奴隶制度永不衰亡,它有其局限性;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后来实际上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1、含义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

2、基本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借助神权。

3、原因

(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证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4、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5、发展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基本线索

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

7、影响

(1)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消极影响:

经济: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四)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本质

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2、措施

(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3)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3、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

①继承并发展了皇帝制度;

②两汉三公九卿制的发展;

③西汉实行“中、外朝”制度;

④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总特点: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目的: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盛。

(2)魏晋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3)隋唐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克服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4)宋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原因: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措施:

①宋代中央中枢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

②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相权;

(5)元朝:

中央:①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宣政院。

职权:分别是①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②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①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即“郡国并行制”。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形成了“王国问题”。

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②刺史制度:

实行:西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置刺史一名。

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发展:东汉时,此时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步拥有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至汉末,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两级制(郡、县两级)――>三级制(州、府、县三级)。

实质: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

(2)隋唐时期:

①隋文帝时地方行政区划形成州、县两级区划,唐太宗设“道”作为监察区。

②地方军镇节度使增加。

(3)宋朝:

派文臣做地方官,削弱地方权力;改道为路,居州县之上。

(4)元朝(行省制度)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下设路、府或州、县。

影响: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评价:元朝的措施,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

(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七)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明太祖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具体表现为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制度,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注: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后者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康熙: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同虚设,后来相继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就是十分机密,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

第二篇: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开场白:

各位评委,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一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她在这个单元中是很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的开始,所以这节课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做一概括的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整体感知: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建立的基本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思维看待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并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解析让同学们懂得分析,掌握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分析历史的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在当时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而分封制的推行是出于巩固政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同时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是从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教学、教法

主要以讲解法为主,通过分析图表、史料解读让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个全面的渗透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出上述的两个主要问题。

三、说学生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清朝王位世袭制度开始(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向学生说明这种制度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2014年建立的夏朝,由此导入对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本课内容就三大部分一是夏商的政治制度,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1、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学习前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到禹的时候随着部落逐渐强大,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公元前2014年禹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2、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这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分析

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影响,使学生明确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3、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一些官职相对陌生,可以举一些比较熟(更多请搜索:)悉的官名,夏商时期,最高的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被赐予“相”、“尹”、“保”等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武官(师)和史官(卜、册、史)三类,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赐首领为“侯”“伯”,并给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利。

第二部分是西周的分封制。也要明确三个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这一部分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结合示意图和史料补充。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是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3、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由楚王问鼎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第三部分是西周的宗法制,明确两个问题

1、西周的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在于巩固周朝统治,扩展周统治范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王畿是直接驻地。⑵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⑶异姓封国包括功臣、姻亲和原来的附属国。⑷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各种义务,还要对下属分封。

作用:⑴“授土”、“授民”,建立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扩大。⑵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⑶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在于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内容:⑴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被称为宗子。形成大宗系统。⑵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⑴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⑵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性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等级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具有上古血缘纽带的特点;

(2)具有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

(3)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4)等级制度明显存在。

(5)最高执行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的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1

全国军、政、财权统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

2、产生原因:

①经济上,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理论上,韩非子有关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确立: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的转变:秦始皇确立皇权、建立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标志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且不断完善和加强。

皇帝制度:

⑴“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开始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⑵皇帝的称谓、命令和玉印:“朕”;“制”或“诏”;“玺”。

⑶皇帝的权力: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皇帝总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⑷皇帝制度的特点:“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体现,显示了皇位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显示了皇帝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⑴三公:三公及各自职责。

⑵九卿:三公之下的中央官职合称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专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统治的特征。

地方制度――郡县制:

(1)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出现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后推行全国并更为完善,以后历代沿用但形式上有变化。

⑵意义:是秦汉行政体制的创举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实行标志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维护国家统一。

选拔考察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

运行:两种方式,监督、视察;年终自相汇报当年政绩。

秦朝法律:

特点: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指导思想:“轻罪重刑”。

三、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演变

(1)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名称及职能见课本,其作用在于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减少决策的失误。

