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2024-07-31 阅读 9507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竹溪县汇湾乡中心学校张强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打开学生情感的心门,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情境导入;链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体验和情感挖掘,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利用情感教育。

一、激情导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语能使学生激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

(一)利用情感导入可以触发学生的情感。

我在教学《人琴俱亡》时这样导入的:“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而且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为喻,如:十指连心,手足情深等等。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浓浓的父子深情,《甜甜的泥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深深地母子之情,是啊,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肉之情。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是见证了兄弟之间那深厚的手足之情,一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人琴俱亡》。”极具深情的导入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内心,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脸上都写满了要进一步学习新课的渴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我想如此的浓厚的情感氛围是没有人可以不为之动情的。

(二)小故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轻启情感按钮。

学生对于语文课的感情,对于教材中文章的情感并非平白无故就生发出来的。老师的引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议论文之类的文章较为枯燥,但是小小的故事却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如我在教学《多一些宽容》时这样导入:“弥勒佛,那招牌式的笑容加上藏也藏不住的大肚子,人称‘大肚佛’,话说他的大肚子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位高高在上的‘老佛爷’

篇2: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语言和情感得到发展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的语言和情感得到发展。

发布者:唐莉莉

一、以富有情趣的语言,调动幼儿的情感。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幼儿教师要形成优良的情感品质并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从某种角度看,教学活动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表演,只是其形成程度与歌舞、戏剧不同而已。如同演员一样,幼儿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这个舞台上感动幼儿,教师得先感动自己,这是幼儿教师需要练就的内功。没有这种内功或内功不足,就难以真正教书育人。而要提高情感素养,就要在语言方面下点功夫,因为幼儿教师的语言有吸引力或声情并茂的导入,或抑扬顿挫的过渡,或富有启发性的提问,都会使教学活动增添韵味。

二、把握教材内涵,激发幼儿的情感。

情感是幼儿后天接受教育的产物,因此幼儿情感的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往往是教师引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是引起他们情绪共鸣的基础,它能激发幼儿高昂的情绪。如:在故事《小红帽》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边叙述故事边让幼儿想像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思维,扣住幼儿的心弦,激起幼儿学习探索的愿望。在这次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问题:(1)小红帽走在树林里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小红帽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鲜花,接着她会干什么?(3)奶奶从门缝中看见了大灰狼她是怎样对付大灰狼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提问引导下,唧唧喳喳地讨论声此起彼伏,活动气氛越来越活跃。他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深切地感受故事情节。唤起了孩子们的想像,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指导幼儿表达情感。

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任何新异的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极大的兴趣而集中精力。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灌输,幼儿一个劲儿地学,是很难提高语言教学效率的,也很难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有兴趣就容易接受,有兴趣就能抗拒干扰,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指导幼儿表达情感。

四、和谐师生气氛,产生感情共鸣。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语言、表情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在语言教学中,我常常采用的口头表扬、掌声鼓励等方法,向幼儿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关爱、鼓励。如:对本不太举手的幼儿偶尔举手后我会说:“*X今天举手了,从今天起他想成为一个动脑筋的孩子了。”对不肯讲故事的幼儿,当他讲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后,我会说:“*X的故事讲得好极了,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教师一句贴切赞美的语言,一个赞许的眼神都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有时还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开端。我班的陆幽思小朋友就是一个在教师赞许和鼓励下成了一个爱动脑筋、爱举手的孩子的。师生间的亲密融洽性无疑为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一条温馨的情感之路。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是苍白无力的教育。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注重在活动上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篇3: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中心校:宋庆香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而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能够通过编制交互性强、界面友好的各种教学课件,展现或模拟各种场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凸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情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社会情感。

例如:我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残疾人的不易,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特意为学生们播放了市残联现场录制的一段录像:电脑室里聋哑人在聋哑教师手语指导下学习电脑软件的制作技术;盲人们在理疗室里在认真地学习中医推拿按摩的每一个动作;聋哑儿童在借助助听器吃力地学习口语交流;轮椅篮球队员、盲人门球队员在体育馆中进行训练……随后还展示了近几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世界各项比赛中的骄人成绩。看完录像后学生了解了自己身边的残疾人如何克服内心的痛苦和行动的不便坚强地生活。紧接着我安排了学生进行了换位体验活动:请一位小朋友扮演盲人,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沿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同学和桌椅,边走边体会。游戏完毕,请同学们谈体会。又请一位小朋友通过比较体验正常人走路和盲人走路,正常人穿衣和肢残人穿衣的不同感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教师的描述,同学们在情感上体会残疾人所面对的种种困难。

通过体验,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有了进一步的体会。这个活动人人参与,使学生在换位体验中体会了残疾人在生活中时时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引起学生共鸣,再加上之前图片和录像的情景渲染,自然地唤起学生内心对残疾人的同情,更激发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友爱之情。

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共享性,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整合,极大地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既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又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动画、图像、文字、音乐等音频、视频信息的融入,多方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