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边缘地区数学有效运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边缘地区数学有效运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2024-07-31 阅读 5358

边缘地区数学的有效运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摘要: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合和适用的。因为我们地处偏远山区,以藏族为主,所教班级学生中90%以上都是本地藏族,这些学生在家里基本上都用藏语与家人交流,汉语只有在学校里面才用,因此,他们的汉语基础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或听过的东西一点也不能理解,更别说应用了。正因有以上因素,故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和截取生活中适用的例子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生活化了的数学问题才会真正的为生活服务,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用处。

关键词:数学问题;藏族;生活化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合和适用的。因为我们地处偏远山区以藏族为主,目前我所任教的班级,虽说是属于城关小学的,但从学生的生源来看,只有个别学生的父母是单位上的,其余大部分来自乡下;从族别来看,班级58人中,仅有3人是州外的汉族,其余均是本地藏族,还有少数羌族;从家长的文化层次来看,少数家长有一定的辅导能力,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等管教,这部分家长只会藏话,不懂汉语,当然就更不具备辅导能力了;从班级的现状来看,每个学期学习基础好的,总会设法转学到外地,补充来的是乡下的或留级下来的孩子。因此,班级中学生的流动很大,也造成了学习的不稳定;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看,一直在城关小学读书的和家中有一定辅导能力的孩子学习基础稍好,学习积极性也高,从乡下转学来的或留级下来的以及家中无辅导能力的孩子学习很吃力,由此形成班级中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由于班级学生中90%以上都是本地藏族,这些学生在家里基本上都用藏语与家人交流,汉语只有在学校里面才用,因此,他们的汉语基础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或听过的东西一点也不能理解,更别说应用了。正因有以上因素,故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那怎么才能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呢?我想从下面几点粗略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让生活化了的数学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我们应该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学生们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运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同时再加上我们这里的学生汉语基础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所备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学生见过或听过没有。如:学习1亿有多大时,课本中是用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与珠穆朗玛峰比较,我们这里的学生想象不出珠穆朗玛峰究竟有多高,也就不能想象1亿有多大,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我把1亿张纸的高度拿来和我们学校对面的电梯公寓进行了比较,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不由得发出:“哇,真高啊!”这样的感叹;同时尽量做到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不干巴巴地讲,如:学习平行与垂直时,这两个内容对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习知识,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利用健身器材逐一学习这两个内容,学生不仅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还深深的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陌生的例题,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学生对克隆鼠没有见过和听说过,因此,对这道题不感兴趣,我就将此题改为:“我们学校共有学生823名,分6批去参观客龙沟(客龙沟是本县一旅游景点)。平均每批多少人,还剩多少人?”;能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如:长方形面积的学习,除利用学生自带的学具分组讨论,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长方形上,从而揭示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外,还配合利用多媒体揭示面积公式,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总之,时时体现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

篇2:骨干老师培训班数学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维

依据**市骨干教师的整体培训精力,遵守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成长法则,浸透“教学科研型”人才培育的教育理念,充足应用中国教育学会、市教科所、区教培核心资源,保持按需施教,学、研、用联合,凸起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进步性,摸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以“研究课堂教学、寻求高效教学”为主要实践内容的教师文化;领导学生自动地与教学实际对话、与骨干班成员对话、与自我对话,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动;从重组织运动到重在培养研究状况;从关注狭窄教训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尽力造就适应21世纪教育改造和新课程实行须要,存在现代教育素质能力和翻新精神的**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以促进我市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工作目的

1、研究课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实践,晋升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智慧。

3、连续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4、经验重组,促进骨干教师回学校后对校本教研的纵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素养”为中心。详细分为以下三大板块:1、新理念;2、理论与技能;3、课堂实践。

1、新理念

懂得社会跟时期对教师的请求,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的职业涵养,增进进先生的成长。

2、实践与技巧。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色,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干学科常识、课堂教养技能、课堂察看技巧、古代教导技术等内容的培训,进步参培老师理论文明素养,开辟视线,确破现代数学教学观点,加强理论思维水温和自我发展才能。

3、课堂实践。

学员深刻到各个学校,通过课堂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惯例,追随指导教师听随堂课,在领导教师的指点下备课、说课、评课,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

四、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视察技术,改进行为的行为研究为主要办法。以“问题”为中心,将课堂中的问题转化为专题,整合相关资源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五、研究道路

(一)专题研究课

采用“举动教育”模式开展工作,专题研讨“**教师大比武”的各种课题。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骨干班学员共同研究,来改良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二阶段的专题研究课重要从以下多少个步骤发展研讨:

1、由“**区教师大比武”上交的预赛中提拔出研究的课例;

2、分成26个培训班学习小组,装备导师,并和加入赛课的教师随机抽签造成“学习独特体”;

3、针对抽取的课例研究并缭绕主题,学科组进行群体研究,构成同课异构研究计划;

4、“学习共同体”根据研讨内容,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上传博客圈;

5、由学员组长招集组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定推举组员就每次活动进行专题综述。

(二)课堂问题研究方法门路

以“**区数学教师大比武”的课例为研究载体,研究这些课例中产生的事件或存在的景象,以迷信的立场、应用科学的方式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当真的考察、研讨、剖析,力求探究事件或现象背地的实质起因,从而改进课堂中的教师行为以及与课堂相关的组织治理行为。

