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2024-07-31 阅读 1459

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蒋彩遐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中心小学

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团结协作,合作和善于乐于合作是当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和习惯。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北师大肖川博士曾给它下过定义: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信息综合能力和提高合作交往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基本理论内涵和特点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方法。

一、合作氛围与情感的培养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为理想框架下,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悦愉的过程,一个自觉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对智力与非智力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的学习实践的过程。所以创设轻松的讨论情境,营造愉快的合作氛围,激发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是这个策略研究的重要前提。我从以下方面创设愉悦的学习交往氛围,情境中包含疑惑和问题。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的小组学习探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语文朗读课前老师花了很多时间精心制作了配有音乐、图片的唐诗宋词PPT,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念了起来,感受到了其中的靓丽,感叹“真漂亮!”,并提出“怎么做出来的”……在他们的眼中流露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我抓紧时机“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并下发了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表。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可见,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含金量,最紧迫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潜在意识中的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技巧,创设情境是一种上策。或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涵盖面大的问题情境,或者创设录象音响情境,或者创设回忆情境……这些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合作的兴趣,使学生遭遇理智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宽畅而又若渴、和谐而又振奋、生动而又执着的合作学习氛围。有了这种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份”,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善意的建议,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群体成功的快乐。

篇2:农村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临洮县窑店镇翻山小学陈应忠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正在对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的变革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社会里,农村经济和教育更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西部农村经济和教育的落后面貌,农村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寻求适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来巨大的冲击。据专家预测,将有三分之二的职业与信息有关,如果你不具备搜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会使用计算机,将很难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尤其在我们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形势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搜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利用能力等。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1、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具有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不切合实际的,应该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确定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2、使学生了解现实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意义。现实社会中信息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处可见,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为己服务,就必须懂得信息技术。只有正确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社会才能更快地发展。所以,要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存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我们西部地区的孩子,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紧迫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将被时代所抛弃。

3、学会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并把它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辅助方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步入社会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将信息技术用到学习当中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故而要在小学阶段就学会一些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的简单使用方法,并利用这些工具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辅助其它学科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观。信息技术并非一门单一的技术学科,为学技术而技术,还必须担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犯罪时有发生,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搜集与利用信息的道德观,使学生具有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观。