(2)宋朝演变为“二府三司”制: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

(3)元朝实行“三合一”的行省制:三省合并为“中书省”,六部归其管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副丞相平章政事。影响:宰相权势渐大,皇权受到威胁。

评价: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选官制度的变化

(1)战国:立军功受官爵,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2)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

(3)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隋唐:科举制确立并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高了高素质人才,成为帝国繁荣的政治保障

3、监察制度和谏议

(1)监察制度:

目的是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秦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专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宋朝设通判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2)谏议制度:

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与封驳,宋代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没有。

(3)评价:积极: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抵消现象。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些制度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也反映社会结构变化,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稳固,成为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把诸侯王的军政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在中央设中朝,地方实行“推恩令”,设刺使

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外戚宦官专权等现象。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收兵权:“杯酒释兵权”、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削实权:分割相权;州郡直属中央并下设通判;派文臣做知州;

制钱谷: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造成“三冗”两积局面,从此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明太祖时废丞相,后设内阁;

清设: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专制王权达到顶峰。

影响:专制皇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与巩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扼杀社会创造力和活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落后时代发展潮流。

2、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历程:

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在明清以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起进步作用;在明清以后主要起消极甚至是反动的作用。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4、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趋势:

①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元明清三代再没有出现过大分裂)

③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文字狱是典型表现)特点:都是通过分权的方法实现集权。

第四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条线索,两个考点】

西周时期――――春秋战国――――两千年封建时代

(宗法分封制)(社会转型)(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梳理】

考点一:宗法分封制

1、分封制

(1)分封制:又叫――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体现了宗法制要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政治隶属关系,达到巩固国家统治的要求。

1积极方面,见课本;○2弊端:诸侯势力强大,形成割据势力,造成国家分(3)对分封制的评价:○

裂。(原因之一:分封制下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

(4)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

拓展:秦朝短暂而亡引发的思考――什么样的制度更能有效地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稳定?

2、宗法制

(1)概念: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规定政治隶属关系、权力财产和土地分配继承的关系,在政治上特别是家族内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尊卑秩序。(了解即可)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谁是嫡长子?

大宗、小宗体系――相对的关系(重点理解)

(3)影响:对当时的影响――见课本

对现实的影响――祭祖、续谱等现象。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结合;

(2)等级森严

考点二:中央集权制度

两条线索:1、皇权与相权的斗争;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动荡分裂

(1)为什么割据?――分封制的弊端

(2)如何防止分裂?――中央集权制度之郡县制。

2、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权至上;○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1)特点:权力高度集中(表现:○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的内容构成保障了皇权的独尊)

(3)评价:(见课本)

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因而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汉代:

(1)汉初:郡国并行制――王国割据势力的形成及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中朝:

(2)汉武帝:①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建立中外朝制度

外朝:

4、唐代:三省六部制(内容、作用、实质)――加强了皇权

5、宋代:

(1)“二府三司”内容: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

影响:

6、元代:一省制――现代省制的起源过程:

7、明代:(1)废丞相――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2性质:

地位:

地位或职责:

8、清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影响:

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两个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2)分化事权

(3)等级森严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明朝的内阁③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2.“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口与山东洪洞县存在着血缘关系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c.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活动范围

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5.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是指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申正制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承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承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7.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宦官专权b、相权过大c、武臣专权d、王国问题

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

9.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chóu同‘仇’)耻最甚而奠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场事件?

a.中唐安史之乱b.北宋亡于女真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0.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11.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2.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

a.改革过程中要善于用人b.改革中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c.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冲破阻力d.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

1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最主要在于

a.发展社会经济b.抵御侵略c.加强交流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4.《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c.夺取诸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1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6.《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二、材料题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

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

第五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分封土地让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被分封需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且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构成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主体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建立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2)对后世的影响: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国省制开端)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元)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听命于中央

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进一步巩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君主专制制度顶峰标志: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严重扼杀社会创造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社会发展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相关范文:

模拟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听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