1、多情势经验重组。提倡团队研究,形成“**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由三方面的职员组成,一为教培中央根据“**教师大比武”发生的26名总决赛参赛选手及其本校的学科教研组,二为在**区参加培训的“**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三为选取的**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该共同体的导师。由“学习共同体”抽取课题落后行优化组合,进行校本研修,环绕课题进行上课及以上课为中央的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动,突出“**市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团队配合。

篇3:骨干教师培训班数学第二阶段培训方案

**市骨干教师培训班数学

第二阶段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骨干教师的整体培训精神,遵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渗透“教学科研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市教科所、区教培中心资源,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结合,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探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以“研究课堂教学、追求高效教学”为主要实践内容的教师文化;引导学员主动地与教学实践对话、与骨干班成员对话、与自我对话,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从重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从关注狭隘经验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以促进我市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研究课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实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智慧。

3、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4、经验重组,促进骨干教师回学校后对校本教研的纵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修养”为核心。具体分为以下三大板块:1、新理念;2、理论与技能;3、课堂实践。

1、新理念

了解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的职业修养,促进进教师的成长。

2、理论与技能。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课堂观察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3、课堂实践。

学员深入到各个学校,通过课堂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研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跟随指导教师听随堂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备课、说课、评课,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

四、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改进行为的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将课堂中的问题转化为专题,整合相关资源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五、研究途径

(一)专题研究课

采取“行动教育”模式开展工作,专题研讨“**教师大比武”的各种课题。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骨干班学员共同研究,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二阶段的专题研究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研究:

1、由“**区教师大比武”上交的初赛中选拔出研究的课例;

2、分成26个培训班学习小组,配备导师,并和参加赛课的教师随机抽签形成“学习共同体”;

3、针对抽取的课例研究并围绕主题,学科组进行集体研讨,形成同课异构研究方案;

4、“学习共同体”根据研讨内容,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上传博客圈;

5、由学员组长召集组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定推荐组员就每次活动进行专题综述。

(二)课堂问题研究方法途径

以“**区数学教师大比武”的课例为研究载体,研究这些课例中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现象,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认真的调查、研讨、分析,力求探求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从而改进课堂中的教师行为以及与课堂相关的组织管理行为。

1、多形式经验重组。倡导团队研究,形成“**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一为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参赛选手及其本校的学科教研组,二为在**区参加培训的“**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三为选取的**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该共同体的导师。由“学习共同体”抽取课题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校本研修,围绕课题进行上课及以上课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动,突出“**市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团队合作。

2、分片区经验重组。把“**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分配到**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选手中形成不同的团队,并结合学段,进行随机分组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学习总片”。

3、培训要求。骨干班成员和赛课教师形成的“共同体”提前一周在教培中心进行赛课课题抽签,然后在准备阶段由“**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集体研磨。赛课课题的年级原则为现在所教学的年级,特殊情况也可由教师自主选择,但上报教培中心学科教研员处备案,最后赛课的成绩计入骨干教师的过程性学习成绩。

4、评价办法。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对“学习共同体”提供的课例,采用专家组评价和大众评委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真实情况公正、公平、公开地实行签名评价。学校要组织教师以群众评委的身份参与听课评价。

五、具体安排

9月17日:上午骨干班成员报到,安排住宿。

下午骨干班教师集中培训,听讲座。

讲座主题《教师职业规划》或者《课堂教学观察实施》

9月18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技巧及其观察量表的制定》。

9月21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学生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2日:上午听“学习共同体”中到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试讲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中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的策略观察》

9月23日:上午骨干班教师推选两位学员上赛课的课题,课堂记录。其余骨干班老师下年级中上诊断课,导师听课。

下午“学习共同体”研修、评课研讨;

校本研修主题《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技巧》《课堂观察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4日:上午听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二次上课,“学习共同体”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及其应变监控观察》

9月25日:上午集中上汇报课,进行交流总结。主题《理论转化分享交流》

下午集中讨论,修改总结,布置作业,并上传博客。

六、工作要求

1、**市骨干教师第二阶段培训总体上由培训部进行整体筹划,小学部进行组织实施,科研室进行策划指导。

2、学科班主任具体负责“专题研究课”的各项工作落实并制订工作方案;培训班班委具体负责“课堂问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制订研究方案。承担研究任务的学校、教师、班级等做好协助和服务工作。

3、培训班班主任和班委首先要做好研究课例的观察点。观察点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4、培训骨干教师时,要引导骨干教师对课堂研究要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要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特别强调,“专题研究课”的两次关键的反思研讨会,不要变成检讨会,这里的研讨、评课不是简单的对课的好与坏做出判定,而是一个集体共同面对问题和困惑、共同进行针对性反思交流,有经验的教师,要做好专业引领,要主动地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资源,研讨过程要努力创设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宽容的环境,变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成长的起点,共同分享困惑与成功。

5、要充分体现课堂研究的综合性。“专题研究课”要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研讨,如课堂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学生学习评价以及发展性评课方式等,要使“专题研究课”既要成为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同时也要成为教师的学习方式、历练方式,做到研训一体化,力争体现专题研究课研究过程的综合效应。“课堂问题研究”要注意集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充分性发挥整体的力量,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

6、要重视研究的结果,也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要做好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时,特别要注意做好研究过程的相关记录以及原始文字、音像资料保存。培训班班主任要负责每次活动资料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